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2022822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职业教育服务苏北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XSM111)。作者简介:牛艳(1985),女,满族,江苏徐州人,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区域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发展策略牛艳,徐海侠(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徐州221011)摘要 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需求更多具备较高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优质人才,为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创新发展做出贡献。高职院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理应承担起为区域发展提供优质人才、优质技术等重任。基于以上,本文首先阐述区域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发展的意义,分析区域
2、发展视域下对高职院校发展的诉求,区域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为区域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发展指明方向,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关键词 区域发展;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711X(2023)12006503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31202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经济发展需要优质人才做保障,人才是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区域经济发展同样如是,需要地方高职院校结合区域发展需求,优化和调整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为
3、区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复合型优质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全面、深入分析区域人才市场动态,依托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建设与发展,持续完善校内教学体系,推动教学创新,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然而从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教育工作来看,尚未做到研究市场、跟踪产业、适应发展,高职院校对区域发展做出的贡献比较有限。因此,需要在区域发展视域下分析高职院校发展,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策略,调整和优化教育模式,为区域发展提供多样化特色人才,提升人才质量,保障区域创新发展。一、区域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发展的意义(一)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发展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需求更多技能型人才。而在信息化、工业
4、化发展背景下,各企业对一线生产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不断提升,尤其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对综合素养较高的优秀人才需求更加旺盛。企业需要结合岗位需求选聘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也需能切实将科研理论应用于实际生产工作的一线技术人员以及能够创新组织生产活动、创新生产工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些优质人才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和输送,因此,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能够为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优质人才保障。(二)吻合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科技持续发展,区域高新产业比例增加,新技术产品研发需求提升,对应的区域高素质人才储备却严重不足。高职院校理应承担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供应优质技术人才的重任,否则人力资源显著短板将会
5、持续影响区域科研、经济方面的发展。结合区域人力资源供需现状,导向性培养优质人才,能解区域发展人力资源匮乏的燃眉之急,并持续为区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三)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区域经济改革转型发展加快,投资方将人才环境作为是否投资某个区域产业的重要衡量指标。部分区域高素质劳动力资源频繁外流,逐步丧失对投资方吸引力;部分区域为获得投资方青睐,不惜每年花费重金吸纳和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由此可见,投资方格外重视拟投资区域的技能型人才储备情况。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技能型人才重任,间接利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投资方关注。不仅如此,高职院校除了培养优质技能型人才,还对区域内经济、文化
6、带来诸多有益影响,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提供载体与渠道,同样对区域招商引资有积极意义。高职院校与所处区域内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校外人才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则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员工培训支持等,强化企业现有技能型员工综合素养,提升企业生产、经营优势,助推区域经济形式利好发展,为构建区域投资环境做出更多贡献。二、区域发展视域下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诉求区域发展同高职院校发展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例如分析区域经济产业结构,高职院校能够及时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情况,针对性调整自身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区域内企业能够为校内学生提供广阔实训机会
7、,助力学生加速理论知识内化,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需要落实在企业生产、运营层面,结合区域经济体对科研成果的应用,完善产学研体系,还能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问题。其次,高职院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主阵地,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区域经济发展仰仗人力资源,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输送的优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更加旺盛。通过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显著提升人才综合质量,为区域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提供必要劳动力保障,助推区域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升级。不仅如此,高职院校还担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创新科研技术的重任,借由高新技术的应
8、用,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效率和增长质量。国内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适配特性较低。首先,高职院校未全面、深入调研区域内支柱型产业发展形势、发展需求,针对性地在校内设置对应专56第 36 卷第 12 期总第 346 期2023 年 6 月(下)湖 北 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Vol36No12(GenNo346)Jun(last half)2023业,使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脱节。无法形成具备明显优势的专业群,既无法满足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也
