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B/T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09-03-10实施2009-03-05发布绿色食品 草莓生产技术规程Green food-Technological regulations for strawberry productionDB51/T 8732009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65.020.20B311DB51/T 8732009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园地选择和规划14 育苗管理15 栽培管理26 病虫害防治37 果实采收3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及部分推荐农药4I前 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
2、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由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葛荣、干大木、周白娟、杨文、曾海山、郑秀芳、李卫II绿色食品 草莓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草莓生产的园地选择和规划,育苗管理,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绿色食品草莓简易设施栽培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 391 绿色食品 产
3、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3 园地选择和规划3.1 园地选择3.1.1 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5 ,气候温和,一月份平均气温5为宜。3.1.2 产地环境质量以土壤pH值6.57.5,有机质含量在2 %以上,土层深厚,质地为壤土、沙壤土,通气透水,排灌方便为佳。其灌溉水质和大气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3.2 园地规划园区规划,包括防护带、道路、排灌系统和小区划分、品种配置、附属设施等,合理布局并绘制平面图。规划区域按每50 m 规划一条灌溉渠和园区交通道路,以及作业田间(块内)操作道。4 育苗管理4.1 品种及母株选择选
4、择抗病性强、抗寒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采用简易设施栽培方式的,选择休眠期短、外观鲜艳、耐储运的品种,如丰香。种苗质量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母株,提倡使用脱毒苗。4.2 苗床准备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4 000 kg5 000 kg,3月上、中旬耕地后,结合施用基肥、土壤消毒剂,将苗床地整平整细,使肥药与土壤充分混匀后待移栽种苗。4.3 移栽时间及方法春季日平均气温达到10 以上时移栽母株。按1.0 m1.5 m开厢及时定植母株苗。1.0 m开厢中间定植一行,株距0.5 m;1.5 m开厢中间定植两行,行距0.7 m,株距0.5 m。栽植深度是苗心茎部与地面平齐,深不埋
5、心,浅不露根。4.4 苗期管理4.4.1 肥水管理定植后浇透定根水,成活后进行中耕除草,追施2次3次提苗肥,采用30 %清粪水灌窝,或以浓度0.2 %0.4 %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4.4.2 植株管理匍匐茎发生后,将匍匐茎在母株四周均匀摆布,并在生苗的节位上培土压蔓,促进子苗生根。整个生长期及时人工除草,去除花序,疏去过多过密小苗,促进壮苗形成。4.4.3 假植育苗分为营养杯假植和苗床假植两种方式,提倡采用营养杯假植育苗。4.5 壮苗标准具有5片7片展开叶,色浓绿,叶厚,苗高20 cm25 cm,根茎粗度1.0 cm以上,根系发达,单株苗重25 g以上,顶花芽分化完成,无病虫害。5 栽
6、培管理5.1 土壤消毒有条件的采用太阳热消毒的方式。先将基肥中的有机肥施入土壤,深翻,灌透水,土壤表面覆盖地膜密封,时间至少为40天。5.2 定植时期地膜覆盖栽培在9月中旬至10月初定植,小拱棚设施栽培在8月20日9月5日定植。5.3 栽植密度起垄双行的栽植方式:一般垄高30 cm40 cm,上宽50 cm60 cm,下宽70 cm80 cm,垄沟宽20 cm。株距15 cm18 cm,行距25 cm35 cm。平厢栽植方式:按150 cm包沟东西向开厢,沟宽30 cm,沟深20 cm,四边沟深40 cm,每厢定植5行,边行离厢边15 cm,株距15 cm18 cm为宜。5.4 栽植方法栽植时
7、边行幼苗新茎弓背朝向厢内,要求达到浅不露根,深不埋心,防止幼苗烂心死亡。定植后浇透定根水,5.4.1 覆盖地膜于10月中旬11月上旬覆盖地膜,选用幅宽65 cm70 cm,厚度0.015mm,韧性强,透光率10 %的黑色地膜进行地面覆盖。盖膜前,中耕清除园内杂草及枯、老、黄、病叶,平整厢面,浇透肥、水后立即盖膜。把膜四周拉紧固定,于株心处开一小口将苗引出膜外,将膜紧贴土面,然后四周压严,注意膜面整洁,防止破损,保持到采果结束。5.4.2 搭建小拱棚采用地膜+小拱棚栽培的草莓园,在11月上旬,选择双幅宽1.0 ,厚度0.03 mm0.04 mm的优质透明膜进行扣棚。拱棚竹片长2.0 ,间隔0.8
