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第 2 期(总 154 期)57公共艺术 PUBLIC ART56雕塑 SCULPTURE1.象外之意,物我合一“意”为事物的根本,是事物的言外之意。当“意”不被“象”所约束时,则广延为“意象”“象外之意”等。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审美公共性的物化场所,是审美者体验公共艺术“意”与“象”的审美场域,审美者与创作者在此实现“意”的碰撞与升华。就公共艺术的思维结构看,其共时性表现为“形”“意”在“象”层面的交织;就其建构过程看,其历时性表现为“意”“象”“形”三者间的循环往复。作为历时与共时融合的公共艺术,是城市人文精神在公共空间的物象符号,起着装点空间、营造空间与激活空间的作用。公共艺术
2、对于空间的介入更强调“微叙事”,以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自然效果。5如:广州地铁南沙客运港站公共艺术(图3)以“显”为表现要则,是一级审美对象(公共空间)与二级审美对象(公共艺术)的融合,使得审美者置身通透的大海,营造并感受着“梦幻旅程”的空间意象。此外,外在的形郑和宝船、海鸥状灯具、镜面天花、玻利维亚蓝花岗岩石材地板等与知觉的象蔚蓝大海,共同构成了站域空间内审美者所认知的物象实体。其外在的形、知觉的象与内在的意相融合后构成审美者的主观意象,成为公共艺术的三级审美对象象外之意,即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盛景盛况。就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一体化的广州地铁南沙客运港站而言,巨大的郑和宝船通过形体的进退、俯
3、仰、扭转,在公共空间内形成强大的气场,使审美者被统摄于蔚蓝大海的氛围之中。在其物质实体之外,被创作者所构筑的如能量场般可感但不可见的意空间(人类情感的第三大空间)比有形的郑和宝船等公共艺术占据更大的空间,与公共艺术构成图底关系。意象空间的“象”是“造物”与“观物”后的抽象,更是创作者、审美者在公共空间内主观意志和情感愿望“尽意”与“物我合一”的体现。这种融合与关联通过外在的物质形式和内在的心理暗示与关联显现,物理场与心理场的交互作用,营造出公共艺术与整个环境空间的融合与共生关系。6性显然要高于在者。因此,公共艺术创作要超乎物象之外而生言尽意。如:浙江玉环大鹿岛近百件的海生动物系列岩雕(图2),
4、从“器”的选择到“象”的尽意都充分利用自然之象。创作者将天然岩礁赋形,用浮雕,圆雕、线刻等形式生“象”,以大写意的手法14载刻画构筑成大鹿岛独特的岩雕艺术景观。创作者由心生象,以“人天同构”(原始自然形态、艺术加工与日后的自然风化和残缺美各占1/3)3为原则,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理念,借岩礁之形,雕出了本土海生动物前世今生的“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核心是:道对于万物的发展是不做干预的,艺术家之于公众就如同道之于万物。4创作者对于公共艺术的“无为”,不仅使公众全身心的代入到作品之中,更使公共审美场域扩大至每位审美者的精神外延,达到与创作者共尽意的效果。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制器尚象”为一
5、,“尽意载道”为二,重点在后者。大鹿岛岩雕作品中,创作者没有人为地破坏自然环境,而是按照传统美学原则,将人、艺术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共同参与创作。稍加雕凿求之神似的引导后便交由大自然继续创作,让公众在无意中去发现,去凭借视觉和想象将黑鲨、河豚、海豚、海龟等有形之象无限延伸,以空名无碍的心灵去体悟岩画的万千气象,进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大鹿岛海生动物系列岩雕作品是创作者象由心生-用言达意-心道合一的着力体现。庄子通过“游心于物”的自由驰骋成就了艺术的人生,而这种艺术的境界,也正是公共艺术创作者所该追寻的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与状态。而要达到生命与审美的自由境界,则必须要做到“心道合一”。三、意公共