9、不利于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高校专业设置僵化,未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形势而变化,专业设置前瞻性不足,导致人才培养适配性降低,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此外,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较差,无法适配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需求,其原因在于教育观念、体制以及政策等比较落后,重教育规模扩张,而轻教育质量提升,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必要实践机会,走向工作岗位多有不适。基于以上,高职院校需要明确区域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诉求,以此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变更人才培养路径,为区域发展培养更多复合型优质人才。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分析区域市场经济发展诉求,明确区域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对
10、应各行业的人才供需关系;其次,高职院校要分析以往人才培养模式不足之处,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基于区域发展需求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工作体系,优先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创新人才、复合人才,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层次。最后,高职院校需要对应区域发展需求,梳理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流程,整合优质资源,紧跟区域发展需求创新人才教育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多样化实践方式,打造一批能快速上岗、创新工作、精益求精地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三、区域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定位不准,服务意识不强高职院校办学需要整合分析区域发展需求,了解区域内各行业发展情况,基于收集的数据做区域产业人才供需关系分析,以此为
11、导向动态性地调整高职院校所设专业、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优化人才培养路径。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的人才无法有效满足区域发展需求。具体表现为对区域社会市场缺乏足够全面、深入实地调研,盲目提升办学层次、办学规模,重规模而轻质量。高职院校办学脱离社会发展需求,不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效益与社会服务效益。部分高职院校在区域市场经济调研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创新意识,未立足充分践行服务社会的义务。(二)研发能力薄弱,科研转化效率低对比一般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科研能力薄弱,科研实力发展滞后,产学研体系建设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效率较低,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的科研支持力度有限。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办学
12、层次较低,学科基础薄弱,学科发展不均衡,异科研项目选择方向与区域经济发展适配性较低。其次,高职院校受限于获取的财政支持、人力支持不足,整体师资力量薄弱,院校教学能力不佳,专业设置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再次,部分高职院校重点关注内部教育,忽略对社会需求的调研,“闭门造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的服务作用不明显。最后,受限于资金问题,高职院校实验仪器、设备等配备不足,无法有效提升科研与实践教育能力,高水平科研专家和学科带头人较少,高职院校整体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发展缓慢,不利于高职院校充分发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三)服务机制不健全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办学层次
13、低,缺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观念,以及未出台激励高职教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内部管理松散,缺乏强力组织协调能力,无法整合各院系、部门合力,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水平发展。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持续性的,需要高职院校领导与各层级教职员工持续关注,动态性地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变化,以此为基础灵活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策略,确保高职院校能够始终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提供较稳定的服务。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多有懈怠,自身服务意识不强,也未与地区政府、企业等形成有效的沟通与服务机制,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其他主体对接不牢,导致高职院校在
14、区域经济发展中提供的作用不稳定。第二,若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未获取政策支持、机制保障,或者高职院校自身对所处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政策等认知不清晰,那么高职院校便无法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方面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有效对接,要么导致高职院校立意太高、实施空洞,由此导致结果偏差,要么便是使高职院校设定层次太低,培养的人才、开展的科研活动等无法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下限标准。四、区域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发展的策略(一)明确办学定位,树立服务区域发展理念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办学结构、办学规模以及办学效益等,与高职院校所处区域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职院校需要
15、吸收前沿办学理念,摒弃传统观念,结合区域发展需求,以服务区域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为己任,提升办学质量,强化服务区域发展使命感。具体来看,高职院校需要在市场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当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方向与薄弱板块,本着强化区域发展优势、补足区域发展劣势的原则,制定高职院校阶段性发展规划。这不仅仅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也是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办学层次、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唯有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此为导向优化高职院校教学目标,铺排教学计划,方能确保高职院校教育收获实效,得到来自区域发展的良性反馈,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必要财政保障和其他资源保障,由此形成
16、正向发展循环。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时期,面临较多经济结构转型矛盾,区域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包括区域建设任务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完善、对资源型经济依赖性较强、一线生产人员的受教育层次普遍较低等。因此,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迫切需求科研、技能型人才的支持,而这也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值此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局,高职院校理应承担这份责任,全面、深入调研区域发展需求,紧抓发展机遇,发挥高职院校教育与科研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二)强化科研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研支持高职院内科研能力,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是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源动力,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依靠。在当前阶段,高职院校需要遍历分析科研路径,分析科研能力建设的关键节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明确办学定位,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塑造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研工作开展的管理机制与工作规范,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必要制度保障。明确高校科研工作中各部门、各岗位权责义务,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目标,高效开展科研工作提升科研成效。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