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古代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个被称为“千古之辩”的争论,即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论辩的双方都是儒家泰斗级的人物,一个是儒家二号人物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另一方是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他是儒家大师级人物,而且发展了法家思想。孟子告子分为上下篇,在上篇中有关于人性的论述。如果用白话文表述,其意思是:人性向善,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腾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人之所以胁迫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孟子的人性本善论认定: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2、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成也,我固有之也。因此,孟子的观点是“人之初,性本善”。什么是人性?人性即心灵性或人的秉性,人心决定人性。所以人性是生来具有的,是自然形成的。孟子也承认,在社会中,有人也有恶的表现,但他解释那是违背人性的,是人性扭曲的表现。荀子比孟子出生晚了半个多世纪,他们虽然都是儒家代表人物,后人常常把他们并称为“孟荀”,但他们的学说却分歧非常之大。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他们没有可能直接论辩,而是超越时空的思想碰撞。后人发现,在荀子一书中,存有他对孟子的“人性本善”的评论,从这些评论中,可
3、以窥见孟、荀二人在人性观点上的对立。载在荀子一书的性恶篇人性善恶之辩刘道玉身可以打通两者之相隔,去其形之所蔽;所谓“默识心通”是主客体通过理性思维活动,将理义归之于心,实际上就是尽天理与尽人性。一言以蔽之,在修持这两种方法时必须做到“思此事时只思此事,做此事时只做此事,莫教别底交互出来”。换言之,就是主客体在践行道德修养时,要专门与专一,要排除物念,使之超乎客观世界,使本我完真,以形成高尚的品德,最终实现天人合一。对张栻上述以性为本体的道德修养论及践履功夫,陈教授指出,它凸显了社会发展的人的目标,奠定了以人的价值、尊严以及人生意义为核心的湖湘文化人文体系精神。陈教授指出,学习和践行张栻的道德修
4、养之学无疑是理性的选择,成人与传道在此也得到有机的融合与拓展,正如张栻同时代的官员、文学家杨万里对其道德修养之学的评价:“圣门有钥,南轩扩之。”历史是永恒的风景,激励着人们去探索。通过此书,可揣度理学大家张栻发扬儒家的经世传统,慨然以追述孔孟之道为务,承扬胡宏之学为本,将道、学、治贯通一气,王功与圣德之学系于一体的神情与气度。今捧读此书,似乎今人能从书中找到人生追求的某种启迪和指针,的确是“此学只应天上有,遗落人间又几何?仙子怜我爱此书,伴我朝朝又暮暮”。说长论短67中,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而孟子的性善论成了他主要的批判对象。在荀子看来,诸如贪财好私、妒忌憎恨、贪图享乐等人性的恶性
5、其实都是与生俱有的。如果对这些恶性放任不管,任意放纵本性,就会出现互相争夺,扰乱社会秩序,最终导致暴乱的后果。对待人的性恶表现,荀子也认为需要整治。怎么避免人性的这些弱点呢?怎样使人向善呢?那就是建立礼仪、制定法度,用来整治、改变、驯服和教化,引导人们情性的改变。为了实现这种改变,人需要有动力,如果没有,那也是没有可能通过学习改变他们。这个约束,就是圣人们创立的礼仪教化,用它消除恶性。对于孟子认为人失去了本性才会产生恶的观点,荀子也进行了反驳。人们感到困惑的是,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为什么他们对人性善恶有着如此对立的观点呢?我以为主要是三点:首先是他们的人生观不同。孟子是理想主义者,所以他信奉人
6、性本善,认为只要统治者施行仁政,就可以建立国泰民安的社会,形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好民风。然而,荀子虽然也儒家代表人物,但他是现实主义者,认为人性本恶,所谓的善只能是后天的教化,统治者要想富国强兵,必须隆礼重法。其次,二人的家庭出身和生活的环境不同。孟子虽然是鲁国孟孙氏的后裔,但三岁丧父,其母仉氏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孟母三迁”和“断机杼”,孟母教育和激励孟子发奋学习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孟母的慈爱之心感动了儿子,从此勤奋好学,终于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圣人之一。同时,这种慈爱也在孟子的心中滋生了人性本善的种子。荀子是赵国人,家境殷实,经营着百多亩田产和桑园。他们二人的家境反差很大,对他们对人性的认识也