6、艺术审美中的“意”分为四种:一是公共艺术本体物象的表意;二是创作者的生言尽意;三是在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所表现出的象外之意;四是审美者的“情”与前三种“意”在公共空间碰撞后所形成的“境”的融合为一,即情境相生。器、象、意、道中国传统造物审美观下公共艺术的审美思想Artifact,Image,Meaning,Tao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Public Art under the Aesthe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reation of Objects文/杨凯超、汤雅莉 by Yang Kaichao,Tang Yali(郑州工业应用技术
7、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内容提要:文章立足城市公共艺术的“特色危机”意识,以中国传统造物审美观“立象以尽意”为基底,推演以“器、象、意、道”为核心的公共艺术审美体系和道器合一、心道合一、物我合一、心物同在的公共艺术审美序列。旨在透过中华传统造物审美观理解并强化公共艺术本体的认识论与价值论,从而使公共艺术审美理论具备形而上的性格,并进一步拥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共存的设计美学与造物哲学的发展意蕴。关键词:传统造物、立象尽意、公共艺术、审美思想在中国传统造物哲学理念中,“立象以尽意”是生生不息、互为融通的造物审美观,其思维可推演为:器尚象象尽意意著道。在中国传统造物观中“器、象、意、道”四者之间的哲
8、学逻辑为:制器尚象、器以载道;象中有技、技中有道;象尽意、意著道;道藏于象、象藏于器、道藏于器;道以成器、器以载道、道器合一等。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形象的名片,是中国造物活动之一,其理念同样符合于“立象以尽意”的传统造物审美观,即:公共艺术(器)创作者(象)公共空间和审美者(意)城市形象(道)。当下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工程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而快速化成型,是“器”与“象”大量外显所造成的“特色危机”,也是对“意”与“道”所彰显的象征性与精神性语意的忽视和缺失。所以,引入中国传统造物审美的哲学思辨,探究公共艺术中的“意”与“道”,强化公共艺术本体(器)的认识论(象、意)与价值论(道)问题便上升至首位。
9、一、器:尚象载道,道器合一易传系辞上言:“制器者尚其象。”“制器尚象”即“尚象造物”,是中华传统造物活动形而上的总法则。“制器”是中华民族一切造物活动的统称;“尚象”主要包含模拟物象、表达意象、崇尚道象三个方面。1“制器尚象”是造物者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以尚象思维为准则,借具体物象来达意-悟道。公共艺术造物之美,集于器、融于象、彰于意、载于道。“器”是造物活动,有形有色,是公共艺术的本体,集尚象、载道为一体,是“道”的载体和显现。“象”为公共艺术审美范畴的“大象之美”,是物象、意象和道象的统一。在公共艺术审美中,物象美是视觉的、直觉的;意象美是感性的、表象的;道象美则是“象”与“意”的融合统
10、一。“意”是探索公共艺术的本质存在,也是把握其存在的“起始”与“意义”的终结。“象”与“意”共同构成公共艺术审美的认识论。“道”为中华哲学的最高范畴,指法则、规律,道家试图从“器”中提炼出“道”的因素,其认为“器”的完美不是终极目的,近乎于“道”,才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在公共艺术审美中,一方面,“道”与“器”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又统一于器之形,是道器合一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道”既藏于恍惚混沌的“象”,又藏于寓象于形的“器”,是“道以成器,器以载道”的中国传统造物意境观,也是公共艺术审美价值论的体现。此外,公共艺术既有物质化的形式,又兼精神化的内涵,是创作者借“器”之“象”来反应一定的“意”与
11、“道”,以求达到尽意、载道的目的。如:陕西茂陵博物馆馆藏为纪念霍去病战功而雕刻的17件“国之瑰宝”的巨石群雕。其“器”依石塑形,极具大形,在简单朴拙的石料中,雕刻出雄浑的“象”与“意”,在造象达意中实现了“道”的永恒。该群雕以“汉匈之战”为主题,以马踏匈奴为主体展开,其群雕中“有形之象”是:跃马、卧牛、野猪、卧象等,而“无形形象”则是无数像霍去病一样的英雄战士,是一座座打下大汉江山战士们的群英像。透过“技”与“象”在器物之上所彰显出的“匠意”与“道意”则是百万雄师势不可挡的气势与出击匈奴到打败匈奴的整个“汉匈之战”的时代缩影。例:群雕之首的马踏匈奴(图1),表意刻马实则喻人与著时代气象。创作者
