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GB 4789.1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pdf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2600615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4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4789.1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GB 4789.1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GB 4789.1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GB 4789.1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GB 4789.1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GB 4789.1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4 7 8 9.1 22 0 1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2 0 1 6-1 2-2 3发布2 0 1 7-0 6-2 3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 家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总 局发 布G B4 7 8 9.1 22 0 1 6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 B/T4 7 8 9.1 22 0 0 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本标准与G B/T4 7 8 9.1 22 0 0 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2、”;增加了P C R鉴定方法;增加了结果与报告;增加了附录A;修改了设备和材料;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修改了检验程序;规范了样品制备过程;修改了操作步骤中增菌和分离培养部分试验方法。G B4 7 8 9.1 22 0 1 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肉毒梭菌(C l o s t r i d i u mb o t u l i n u m)及肉毒毒素(b o t u l i n u mt o x i n)的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的检验。2 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2.1 冰箱:

3、25、-2 0。2.2 天平:感量0.1g。2.3 无菌手术剪、镊子、试剂勺。2.4 均质器或无菌乳钵。2.5 离心机:30 0 0r/m i n、1 40 0 0r/m i n。2.6 厌氧培养装置。2.7 恒温培养箱:3 51、2 81。2.8 恒温水浴箱:3 71、6 01、8 01。2.9 显微镜:1 0倍1 0 0倍。2.1 0 P C R仪。2.1 1 电泳仪或毛细管电泳仪。2.1 2 凝胶成像系统或紫外检测仪。2.1 3 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2.1 4 可调微量移液器:0.2L2L、2L2 0L、2 0L2 0 0L、1 0 0L10 0 0L。2.1 5 无菌吸管:

4、1.0m L、1 0.0m L、2 5.0m L。2.1 6 无菌锥形瓶:1 0 0m L。2.1 7 培养皿:直径9 0mm。2.1 8 离心管:5 0m L、1.5m L。2.1 9 P C R反应管。2.2 0 无菌注射器:1.0m L。2.2 1 小鼠:1 5g 2 0g,每一批次试验应使用同一品系的KM或I C R小鼠。3 培养基和试剂除另有规定外,P C R试验所用试剂为分析纯或符合生化试剂标准,水应符合G B/T6 6 8 2中一级水的要求。G B4 7 8 9.1 22 0 1 62 3.1 庖肉培养基:见A.1。3.2 胰蛋白酶胰蛋白胨葡萄糖酵母膏肉汤(T P G Y T):

5、见A.2。3.3 卵黄琼脂培养基:见A.3。3.4 明胶磷酸盐缓冲液:见A.4。3.5 革兰氏染色液:见A.5。3.6 1 0%胰蛋白酶溶液:见A.6。3.7 磷酸盐缓冲液(P B S):见A.7。3.8 1m o l/L氢氧化钠溶液。3.9 1m o l/L盐酸溶液。3.1 0 肉毒毒素诊断血清。3.1 1 无水乙醇和9 5%乙醇。3.1 2 1 0m g/m L溶菌酶溶液。3.1 3 1 0m g/m L蛋白酶K溶液。3.1 4 3m o l/L乙酸钠溶液(p H 5.2)。3.1 5 T E缓冲液。3.1 6 引物:根据表1中序列合成,临用时用超纯水配制引物浓度为1 0m o l/L。3

6、.1 7 1 0P C R缓冲液。3.1 8 2 5mm o l/L M g C l2。3.1 9 d NT P s:d AT P、d T T P、d C T P、d G T P。3.2 0 T a q酶。3.2 1 琼脂糖:电泳级。3.2 2 溴化乙锭或G o l d v i e w。3.2 3 5T B E缓冲液。3.2 4 6加样缓冲液。3.2 5 D NA分子量标准。4 检验程序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程序见图1。G B4 7 8 9.1 22 0 1 63 图1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程序5 操作步骤5.1 样品制备5.1.1 样品保存待检样品应放置25冰箱冷藏。5.1.2 固态与半固

