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D_Slicer技术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_王心刚.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80960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D_Slicer技术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_王心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D_Slicer技术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_王心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D_Slicer技术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_王心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临床医学研究623D Slicer技术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王心刚1 邓 婕2【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7-0196(2023)03-0062-04【摘 要】目的:探讨3D Slicer技术在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98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手术以及术后康复指导,使用电脑随机进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3D Slicer辅助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手术干预,对照组采取CT辅助定位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手术干预,对两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消退时

2、间、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及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肺部感染及颅内感染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3D Slicer技术应用于脑出血血肿穿刺引流手术中可促进血肿消退,加速术后清醒,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缓解昏迷程度,改善机体认知能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建议推广使用。【关键词】3D Slicer技术脑出血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认知水平doi:10.20072/ki.issn2097-0196.2023.

3、03.020脑出血发病率较高,多由高血压所引发,基底节区脑出血为多发症状,又因基底节区内存在丘脑中央辐射以及皮质脊髓束等多个重要神经组织,若出现损伤,患者会形成偏盲,对侧肢体无力等常见症状,临床及时清除颅内血肿是该病治疗的关键。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大多数进行手术治疗,充分对其进行术前准备,精确定位以及微创治疗成为近阶段手术质量目标1。微创通道手术目前费用较低,但临床疗效不十分显著,对血肿情况无法精准把控。手术过程中CT定位法能够根据头部CT解剖位置确定穿刺点以及方向,但需要主治医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由于无统一标准且缺乏稳定性,造成后期血肿定位满意度较低,影响后期引流。采取3DSlicer技术辅助

4、治疗能够在传统头颅CT平扫后进行软件三维重建,直观观测血肿体积以及具体位置,弥补常规手术不足,有效提高定位准确度,提高血肿消除率2-3。因此,本研究以进行手术治疗的9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象,探讨3DSlicer技术在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认知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 般资料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本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98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手术以及术后康复指导。本研究获得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手术指征:壳核出血20mL;脑叶出血30mL;丘脑出血10mL;脑室出血形成铸型或伴梗阻性脑积水;无其他明显手术禁忌情况

5、。本研究使用电脑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6388岁,平均年龄(77.262.39)岁;病史412年,平均(8.321.42)年,合并冠心病者13例,动脉硬化症17例,高脂血症19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2例,丘脑8例,脑叶9例,脑室10例;血肿量2672mL,平均(42.381.23)mL。观察组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7.352.26)岁;病史514年,平均(8.51.34)年,合并冠心病者15例,动脉硬化症18例,高脂血症16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1例,丘脑9例,脑叶11例,脑室8例;血肿量2371mL,平均(4

6、1.351.85)mL。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观察组采用3DSlicer辅助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手术干预,将头颅CT平扫后数据导出,电脑上打开3DSlicer软件,将DICOM格式的扫描数据导入软件内,处理软件内传入的图像,若图像不清晰,需要进一步处理,选择在Volumes(容积)模块进行调整,打开容积模块后在Interpolate(预设)的窗位选择头CT。之后3D视窗内会出现清晰图像,打开Editor(编辑)模块,采取Thresholdeffect(阈值法)进行模拟,在Editor模块内分别选 择MasterVolume

7、及MergeVolume进 行 母 版 图像和合并子区域图像所包含的解剖结构进行重合。之 后 在Label中 直 接 选 择,点 击EditSelectedLabelMap工 具 中 的Thresholdeffect阈 值 键,设置ThresholdRange中的阈值范围,按照先高值后低值的顺序设置,范围55100,该阈值范围内脑组织均出现染色,并且去除血肿外的染色部分。使 用SaveIslandEffect工 具 选 择 血 肿 中 心 区 域,作者单位:1.中铁阜阳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阜阳2360002.涡阳县妇幼保健院安徽涡阳2336002023-03-19收稿,2023-05-06修回63

8、安徽医专学报 2023 年 22 卷第 3 期去除颅内血肿周围组织处多余的染色部分,之后选择MakeModleEffet工具完成建模,可选择在ModelName工具中重命名,完成建模后可以在3D视窗内观测建好的血肿模型。点击头CT图像左上角选择菜单后点击亮眼睛,可使头CT扫描片与模型融合,之后选择link工具使头CT图像连贯,之后操作人员可在Models模块中查看相关血肿信息,在Information工具栏中的Volume模块中查看血肿体积,根据以上操作要求按顺序运行各模块,可以建立颅骨及脑室系统三维图像,血肿、颅骨及脑室系统三维图像建立完成后可在3D视窗中同时观察,若提高观测清晰度可以选择M

