1、第 24 卷 第 1 期2023 年 1 月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 24 No 1Jan.2023白鲸 中“语源”的陌生化解读张 影摘 要 出版之初,白鲸 中的非叙事性内容(语源、选录和鲸学章节)被认为是离题、拖沓,文体混杂,是败笔。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陌生化理论从主题、叙事策略、作者意图及读者对鲸鱼的意义建构等方面考察 白鲸 中的语源,阐释其独有的价值意义,可以为 白鲸 研究提供新角度,展现新价值。关键词 白鲸;非叙事性内容;语源;陌生化理论中图分类号 I516 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2、号 1009-5101(2023)01-0121-06收稿日期 2022-10-18DOI 10 19669/j issn 1009-5101 2023 01 014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白鲸 非叙事章节作用研究”(JJKH20180398SK),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建立文化自信的策略研究”(ZD18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张影,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教育学研究。(吉林 132013)引引 言言在赫尔曼麦尔维尔的长篇小说 白鲸 的正文开篇之前,有两页“鲸”的语源(即词语的起源、意义和历史演变)和 80 条关于“鲸”的选
3、录;小说主体部分还有 48 章的鲸学知识内容。这些非叙事性内容使 白鲸 成为一部与众不同的小说,导致这部作品难以被当时读者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吸引了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关于 白鲸 中的语源,国外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主要分析了语源的阅读激趣及其之于小说结构、主题等方面的作用。如有学者认为 白鲸 中的语源和选录中汇编大量鲸的资料,意在想立刻使读者有一个深刻印象,即古往今来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了解鲸;也在试图以此征服读者,令读者感到小说新奇、有趣。1有学者认为,语源中鲸的词典意义的价值在于将读者引向叙事的隐含层面,使阅读过程保持一种警戒的活跃状态而非不假思索地接受文本提供的一切。263;3有学者认为,语源才
4、是小说的开头,非及物性的开头(不直接与情节相连,但深层含义相通),从始至终,语源和选录、鲸学章节与小说主体交葛在一起,成为结构文章的一条隐线。4有学者认为,语源开启了对鲸的意义和小说主题的多样化的漫长展示。5研究者多从单一角度予以研究,并没有从整体上审视语源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及语源与后文的密切联系。中国学者对 白鲸 的语源研究始于 1982 年曹庸译 白鲸 的出版。在译序中曹庸指出:“在开始阅读这部作品之前,还须耐心地先读一读正文前的 语源 和 选录。它们有助于我们了解这部小说的主体和境界,有助于我们了解这部小说的来龙去脉,因为这些是麦尔维尔用以发展他这本别具一格的小说的主要手段。”6名家导读
5、曹庸的这段评论成为中国学者研究 白鲸121语源的必引文献,但他并没有详细展开和深入阐释。遗憾的是,国内对 白鲸 中语源的研究不多,仅有的几篇论文多半是把语源与其他非叙事性内容混同分析,主要侧重非叙事性内容的叙事功能和对主题的深化作用。国内研究 白鲸 非叙事性内容最为深入的论文成果应属郭海平的 策略与意图 关于 白鲸 中鲸学章节的思考7,但该文更多关注的是选录和鲸学章节,对语源只是提及,并未深入分析。本文认为,白鲸 中的语源运用是小说创作的一种“陌生化”手法。语源是 白鲸 意义、结构和叙事的起点,也是 白鲸 多层意义、叙事结构的底层逻辑和内在基础;语源预示了 白鲸 的宏大主题和悲剧氛围;语源是展
