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 6 月 第 18 期(总第 754 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幼儿健康是人民健康的基础,是健康中国的基石。近年来,幼儿体质下降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幼儿偏爱“洋快餐”等不良饮食习惯、过度食用烧烤或油炸等食品、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都是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闽南食文化蕴含闽南地区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利用闽南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感和文明礼仪,还有助于提升幼儿身体素质,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把闽南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无疑对丰富幼儿教育内涵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意
2、义。一、闽南食文化教育的理念与价值1.闽南食文化闽南食文化起源于泉州市,得益于悠久的历史文明和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闽南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受特殊的地理格局、气候特征、区域交流以及多元文化融合的影响,闽南食文化融汇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丝文化的精华。每一个食物品种的制作和食用方式,都蕴含着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有的审美意趣。食文化和地域的饮食、风俗习惯也有莫大的关联,闽南地区婚丧喜庆、敬神祭祖、馈赠朋友,都有风味小食礼仪食品。其饮食特点为清鲜香脆,注重调汤估料,口味清淡,酸甜适宜,中西合璧,体现了闽南人朴实宽容、热情好客的民俗文化。2.食文化教育从一日三餐吃什么、怎么吃,到健
3、康饮食、科学饮食,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到“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食育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食物既凝聚了万千精髓,也提供了极佳的自然教育机会。例如,不同的节日通常蕴含特色的饮食文化与故事,此时的食物已不只发挥饱腹的功能,更多是一种文化传承。充分利用饮食文化开展教育,可增强幼儿对每一个节日习俗的了解与认知,对不同文化的接纳与包容,进而让他们产生更深的归属感。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明确指出:要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来说,饮食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幼儿教育从饮食入手是行之有效的。如今不少幼儿对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
4、知之甚少,但对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饮食文化津津乐道,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二、开展闽南食文化教育的意义著名教育家马士基指出:教育必须反映本民族、本地方的特色、精神、传统和特点。食文化是地域民生、民风、民俗的重要体现,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闽南地区文化底蕴厚重,食文化蕴含闽南地区浓厚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兼容中外饮食文化的精华。通过深入挖掘和弘扬闽南食文化,可将闽南地区独有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饮食习俗等向幼儿充分展现,使独特绚丽的闽南文化以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立项课题“闽南食文化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
5、与实践研究”(FJJKXQ21-025)作者简介:傅秋兰(1977),女,福建泉州人,硕士,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傅秋兰(福建省泉州市丰泽机关幼儿园,福建泉州362000)摘要:闽南食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基于闽南食文化构建幼儿教育体系,可让幼儿充分对话本土资源,深刻感受本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文明礼仪,真正实现“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文章基于对闽南食文化教育理念与价值的分析,从教育目标、实施路径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探究闽南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开展。关键词:闽南;食文化;幼儿教育;表现力;求知欲;审美意识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
6、2023)18-0105-04觼訆訖訝2023 年 6 月 第 18 期(总第 754 期)全面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真正实现“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食文化教育对促进幼儿饮食健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幼儿园五大领域中,健康被排在首位,而身心健康的关注度则远远超过饮食健康,使得越来越多的幼儿出现营养过剩等问题。近年来入园幼儿的身体素质呈不断下滑的趋势,不科学的饮食行为习惯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频发。对于幼儿园而言,饮食健康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因此,食文化教育,不只是教会幼儿如何正确地“吃”,还要纠正幼儿错误的饮食习惯,培养其正确的饮食行为和餐桌礼仪,用饮食文化
7、的熏陶,增强幼儿对文化的认知。闽南食文化教育可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其以食物为载体,有利于幼儿获得五大领域的系统学习体验,进而构建起专业化、体系化的园本课程体系。基于食文化开展食育,可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触与体验饮食文化,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萌发乡土情感。三、闽南食文化教育目标的构建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并强调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基于幼儿学习和发展观以及闽南地区丰厚的饮食文化资源,闽南食文化教育以食物
8、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以“健康中国”“立德树人”等为理念,将闽南食文化和幼儿行为养成、传统民俗文化、农耕教育相结合,明确“食知、食趣、食操、食礼”四个维度的核心目标,采用“会食、康食、喜食、乐食”的实践模式,以融合五大领域、食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和家园互动为主要内容,实现幼儿食育、家长食育、教工食育多位一体,互相促进。“食知”为食育的认知目标,具体指幼儿对“食”的认知,如食物的种类、食材的生长环境等,引导幼儿形成一些基本的认知,协助幼儿建立对天然食物的热爱,对健康和不健康食物有初步的认知,让幼儿逐步获取与“食”相关的知识与经验。“食操”为食育的能力目标,具体指幼儿对食物的操作能力,涵盖食物选择
