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 S7 1 0 4 0 0 1N5 3a 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 T2 7 5 0 0-2 01 1p H 值测定用复合玻璃电极C o m b i n e dg l a s se l e c t r o d e sf o r t h em e a s u r e m e n to fp Hv a l u e2 0 11-1 0-3 1 发布2 0 1 2 0 1 0 1 实施宰瞀鹛鬻瓣警麟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仪1”前言G B T2 7 5 0 0-2 01 1本标准按照G B T1 1 2 0 0 9 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
2、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 A C T C1 2 4 S C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雷磁仪器厂浦东联营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建忠、王巧梅、金春法、王震涛、何品刚、何海东。1 范围p H 值测定用复合玻璃电极G B T2 7 5 0 0-2 0 1 1本标准规定了复合玻璃电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溶液中p H 值的复合玻璃电极(以下简称电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
3、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 B T1 9 12 0 0 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 S O7 8 0:1 9 9 7,M O D)G B T2 8 2 92 0 0 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 B T1 1 6 0 6-2 0 0 7 分析仪器环境试验方法G B T2 7 5 0 1-2 0 1 1p H 值测定用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3 分类3 1 使用场所按使用场所分:a)实验室型;b)在线型。3 2 被测水溶液温度按被测水溶液的温度范围分
4、a)常温:(5 6 0);b)高温:(4 0 9 5)。3 3 电极的零点p H按与仪器匹配的零点p H 分a)p H 7 型;b)p H 2 型。4 要求4 1电极正常工作条件电极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5 4 0);b)相对湿度:9 0。G B T2 7 5 0 0-2 01 14 2 电极的百分理论斜率(P 1 s)电极在(3 1 0)p H 范围内的百分理论斜率(P T s)应符合表1 的要求。表1电极的百分理论斜率(P T S)试验溶液温度百分理论斜率(P T S)实验室型在线型2 5(常温型)9 79 56 0(高温型)4 3 电极的零点p H 值电极的零点p H
5、值应符合下列要求:a)p H 7 型:7 士1;b)p H 2 型:2 1。4 4 电极的内阻电极的内阻应不大于5 0 0M f l。4 5 电极的碱误差电极的碱误差应符合下列要求:a)常温型:1 5m V;b)高温型:2 0m V。4 6 电极的实用响应时间电极的实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m i n。4 7 实验室型电极的重复性实验室型电极的重复性不大于0 0 2 p H。4 8 在线型电极的稳定性在线型电极的稳定性不超过土0 1 p H 2 4h。4 9 电极参比部分的内阻电极参比部分的内阻不大于1 1 0 4n。4 1 0电极敏感膜的单点压力球泡型电极的敏感膜应能承受1k g 的平面单点压力
6、而不损坏。4 1 1 电极的外观2电极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极应粘结牢固,完整光洁,无气泡、裂纹;b)电极的导线不应有烫伤;芯线、屏蔽线与电极插头应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c)电极的标志应符合7 1 的要求。一4 1 2 电极的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适应性G B T2 7 5 0 0-2 01 1电极经包装后,应符合G B T1 1 6 0 6 2 0 0 7 中的相关要求,其中:a)低温贮存:(一1 5 士2);b)高温贮存:(5 5 2);c)交变湿热:温度5 5,相对湿度9 5;d)碰撞:加速度1 0 0m s 2,脉冲持续时间1 6m s,碰撞频率(6 0 1 0 0)次m i n,
7、碰撞次数(10 0 0 土1 0)次;e)自由跌落:跌落高度2 5 0m m。电极经上述试验后应满足4 2 4 9、4 1 1 的要求。5 试验方法5 1 试验条件电极的试验条件与设备、溶液要求:a)在G B T1 1 6 0 6-2 0 0 7 规定的参比条件下进行试验;b)电极应预先在外参比溶液中浸泡8h(或按制造厂规定);c)溶液温度除标准中另有规定外,常温型为(2 5 士0 2),高温型为(6 0 士0 2);d)p H 计或离子计,其分辨率不低于0 1m V,输入阻抗大于1 1 0”n;e)电导率仪:不低于2 0 级;f)除试验方法另有规定外,均在仪器的示值变化每分钟不超过0 5m
8、V 时读数;g)电阻:1 0 0(1 土2)M o;h)台秤:最大秤量为5k g;i)秒表:分辨率优于0 1s;j)银丝:1m m 1 5 0m m;k)试验用标准缓冲溶液按G B T2 7 5 0 1-2 0 11 制备;1)饱和氯化钾溶液。5 2 电极的百分理论斜率将被测电极的引线与p H 计(或离子计)的测量端连接,将电极依次浸入标准缓冲溶液B 4 和B 9,测得其相对应的电极电位E。和E m,则电极的百分理论斜率(P T S)按式(1)计算。P T S 一嚣踹式中:E。电极对在标准缓冲溶液B 4 中测得的电位,单位为毫伏(m V);E。电极对在标准缓冲溶液B 9 中测得的电位,单位为毫
9、伏(m V);p H 日标准缓冲溶液B 9 在规定温度时的p H 值,2 5 时为9 1 8 2 p H,6 0 时为8 9 6 8 p H;p H。标准缓冲溶液B 4 在规定温度时的p H 值,2 5 时为4 0 0 3 p H,6 0 时为4 0 8 7 p H;K 理论斜率因数,2 5 时为5 9 1 5 7m V p H,6 0 时为6 6 1 0 2m V p H。5 3 电极的零点p H 值用5 2 的电极电位E m 等参数,按式(2)计算电极的零点p H 值(p H:)p H:一p H m+罴G B T2 7 5 0 0-2 0 1 15 4 电极的内阻在5 2 测得电极电位E
