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北京规划建设研究 RESEARCH 引言青岛是一个从渔村发展起来的城市。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和日本殖民者入侵的同时带来了先进的工业技术和思想理念。这期间,工业领域近乎空白的青岛迅速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殖民工业体系。作为近代工业的主体构成部分,大量的工业遗产和珍贵史料是青岛和我国近代工业发展进程的见证。在新时期新旧动能转换和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青岛殖民特色工业体系,挖掘其独特的价值特点,有利于在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遗产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青岛城市主要发展阶段概述明洪武年间,在青岛这个胶州湾畔的小渔村,浮山寨备御千户所海防军事机构建成,简称浮山所(至今还有
2、此称谓)。清雍正年间撤销浮山所,并入即墨县,由即墨县仁化乡管辖。1891年6月,清政府重新在此驻兵设防,并在青岛村东侧建总兵衙门,青岛正式建埠。1897年11月,德国借山东巨野教案出兵占领胶州湾;1898年3月,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青岛进入德国殖民地时期。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进入第一次日本殖民地时期。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主权,此后进入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1929年7月设立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1938年1月青岛第二次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战败,青岛由国民政府接管,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殖民特色工业体系建立德国殖民时期(18
3、97年11月-1914年11月)青岛近代工业从德国殖民地时期开始起步、发展。1899年9月德国殖民者在青岛开始修建胶济铁路,1904年6月建成通车,1900年在铁路四方车站附近建成胶济铁路四方工厂(四方机车厂前身)。1898年4月青岛开始建设港口,1901年小港竣工,至1908年陆续建成青岛大港一号码头、二号码头、三号码头(今五号码头)、四号码头和中央栈桥,青岛大港初具规模。1907年在大港修建了青岛水师工厂(青岛造船厂前身),青岛造船业开始发展。基于港口、铁路的交通运输之便,1902年建立了胶东矿务公司。1898年建立的青岛电灯房是青岛电力之始,1903年10月青岛电灯厂建成发电,成为青岛第
4、一个正规的电能工业企业。利用青岛优质的矿泉水资源,青岛汽水厂(1900年)、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分公司(青岛啤酒厂前身,1903年)、葡萄酒作坊(青岛葡萄酒厂的发轫地,1912年)等食品酿造工业相继建成。1902年3月,青岛最早的丝织厂“德华蒸汽缫丝厂”在青岛北部沧口地区创办。1905年6月总督府屠宰场(青岛肉联厂前身)建成。在德国殖民统治的17年时间里,青岛初步形成港口、铁路、机车与造船制造业、工矿业、纺织印染业、食品酿造和日用品生产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完成德国入侵之始定义的“在远东重要的军事根据地”及“重要和繁荣的商业中心”的目标。两次日本殖民时期(1914年11个-1922年12月、193
5、8年1月-1945年8月)1914年11月-1945年8月青岛经历了两次日本殖民,其中1922年12月-1938年1月青岛处于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该时期虽然产生了部分本土民族企业,但日本企业在青岛仍占主导地位,如1932年创建的同泰胶皮工厂(现青岛同泰橡胶厂)为青岛民族企业,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牛岛洋行”强行入股,成为以日资为主、主权沦落的“中日合资”企业。因此在研究青岛殖民工业体系时,将这一时期也纳入日本殖民时期。日本入侵青岛后一方面对德国殖民时期的四方机车厂、胶济铁路和青岛港码头等工业进行扩建改造,增添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疯狂掠夺土地和矿产资源,大力发展棉纺织业和