8、 1.0 插于厢面两边呈拱形,棚高0.4 0.45 ,以厢边植株叶片不接触棚膜为宜。5.4.3 棚膜管理通过揭、盖拱棚膜调节棚内温度、湿度及透气。晴天早揭迟盖,阴天迟揭早盖,忌几天不通风透气。扣膜后一个月和拆棚前一个月以防高温为主,控制棚内温度在28以下,冬季以保温为主。5.5 肥水管理5.5.1 水分管理移栽后注意保持土壤湿度,使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 %70 %。灌溉方式采用半沟水浸灌,提倡使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法。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果园,及时排水,在雨季和果实成熟期注意排除园内积水。5.5.2 施肥管理5.5.2.1 施肥原则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施氮、磷、钾化肥;重
9、施基肥,轻施追施,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5 %80 %,追肥2次3次,施肥可结合灌水进行。使用的肥料应符合NY/T 394规定。5.5.2.2 基肥按667 产1 500 计,需N15 kg、P2O514 kg 、K2O15 kg。每667施腐熟有机肥3 000 kg5 000 kg,施N、P2O5 、K2O比例为151515的氮磷钾复合肥50 kg 80 kg。提倡使用硫酸钾,以全田撒施或沟施为主。5.5.2.3 追肥移栽后追施提苗肥2次3次,覆盖地膜前追施有机肥,适当补充微量元素,以穴施为主。5.6 植株管理和花果管理春季草莓植株萌发后,及时摘除病叶、植株下部呈水平状态的老叶、黄化叶及匍匐
10、茎;开花坐果期摘除偏弱的花序,保留2个3个健壮的花序。花序上高级次的无效花、无效果及早疏除,每个花序保留7个12个果实。6 病虫害防治6.1 主要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芽枯病、炭疽病、根腐病和芽线虫;螨类、蚜虫、白粉虱、蛞蝓、蜗牛等。6.2 防治原则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6.3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品种,使用脱毒种苗,发现病株、叶、果,及时清除烧毁或深埋;收获后深耕40 cm,借助自然条件,如低温、太阳紫外线等,杀死一部分土传病菌;深耕后利用太阳热进行土壤消毒;合理轮作。开花和果实生长期,加大放风量,将棚
11、内湿度降至50 %以下。6.4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诱杀白粉虱和蚜虫,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6.5 生物防治扣棚后当白粉虱成虫在0.2头/株以下时,每5天释放丽蚜小蜂成虫3头/株,共释放三次。6.6 化学防治加强病虫害测报,选择最佳防治时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并交替使用不同的农药,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同一生长周期只能用一次,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及部分推荐农药参见附录A。7 果实采收7.1 果实采收标准果实表面着色达到70%以上。7.2 采收时间根据草莓果实的成熟期决定采收时间。采收在上午9时11时、下午5时
12、6时,避免在高温下和雨天采收。7.3 采收方法采收时用拇指和食指掐断果柄,将果实按大小分级摆放于容器内,采摘的果实要求果柄短,不损伤花萼,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3附录A (资料性附录)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及部分推荐农药表A.1绿色食品草莓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及部分推荐农药防治对象防治适期推荐农药及每667 m2用量安全间隔期(d)白粉病初花期枯草芽孢杆菌10亿孢子/g 5001 000倍喷雾204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400500 mL 喷雾2050 %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5 000倍喷雾20病毒病定植后20天2 %宁南霉素水剂 200400倍喷雾20蚜虫点片发生期25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2 g3 g喷雾770 %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1.5 g2 g喷雾102.5 %鱼藤酮乳油 80100 mL 喷雾20蛞蝓、蜗牛发生期6 %四聚乙醛颗粒剂 300 g400 g 撒施10螨类5头/株石硫合剂 0.20.3 Be(波美度) 喷雾20(花期不能用)5头/株240 g/L螺螨酯6 0008 000倍喷雾45注:如有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化学农药,应优先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