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不同注射固定方法在患儿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_李夏莲.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9622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注射固定方法在患儿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_李夏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同注射固定方法在患儿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_李夏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同注射固定方法在患儿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_李夏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3应用研究2023 年 7 月第 21 卷 第 20 期中国医药指南不同注射固定方法在患儿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李夏莲 郭华燕 罗玉星 陈巧平 肖云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福建 福州 350001)【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的注射固定方法在患儿皮下注射中对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及针头脱出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612 月入院治疗的 30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 150 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固定注射方法,改良组则采用改良后注射固定方法。对比两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针头脱出率、一次注射成功率、疼痛程度 疼痛模拟量表(VAS)、舒适度和家

2、属满意度。结果 改良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针头脱出率、一次注射成功率、VAS 评分、舒适度、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 在患儿皮下注射中采取改良后的注射固定方法,降低了患儿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以及针头脱出率,同时能够减轻其疼痛感,提升家属的满意度。【关键词】注射固定;皮下注射;一次注射成功率;疼痛;舒适度;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23)20-0093-03E f f e c t o f Di f f e r e n t I n j e c t i o n F i x a t i o n Me t h o d s i

3、 n S u b c u t a n e o u s I n j e c t i o n i n C h i l d r e nLI Xialian,GUO Huayan,LUO Yuxing,CHEN Qiaoping,XIAO Yunzhen*(Department of Emergency,Fuji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Fuzhou 35000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exploretheeffectsofdifferentinjectionfixationmethodsontherateofskinl

4、aceration,subcutaneousinduration,andneedleprolapseduringsubcutaneousinjectioninchildren.MethodsAtotalof300childrenadmittedtohospitalfromJune2021toDecember2021wereselectedasthestudysubjects.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aconventionalgroupandanimprovedgroupwith150patientsineachgroup.Theconventionalgroupw

5、astreatedwithconventionalfixedinjectionmethod,whiletheimprovedgroupwastreatedwithmodifiedinjectionfixationmethod.Therateofskinlaceration,subcutaneousinduration,needleprolapse,one-timeinjectionsuccessrate,pain(VAS),comfort,andfamilysatisfaction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Therateofskinlacer

6、ation,subcutaneousinduration,needleprolapse,theone-timeinjectionsuccessrate,theVASscore,thecomfortlevel,familysatisfactionintheimprovedgroupwasbetterthanthatofconventionalgroup(P0.05).ConclusionUsinganimprovedinjectionfixationmethodduringsubcutaneousinjectioninchildrencanreducetherateofskinlaceratio

7、n,subcutaneousinduration,andneedleprolapseinchildren,aswellasreducetheirsenseofpainandimprovethesatisfactionoffamilymembers.Key words Injectionfixation;Subcutaneousinjection;Theone-timeinjectionsuccessrate;Pain;Comfort;Satisfaction皮下注射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基本护理技术操作,适用于小剂量药液以及生物制剂的注射中。此方法相比肌内注射,具有吸收速度慢以及起效时间长的特点,

8、注射后多见的不良反应是疼痛1-3。在对患儿采取皮下注射时,因患儿惧怕注射器以及其穿刺时产生的疼痛感,使得患儿产生哭闹、抵触行为,进而影响注射效果。常规皮下注射固定方法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不能有效减少划破皮肤、皮下硬结以及针头脱出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的注射固定方法在患儿皮下注射中对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及针头脱出率的影响,为临床开展相关护理工作提供循证依据。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12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治疗的3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改良组,各15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固定注射方法,改良组则采取改良后注射固定方法

9、。改良组患儿男68例,女82例,年龄28岁,平均(5.76 1.34)岁;常规组患儿男72例,女78例,年龄29岁,平均(5.671.23)岁。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 常规组 该组患儿接受常规固定注射方法。取侧抱坐式注射,对患儿需要注射的位置进行常规消毒后,左手绷紧患儿的局部皮肤,右手握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将针尖斜面朝上,与患儿皮肤呈3040,迅速将针梗的1/22/3经皮刺入,将药物缓慢推注后,用干棉签对针刺处进行轻压,迅速拔出针后,对针刺位置进行按压,直至不出血为止。1.2.2 改良组 该组患儿接受改良后固定注射方法。在进行注射前,

