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融合课堂教学__设计“三学...三角形的面积”第一课时为例_陈珠海.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82732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合课堂教学__设计“三学...三角形的面积”第一课时为例_陈珠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融合课堂教学__设计“三学...三角形的面积”第一课时为例_陈珠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融合课堂教学__设计“三学...三角形的面积”第一课时为例_陈珠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3教研园地课改教研融合课堂教学设计“三学”作业以“三角形的面积”第一课时为例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陈珠海【摘要】“双减”政策出台后,教师如何将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成为研究重点。基于此,提出将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融合,在吃透教材、掌握学情、积累资料的基础上,设计课前预学作业、课堂检学作业、课后延学作业的“三学”作业,以确定课堂教学起点,清晰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以有效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融合【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3)05-0133-03【DOI】10

2、.12240/j.issn.2095-9214.2023.05.040“双减”政策下,在作业设计上,教师要减量、提质,加强作业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真正落实减负增效的目标。在实践中,笔者以新课标为指导,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设计更有指向性、针对性的“三学”作业:一是课前预学作业,意在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学,摸清预学情况,确定课堂教学起点;二是课中检学作业,意在及时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三是课后延学作业,意在对教学目标的巩固提升,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利用“三学”作业,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进行有效融合,最大限度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下面就以“三角形的面积”为例,从“

3、三学”作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及实施策略加以论述。一、“三学”作业设计的前期准备(一)吃透教材教师在作业设计前应通读教材、吃透文本,整体理解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和主线脉络,用发展、联系的观点来分析教材及课后习题。重点研读 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对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进行详细解读分析,清楚掌握教学重难点,将教材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理解,再深层次加工创造,为优化作业设计做知识铺垫。(二)掌握学情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是优质作业设计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才能够正确、恰当地分解教学内容,确定作业内容和目标,精选差异性作业题目,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三)积累资料教师在教

4、学中,要注重积累资料。这里的资料包括习题、文本素材、视频资料、生活资源等一切有利于作业设计的资源。教师再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对这些资料进行整合、改编、创造,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班)特色的校本作业,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二、“三学”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一)课前预学作业:确定教学起点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时间管理,规划学习任务,利用数字化平台、工具与资源开展学134课改教研教研园地习活动,加强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在常规教学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从不布置预学作业,或者只是简单布置预习新课、完成课后习题这种作业,并未设计有指导性的预学作业。教学前

5、,教师未对学生的预学情况进行摸底分析,课堂教学还是从头到尾讲到底,导致优生由于“已懂”而丧失听课兴趣,后进生由于“不懂”而无法有效掌握相关知识,像这种形式性的预学作业对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起不到任何帮助。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预学作业,既能与学生的学习同步,展示学生的预学状态,推动学生的学习进步,又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课前预学作业结合学情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重点要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三方面的准备:一是对知识联系点的复习;二是对基础性目标的自学摸底;三是对发展性目标的前置性思考。这样的预学作业不仅能准确评估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和未掌握的新知识点,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基于

6、此,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表 1 所示的课前预学作业。表 1“三角形的面积”课前预学作业温故知新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定义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的定义是。2.三角形的高有条。新知摸底1.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三角形面积公式是,用字母表示是。2.说一说如何求三角形的面积;测量相关数据并计算下图中三角形的面积。前置思考1.等底等高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还有别的方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请借助图形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推导过程。从预学作业的反馈来看,学生对旧知掌握还是比较透彻的,教师课堂教学中就不必再花过多时间进行复习。“新知摸底”的反馈结果

7、是学生对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了初步认识,并能进行简单运用,但部分学生不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关键是测量底和对应的高,说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交流探讨。对于“前置思考”中的两个问题,大部分学生没办法准确叙述道理。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探讨交流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交流中对公式理解更加到位,为后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做铺垫。这样的预学作业能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分析学情的功能,有助于教师精准把握学情,将课堂教学内容定位在学生不会的地方,即确定课堂教学起点。此外,学生还能在听课中感受到预学作业的好处,对预学作业更加重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听课效率。(二)课中检学

8、作业:反馈课堂教学效果著名特级教师王永老师认为:“一堂课,如果没有 1015 分钟的作业时间,那么这堂课的教学质量令人质疑。”“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让“课后作业”变成“课堂作业”,作业尽量提前在课堂内完成。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堂练习至少有四个作用:一是对课堂学习内容及时消化、吸收;二是当堂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提供个别辅导的时间与机会;四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因此,教师要重视课中检学作业设计,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多元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比如“推导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课中可以借助题 1、2 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完成学习

9、评价,但有些目标评价需要通过课末检学作业加以落实。比如要落实“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目标的达成度,笔者设计了两道(题 3、4)课末练习进行检测。1.判断: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淘气在探索三角形面积时,利用了图 1 所示方法。你同意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的观点。图 1135教研园地课改教研3.求图 2 所示三角形的面积。图 24.三角形的一组临边分别是 6cm 和 10cm,其中一条边对应的高是 8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关键点是找到对应的底和高。学生通过判断、分析、推理,得出题 3 中 7cm 是多余数

10、据,而题 4 由于没有图形,学生需要通过空间想象画出草图,并对图中的数据进行推理验证。假若学生错误认为高 8cm 对应的底是 10cm,这时候就会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比直角边短的尴尬,所以高 8cm 对应的底是 6cm。这样的课中检学作业能直接反映教学目标达成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中检学作业时,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精准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关键点及易错点进行设计。通过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新知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也减轻教师课后辅导负担,使教学结构更加科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三)课后延学作业:

11、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延学作业常见的有“基础+拓展”“基础+弹性”“基础+特色”等多种模式的分层作业,主要是为了继续巩固、深化教学目标,倡导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关联性、创新性、拓展性等。基础类作业主要是根据全体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情况设计的,侧重于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能凸显知识本质,反映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转化,加强实际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基于本课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笔者设计了两道基础性练习(图 3),主要是继续巩固、深化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简单实际应用,并结合练习反馈调整后期的课堂教学及查漏补缺工作。图 3拓展类、弹性类、特色类作业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性目标设计的,是教学内容

12、的拓展与延伸,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方法、了解数学文化及培养学习习惯等,学生依据自身学习能力进行选做。比如,执教完“三角形的面积”,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阅读“以盈补虚”,并试着用其中的原理推导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公式,再与同伴进行分享交流。教师设计这样的作业不但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领悟中华民族独特的数学智慧,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三学”作业要求教师紧扣教学目标,从作业目标达成度、作业结构的合理度及作业的适切度进行整体性分析,将课前、课中、课后构成系统的有机整体,及时调整后期的课堂教学及查漏补缺工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业出现的问题或解题经验进行及时梳理,以错题本、思维导图、数学小日记等形式进行记录,总结学习策略,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培养反思习惯。长此以往,这样的“三学”作业既能达到精练精学的目标,又能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有效落实“双减”精神意义重大。【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 郭艺萍.“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探索 J.福建教育,2022(14):29-31.【作者简介】陈珠海(1988.04),女,汉族,福建泉州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