7、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再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人群之中,这些人的政治态度和人性都会影响他们对问题的结论。如果他处在贪婪和为非作歹的人们中,他看到的是人性恶的方面;如果他处于善良的人群中,他看到的是人性的善。当然这些观察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带有随机性,并不能以偏概全。究竟应当怎样看待中国这个“千古之辩”呢?在我看来,人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完全以善或以恶,都不能完全概括所有人的人性。实际上,人性具有二重性,既有善良的人,又有品性恶劣的人;既有善良的人变为恶劣的人,又有恶劣的人变为好人;既有一贯洁身自好、乐善好施、永葆真善美的人性,也有冥顽不化、恶贯满盈的人性
8、;既有独立自主的人,又有扮演角色的人(即伪装)。美国有一个著名的学者,他的名字是乔治赫伯特米德,在某些方面他有点像我们古代的孔子,终生没有个人论著出版。但是,死后他的学生们根据他讲课的记录,整理出了几本著作。他有一个最有影响的观点,即人的自身是由“我”(Me)和“自我”(I)两部分组成。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由其自身的角色(独立行为)和扮演的角色(角色行为)所组成。因此,一个人的自身角色才是真实的“我”,而扮演的角色却是伪装的“我”。这种伪装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例如,那些说假话、套话、空话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性也是一个悖论,有时候善的一面掩盖了性恶的一面;也有些人虽然性情耿直、粗鲁,但
9、却是善良的人。一个人如果掌握了辩证法和懂得了人性的悖论,就能够辨别人性的善恶和真假。我们讨论人性的善恶,并不是为辩论而辩论,而是要广泛宣传人性真善美的美德,要重视教育对人的教化作用。我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毕生从事教育的工作,自认为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在工作中既有成就,也有错误和失误。曾子(曾参)是孔子的弟子,曾经被封为儒家五圣之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曾子在儒学学派中地位之重要。曾子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他曾说“吾日三省吾身”。说长论短68说到常山,人们马上会想起三国时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白衣铠甲跃马横刀的常胜将军赵子龙。那年出差石家庄,剩有半日闲暇,查知附近的正定即是古时候的常山,我和两位同事
10、匆匆就便去了正定的赵云庙拜谒了心目中的英雄。遥想那一身是胆勇冠三军的英雄气,那百万军中冲杀自如,抱得阿斗出来为刘备蜀汉政权留下一丝皇家血脉的壮举,不由得令人称奇,景仰在心。但庙是半新不旧的,塑像还有些油漆的味道,好在陈列的武器倒有些古老的,玻璃柜里也还有旧的碑文,多少弥补了些遗憾。前年去保定,再次专程去了正定,游观隆兴寺,见到了那尊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坐观音,观看了梁思成叹赏再三并写进中国建筑史的摩尼殿。而今,读颜真卿祭侄文稿,回看唐朝天宝十五载正月发生在常山的那一段血泪斑斑的历史,不禁扼腕叹息、啮齿痛恨!常山,不再仅仅是有着神一般的赵子龙、微笑的菩萨,还因为忠节的颜杲卿而光辉熠熠!
11、唐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拥兵十八万余的安禄山自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乱军所向无敌,攻占东都洛阳,进逼潼关,直指京都长安。就在唐王朝危在旦夕之际,常山太守颜杲卿和时为平原太守的堂弟颜真卿取得联系,互为犄角切断了安史乱军的补给线,夺取了土门关,号召了河北十七郡复归于朝廷,有力牵制了安禄山西进长安的步伐。安禄山不得不派史思明和蔡希德各率一万大军从南北两路急围常山。驻守太原的河东节度使王承业暗中劫夺颜杲卿土门大捷之功,拥兵不救,坐看常山失守。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八日,经过几日浴血奋战后,常山沦陷。颜杲卿看着儿子颜季明就在眼前被乱军残杀也坚决不降,被
12、押到洛阳安禄山处。他怒骂安禄山,后被绑在洛阳天津桥柱子上杀害,先被砍去一条腿,后被剐,他仍然痛骂国贼,舌被钩断,极为惨烈。叛军还将颜杲卿幼子颜诞、侄颜诩、长史袁履谦截去手脚,后又凌迟杀害,残忍至极。颜氏一门被害三十余口。二月,李光弼、郭子仪率军自土门东下,收复常山。至德二载(757)四月后,颜真卿为蒲州刺史。十月,唐军收复长安、洛阳,颜真卿派侄子颜泉明到洛阳和常山寻找颜杲卿、颜季明及其他罹难的三十多个亲人的骸骨。颜泉明根据刽子手所说,才在洛阳找到了身躯不全的父亲骸骨,从而归葬家乡。然而奸臣张通幽与王承常山怀古颜湘君我是一个事必躬亲、事求必成的人,抱着知错必改、知恩必报的信条。我崇信曾子的名言,从“知天命”开始,我也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即今日事今日毕了没有?今日错今日改了没有?今日恩今日感恩了没有?蜀汉昭烈帝刘备在诏书中写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也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刻刻反躬自问,保持善良的美德,随时去掉自己身上不良的习性,做一个正直、清廉和有利于人民的人。我已届鲐背之年,但我依然坚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和笔耕不辍的信条,直至死而后已!说长论短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