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传媒研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持续推进,电视媒介从传统的生产媒介转变为较为单一的播放媒介,再到网络化、数字化的融合媒介,其媒介形式不断改变,传输覆盖能力显著提高。人民逐渐从“看”电视转为“用”电视。麦克卢汉著名的“媒介即信息”理论讲到,我们通常认为的传播信息的媒介有着自身的偏向性,影响着它所传播的内容,或者说媒介本身就是内容。因此每一种媒介都是信息,影响着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生活的方式。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真正具有意义并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媒介传播的内容,而是那个时期承载传播内容的媒介。电视媒介作为我国曾
2、经受众最为广泛的媒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每一次变革都深刻改变了我们认知世界、感受世界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感情,并在此过程中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一、大众文化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大众文化有别于少数群体的精英文化,属于多数群体所接受和喜爱的文化,是电视节目内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指引。大众文化的受众群体文化层次多样,审美水平参差不齐,在信息的接受环节并不过度关注内容深度、思想价值,往往更多地关注新闻信息的文化表现形式。电视新闻节目在生产阶段会充分考虑大众文化的特点,在其多种特点中,商业性、通俗性、娱乐性这三项明显影响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一)叙事视角转变。大众文
3、化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大众文化可以看做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在大众文化商业性的影响下,社会中的各种活动及其对象都带有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的性质。电视新闻节目与受众亦是如此。电视新闻节目背后的生产者在进行新闻播报时势必要考虑受众心理与受众的理解能力,将叙事视角转变为“以人为本”。电视新闻的叙事是以声音、画面等视觉符号解读新闻事实,这决定了电视新闻相比其他新闻更具有传播优势与叙事力量。新闻事件本身是客观的,生产者的生产加工带有主观性,新闻的传播效果受到生产者的框架限制。受收视率需求与时长要求影响,电视新闻节目无法全面地向受众展示每一个新闻事件的过程,为了达到理想中的叙事效果,电视
4、新闻节目不再仅仅停留在事件本身的客观讲述上,还会从受众视角出发,融入对新闻事件的解读与讨论。(二)可视性增强。演播室中播音员的播报无疑是严肃与单调的,电视新闻节目往往会以画面再现新闻现场,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场声音与事件细节。这都是文字新闻与广播新闻中语言文字难以达到的,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能够给予大众多种感官享受,考虑了大众文化中的通俗性特点。电视屏幕越做越大,视频清晰度越来越高,这是人们对逼真、色彩丰富的画面的本能追求。图像符号与文字、声音相比,更加具象化,能够使受众在接收新闻时减少逻辑构建与时空想象的工作,付出最小的努力,获得最高的信息回报。(三)娱乐性加强。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一切的
5、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同一制作等级,电视经济新闻节目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相比,内容趣味性小,受众范围小、受融媒时代我国电视媒介的发展与变革以电视新闻节目为例张元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再攀高峰,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持续向好发展。本文将结合大众文化的发展与媒介技术的革新,以电视新闻节目为样本,论述我国电视媒介领域发生的变革。关键词:电视媒介;大众文化;媒介技术;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提要2023年第7期采写编42传媒研究众审美能力与文化层次的门槛较高。从前两年频频出圈的1818黄金眼来看,更具有娱乐性、故事性的电视新闻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