7、态食品固体或游离液体很少的半固态食品,以无菌操作称取样品2 5g,放入无菌均质袋或无菌乳钵,块状食品以无菌操作切碎,含水量较高的固态食品加入2 5m L明胶磷酸盐缓冲液,乳粉、牛肉干等含水量低G B4 7 8 9.1 22 0 1 64 的食品加入5 0m L明胶磷酸盐缓冲液,浸泡3 0m i n,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2m i n或用无菌研杵研磨制备样品匀液,收集备用。5.1.3 液态食品液态食品摇匀,以无菌操作量取2 5m L检验。5.1.4 剩余样品处理取样后的剩余样品放25冰箱冷藏,直至检验结果报告发出后,按感染性废弃物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检出阳性的样品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8、。5.2 肉毒毒素检测5.2.1 毒素液制备取样品匀液约4 0m L或均匀液体样品2 5m L放入离心管,30 0 0r/m i n离心1 0m i n 2 0m i n,收集上清液分为两份放入无菌试管中,一份直接用于毒素检测,一份用于胰酶处理后进行毒素检测。液体样品保留底部沉淀及液体约1 2m L,重悬,制备沉淀悬浮液备用。胰酶处理:用1m o l/L氢氧化钠或1m o l/L盐酸调节上清液p H至6.2,按9份上清液加1份1 0%胰酶(活力12 5 0)水溶液,混匀,3 7孵育6 0m i n,期间间或轻轻摇动反应液。5.2.2 检出试验用5号针头注射器分别取离心上清液和胰酶处理上清液腹腔

9、注射小鼠3只,每只0.5m L,观察和记录小鼠4 8h内的中毒表现。典型肉毒毒素中毒症状多在2 4h内出现,通常在6h内发病和死亡,其主要表现为竖毛、四肢瘫软,呼吸困难,呈现风箱式呼吸、腰腹部凹陷、宛如峰腰,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可初步判定为肉毒毒素所致。若小鼠在2 4h后发病或死亡,应仔细观察小鼠症状,必要时浓缩上清液重复试验,以排除肉毒毒素中毒。若小鼠出现猝死(3 0m i n内)导致症状不明显时,应将毒素上清液进行适当稀释,重复试验。注:毒素检测动物试验应遵循G B1 5 1 9 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毒理学实验室操作规范 的规定。5.2.3 确证试验上清液或(和)胰酶处理上清液的

10、毒素试验阳性者,取相应试验液3份,每份0.5m L,其中第一份加等量多型混合肉毒毒素诊断血清,混匀,3 7孵育3 0m i n;第二份加等量明胶磷酸盐缓冲液,混匀后煮沸1 0m i n;第三份加等量明胶磷酸盐缓冲液,混匀。将三份混合液分别腹腔注射小鼠各两只,每只0.5m L,观察9 6h内小鼠的中毒和死亡情况。结果判定:若注射第一份和第二份混合液的小鼠未死亡,而第三份混合液小鼠发病死亡,并出现肉毒毒素中毒的特有症状,则判定检测样品中检出肉毒毒素。5.2.4 毒力测定(选做项目)取确证试验阳性的试验液,用明胶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制备一定倍数稀释液,如1 0倍、5 0倍、1 0 0倍、5 0 0倍等,

11、分别腹腔注射小鼠各两只,每只0.5m L,观察和记录小鼠发病与死亡情况至9 6h,计算最低致死剂量(ML D/m L或ML D/g),评估样品中肉毒毒素毒力,ML D等于小鼠全部死亡的最高稀释倍数乘以样品试验液稀释倍数。例如,样品稀释两倍制备的上清液,再稀释1 0 0倍试验液使小鼠全部死亡,而5 0 0倍稀释液组存活,则该样品毒力为2 0 0ML D/g。G B4 7 8 9.1 22 0 1 65 5.2.5 定型试验(选做项目)根据毒力测定结果,用明胶磷酸盐缓冲液将上清液稀释至1 0ML D/m L10 0 0ML D/m L作为定型试验液,分别与各单型肉毒毒素诊断血清等量混合(国产诊断血

12、清一般为冻干血清,用1m L生理盐水溶解),3 7孵育3 0m i n,分别腹腔注射小鼠两只,每只0.5m L,观察和记录小鼠发病与死亡情况至9 6h。同时,用明胶磷酸盐缓冲液代替诊断血清,与试验液等量混合作为小鼠试验对照。结果判定:某一单型诊断血清组动物未发病且正常存活,而对照组和其他单型诊断血清组动物发病死亡,则判定样品中所含肉毒毒素为该型肉毒毒素。注:未经胰酶激活处理的样品上清液的毒素检出试验或确证试验为阳性者,则毒力测定和定型试验可省略胰酶激活处理试验。5.3 肉毒梭菌检验5.3.1 增菌培养与检出试验5.3.1.1 取出庖肉培养基4支和T P G Y肉汤管2支,隔水煮沸1 0m i