6、烟草等日用品加工业,成立纺织、化工、盐田等企业,加速其在中国的经济扩张。1924年大英烟草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1936年青岛味精厂等建成。1917年到1935年间日本在胶济铁路沿线先后开设了大康、内外棉、隆兴、丰田、上海、钟渊、富士、同兴、宝来等九家纱厂(分别对应后来的青岛国棉一厂至国棉九厂)1。1937年12月国民党政府原青岛市长沈鸿烈在撤离青岛前将日本纱厂全部炸毁,1938年1月日本二次占领青岛后在废墟上重修纱厂。1949年青岛解放后新中国政府接收九大纱厂并改造。从建制开埠到新中国成立的50余年间,青岛工业从无到有,建立起了门类全、类型多的殖民工业体系,成为我国近代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7、形成了以纺织业为主,港口、铁路、机车与造船制造业、印染、日用品及食品酿造加工业等种类众多、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2。青岛殖民特色工业体系价值重新审视纪晓东 北京规划建设 71 RESEARCH 研究青岛殖民特色工业体系价值特点按照2018年我国工信部颁发的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工业遗产是指在中国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工业遗存3。对青岛工业遗产而言,除具有上述共性的价值外,作为一个经历德、日两国殖民的城市,还具有独特的殖民特色价值。红色政治价值青岛工业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被殖民的屈辱和烙印1
8、898年9月德国胶澳总督府制定的青岛湾畔的新城市规划,距胶澳租借条约签订仅仅半年,足以证明德国侵占青岛早有预谋,实际上从1868年开始德国已多次对青岛进行了秘密考察。帝国主义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以侵略为目的,强取豪夺,将青岛人民用智慧和汗水生产的工业价值据为己有,青岛工业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青岛被殖民的历史,殖民主义统治的印记永远无法抹去,历史会铭记这些侵略者的暴行,这是青岛工业不容忽视的殖民特征,尚存的工业遗迹也是列强侵略青岛的有力见证(图1、图2)。毋庸置疑,我们不能忘记殖民主义的侵略性质,不能忘记侵略者带给青岛人民的伤害,不能忘记中华民族丧权辱国、任人宰割、失去河山的屈辱历史。反剥
9、削、反压迫、反殖民的载体,百年红色革命的摇篮提起青岛,我们会想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源自“青岛问题”。1919年巴黎和谈失败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从此,中国人民发起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产主义星星之火在青岛的工厂里渐成燎原之势,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列主义思想、播撒革命火种、领导工人运动、组织武装爱国运动的主阵地,是革命宣言的发出地,是寻求独立、反剥削、反压迫、反殖民的最前沿。四方机厂诞生了青岛第一个工会组织,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青岛组也在四方机厂职员宿舍(现海岸路18号)成立,工人阶级迅速成长为新生的政治力量,铁路工人和纱厂工人大罢工在青岛、山东和全国工人
10、运动史上写下了壮烈的一章,是青岛工人阶级反抗殖民统治的真实写照。如今海岸路18号已修复、改建为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图3),成为党员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醒我们不忘青岛党组织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和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价值青岛工业布局也反映了城市规划的实施状况。青岛是我国第一个在系统的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建设起来城市。基于连续、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工业布局合理,先规划、后建设,城市建设实施有章可循,明显优于天津、上海等商埠杂乱无章的规划,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风格。图1 大康纱厂(国棉一厂)日式办公楼(1919年)图3 青岛党史纪念馆图2 钟渊纱厂(国
11、棉六厂)日式车间(1921年)72 北京规划建设研究 RESEARCH 青岛湾畔的新城市规划是“青岛早期第一份较为完整的城市规划图”,经过两年的调整修改,1900年青岛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正式出台,规划城市性质为海军基地和商贸港口城市,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确定了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在城市西侧边缘修筑胶济铁路通往山东腹地,铁路西侧胶州湾内修建港口码头,铁路东侧为商业区和居住区,东南部沿海汇泉角、太平角一带为军事基地,南部滨海一带为行政中心和生活功能区,北部海泊河为水源地并修建自来水厂。依据规划,造船工业,机车工业及工矿业等依托港口和铁路发展,其他如电灯厂、总督府屠宰场、啤酒厂等日用
