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CS83.080.20G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32.4一2020塑料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第4部分:聚碳酸酯(PC)模塑和挤出材料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the viscosity of polymers in dilute solution usingcapillary viscometers-Part 4:Polycarbonate(PC)moulding and extrusionmaterials(ISO1628-4:1999,MOD)2020-12-14发布2021-07-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GB/T1632.4一2020前言GB/T1632塑料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包括以下6个部分: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聚氯乙烯树脂:第3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第4部分:聚碳酸酯(PC)模塑和挤出材料:第5部分:热塑性均聚和共聚型聚酯(TP);第6部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本部分为GB/T1632的第4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01628-4:1999塑料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第4部分:聚碳酸酯(PC)模塑和挤出材料。本部分与IS01628-4:1999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用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1415一1989代替了1S04793:1980;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30514一2014代替了IS03105:1994;由于未在正文中引用,删除了1S07391-1:2006和1S07391-2:1996:将“温度可调至110”修改为“温度能调至120”(见5.6);样品试验前应去除水分,添加了“样品放置在120烘箱中2h,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见6.4.1);为表述更清晰明确,将“标定温度下”修改为“标定温度25士0.1下”
4、(见6.4.1):5.1、5.8、5.9的引用文件由不注日期引用改为注日期引用,以与第2章一致。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15)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聊城鲁西聚碳酸酯有限公司、安徽天元塑业有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大港海关、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聊城大学、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江门市新会恒隆家居创新用品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力荣、毕静利、沈长青、高建国、石鑫、滕谋勇、张艳君、胡光辉、刘蕊、勾新磊、宋玉兴、聂华耀。1GB/T1632.4一2020塑料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
5、合物稀溶液黏度第4部分:聚碳酸酯(PC)模塑和挤出材料1范围GB/T1632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聚碳酸酯稀溶液中黏数(也称为比浓黏度)和相对黏度的方法。本部分适用于聚碳酸酯(P)纯料和共混物以及有或者未添加其他填料的混合物。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632.1一2008塑料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第1部分:通则(IS01628-1:1998,IDT)GB/T11415一1989实验室烧结(多孔)过滤器孔径、分级和牌号(1S0479
6、3:1980,NEQ)GB/T30514一2014玻璃毛细管运动黏度计规格和操作说明(IS03105:1994,MOD)3定义和单位黏数VN(单位为mL/g)的定义见公式(1):ye-voVN=”-=p-P=y-0(1)式中:7-溶液的动力黏度,单位为帕斯卡秒(Pas):名溶剂的动力黏度,单位为帕斯卡秒(Pas);p溶液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Po溶剂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v=7/p溶液运动黏度,单位为平方米每秒(m/s):。=/p。溶剂运动黏度,单位为平方米每秒(m2/s):聚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由于溶液的密度和溶剂的密度P。差别很小,所以可将计算比浓黏度公式中的?用y代替。溶液的相对黏度7(无量纲),定义见公式(2):*(2)式中:y=7/p一溶液运动黏度,单位为平方米每秒(m2/s):o=/p,溶剂运动黏度,单位为平方米每秒(m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