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期(总第 期)成人教育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突破路径研究钱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摘要】书证融通能充分体现 证书制度设计理念,是国家资历框架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多元生源个性化学习、降低院校教学成本的迫切需要。但现实中还面临融通证书的选择、引入、教学、保障困难等问题,书证融通浮于表面。在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要想实现突破,需注意以下问题:“”证书如何选,“”和“”如何融,融通课程如何教,书证融通如何保障。通过解决以上问题,提出在现有条件下的突破路径。【关键词】证书;书证融通;困境;路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2、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证书制度下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为 ;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专项课题重点项目“职业本科教育推进路径及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为 【作者简介】钱娴(),女,山东单县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年,教育部出台的 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指出,“促进书证融通。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书证融通能充分体现 证书制度的设计理念,是 证书制度落地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通过访谈
3、与调研发现,自 证书制度实施以来,高职院校书证融通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如何从源头解决问题,从实践操作层面确保书证融通,本文对此展开分析。一、证书制度背景下书证融通的迫切需求 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迫切需求“国家资历框架()”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公民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规范方式获得的任何知识、技能按层级分类描述并依法确定的一整套标准,是融通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对接育人标准与行业标准,沟通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促进各类资历互认,构建个人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提出,“结合 证书制度试点,探索建设 学分银行,构建符合国情的国家资历框架。”证书制度的确立,有利于解决
4、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分离的问题,而书证融通是 证书制度的重要环节,既有利于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融合,又有利于实现学历证书与“”证书的学分互换和等值互认。通过学分互认,实现跨专业、跨学校甚至跨教育体系的弹性学习,服务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成果统一,对推动上下通达、横向融通、终身包容的国家资历框架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智能化时代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从业者面临新工作形态和职业岗位不确定的双重挑战。与过去相比,所有岗位工作更具有研究性,边界更加模糊,岗位更加不确定。智能化、定制化和互联化背景下每个技术工人都要具有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5、,传统的“人职”匹配、一人一岗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年,为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证书制度在我国确定,该制度在引导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让学生结合自身成长需求考取不同的“”证书。通过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更好地适应智能化时代带来的工作形态、职业岗位的变化,提高人才培养对经济产业发展和技术服务更新换代的适应性,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通道。多元生源个性化学习的迫切需求随着个体多元化需求的增加与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亟待价值导向的变革,从仅关注社会本位的取向转向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兼顾的取向,逐渐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个体
6、生涯发展。此外,高等职业教育生源来源多元化,既有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的学生,也有社会招聘的人员等,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差异较大,倒逼学校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模式。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多种“”证书,强调书证融通,消除重复学习,减轻学业负担,实现跨专业、跨学校甚至跨不同级别的弹性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降低教学成本的迫切需求 年 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三部门发布的 关于推进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指出,证书制度试点院校要统筹好现有教学资源,在厉行节约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财政资金、社会资源和自有资金。然而,据江苏省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抽查监测调研显示,年全省 个试点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占比 ,地方财政投
7、入占比 ,行业企业投入占比 ,学校自筹经费占比 ,其他投入占比 。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对“”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减小,职业院校如何依靠自身力量在保证 证书制度高质量推进的基础上降低办学成本迫在眉睫。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试点院校是学历证书教育和“”证书培训两条线推进,专业教学标准与“”证书等级标准尚未衔接,导致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加大了办学成本。为保障试点工作持续推进,亟须系统谋划书证融通工作,有效推进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二、高职院校书证融通面临的现实困境 融通证书选择困难:证书质量和开发领域不均,难以选择选择合适的“”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书证融通的关键,也是书证融通工
8、作开展的前提。但在现实中,通过调研发现,证书开发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证书质量参差不齐。证书颁发主体是否具有强大的行业影响力直接关乎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年,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发布 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规范、监督职业培训评价组织的遴选。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培训评价组织既不是行业组织,也不是行业领军企业,缺少行业权威性,其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低,尚不足以代表本行业企业的普遍技术标准,无法推广。还有一些具有一定行业权威性的培训评价组织委托中介机构运营“”证书,受托中介机构无行业从业背景,证书考核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大大降低了证书的
