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技术148就业与保障2023.6浅议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文/任薇摘要:随着教育多元化的不断发展,0 岁 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正在逐渐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各类早教机构和托育园所层出不穷。在这个由快速增长和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的市场中,开设早期教育专业的高职院校面临着更高的人才培养标准和办学水平要求。在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难免遇到生源问题、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毕业生就业等突出问题。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为早期教育行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成为学校和社会的关注点。文章深入剖析这些问题,探讨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早期教育行业输
2、送更多的合格人才。关键词:早期教育;人才培养;队伍素质随着社会对早期教育的关注不断增加,特别是新生代父母对早期教育知识的需求不断提高,培养懂原理、善于操作、能够教学、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各培训院校亟需完成的任务。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中对 0到 3 岁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标准、家庭婴幼儿照料、婴幼儿在服务机构中的照料及从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人员的要求,都对早期教育专业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 0 到 3 岁婴儿育幼托育服务计划。通过政策解读和对一些地
3、区早期教育市场的调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早教市场缺乏统一的标准、早教专业人才的系统化知识水平较为低下、专业化能力转移情况不佳、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等,制约了早期教育服务质量,影响了早期教育的可持续、平稳发展。因此,详细分析新环境下高职院校早期教育完善现状和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加速初期教育专业建设的适当对策,已成为必然要求1。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面向早期教育事业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需要系统掌握早期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婴幼儿教育服务能力、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具备较强的婴幼儿应急救援能力和婴幼儿心理、行为的分析能力和非专业通用能力。这些专业人
4、才必须拥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专业水平,才能在早教机构、托育园所等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一、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早期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 0 岁 3 岁婴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掌握婴幼儿教育规律,能够根据婴幼儿发展的需求和特点开展早教活动、练习游戏和教育开发设计。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一定的教学研究水平,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专业素质和水平。第一,坚决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二,热爱早期教育专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心、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为人师表的典范。第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和人格
5、特质。积极乐观,心态平和,沟通交往能力强,持续自我改善能力强。第四,了解国家幼儿教育的战略方针及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第五,掌握婴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专业知识提升的能力。熟练掌握音乐、美术、民族舞蹈等基本专业技能,了解早教机构、托育园教育和管理。第六,掌握基本的婴幼儿身心保健知识。能够根据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编制教学计划和活动方案。具备实施计划和方案的能力,掌握育婴和教育技能。能够对婴幼儿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具有作为育婴师的工作技能和水平。第七,掌握家庭教育相关理论,具有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具备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员的工作能力。二、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困境目前,许多从事早期教育专业
6、的高职院校,其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第一,生源不足的问题。与学前教育相比,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更高,党的十八大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党的十九大要求“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进展”;而在 2018 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普惠性作为体现学前教育公益性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149就业与保障 2023.6发展的重大政策举措。但是,早期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像学前教育那样深入人心2。很多高考毕业生在填报志愿时对早期教育的了解不够全面,认为早期教育毕业后只有育儿嫂、保姆、月嫂等职业方向,甚至有的学生将早期教育看作是小学教育的
7、一部分。这样一来,导致招生规模较小、计划完成率较低、生源质量不佳、招生门槛较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第二,课程设置理念陈旧问题。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点关注专业知识的教学,缺乏对市场的了解,无法跟上市场的发展速度。课程结构体系虽然较为完整,但科目之间联系和延伸方面缺乏系统化的规划,各科对具体技能的掌握要求和考核存在重复或片面的情况,而课程整合性方面急需提高。第三,师资问题。有些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较弱,教师存在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实践运用能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对早期教育市场体系了解不足、对机构的运营和管理认识较少、缺乏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战经验。三、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人才培养策略(一)加大宣
8、传力度,拓宽招生渠道,优化生源质量和结构1.早期教育政策层面宣传自 2021 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将“一老一小”作为完善人口服务体系的切入点,推进普惠托育、提高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4.5个托位等针对性措施。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和人口发展的配套政策,促进生育率的提高,为早教、托育市场提供政策层面的指导和支持。然而,由于政策从出台到落实需要一定时间,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早教机构、托育园所等多方协作和配合,共同努力,使婴幼儿教育、托育等政策在人群中产生一定的反
9、响。其次,早期教育机构和托育园所行业应建立一定的行业或市场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 0 岁 3 岁婴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早日推广和普及早期教育理念,深入人心3。2.开办早期教育院校的招生宣传作为早期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高职院校应该在招生宣传方面下大功夫。首先,需要向人们介绍早期教育所针对的对象及就业方向,消除人们对早期教育人才职业发展方向的误解。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开拓不同的生源渠道,不局限于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应积极响应国家高职扩招计划,采取多种渠道吸纳早期教育人才。3.通过订单式、学徒制等方式扩宽招生渠道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通过订单式培训和学徒制等方式进行合作已成为主流