6、。该栏目中,记者深入基层,关注百姓生活,以关注“人”的视角去挖掘每一条新闻,从原本鸡毛蒜皮的民生小事中解决百姓需求、深挖社会价值,强娱乐性的背后是节目深厚的人文关怀。传统主流电视新闻节目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也逐渐将镜头对准了普通劳动人民。但在电视新闻节目娱乐性加强的同时,“泛娱乐化”开始出现。为与新兴媒介上琳琅满目的信息竞争,提高自身节目的收视率,部分电视新闻节目增加了对剧情性高、社会价值低的“软”新闻的播报,忽视了电视媒介的社会教化与美育功能。二、媒介技术革新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一)媒介设备移动化:创新性增加。从有线网络到无线网络,从3G、4G到5G,移动端设备愈加普及,信息的媒介传播方式不
7、断丰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打开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获取新闻信息,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受到了极大冲击。2019年7月29日,央视新媒体中心正式推出短视频新闻栏目主播说联播,该栏目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年轻受众的喜爱,官方账号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收获了三千万的粉丝。该栏目抛弃了传统电视的横屏录制方式,紧跟碎片化、简短化短视频潮流,在新闻联播的摄影棚内进行竖屏拍摄,反向为新闻联播吸引回了一部分年轻观众。省级市级频道也紧跟当今短视频的热潮,大胆创新。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推出的全媒体新闻直播栏目大象直播间采取“直播+小视频”的方式,依托抖音平台粉丝投稿的短视频进行伴随式播报解读,对异闻奇趣
8、的背后价值进行讲述。有效减弱了短视频的过度娱乐化,在坚守新闻价值导向的同时跟上了融媒体时代的步伐。(二)传播方式互动化:融合性增强。新媒体平台的兴起赋予了受众话语权,普通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络经营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传统电视媒体的绝对话语权减弱,新闻信息传播不再是一条单向的传播路径。受众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生产者,可以在观看完电视媒介上的新闻节目后自行截取、剪辑、发布,并对其发表自己的新闻评论,但容易出现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情况,使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在二次传播时产生歧义,成为了假新闻的温床,这一方面扩大了节目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模糊了电视媒体的媒介界限,推动了各媒介的功能趋于融合、受众群
9、体趋于贴合,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受到损害,主流媒体的权威受到挑战。电视新闻节目需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维护自身权威,明确官方态度。在各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电视新闻媒体纷纷创建官方账号,搬运旗下电视栏目的新闻播报片段。此类片段往往具有对新闻内容背后价值的褒奖或批判,发挥了自身的传达、教化作用。在如今这个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也需与时俱进,增强自身媒介融合性。(三)信息服务个性化:类别多样化。数字算法技术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信息获取需求,另一方面造成了“信息茧房”现象,局限了个人视野,淡化了社会黏性。电视新闻节目从中汲取学习,能够明确自身受众定位,细化栏目分类,满足多种群
10、体的新闻需求,如电竞新闻节目、娱乐新闻节目。电视新闻节目丰富自己的播报内容、强化对主导思想的引领,可以对“信息茧房”现象起到外部干预的作用,有利于扩大公众视野,打破群体极化,提升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与外界关注度。(四)传播速度实时化:时效性减弱。新闻的时效性是影响新闻质量的重要因素。移动终端的普及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各种社交媒体、新闻软件层出不穷,这些APP带有实时推送功能,会将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第一时间送至用户眼前。这种实时传播的新闻报道丰富了原有的单一信息获取渠道,使电视新闻节目受众减少。电视新闻节目需要前线记者从现场搜集素材,发送给节目后期人员进行整理合编,最后定稿播报制作播出。程式化的制作
11、手段与准时准点播报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与新闻APP相比时效性会有所下降。三、电视媒介领域变革进程(一)传统媒体时代:生产媒介。自电视媒介出现后,电视媒介的形态便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是一个相对阶段性的概念。在互联网与手机等移动终端出现后,电视成为了传统媒体,此时的电视媒介还停留在“生产播送”阶段,是一种单向媒介。我国的电视媒介属于国营型管理体制,从电视节目的制作到放送,电视台掌控各个环节,电视媒介可以算作独立的生产消费媒介。新兴媒介在发展初期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与监察机制的不健全,在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时容易出现哗众取宠的“标题党”“审丑”等现象,对受众产生不良影响。但这些猎奇
