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 B 1 5 9 8 0 一 1 9 9 5H y g i e n i c s t a n d a r d o f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f o r s i n g l e u s e me d i c a l p r o d u c t s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方法,特制定本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灭菌、消毒前、后的卫生标准。本标准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包括灭菌的和消毒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生产企业中生产、装配、包
2、装车间等生产过程和生产工人手提出1?生要求的质量控制。本标准适用于各类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生产企业,也适用于灭菌与消毒服务单位。2 引用标准 G B 7 9 1 8.2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查方法 G B 8 3 6 8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G B 8 3 6 9 一次性使用输血器 G B 4 8 8 3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 9 9。年版)3 术语31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3.2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3.3 灭菌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进入人体组织 无菌、无热JJ.、无溶血反应和
3、无异常毒性检验合格,出厂前必须经灭菌处理的可直接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3.4 消毒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接触皮肤、粘膜,无毒害检验合格,出厂前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可直接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4 灭菌与消毒标准4.1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产品必须用环氧乙烷或电离辐射或其他经卫生部审查合格的方法进行灭菌和消毒。所用灭菌与消毒设备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卫生许可证。4.2 一次性医疗用品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或消毒出厂时,环氧乙烷残留量不大于1 0 1,g/8,4.3 灭菌与消毒的微生物指标:4.1,产品初始污染菌数:灭菌产品管道类内腔S I O c f u/件次,外部簇1 0 0 c f u/件次;非管道类
4、(1 0 0 c f u/件次;敷料类-l 0 0 c f u/g;消毒产品簇1 0 0 0 c f u/件次或重量W.4.3.2 灭菌与消毒产品均不得检出致病菌。4.3.3 生产、装配、包装车间空气细菌总数,灭菌与消毒产品分别-5 0 0 和 2 0 0 0 c f u/m ;物体表面细菌总 数分别 毛1(和2 0 c f u/c m ,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5-1 2 一 1 5 批准1 9 9 6 一 0 7 一 0 1 实施G B 1 5 9 8 0 一 1 9 9 54.3.4 生产工人手细菌总数_0.5 p m粒子数G3 5 0。个/I。如企业自 行检测困难者,可委托所在辖区卫
5、生防疫站进行。6.2.2 于 生产车间(控制区)关键操作点,每周进行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和生产工人手细菌总数检测。6.2.3 对每 一 批号产品,分别随机抽取 1 0 件样品进行初始污染菌数和灭菌后的无菌检测或消毒后的菌数检测。6.2.4 以上各项均记录存档备查。7 产品包装标志了 门每套产品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小包装要有下列标志 a.制造厂名称、地址和商标;b.产.I P 名称和型号;c卫生许可证号;d.使用说明;e.灭菌方法和有效期;f.生产日期。了.2 中包装用塑料袋密封,要有下列标志 a.制造厂名称和商标;b.产品型号和数量;c生产口期;d.出厂批号;e 使用说明书。了.3 大包装箱上要有
6、下列标志:a.产品名称、型号和数量;b _ 制造厂名称和地址;c.卫生许可证号;d.产品出厂批号和灭菌日期;e.灭菌合格证和有效期。8 检测方法见附录 AG。G B 1 5 9 8 0 一 1 9 9 5 附录A空气中细菌总橄检测方法 (补充件)A l 测定空气中动态下细菌总数。A 2 采用平板暴露法;车间在 3 0.z 以上者,于东、西、南、北(距墙 l m处)、中五点;小于 3 0 m 者,于一条对角线里、中、外三点,高度均在 1.5 m处采样,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9 c m直径)按上述采样点和高度布放,暴露 1 5 m in 后立即关盖,于3 7 C 温箱培养2 4 h 后观察结果,求出
7、5 个或 3 个采样点的平均菌数。计算公式见式(A l):菌数/m75 0 0 0 O N二 二 二一.AT(Al)式中:A T N平板面积,C M ;平板暴露时间,m i n;平均菌落数。附录B物体表面和生产人员手细菌总数检测方法 (补充件)B 1 采样方法 将内径为5 c m X 5 c m的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根据物体表面积大小,采平行样 工 4 个,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涂抹 1 0 次(往返计为1 次),将棉拭子放人 l O m 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对生产人员手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甲沟至指根处往返涂抹