10、趋势。在招生之前,高职院校可以与用人企业协商确定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开展招生宣传,让专业学习和就业前景更加透明化,考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专业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高职院校应拓宽招生渠道,吸收包括在职教师、成人教育和学历教育在内的不同对象,实现早期教育人才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发展。(二)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1.改革教学思路,用好校企合作资源各高等教育机构应以国家教育战略方针和相关政策为指导,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不懈地以学生为本,关注职业岗位需求并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在市场上了解最流行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托育教育模式。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共同探讨早教托育园所的一日生活常
11、规安排、运营模式等,制定课程标准。积极联系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模拟教学、暑期实践、见习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实践机会,培养职业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2.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提高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以理解原理、操作技能、教学能力、交流沟通为培养立足点,进一步优化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的比例,确保课程设置符合学生未来岗位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现有水平、发展目标因材施教,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突出早期教育专业人才的优势和专业性4。学校老师具备对教育教学原理、专业理论知识、婴幼儿教育前沿信息有深入的研究,才能为早期教育专业人才的理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企业指导教师在岗位实际操
12、作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带领学生在实际操作领域全面发展。校内外教育力量相互结合、渗透,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并在用人单位实践运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为体现人才培养的职业特点提供全方位保障。3.将 1+X 证书制度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含金量”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 1+X证书制度,并将这种制度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学历证书证明自己的学业水平,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证明自己在职业方面的综合能力。学生可以在取得职业能力鉴定证书的基础上,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此外,各高职院校
13、也可以将取证数量和取证率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评价指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注“双师型”教师培养(一)注重人才引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据了解,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早期教育专业教师具备丰富且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但缺乏在早期教育机构和托育园所实际工作经验,导致授课内容与实际工作要求脱节的情况。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在引进师资人才时,邀请来自企业优秀人才担任任课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为科学、合理、详细的教学指导,提升其综合职业素养。此外,学校应该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定期派遣教师前往早期教育机构和托育园职业技术150就业与保障2023.6所进行参观学习,例如:参与托育园的一日
14、活动和各年级的教研活动,让授课内容更加贴近实践、更容易操作。学校还可以与周边早期教育机构和托育园所建立紧密深入的联系,邀请优秀的园所教师到学校进行讲座和交流活动,从而促进最新行业动态的学习和了解,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推动共同进步。(二)用好职业技能竞赛,以比赛促进教学改革“普通教育看考试成绩,职业教育看竞赛成果”,这句话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风向标,通过对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的运用能力进行考核来满足市场和企业的培养需求,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贯彻实施,不断推动“工学交替、校企融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职
15、业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载体,不仅反映着一个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而且院校之间能够通过竞赛相互切磋交流,取长补短,对比反思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欠缺之处,以此促进教学创新改革和课程调整,提高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五、深化核心课程改革,优化考核机制坚定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谁培养,培养何种人,如何培养”作为核心课程的立足点。早期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保育、教育和艺术,重点关注 0 岁 3 岁婴幼儿的生理、认知、动作、情感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目标。(一)把“为谁培养人”作为核心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早期教育
16、属于教育大类,毕业后的学生会进入早期教育机构或托育园所,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由于早期教育的对象比较特殊,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者需要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并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职场中,教育者应该领悟并践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育人和育才是人才培养的过程,必须以育人为本。人无德不立,立德是育人的关键。在教育和家庭指导中,如何展现自己的学识、技能和品德,成为一名高素质、劳动技能人才,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挑战。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在教育者和学生之间,需要有严格的要求和考核。除了期末考核以外,要建立一套系统的考核机制,从学生的课余生活、人际交往和处事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与此同时,要建立师生之间、企业与学生之间、企业与教师之间相互融通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教师,查找自身教学与现实需要的差距,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业与实际岗位的差距,让用人企业找准校企合作的关键点。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无论从个人道德素质水平还是专业知识和岗位能力等方面,都能精准地与社会需求衔接好。(二)把“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核心课程设置的立足点“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不仅是一名一线教师应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