9、、食物制作等,关注幼儿能否根据食物特征合理辨别和选择,初步掌握食物采摘和简单的制作。“食趣”为食育的情感目标,具体指幼儿对“食”的情感态度,培养幼儿对健康食物的积极情感,使幼儿学会珍惜和尊重食物,帮助幼儿从本源上去认识与接纳食物。食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是以实践为主导的教育,是趣味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食礼”是食育的文化目标,具体指幼儿对“食”的文化与礼仪的体验,帮助幼儿掌握自主进餐、餐具使用、尊重长辈等饮食礼仪,获得和谐的情感和品质,如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感恩和分享等,并从饮食中学习与传承优秀的饮食文化。闽南食文化教育目标应通过以下两个途径与实际教学活动相适应:一是教学目标应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教
10、学活动当中,在所提供的教学方案当中,每一个教学活动都需设定基本目标,分别对应“食知”“食操”“食趣”等。二是不同的教学活动应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侧重。纵向维度上,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侧重点不同,如小班幼儿应侧重对饮食习惯的培养,引导其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就餐习惯;中班幼儿应侧重食物认知以及健康饮食,引导其发现食材的生长以及食物加工过程,认识食物对人体的作用以及不健康食物的危害性;大班幼儿应侧重对食物和自然、社会关系的感受,注重食物相关的文化内容,强调探究传统饮食文化和食物背后的地方民俗文化,形成整体性的概念与认知。四、闽南食文化教育课程的实施路径幼儿园课程“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互
11、相联系、互为影响。闽南食文化教育课程的构建,也应当在遵循幼儿学习发展系统性规律的基础上,以食物为载体,以主题方式生成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取完整的学习经验,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丰富对闽南饮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1.融合健康领域,树立幼儿饮食观幼儿对美食只停留在口味体验,缺乏系统的观念,更欠缺健康饮食概念。将闽南饮食文化融入健康领域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导幼儿了解美食的差异性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其建立起正确的饮食观念。例如,以闽南地区的“石花膏”“四果汤”“吉红糕”等甜品小吃为例,让幼儿了解过度食用甜品对身体的危害性,从而使其在生活中学会适量食用甜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觼訆託訝2023 年
12、 6 月 第 18 期(总第 754 期)通过家园共育促进健康教育。幼儿园可成立膳食管理小组,赋予家长监督权与参与权,配合幼儿园开展食谱制定等膳食管理。例如,每周安排家长代表参与食谱制定,让家长参与到食育课程设计中,将家长请到幼儿园示范小吃的制作等。2.融合语言领域,提升幼儿表现力闽南特色小吃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承载深厚的“食”文化故事,对幼儿来说,这是良好的语言领域的教育素材。例如,可开展“我是美食导游”活动,让幼儿向“游客”介绍最受欢迎的一道闽南美食,分享美食的来历、美食的制作过程。幼儿通过互动参与,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语言词汇,还能进一步加深对闽南饮食文化的认知,激发对闽南饮食文
13、化的兴趣,萌发家乡归属感。闽南饮食文化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相融合,可最大程度发挥饮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去接触、感悟饮食文化。幼儿园要结合幼儿年龄特征以及闽南饮食文化特征,因地制宜地创设浓厚的文化环境。例如,张贴闽南菜系图片,并附上历史文化背景、发展历程、制作流程;设置闽南小吃展示区,放置“土笋冻”“石花膏”等特色小吃样品;模拟打造“闽南小吃街”,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制作美食,销售美食,将美食文化真正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3.融合科学领域,培养幼儿求知欲首先,通过美食文化教育,让幼儿了解食物烹饪流程,使其对物品的大小、材料、体积等有更
14、直观的认知,形成空间、分类等系统性概念,这无疑对幼儿科学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帮助。例如,组织开展“我最爱的闽南小吃四果汤”探究活动,让幼儿通过四果汤这一闽南特色小吃,尝试描述小吃中各类水果、红豆、葡萄干、仙草等不同食品的味道、颜色、形状等,引导幼儿正确识别各种食材。再如,创设幼儿活动区域,让幼儿通过练习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在角色区进行“甜品店”“小餐厅”的游戏,在语言区开展“闽南地区进餐礼仪”相关活动。开设生活操作区,让幼儿亲身体验蔬菜洗、切等流程,了解各类食品的制作方法、各类工具的使用技巧。其次,可结合特殊时节开展与季节、节气相关的食育活动,引导幼儿明白耕种、收获和季节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节气
15、与不同食物之间的关系,了解闽南地区传统饮食文化的意义。例如,在秋季,可开展关于秋天收获的活动,带领幼儿认识闽南地区秋季的粮食、水果、海产等。4.融合艺术领域,唤醒幼儿审美意识闽南食文化教育可和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有机融合,通过美育唤醒幼儿的审美体验,提升幼儿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例如,组织开展“画出你最喜欢的小吃”活动,让幼儿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最喜爱的闽南美食,表达对家乡小吃的喜爱。再如,和幼儿一起编唱闽南小吃谣 麻糍:麻糍 Q当当,里面包肉松;麻糍罗罗长,里面包贡糖;姑婆爱麻糍,伓过无嘴齿;欣羡看人食,心里也欢喜和幼儿一起说闽南话,唱闽南童谣,品闽南小吃,通过美食文化唤醒幼儿的艺术体验,
16、促进闽南美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5.融合社会领域,激发幼儿家乡情地方特色美食承载着民俗文化和历史、社会等多重元素,可作为生动的社会领域教育素材。舌尖上的闽南,美味饮食数不胜数,种类丰富,口味各异。幼儿虽然对闽南饮食都非常感兴趣,但缺乏全面了解和认知。因此,教师可设计“寻小吃”活动,让家长带领孩子前往小吃街寻找“美食宝图”,在寻找、品尝、探索、互动的过程中,体验闽南食文化。也可开展“寻味闽南小吃”的社会实践活动,家校共同参与,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快乐地品尝、分享、介绍家庭制作的闽南美食,提升幼儿社会意识,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再如,开展“咱厝古早味”教育活动,通过“寻小吃”情景剧等形式,引导幼儿探寻“雪片糕”“满煎糕”“桔红糕”“烧肉粽”等闽南地区的古早味,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闽南小吃,感受家乡饮食文化。同时,幼儿社会实践体验必不可少。例如,开辟食育实践基地,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亲近自然,在食育基地播种、观察、收获,获取环保、绿色生态等知识,体验闽南传统文化中“尊崇自然、顺应四时”的农耕文化魅力。实践基地开展种植活动,能引导幼儿认识各类种子和果实,了解果实的作用。幼儿园要打造集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