8、1 0 次后,将棉拭子放入 l o m l _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B 2 检验方法和结果计算 将每个采样管震打S O 次,混匀,1 0 倍递减稀释,对每个稀释度(取3 个稀释度),分别取 1 m L放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倾注2 块平板),用普通琼脂培养基作倾注培养,置 3 7 C 温箱培养2 4 h,观察结果,取菌落数为3 0-3 0 0 的平板计算,求出平均菌落数。苗 扮/。2=三 些道壁夕些继遨一 一 采 样 面 积(c m z)(Bl)菌数/每只手=平均菌数X 稀释倍数 ”(B 2)附录c初 始 污 染 菌 数 检 测 (补充件)c l 采样方法C l.1 对可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
9、医疗用品,如输液(血)器,注射器、注射针、透析器及各类导管等,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 9 9。年版)规定执行。c 1.2 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抹采样,被采表面1 o o c m,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 o o c m=取 l o o c m,aC 1.3 敷料类可用无菌手续取 l o g,放入l o o m 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后取样。G B 1 5 9 8 0 一 1 9 9 5c 一CL4 采样数量:各类产品每批随机抽取 1 0 件样品。检验方法和结果计算将每样取5 份平行样,检验方法参照G B 7 9 1 8.2 规定执行。计算公式为菌
10、数/每件次(或9)=平均菌数X稀释倍数 件次或重量(9)(C2)法D杏-录检附菌 无(补充件)D 1 无菌检查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 9 9 0 年版)“无菌检查法”规定执行。D 2 采样方法 按 C l 章。附录E电离辐射灭菌或消毒检测法 (补充件)E 1 经常性检测可使用剂量测定仪。E 2 每批产品必须做消毒或灭菌效果检测。以短小杆菌芽胞E 6 0 1(A T C C 2 7 1 4 2)为指示菌,每片菌量为5 X W-1 0 个(灭菌时)或1 0,(消毒时),杀灭9 0%微生物所需剂量D,。值为1.7 k G y。于最小剂量处,每次至少布放 1 0 片生物指示剂。E 3 灭菌或消毒
11、效果评价标准:灭菌或消毒后回收菌片连续培养(3 7 C)7天无菌生长,可报告灭菌或消毒合格。同时均设阳性对照。附录F环级乙烷灭菌或消毒效果检测 (补充件)F l 每批产品必须进行消毒或灭菌效果检测。以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 T C C 9 3 7 2)为指示菌,以布片或厚滤纸片(0.5 X 1.O c m )为载体,每片菌量为5 X1 0 1 0 个(灭菌时)或1 0 个(消毒时)在环氧乙烷剂量为6 0。士3 0 m g/L,5 4 C,相对湿度6 0%,杀灭9 0%微生物所需时间D值为2.6-5.8 m i n。于最难杀灭处仁 层布放于对角线里中外三点,中层两点,每点平行 2 片生物指示剂
12、,布放于各点的外包装内。F 2 灭菌或消毒效果评价标准:灭菌或消毒后回收菌片,连续培养(3 7 0C)7 天无菌生长,可报告灭菌或消毒合格。同时设阳性对照。附录G产品环粗乙烷残留量测试方法 (补充件)G 1 测试目的 以此确定产品消毒后启用时间,当产品原料与消毒工艺改变时应予测试。G s 1 5 9 8 0 一 1 9 9 5G 2 样品采集 于环氧乙烷灭菌后,立即从同一消毒批号的三个大包装中随机抽取一定量小包装样品,采样量至少应够作两次测试用。分别于环氧乙烷灭菌后2 4 h及以后每隔数天进行残留量测定,直至残留量降至4.2 条所规定的标准值以下为合格。G 3 仪器操作条件 仪器:气相色谱仪,
13、氢焰检测器。操作条件:柱:C h r o m o s o r b W.H P,8 0目;玻璃柱长 2 m,直径3 m m.柱温:1 2 0 C。检测器:1 5 0 C,气化:1 5 0,C。载气量:氮气:3 5 m L/m i n;氢 气:3 5 m L/m in;空气:3 5 0 m I./m i n,柱前压:1 0 8 k P a,G 4 操作步蕊G 4.1 标准配制 用1 0 0 m L玻璃针筒从纯环氧乙烷小钢瓶中抽取环氧乙烷标准气(重复放空二次,以排除原有空气),塞上橡皮头,用l O m L针筒抽取上述1 0 0 m L针筒中纯环氧乙烷标准气l O m L,用氮气稀释到l 0 0 m
14、L(可将 l o m l标准气注人到已 有9 0 m L氮气的带橡皮塞头的针筒中来完成)。用同样方法根据需要再逐级稀释2 -3 次(稀释1 0 0 0 1 0 0 0 0 倍),作三个浓度的标准气体。按环氧乙 烷小钢瓶中环氧乙 烷的纯度、稀释倍数和室温计算出最后标准气中的环氧乙烷浓度。计算公式见G I:4 0 X 1 0 c=二 二-代 代,花吮 几甲,丁 1;入 乙艺。4X i v-X I S 2 7 32 7 3+t (Gl)式中:c 标准气体浓度,p g/m L;K-稀释倍数;t 室温。G 4.2 样品处理 至少取 2 个最小包装产品,将其剪碎,随机精确称取2 g,放入萃取容器中,加入5
15、 m L三氯甲烷或丙酮,充分摇匀,放置4 h 或振荡0.5 h 待用。G 4.3 分析 待仪器稳定后,在同 样条件下,环氧乙 烷标准气体各进样。5 p L,待分析样品各进样2 K L,根据保留时间定性,根据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计算。C 4.4 计算 以所进环氧乙烷标准气的微克(P 9)数对所得峰面积(或峰高)作环氧乙烷工作曲线。以样品中环氧乙烷所对应的峰面积(或峰 高)在工作曲 线上求得环氧乙烷的量A(p g),并以式(G 2)求得产品中环氧乙烷的残留量。X=一 一 AV X Va(G2)式中:X A产品中环氧乙烷残留量f i g/g v从工作曲线中所查得之环氧乙烷量,P R;G B 1 5 9 8 0 一 1 9 9 5m 所取样品量,9;v 毕 萃取液体积,m L;V 二 进样量,mL.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由辽宁省卫生防疫站负贵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慧贤、崔森、谷京宇、翟廷宝。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