12、多元、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内容,更容易吸引大众眼球,导致大量传统电视媒介的受众从“观众”转化为了“用户”。43传媒研究(二)新媒体时代:播放媒介。2011年微博的网民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标志着新兴媒体正在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渠道,这对于电视媒介领域也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出现让电视工作者注意到了新媒体的作用。互联网与电信网的加入让观众手中具有了主导权,可以参与电视节目的生产过程,丰富了电视节目的生产形式。我国文化市场迎来了发展黄金期,文化产业门类逐渐多元化。同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我国文化产业体系与市场体系不断健
13、全。部分电视台或将节目生产环节进行外包,或在广电集团的领导下建立子公司进行分工合作。电视媒介的生产功能减弱,成为了播放媒介。(三)融媒体时代:融合媒介。互联网技术和无线卫星技术持续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展开了用户资源的抢夺,但逐渐,两者之间由竞争走向了融合。电视、互联网、电信首先在媒介上产生了融合,表现为传输网络终端与接收终端的融合。具体可见数字电视的出现,各种网络新媒体的视频平台纷纷开发了“云电视”的版本,传统电视的供应从一方变成了多方,观众的选择权增大,反向促进了节目质量的提升。随着大量节目的质量的提升,网络自制节目的质量逐渐与电视节目相差无几,电视台开始购入一些网络自制节目进行上星播
14、出,而电视节目也会卖出版权在网络平台进行同步播出,这拉开了媒介产业融合的序幕。从各媒介资源来看,电视媒介具有着新媒体不能匹敌的权威性,在长期发展的积累中,电视媒介的信息资源、品牌资源遥遥领先。从电视新闻节目来看,中央广播电视台一家独大,影响力远超种种新媒体平台或账号。新媒体往往为UGC生产模式,在信息资源上也有着自身独特优势。多种媒介的资源融合能够取长补短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四、电视媒介领域变革趋势(一)宏观:“电视将死”到“重获新生”。电视媒介领域早已不复昔日一家独大的辉煌局面,新兴媒体的出现一方面给电视媒介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帮助电视媒介扩大了文化传播范围与影响力;另一方面,新媒体使文化
15、生产供应方增加,打破了电视媒介的垄断地位。用户需求增长、供应方的增加使文化消费的主动权转移到了观众手中。在移动端手机的普及下,新兴媒体逐渐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高灵活度赢得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电视媒介观众减少,收视率下降,电视媒介的主要盈利来源广告收入也被新兴媒体抢夺,“电视将死”的忧虑开始出现。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为电视又铺出了一条新生之路。(二)微观:“内容媒介”到“氛围媒介”。在新媒体受众逐渐增加的过程中,电视也没有远离我们的生活。随着视频清晰度与技术的不断提升,使用电视看网络视频的“反向输出”成为了一种新趋势。年轻人更多地回到了电视前,这种声音外放的“大屏幕”更能引起“共享”,无形中,电
16、视的潜在受众有所增加。从独自欣赏到家人围坐,大家可以共同讨论今日肥皂剧剧情,增进言语行为交往,共同构建“客厅文化”。在食堂中,食客可以以今日新闻播报为话题,构建轻松愉快的饮食氛围。如今,电视扮演了一种家庭公共空间与群体交往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更多地从“内容媒介”变成了一种偏重视听硬件的“氛围媒介”。同时“反向输出”也是媒介融合不断加速的一大体现,因为与其说受众从网络移动端反向流向电视端,不如说是两种媒介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而导致的受众趋于重合。五、结语在媒介融合日趋加深的今天,无论是在内容生产、营销宣传的“软件”上,还是在机顶盒、电视装备本身的“硬件”上,电视媒介都应该贴合自身特性找准受众定位,立足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创新媒介技术,打造出具有优秀视听效果、满足大众审美需要的高质量电视节目,强化电视媒介无论是作为“内容媒介”还是作为“氛围媒介”的不可替代性。参考文献:1张一骢.融媒时代电视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从融媒时代电视媒介的特征谈起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5):71-74.2周伯华,曲玮婷.扬长补短媒介“竞合”环境下电视媒介的生存策略J.艺术研究,2011(0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