13、n1 5m i n,排除溶解氧,迅速冷却,切勿摇动,在T P G Y肉汤管中缓慢加入胰酶液至液体石蜡液面下肉汤中,每支1 m L,制备成T P G Y T。5.3.1.2 吸取样品匀液或毒素制备过程中的离心沉淀悬浮液2m L接种至庖肉培养基中,每份样品接种4支,2支直接放置3 51厌氧培养至5d,另2支放8 0保温1 0m i n,再放置3 51厌氧培养至5d;同样方法接种2支T P G Y T肉汤管,2 81厌氧培养至5d。注:接种时,用无菌吸管轻轻吸取样品匀液或离心沉淀悬浮液,将吸管口小心插入肉汤管底部,缓缓放出样液至肉汤中,切勿搅动或吹气。5.3.1.3 检查记录增菌培养物的浊度、产气、

14、肉渣颗粒消化情况,并注意气味。肉毒梭菌培养物为产气、肉汤浑浊(庖肉培养基中A型和B型肉毒梭菌肉汤变黑)、消化或不消化肉粒、有异臭味。5.3.1.4 取增菌培养物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菌体形态,注意是否有芽胞、芽胞的相对比例、芽胞在细胞内的位置。5.3.1.5 若增菌培养物5d无菌生长,应延长培养至1 0d,观察生长情况。5.3.1.6 取增菌培养物阳性管的上清液,按5.2方法进行毒素检出和确证试验,必要时进行定型试验,阳性结果可证明样品中有肉毒梭菌存在。注:T P G Y T增菌液的毒素试验无需添加胰酶处理。5.3.2 分离与纯化培养5.3.2.1 增菌液前处理,吸取1m L增菌液至无菌螺旋

15、帽试管中,加入等体积过滤除菌的无水乙醇,混匀,在室温下放置1h。5.3.2.2 取增菌培养物和经乙醇处理的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至卵黄琼脂平板,3 5 1 厌氧培养4 8h。5.3.2.3 观察平板培养物菌落形态,肉毒梭菌菌落隆起或扁平、光滑或粗糙,易成蔓延生长,边缘不规则,在菌落周围形成乳色沉淀晕圈(E型较宽,A型和B型较窄),在斜视光下观察,菌落表面呈现珍珠样虹彩,这种光泽区可随蔓延生长扩散到不规则边缘区外的晕圈。5.3.2.4 菌株纯化培养,在分离培养平板上选择5个肉毒梭菌可疑菌落,分别接种卵黄琼脂平板,3 51,厌氧培养4 8h,按5.3.2.3观察菌落形态及其纯度。5.3.3 鉴定试验5

16、.3.3.1 染色镜检挑取可疑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和镜检,肉毒梭菌菌体形态为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芽胞卵圆G B4 7 8 9.1 22 0 1 66 形、大于菌体、位于次端,菌体呈网球拍状。5.3.3.2 毒素基因检测a)菌株活化:挑取可疑菌落或待鉴定菌株接种T P G Y,3 51厌氧培养2 4h。b)D NA模板制备:吸取T P G Y培养液1.4m L至无菌离心管中,1 40 0 0g离心2m i n,弃上清,加入1.0m LP B S悬浮菌体,1 40 0 0g离心2m i n,弃上清,用4 0 0LP B S重悬沉淀,加入1 0m g/m L溶菌酶溶液1 0 0L,摇匀,3 7 水浴1 5 m i n,加入1 0 m g/m L蛋白酶K溶液1 0L,摇匀,6 0水浴1h,再沸水浴1 0m i n,1 40 0 0g离心2m i n,上清液转移至无菌小离心管中,加入3m o l/LN a A c溶液5 0L和9 5%乙醇1.0m L,摇匀,-7 0 或-2 0 放置3 0m i n,1 40 0 0 g离心1 0m i n,弃去上清液,沉淀干燥后溶于2 0 0LT E缓冲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生产制造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