9、odels模块中的Scene工具,点击颅骨,应用Opacity工具可调整颅骨透明度,便于观测血肿在脑内所处范围、大小、深度等参数。利用Gyroguide模块对穿刺点设计并标记,与大血管、静脉窦以及功能区等部位保持安全距离,个体化选择软通道入路,明确血肿中心情况、大脑镰距离及角度,确定与同侧外耳道距离及角度,测量血肿与头皮最近及最远距离,并且根据头皮电极片处理数据情况,在头皮处标记穿刺点,对患者采取常规镇痛及对颅椎局部麻醉,依次贯穿患者颅骨头皮、外板、内板以及硬脑膜。将12号硅胶软通道引流管置入体内,观测到陈旧性血液流出后,将血肿组织抽吸,抽吸血肿量不超过50%出血量。观测到引流管通畅后进行妥善

10、固定,深度应小于3DSlicer测量的最大深度,连接外界引流装置,手术后需要复查CT情况,并对引流管位于血肿腔情况进行确定。手术后12h需要采取5万U尿激酶与生理盐水5mL混合后注入血肿腔内(见图1),每天两次,两次间隔4h。在手术后12h以及3天对患者头部CT进行复查,确认患者脑内血肿完全清除或体积少于10mL,颅内压恢复到正常水平后拔除引流管,引流管需要保持在1周以内,手术后对其进行常规抗感染处理。注:A、B为患者术前CT影像,右侧基底节血肿;C、D为引流手术后当天复查CT观测引流管偏离血肿中心,予以5万U尿激酶与生理盐水5 mL溶解血肿图1 3DSlicer辅助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1

11、.2.2对照组采取CT辅助定位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手术干预,患者全身麻醉后进行气管插管处理,根据手术前患者扫描的CT信息明确血肿深度,并且确定穿刺部位,方向以及穿刺深度等,在全身麻醉情况下对患者颅骨进行钻孔,采用十字形切开患者硬脑膜,穿刺点选择血肿层面最大处中后1/3处,并置管进行引流,术后处理方法同观察组。1.3观察指标临床指标:包括血肿消退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昏迷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神经功能缺损:利用NIHSS量表评估(0-42分),包含运动,感觉,视野,共济运动,意识,眼球运动及语言等内容,分数高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高。昏迷程度:采

12、用GCS评分评估(满分15分),包括睁眼反应、肢体运动及语言反应,1315分为轻型,912分为中型,38分为重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I指数(MBI)评估,共10个项目,包括进食,穿衣,平地行走,洗澡等,活动自理能力正常:100分,轻度功能缺陷:7599分,中度功能缺陷:5074分,重度功能缺陷:2549分,极严重功能缺陷,完全无法自理:024分,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成正相关。治疗前后认知行为情况。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进行评分。包括注意与命名能力(5分),执行功能(5分),记忆与语言(9分),抽象思维(2分)以及计算和定向力(9分)等,总分30分,超过26分为认知正常。并发症:包括肺部

13、感染、再出血及颅内感染等。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临床指标、量表评分、认知行为评分等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资料用n(%)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血肿消退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xs)组别n血肿消退时间(d)引流管拔管时间(d)术后清醒时间(h)住院时间(d)观察组 496.321.515.580.8211.262.51 14.202.32对照组

14、49 10.162.688.211.2615.322.69 17.872.62t8.73812.2467.7257.341P0.0010.0010.0010.001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昏迷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MBI及GC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临床医学研究64评分及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昏迷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比较(xs,分)组别nNIHSS评分(分)MBI评分(分)GC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

15、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925.531.7610.262.3540.842.6276.954.766.541.2511.021.16对照组4925.421.6115.243.2641.322.4564.284.396.471.199.211.26t0.3238.6740.93713.6970.2847.398P0.7480.0010.3510.0010.7770.001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行为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行为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注意与命名能力、执行功能、记忆与语言、抽象思维以及计算和定向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

16、后认知行为比较(xs,分)组别n注意与命名能力执行功能记忆与语言抽象思维计算和定向力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 49 1.240.41 4.010.42 1.470.32 3.180.35 3.920.55 7.160.65 1.020.13 1.720.14 3.620.36 7.010.43对照组 49 1.280.35 3.350.46 1.430.36 2.350.41 3.840.53 5.840.76 1.000.11 1.460.13 3.570.42 5.620.36t0.5197.4170.58110.7780.7339.2400.8229.5260.63317.350P0.6050.0010.5620.0010.4650.0010.4130.0010.5280.0012.4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再出血、肺部感染及颅内感染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例(%)组别n再出血肺部感染 颅内感染 总发生率观察组490(0.00)1(2.04)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