10、m 后,将i 0 0 M n 的电阻R。与被测电极R。并联(见图1),测得电极电位E:,按式(3)计算电极的内阻R。R。一里坠主i 旦R。式中:E z 电极并联电阻R。后测得的电位,单位为毫伏(m v)。5 5 电极的碱误差p H 计或离子扯叫图1电极内阻试验接线圈将电极依次浸入标准缓冲溶液B 9 和B 1 2,测得其相应的电极电位E。和E 一,按用式(4)计算电极的碱误差妊。如一K(p H B l z p H B 9)一(E 一E B,2)(4)式中:p H B-z 标准缓冲溶液B 1 2 在规定温度时的p H 值,2 5 时为1 2 4 6 0 p H,6 0 时为I I 4 2 6 p
11、H;E 一电极对在标准缓冲溶液B 1 2 中测得的电位,单位为毫伏(m v)。5 6 电极的实用响应时间将电极浸入标准缓冲溶液B 4 中的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每1 0S 读数一次,当仪器显示值每分钟变化不超过0 5m V 时,停止计时,记录下来的这段时间减去1r a i n 即为电极的实用响应时间。5 7 实验室型电极重复性将电极依次浸入B 4、B 6、B 9 三种标准缓冲溶液,在每种标准缓冲溶液中重复测量六次,每次测量时间间隔为1r a i n,电极浸入标准缓冲溶液2m i n 读数,更换标准溶液时应清洗电极。对每种标准缓冲溶液的每组记录值,按式(5)计算标准偏差s;,然后按式(6)计算三
12、种标准缓冲溶液标准偏差的平均值S,即为电极的重复性。SK式中:s。第i 组的标准偏差,p H;既第i 组的第j 次测量值,单位为毫伏(m V);E。第i 组测量值的平均值,单位为毫伏(m V)。3s。S 一2 一卒f,VG B T2 7 5 0 0 一2 0 1 15 8 在线型电极的稳定性将电极浸入标准缓冲溶液B 4 中3 0 m i n 后读取电位值E。,以后每隔1h 记录一次,经2 4h 运行后,取与昂偏离最大的读数E 按式(7)计算漂移量M 即为电极的稳定性。M 一E。=1-F E o(7)式中:M 最大漂移量,p H;E。,与晶偏离最大的读数,单位为毫伏(m V);E。电极浸入标准缓
13、冲溶液B 4 中3 0m i n 后的读数,单位为毫伏(m V)。5 9 电极参比部分的内阻将电极和银丝浸入饱和氯化钾溶液中,溶液的液面应超过参比部分的液络部,用电导率仪进行测量,电导率仪上的常数设置为“1 0 0”,温度设置为“不补偿”状态。电极插头的参比端和银丝分别与电导率仪的两输入端连接,测得电导率示值,计算其倒数,即为电极参比部分的内阻。5 1 0 电极敏感膜的单点压力在台秤秤盘中心放一块光洁的有机玻璃板,调节台秤示值为零。手持球泡型电极使其垂直与有机玻璃板接触,并缓慢地下压,使膜受力,至台秤指示为1k g 时,缓缓地抬起电极检查敏感膜。5”电极的外观凭目视和手感在灯光下检验。5 1
14、2 电极的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适应性将电极按7 2 要求包装后,进行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适应性试验。a)低温试验按G B T1 1 6 0 6 2 0 0 7 中第1 5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b)高温试验按G B T1 1 6 0 62 0 0 7 中第1 6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c)交变湿热试验按G B T1 1 6 0 6-2 0 0 7 中第8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d)碰撞试验按G B T1 1 6 0 62 0 0 7 中第1 8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e)自由跌落试验按G B T1 1 6 0 6-2 0 0 7 中第1 7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6 检验规则6 1 检验分类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
15、式检验。6 2 出厂检验6 2 1 每支电极须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6 2 2 出厂检验项目为:4 2、4 3、4 6、4 1 0,不允许有不合格项出现。6 2 3 若入库超过六个月再出厂,则必须重新进行出厂检验。6 3 型式检验6 3 1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a)电极设计定型时;b)当电极生产中断一年以上又恢复生产时;G B T2 7 5 0 0 m 2 01 1c)当电极的设计、工艺和材料有重大改变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正常生产,每年进行一次的周期性检验。6 3 2 型式检验的电极必须在出厂检验合格的批中随机抽取,若发现电
16、极玻壳冷爆,允许替换一次。型式检验方法采用G B T2 8 2 9-2 0 0 2 周期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其检验分组、检验项目、不合格质量水平(R Q L)、判别水平(D L)及抽样方案(n A c,R e)应符合表2 的规定。批质量以不合格品百分数表示。表2 型式检验序检验检验项目要求章条试验方法不合格质量水平判别水平抽样方案号分组章条(R Q L)(D L)(n A c。R e)1电极的百分理论斜率(P T S)4 25 22电极的零点p H 值4 35 3A2 56(01)3电极的实用响应时间4 65 64电极的外观4 1 15 1 15电极的内阻4 45 46电极的碱误差4 55 57实验室型电极的重复性4 75 78在线型电极的稳定性4 85 8B5 06(12)9电极参比部分的内阻4 95 91 0电极敏感膜的单点压力4 1 05 1 0电极的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1 14 1 25 1 2境适应性6 3 3 型式检验不合格应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并落实措施,重新进行型式检验。若型式检验再次不合格,则应停产整顿,产品停止出厂检验,待解决问题,经型式检验合格后,方可恢复出厂检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