10、需指导患儿家属抱好患儿,较小的患儿指导其家属双腿夹住患儿的双膝盖及大腿部,对*通信作者:肖云珍,E-mail:DOI:10.15912/ki.gocm.2023.20.03394应用研究July 2023,Vol.21,No.20Guide of China Medicine患儿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安慰患儿。对患儿需要注射的位置进行常规消毒后,左手食指与中指间夹住一支无菌棉签,左手握住患儿注射的肢体,拇指绷紧皮肤,右手手持注射器,以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患儿皮肤呈3040,快速将针梗的1/22/3刺入三角肌下缘,针头稍稍偏向外侧,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针筒与针头连接处,左手掌根与小指固定注射

11、部位上方的局部皮肤与肢体,随着患儿肢体小范围活动固定针筒,右手匀速缓慢推药,注射完毕快速拔针,按压23min。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针头脱出率以及疼痛程度和家属满意度。观察并记录患儿划破皮肤、皮下硬结以及针头脱出情况。观察两组一次注射成功率。采取疼痛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该量表分值范围010分,其中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可忍受为3分;存在疼痛,影响睡眠,可忍受46分;严重疼痛,无法忍受为71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其疼痛程度越严重。对两组舒适度进行评价,采取自制舒适度问卷表进行了解,等级为非常舒适、一般舒适

12、及不舒适。舒适度=(非常舒适例数+一般舒适例数)/总例数100%。制定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家属对不同的固定注射方法的满意度。满意度评判标准为非常满意90分,一般满意609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x-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n(%)用于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两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以及针头脱出率对比 改良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针头脱出率均低于常规组(2.67%vs.7.33%,2.00%vs.8.

13、00%,2.00%vs.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以及针头脱出率对比n(%)组别n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针头脱出率总发生率改良组1504(2.67)3(2.00)3(2.00)10(6.67)常规组15011(7.33)12(8.00)10(6.67)33(22.00)2值3.4385.6843.94014.361P值0.0460.0170.0470.0012.2 两组一次注射成功率对比 改良组一次注射成功率为97.33%(146/150),常规组一次注射成功率为87.33%(131/150)。由此可见,改良组一次注射成功率相比较常规组

14、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594,P=0.001)。2.3 两组VAS评分对比 改良组VAS评分为(1.34 0.23)分,常规组VAS评分为(3.25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58,P=0.001)。2.4 两组舒适度对比 改良组舒适度为96.67%(145/150),非常舒适例数为103例(占比为68.66%),一般舒适例数为42例(占比为28.00%),不舒适例数为5例(占比为33.33%)。常规组舒适度为88.00%(132/150),非常舒适例数为89例(占比为59.33%),一般舒适例数为 43例(占比为28.67%),不舒适例数为18例(占比为12.00

15、%)。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非常舒适(2=2.835,P=0.092)、一般舒适(2=0.016,P=0.898)、不舒适(2=7.957,P=0.005)和舒适度(2=7.957,P=0.005),改良组舒适度相比常规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 两组家属满意度对比 改良组家属满意度为92.67%(139/150),非常满意例数为95例(占比为63.33%),一般满意例数为44例(占比为29.33%),不满意例数为11例(占比为7.33%)。常规组家属满意度为80.67%(121/150),非常满意例数为78例(占比为52.00%),一般满意例数为43例(占比为28.

16、67%),不满意例数为29例(占比为19.33%)。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非常满意(2=3.946,P=0.047)、一般满意(2=0.016,P=0.899)、不满意(2=9.346,P=0.002)和总满意度(2=9.346,P=0.002),改良组家属满意度相比常规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皮下注射就是向皮下组织内注射药液。通常使用的注射部位是上臂和股外侧。如胰岛素口服易受胃肠道中消化酶的损害而丧失功能,皮下注射则很快被机体吸收。早在15世纪意大利学者卡蒂内尔便给出了注射器的基本原理4。英国弗格森最早应用玻璃注射器,玻璃透明度高,可观察注射药物。之后又出现了玻璃管金属并用的注射器,可采用煮沸法灭菌,针头可研磨尖后重复使用并消毒5。目前注射器均为塑料制成,使用1次就丢弃,极大地降低了在注射过程中感染的风险。皮下注射的目的是快速发挥药效,适用于不可以或者不适合通过口服给药者以及局部麻醉给药或术前给药、预防接种者。皮下注射具有创伤性,能够对患者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6。此种方法多在小剂量药液注射治疗中,与肌内注射相对比,其药物吸收速度慢、药效起效时95应用研究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