12、品服务业等则布局在规划的欧人区。至1906年,青岛的第一个规划已基本完成,形成以南部沿海为行政、居住、商业区,西北侧沿胶州湾为港口、铁路、仓库和工业区的城市格局,奠定了青岛城市发展的基本空间形态。1910年编制的青岛城市扩张规划将青岛的城市范围扩大到近80平方公里,至1914年青岛已发展成为军事、港口、近代工业化城市和环境优美的滨海旅游城市。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除继续实施德占时期的城市规划外,还编制了三期市街扩张规划,将城市空间沿胶州湾东岸和胶济铁路线向西、向北发展,从沿海向内陆扩张,填海造地,沿胶济铁路线开设纱厂,初步形成青岛“南宿北工”的带状城市格局。1940年编制了青岛特别市地方计
13、划和青岛特别市母市计划,规划市区向北发展至白沙河,形成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的带形城市,城市性质确定为“华北水陆交通的要冲、军事和华北经济开发的基地、重要的工业区和观光城市”4。100多年前,城市规划先于城市建设的理念在青岛已形成。客观上,我们应当承认德国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价值,其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思想对青岛乃至全国的城市规划有深远的影响。推动地区和区域经济发展价值青岛殖民时期工业所带来的经济作用不可忽视,客观上促使青岛发生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实现从小农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转变,加速了城市化进程。胶济铁路和青岛港的建成进一步扩大了青岛的对外贸易范围,使青岛的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成为
14、山东第一大商埠,货物流通快速、聚集,只用了短短十几年就超越了已开埠37年的烟台,1910年青岛港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口,以九大纱厂为支撑的纺织业奠定了青岛作为中国北方纺织工业基地的历史地位,青岛的经济更趋繁荣,军事和经济地位日显重要。胶济铁路贯通山东腹地,带动了沿线城镇商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山东半岛的经济格局,连同1912年建成通车的津浦铁路,加快了青岛与其他区域的密切联系,迅速辐射到整个华北、华东地区,促成铁路沿线地区如天津、济南、徐州、蚌埠、南京等城市结构重组,形成新型、区域型的商业中心城市。青岛乃至整个山东及华东、华北区域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先进科学价值工业遗产可以体现城市一定历史时期的
15、工业特色和科技水平。殖民时期所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使青岛的工业从建设之初就起点高、标准严、技术强、设备优、品质好,为日后的工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严谨的技术标准和技术培训总督府屠宰场(青岛肉联厂前身)位于火车站西侧(现观城路65号)紧靠胶济铁路,德国海军部1897至1898年备忘录认为:“所有污气可无害排除,对当地居民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其废水也可方便地排入近海。”这是德国胶澳总督府花费巨资,按照德国最新卫生标准、在青岛建立的第一个全面实施卫生检验的屠宰加工企业,其四周禁止建造民宅,以减少污物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并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严格的卫生制度,体现了珍重生命的观念5。胶济铁路实行技术工人岗前培训
16、机制,上岗前组织学习相关的铁路法规、制度、技术标准等理论知识,学习使用蒸汽机车、锅炉等实践技能,并由此产生了我国早期具有较高水平的一代铁路技术工人,对我国的铁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青岛水师工厂建设之初就采用万吨级的钢制浮船坞,大大增强了造船业的竞争力。胶济铁路机车和主要材料设备主图4 西门子电机图5 青岛啤酒的广告 北京规划建设 73 RESEARCH 研究要从德国柏林机械制造股份公司、亨舍尔子母公司、克虏伯公司等购买。日本殖民时期的棉纺织厂也采用世界先进的生产设备,如英国KITSON公司的废棉处理机,日本丰田公司的棉布打包机、粗纱机、细纱机、并条机等。青岛日耳曼啤酒厂(今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德国柏林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设备,实现了从酿造到装瓶的全机械化生产,一直使用至1993年。1896年制造的西门子电机,如今通上电源仍可正常运转,已成为青岛啤酒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图4)。先进的生产设备使青岛工业产品质量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生产工艺方面,如青岛啤酒采用德国巴伐利亚进口的优质麦芽、啤酒花和青岛特有的崂山矿泉水,严格执行德意志啤酒酿造法,酿造出的啤酒口感纯正、醇香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