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氨氮质量浓度对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及产甲烷菌群落的影响.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80058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氮质量浓度对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及产甲烷菌群落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氨氮质量浓度对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及产甲烷菌群落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氨氮质量浓度对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及产甲烷菌群落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方农业学报 2023袁51渊2冤院91-100JOURNAL OF NORTHERN AGRICULTURE朱教宁,高莉,张静璇,等.氨氮质量浓度对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及产甲烷菌群落的影响 J.北方农业学报,2023,51(2):9员-员园园.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11收稿日期:2023-03-09基金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02140601012);“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1105);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202101140601026);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研究课题(Y

2、CX2020YQ19)作者简介:朱教宁(1986),女,硕士,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工作。通信作者:李永平(1979),男,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工作。氨氮质量浓度对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及产甲烷菌群落的影响朱教宁1,2,3,高莉4,张静璇4,李永平1,2,3,汤昀1,2,3,史向远1,2,3,王秀红1,2,3(1.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山西 太原030031;2.农业农村部有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030031;3.有机旱作农业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030031;4.山西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山西 太原03003

3、1)摘要:【目的】研究氨氮质量浓度对鸡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及产甲烷菌群落的影响。【方法】以鸡粪和玉米秸秆的混合物作为发酵原料,以不添加氮源的处理为对照,通过添加外源氮源设置不同氨氮质量浓度 1 500、3 000、4 500、6 000 mg/L 中温厌氧发酵试验,测定分析不同处理的产甲烷特性和产甲烷菌群落变化规律。【结果】氨氮质量浓度3 000 mg/L 时,对发酵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氨氮质量浓度逸3 000 mg/L 时,厌氧消化系统受到明显的抑制,表现为产甲烷高峰期滞后、原料累积产甲烷量下降、游离氨(FAN)含量增加、挥发性脂肪酸(VFAs)积累。氨氮质量浓度为3 000、

4、4 500、6 000 mg/L 时,其原料累积产甲烷量分别为 119.50、96.60、64.52 mL/gVS,较对照分别降低 16.66%、32.67%、55.03%,其中,6 000 mg/L 的氨氮质量浓度已超过了 IC50(半抑制浓度)。当氨氮质量浓度T1T2T3T4。T1 处理与 CK 无显著差异(P0.05),T2耀T4 处理均显著低于 CK(P0.05),氨氮质量浓度为 3 000、4 500、6 000 mg/L(T2耀T4 处理)时,其原料累积产甲烷量为119.50、96.60、64.52 mL/gVS,较 对 照 分 别 降 低16.66%、32.67%、55.03%。

5、由此可知,原料累积产甲烷量随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氨氮质量浓度为 3 000 mg/L 及以上时,对发酵系统的产甲烷过程94北 方 农 业 学 报51 卷注:P甲烷表示实际原料累积产甲烷量。Note:P甲烷indicates the actual material cumulative methane production.图 2不同氨氮质量浓度下各处理的原料累积产甲烷量Figure 2Material cumulative methane production of treatments under different ammonia mass concentration发酵时间/dFe

6、rmentation time表 2不同氨氮质量浓度下各处理原料产甲烷动力学拟合结果Table 2Fitting results of material methane production kinetics of treatments under different ammonia mass concentration指标IndexP甲烷/(mL/gVS)P/(mL/gVS)V甲烷,m/mL/(d gVS)r/dR2143.48139.2611.612.930.996 8138.86134.729.083.690.996 5119.50115.887.694.870.997 496.6096

7、.636.608.390.997 764.5265.204.4513.690.995 6CKT4T3T2T12.2发酵系统 pH 值和 VFAs 变化图 3 为各处理 pH 值和 VFAs 的变化曲线图。由图 3 可知,添加 NH4Cl 溶液的处理组初始 pH 值均较 CK 低,且氨氮质量浓度越高,pH 值越低。这是因2 期95朱教宁等:氨氮质量浓度对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及产甲烷菌群落的影响产生了明显的抑制;其中 T4 处理的原料累积产甲烷量较 CK 下降超过 50%,6 000 mg/L 的氨氮质量浓度已超过了 IC50(半抑制浓度)。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修正的 Gompertz 模型能较

8、好地拟合有机物厌氧发酵的产气动力学过程19-21。为此,本试验采用修正的 Gompertz 模型对各处理反应体系的原料产甲烷量进行了拟合(表2)。由表 2 可知,各处理 R2均大于 0.995,理论产甲烷量与实测值差异较小,拟合结果较好。拟合数据显示,最大原料产甲烷速率和理论原料累积产甲烷量均随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CK 的理论原料累积产甲烷量和最大原料产甲烷速率分别为 139.26 mL/gVS 和 11.61 mL/(d 窑 gVS)。氨氮质量浓度为 1 500 mg/L 的处理拟合值与 CK 相差较小;当氨氮质量浓度跃1 500 mg/L 时,理论原料累积产甲烷量

9、和最大原料产甲烷速率均较 CK 降低,分别下降 16.79%耀53.18%和 33.76%耀61.67%。另外,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会延长迟滞时间,CK 的迟滞时间为 2.93 d,当氨氮质量浓度上升为 1 500、3 000 mg/L 时,迟滞时间分别增加至3.69、4.87 d,为 CK 的 1.26、1.66 倍;当氨氮质量浓度为4 500、6 000 mg/L 时,迟滞时间为 8.39、13.69 d,已增加至 CK 的 2.86、4.67 倍。图 3不同氨氮质量浓度下各处理的 pH 值及 VFAsFigure 3pH value and VFAs of treatments unde