9、公信力。二是证书开发领域不均。截至 年底,我国遴选了 批 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但证书在专业中的分布不均衡。有的专业无证可选,有的专业可选择的证书种类过多,又无就业市场检验,导致院校“”证书遴选困难。而有些专业已有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无需求或需求少,如与会计专业对应的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开发成熟,市场认可度高,学生参考意愿高。此外,在一些专业领域,学生必须考取准入类职业资格证书(如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才能进入相关行业。基于部分专业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需求少或无需求,如何进行书证融通值得探讨。融通证书引入困难:部分站点建设成本高,费用难以承担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资金使用
10、一般包括设备(平台)购置费用、师资培训经费、考核费用和其他费用,根据江苏省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抽查监测调研结果显示,在江苏省 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中,设备(平台)购置占总投入资金的 ,成为试点工作整体推进支出最多的部分,的受访者认为“证书考核站点建设费用过高”是试点工作中的最大困难,的受访者认为培训评价组织对证书考核设备要求较高,的受访者认为培训评价组织在证书考核设备中存在捆绑销售行为。一些证书,特别是一些工科类的证书,对设备有明确要求,要想完成考核任务,必须添置专有设备,专有设备价格昂贵且为定制设备,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装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配套的考核台架单套价格 多万元,试点院校在设备选择上没有自
11、主权。部分站点建设昂贵的费用,大大增加了院校“”证书投入经费,导致“”证书引入困难,而且一旦证书因各种原因退出试点,学校就面临着要淘汰更新实训设备的风险,影响了书证融通的可持续性。此外,培养适应智能化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 证书制度设计重要目的之一,多种“”证书的取得有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但试点院校为此需要建设更多的证书考核站点,经费压力倍增,影响试点工作的推进。融通证书教学困难:教师能动性不足,书证融通难以推进书证融通是实施 证书制度的精髓,而教师的职教理念、课程开发能力、实践技能、培训考核能力和参与培训的动力不足直接影响书证融通的开展。目前,高职院校现有教师由于长期远离生产一线,实践能力与
12、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教学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自 年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推进速度过快,迫使很多非专业教师参与培训,且培训教材和实操项目较为复杂,缺少配套的实操演练视频和统一的题库标准等,制约了教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另外,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多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学校又缺乏明确的激励机制,影响了教师参与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积极性。江苏省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抽查监测调研结果显示,的受访者认为教师参与培训不积极,原因有激励政策不明确、经费不足等,超过三分之一的试点院校认为“培训费用无法报销”()、“培训针对性不足”()是影响教师参加培训的重要因素。融通证书保障机制不完善:监管不严,保障机制不全由于 证书
13、制度试点工作推进太快,许多监管措施和配套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导致证书质量难以保证,影响高职院校书证融通的推进。目前,“”证书的开发、运行和考核机制存在监管缺位的问题。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评价标准均由培训评价组织制定,其开发的“”证书是否能体现行业新规范、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制定流程是否规范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在试点项目运行中,由于“”证书直接由培训评价组织实施,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缺少统筹和监督,导致在上级政策、资金配套等方面缺乏系统性,不仅出现了一些考核培训中的乱象(如对考核站点建设标准缺乏监管),还出现了过于关注考核数量,而对考核质量关注不足的问题。另外,证书制度试点项目的淘
14、汰、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含金量低的证书不能及时退出,影响了社会对“”证书的认可度。此外,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政府、协作组、培训评价组织与试点院校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工作推进困难。书证融通浮于表面:“书、证两张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培训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对接、技能鉴定与学历教育考核对接是书证融通有效实施的重要内容。年 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发布的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指南(试行)在工作目标中指出,依据职业标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标准,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但就实践探索而言,部分“”证书标准与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差异较大,书证融通难
15、以推进。例如,职业技能标准有的要求过高,学生学习难度较大,通过率低;有的与专业关联度不高,难以融入人才培养过程,这极易导致书证融通“书、证两张皮”。在实践探索中,还有许多高职院校为完成各项考核任务,单纯追逐证书通过率,把“”证书作为单独考证课程,围绕考证题库,集中组织学生进行高强度的刷题和训练等。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方式,不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默会性与渐进性规律,有违 证书制度设计的初衷,而书证融通才是破解“书、证两张皮”的重要途径。三、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的突破路径为保障书证融通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证书如何选,“”和“”如何融,融通课程
16、如何教,书证融通如何保障。如何选“”证书选择是书证融通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在证书选择时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考虑证书的含金量和稳定性。做好职业技能证书质量评估,在当前“”证书开发普遍缺少权威性、证书缺少认可度、证书更新换代快、证书不稳定的情况下,应增加市场调研,进行多方评估,尽量选择实力雄厚、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培训评价组织开发的证书,确保证书引入的含金量。同时,应考虑证书的稳定性,有些证书的引入需要大量的配套设备,一旦证书因各种原因退出试点,配套设备搁置,极易造成资源浪费。第二,考虑证书是否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职业教育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职业院校“”证书的选择不仅要关注行业当前主流的和地方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也要结合地方未来发展规划,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服务于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做到既满足当下,又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第三,考虑证书是否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证书制度引导学生既取得学历证书又考取不同的“”证书,既深化学历教育,又拓展专业领域。但在就业导向下,职业院校多注重对口就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对学生多方向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虑尚不足。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