12、通过刻画姿态威武、气宇轩昂的马的形象与压于马肚底下匈奴人的表情、态势,正反双向表现战士们的战斗之“意”。马踏匈奴是无数战士赫赫战功的一个侧影,也是马踏匈奴的气势、魄力在“器”层面上的尚象-尽意-载道,更是汉王朝的精气神在该组群雕上道器合一的彰显。二、象:生言尽意,心道合一在中华传统造物哲学中,“象”的构成关系为:象由心生-心随象转;言由心生-用言达意-因意生言;象生言-言著象;象尽意等。公共艺术中没有文学意义上的“言”,但其中的“象”需通过一定藏于“器”的物,如空间、造型、材料、色彩、光线等才能建构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建构公共艺术本体的“物”即为公共艺术的“象”。因此,公共艺术中的“象”
13、,也是被创作者人格化的描写对象,其塑“象”即为言志、言情、言心声。二十四诗品雄浑中云:“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言象是外显的,是在者;言象之外是内隐的,是不在者。2在公共艺术塑“象”中,不在者的重要图2 浙江玉环大鹿岛岩雕艺术(局部)图1 咸阳茂陵巨石群雕马踏匈奴Public Art 公共艺术2023 年第 2 期(总 154 期)57公共艺术 PUBLIC ART56雕塑 SCULPTURE1.象外之意,物我合一“意”为事物的根本,是事物的言外之意。当“意”不被“象”所约束时,则广延为“意象”“象外之意”等。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审美公共性的物化场所,是审美者体验公共艺术“意”与“象”的审美场域
14、,审美者与创作者在此实现“意”的碰撞与升华。就公共艺术的思维结构看,其共时性表现为“形”“意”在“象”层面的交织;就其建构过程看,其历时性表现为“意”“象”“形”三者间的循环往复。作为历时与共时融合的公共艺术,是城市人文精神在公共空间的物象符号,起着装点空间、营造空间与激活空间的作用。公共艺术对于空间的介入更强调“微叙事”,以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自然效果。5如:广州地铁南沙客运港站公共艺术(图3)以“显”为表现要则,是一级审美对象(公共空间)与二级审美对象(公共艺术)的融合,使得审美者置身通透的大海,营造并感受着“梦幻旅程”的空间意象。此外,外在的形郑和宝船、海鸥状灯具、镜面天花、玻利维亚蓝花
15、岗岩石材地板等与知觉的象蔚蓝大海,共同构成了站域空间内审美者所认知的物象实体。其外在的形、知觉的象与内在的意相融合后构成审美者的主观意象,成为公共艺术的三级审美对象象外之意,即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盛景盛况。就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一体化的广州地铁南沙客运港站而言,巨大的郑和宝船通过形体的进退、俯仰、扭转,在公共空间内形成强大的气场,使审美者被统摄于蔚蓝大海的氛围之中。在其物质实体之外,被创作者所构筑的如能量场般可感但不可见的意空间(人类情感的第三大空间)比有形的郑和宝船等公共艺术占据更大的空间,与公共艺术构成图底关系。意象空间的“象”是“造物”与“观物”后的抽象,更是创作者、审美者在公共空间内主
16、观意志和情感愿望“尽意”与“物我合一”的体现。这种融合与关联通过外在的物质形式和内在的心理暗示与关联显现,物理场与心理场的交互作用,营造出公共艺术与整个环境空间的融合与共生关系。6性显然要高于在者。因此,公共艺术创作要超乎物象之外而生言尽意。如:浙江玉环大鹿岛近百件的海生动物系列岩雕(图2),从“器”的选择到“象”的尽意都充分利用自然之象。创作者将天然岩礁赋形,用浮雕,圆雕、线刻等形式生“象”,以大写意的手法14载刻画构筑成大鹿岛独特的岩雕艺术景观。创作者由心生象,以“人天同构”(原始自然形态、艺术加工与日后的自然风化和残缺美各占1/3)3为原则,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理念,借岩礁之形,雕出了本土海生动物前世今生的“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核心是:道对于万物的发展是不做干预的,艺术家之于公众就如同道之于万物。4创作者对于公共艺术的“无为”,不仅使公众全身心的代入到作品之中,更使公共审美场域扩大至每位审美者的精神外延,达到与创作者共尽意的效果。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制器尚象”为一,“尽意载道”为二,重点在后者。大鹿岛岩雕作品中,创作者没有人为地破坏自然环境,而是按照传统美学原则,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