10、r different ammonia mass concentration发酵时间/dFermentation time发酵时间/dFermentation time96北 方 农 业 学 报51 卷为外加 NH4Cl 溶液后增加了系统中 NH4+的浓度,使得反应式 NH4+OH-NH3 H2O 向右进行,进而系统 pH 值下降。随着厌氧发酵反应的进行,各处理组pH 值整体上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发酵第5 天,各反应体系中水解酸化菌迅速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VFAs 等中间产物,引起 pH 值降低。随后CK 和 T1 处理的 pH 值开始逐渐升高,T2耀T4 处理则继续下降,反应进行到第

11、 15 天时降为最低,分别为 7.64、7.44、7.24。由图 3 可知,各处理的 VFAs 质量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整体趋势。反应开始后,各处理的 VFAs 质量浓度均迅速升高,随着反应的继续进行,CK 与 T1 组的 VFAs 被产甲烷菌快速消耗,且消耗速度远大于 VFAs 的产生速度,VFAs 的质量浓度快速下降。T2 的变化趋势与 CK 近似,但是VFAs 的下降速度明显放缓,这是因为产甲烷菌较水解酸化菌更容易受氨氮抑制,产甲烷菌的活性受限使得 VFAs 的消耗速度降低,相应的产甲烷速率明显下降,产甲烷高峰期滞后,这与孟晓山等22的研究结果一致。T3 和 T4 处理组氨氮质量浓度高,

12、产甲烷菌活性受到严重抑制,VFAs 的质量浓度在反应前期不降反升,发酵第 15 天时的 VFAs 分别达到峰值 4 295.89、6 841.79 mg/L,VFAs 严重累积,之后随着产甲烷菌活性的慢慢恢复,VFAs 的质量浓度开始下降,这与 T3 和 T4 处理产甲烷峰值延迟至第 16、20 天相对应。2.3发酵系统 TAN 和 FAN 的变化由图 4 可知,各处理 TAN 质量浓度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稳定的趋势,整个发酵过程中波动较小。反应初始阶段,鸡粪中含氮有机物质快速分解为氨氮,导致各处理发酵系统中的 TAN 增加。随后,CK 和 T1 处理中的氨氮被产甲烷菌生长利用,氨氮质量浓

13、度在发酵第 5 天后开始降低。T2耀T4 处理由于产甲烷菌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TAN 未被及时利用继续慢慢升高,之后随着产甲烷菌活性的恢复,TAN 开始缓慢降低,整个发酵过程 TAN 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至反应结束时,T2耀T4处理的 TAN质量浓度分别为3660.62、5912.22、9004.38mg/L。反应体系中氨氮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包括 NH4+和 FAN,二者对产甲烷菌均有毒害作用,而 FAN 的毒性更大23。FAN 的变化情况见图 4,各处理初始 FAN 的质量浓度较高,为 283.58耀697.14 mg/L,这主要是由于初始pH 值较高(7.87耀8.72)引起的,随着

14、反应的进行FAN 先降低后升高,整体上初始氨氮质量浓度越高,FAN 的质量浓度越高。有研究认为,200 mg/L 是厌氧发酵系统的 FAN 抑制阈值24-25。CK 和 T1 处理的 FAN 除了初始值高于 200 mg/L 的 FAN 抑制阈值外,其余发酵时段均低于这一抑制阈值。值得注意的是,发酵第 15 天时,T2耀T4 处理的 FAN 质量浓度均处于 200 mg/L 以下,这是因为发酵前期高氨氮质量浓度抑制了产甲烷菌的正常代谢,造成了 VFAs 积累、pH 值下降;由公式(2)可知,温度一定,TAN 的变化较稳定时,pH 值降低 FAN 也随之降低。TAN、VFAs、pH 值和 FAN

15、 的这种相互关系导致此时系统发酵时间/dFermentation time发酵时间/dFermentation time图 4不同氨氮质量浓度下各处理的 TAN 及 FANFigure 4TAN and FAN of treatments under different ammonia mass concentration2 期97朱教宁等:氨氮质量浓度对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及产甲烷菌群落的影响出现了“抑制型稳态”,即系统各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但产甲烷量很低26-27。其余发酵时间,T2耀T4 处理的 FAN 质量浓度均高于 200 mg/L,至反应结束时T2耀T4 处理的 FAN 质量浓度分别达

16、 288.38、375.01、535.30 mg/L。2.4 产甲烷菌群落的变化由图 5 可知,CK 和 T1 处理中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为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分别为42.38%、27.37%;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甲烷囊菌属(Methaanoculleus)和Candidatus_Methanoplasma 的 相 对 丰 度 分 别 为4.23%、2.64%、0.05%和 6.02%、8.50%、0.38%。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提升,Methanosaeta 的相对丰度整体 下 降,而 Methanosarcina、Methaanoculleus 和Candidatus_Methanoplasma 的相对丰度逐渐上升。当氨氮质量浓度为 3 000 mg/L 时,Methanosaeta 的相对 丰 度 降 至15.36%,而Methanosarcina、Methaanoculleus 和 Candidatus_Methanoplasma 的相对丰度分别上升至 9.98%、12.04%和 1.75%。当氨氮质 量 浓 度 进 一 步 提 升 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