6、示作者写作意图的凭借,彰显了作者高超的写作策略。本文尝试在细读基础上对 白鲸 中的语源进行全方位的陌生化理论视角解读。一一、助助教教形形象象分分析析白鲸 中的语源比较简短,只有二百余字,包括三部分内容:面色苍白的助教(语法学校的青年教师);哈克鲁特及韦氏和理查逊词典对“鲸”的释义;“鲸”的 13 种语言的拼写式。语源的陌生化首先体现在“选材取境”上。钱钟书在 谈艺录 中写到:“近世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希克洛夫斯基等以为文词最易袭故蹈常,落套刻板,故作者手眼须使熟者生,或亦曰文者野。”“选材取境,亦复如是。”8语源的存在打破了常规小说的故事叙事材料和场景设置。白鲸 中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年轻的以实玛
7、利渴望航海捕鲸,反而首先设置了一个一般小说中难见的“鲸”的语源,连同随后出现的 80 条的关于鲸的选录,将鲸置于语言学的、自然科学的、社会学的历史的时空中。非同寻常的材料展现在陌生的背景环境中,震撼了读者“自动化”的阅读期待,延宕了故事发展的进程,迟滞了叙事速度和节奏,展示了语源的陌生化作用。语源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语源的提供者:文法学校的一位因患肺病而去世的助教。“这位脸色苍白的助教 上衣,心,身和脑子全都用旧了;我这会儿就看到他。他总是用那块奇妙的手帕在掸他那些旧辞书和文法书,那块手帕上侮慢地印有五彩缤纷的万国旗。他喜爱掸他那些旧文法书,这样一来,总要叫他不期而然地想起自己也难免要死亡。”61
8、助教潦倒、虚弱、悲惨的形象营造了小说失落、破败和死亡的氛围,展示了追寻而无果的主题,凸显了场景的语言平面性和历史时空性,而这一切都与常规小说迥然相异。助教的苍白,身、心、衣服用旧与捕鲸人应有的年轻强壮充满阳光和希望的形象形成鲜明反差;读者所期待的是对海洋充满憧憬、急于一展身手的年轻强壮水手,但先出场的却是一位学究式的羸弱的文法学校助教,这样一个形象与捕鲸故事相去甚远,这就是人物形象的陌生化。陌生化的基本意义在于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再现,相反,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甚或变形、异化。考文认为助教是“门槛式”人物,因为他联系着过去与未来。261小说的
9、阅读过程更像是一个入会仪式或通过仪式,助教犹如神话中的守护圣杯和宝藏的守门人,守候知识的谜团和神秘、宇宙的奥秘,通过下文给出的线索,读者获得了破译小说的密码。与陌生化的人物形象结合在一起的是失落、破败和死亡的陌生化氛围。语源中的陌生化氛围或指向西方文学古老的精神传统,或预示着后现代的精神危机,但就是不固定于当下文本的语境中,这一点值得深思。这种死亡氛围渗透在捕鲸故事中以利亚先知的预言、梅普尔神父的布道和路过船只对白鲸的恐怖描述中,最后直抵结尾处人鲸大战的同归于尽。因此,死亡氛围从语源开始,贯穿整部作品,甚至可以说是连接整部作品的重要纽带之一。语源中蕴含着陌生化的主题、叙事结构和情节。主题上,语
10、源并不聚焦于复仇和探险,相221张 影白鲸 中“语源”的陌生化解读反,语源中展现的主题是经典文学主题:追寻(知识、命运、宇宙)和人生的徒劳。助教喜欢用手帕掸旧文法书、他的苍白、用旧的身心是他毕生追寻知识、妄图了解人类命运归宿和宇宙的奥秘。助教穷毕生之力去追寻、探求,最终一切都是徒劳,这反映了作者对助教的自不量力的怜惜和讽刺,同时助教又是作者本人、芸芸众生和以实玛利的化身和代言人,因此助教的形象、境遇和困境不单是小说的情节和主题,也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对世人命运的全知全能般的预示和无奈。陌生化增加了主题的厚重和崇高感。助教奇妙的手帕上侮慢地印有五彩缤纷的万国旗。五彩缤纷的万国旗应该是水手
11、在大洋中遇到各国船只所悬挂,在海天之间飘荡,既可指“裴廓德号”上水手的多国国籍和途中所遇各国船只,又可寓指人类知识之丰富辉煌和人力之伟大,能够在大海中插上象征人类统治的旗帜,因此万国旗充满政治和殖民隐喻。然而语源中,助教只是拿着印有万国旗的手帕掸旧词典和文法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这是与捕鲸故事中水手们猎捕鲸鱼的一种类比,一种文字上的类比,并置,同 时“侮 慢”也 体 现 出 一 种 反 讽 意 味,即 助 教 只 是 进 行 文 字 意 义 上 的“捕 猎(hunting)”,追捕的是鲸的字面意义,但结果是死之将至。助教的苍白破败与万国旗的缤纷、助教对知识的热爱与万国旗的侮慢、助教妄图追寻知识的
12、宏图大志与“纸上谈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产成了陌生化的效果。叙事结构上,语源是小说的开端,是鲸的意义和故事的起点,普通读者会认为以实玛利和亚哈的故事是小说的叙事焦点,实际上,由于语源的存在,叙事焦点已经大大前移。接下来的选录是鲸的故事的延续,这是叙事结构上的陌生化。小说名字最初是 The Whale,or Moby Dick,现在的小说名是责任编辑本特利修改的。从最初的题目可以看出麦尔维尔的创作初心,他要探寻的是鲸,莫比迪克只是其中的个例,因此,他在开头设置语源与选录,正文中插入很多鲸学章节,从始至终目标和叙事焦点只有一个:(普遍意义上的)鲸而非莫比迪克。航海故事的场景多为大海和海洋沿岸
13、,但是语源中的场景只是助教被旧词典和文法书环绕,没有具体明确的国家、城市、地点,也没有确定的时间背景。助教似乎可以存在于人类历史的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这种时空上的广度和跨度与语源第二部分鲸的三种词典阐释、第三部分的 13 种语言中“鲸”的拼写式呼应,表明语源的场景并不是大海,而是比大海更广阔、奇异和玄妙的叙事场景 历史时空的场景、语言文字的场景和语义的场景。助教不但处在亦真亦幻的时空中,同时还虚无缥缈,更像一个无形的思想或灵魂存在,像戏剧的假面来外化作者内心深处的隐秘,这种与现实时空的偏离,与物质实体的偏离,反映出陌生化所倡导的“创造性变形、偏离、离题”9,使读者对非常规的场景感到新奇,激发兴
14、趣,从而增强小说的文学感受性。助教和图书馆馆员如鬼魅般吟诵词典字句和选录,试图在语言文字上使读者穷尽意义的追寻,从而引起悬念、参悟预示。从某种角度来讲,这部小说是一个助教讲的故事,充满了预示和谜团,意蕴深邃。二二、“鲸鲸”的的词词典典学学释释义义分分析析语源的第二部分是由来自不同词典(类词典)的三个词义片段构成的。321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1 期白鲸的第一条语源源自哈克鲁特著英格兰民族重要的航海,航行和发现(卡塞尔印刷公司,1610 年版第 189 页)。作为海洋地理学创始人的哈克鲁特对“鲸”的这段阐释具有词典学价值,且与其他词典释义不重复,故本文称之为“类词典”。为了全
15、面地阐释和认识一个词的意义,词典在释义时会把一个词的含义分解为几个义项。语源中麦尔维尔介绍鲸也遵循了这一分解原则,不过是借助不同词典的释义实现的。麦尔维尔用源自不同词典释义的“Whale”“滚圆”“打滚”等关键词来形容鲸,就是通过分解鲸的特点形成陌生化的效果,并且实现了意义的对比、拼接和汇聚,最终彰显文学性。从词形拼写式到鲸的形状描摹再到其形态展示,三种语源相互呼应,各自提供了鲸的意义和特征的某一方面,从而使读者对鲸的各个方面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哈克鲁特认为字母“H”是“固定某一细节并着重加以渲染,从而改变了通常的比例”,通过“鲸”(Whale)与“伤痕”(Wale)的巨大差异突显并使读者认
16、识到字母“H”的重要性。这种将相去甚远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手法是陌生化的常见手法之一。强调“H”的重要性,使读者对习以为常的“鲸”这一词语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习惯地认知和自动化地忽略。而且“伤痕”一词也暗示了在后文捕鲸故事中的种种杀戮、血腥,以及人与鲸的伤痛、毁灭。一字(母)之差,意义迥异。作者提供的第一个语源就能让人产生如此丰富的认知: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差距是多么小,误解和歧义是多么容易发生,在正确和谬误之间摇摆是人生的常态。这种离题和变形正展示了陌生化手法的精髓。字母“H”不发音但有气流产生,充满生气,因此“H”使“鲸”这个词鲜活而灵动。麦尔维尔隐晦地警告读者,“鲸”的意义不在“Whale”上,而在字母“H”上,它就如肺,呼吸和吞吐着意义的精华,深入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对麦尔维尔来说,白鲸 的密码由语源等形式展现,但其本质无形无体,单纯又复杂地存在于小说各处肌理的深处。同时,“鲸”的意义的内外转化和穿越,暗示其意义的跳跃性、动态性、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小说情节结束了,但对于鲸的意义的建构并未完成。对后期的意义建构,每个读者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韦氏词典 则解释,在瑞典和丹麦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