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CSTEA 00029-2021 沙县红边茶栽培技术规范 The planting specification Shaxian red-edge tea 2021-08-31 发布 2021-08-31 实施 ICS 67.140.10 CCS X 55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发 布 团 体 标 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沙县区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为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沙县区农业农村局、三明市茶叶学会、福建省沙县宏苑茶业有限公司、沙县夏茂茶叶协会、沙
2、县夏茂天露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沙县山富企业有限公司、沙县天宝峰家庭农场、沙县天雨家庭农场、沙县广善茶业有限公司、沙县天富茶叶专业合作社、沙县景远茶叶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钊、杜起洪、杨卫琼、林忠平、兰英、邓声豪、官发松、吴光侣、许梅榕、冯鸿弦、胡安栋、陈荣辉、曾进东、李鹏春、吴文宝。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STEA 00029-2021 1 沙县红边茶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沙县红边茶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茶树栽培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沙县红边茶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 11767 茶树种苗 GB 5043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 5043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DB35/T 1322 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沙县红边茶 Shaxian red-edge tea 在沙县区行政区域范围内,适制沙
4、县红边茶的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采用独特工艺制作而成,具有条索状、色青褐、香浓、味醇、叶底“青腹边红”独特品质特征的乌龙茶。3.2 一基三追 one basic and three top-dressing manuring 指开采茶园在肥培管理中,在每年茶园封园时期(秋末冬初)施一次基肥,在春茶、夏茶、秋茶的开采前 23 周各施一次追肥。4 茶园选择与规划 4.1 园地选择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STEA 00029-2021 2 4.1.1 红边茶生产区域应选择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土层深厚、PH4.56.5,空气、水质和土壤的各项污染物质的含量限值均符合 NY/T
5、 391 的要求。4.1.2 建设茶园时应控制和减少对原地貌、植被、水系的损毁,应符合 GB 50433 的有关规定。4.2 茶园规划 4.2.1 按照“规划科学化、建园梯层化、路网水泥化、路旁绿树化、梯壁留草化、用水灌溉化”原则,做到山、水、田、园、林、路综合规划,合理留护原有林木、草坪及原地表植被。4.2.2 在上风口保留或种植防护林带,在茶园种植地与非茶园种植地之间保留或种植隔离林带和草带。4.3 茶园建设 4.3.1 茶园开垦按照“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原则,分层保护绿色植被;建设梯层茶园,表土回沟,外埂内沟,茶园园区内的道路、沟渠两侧或一侧种植行道树,园头地脚裸露空地应种遮荫树、防
6、护林;梯层茶园的建设山场坡度应25。茶园建设执行 DB35/T 1322 标准。4.3.2 茶园建设过程中应符合 GB 50433 和 GB 50434 的要求,有效控制水土流失。4.3.3 老茶园改造按照生态茶园建设的要求进行“改土、改树、改园”,逐步实现茶树良种化、区块园林化、茶园水利化,应符合 DB35/T 1322 标准。4.4 茶园道路 根据园地规模设置主干道、支道与步行道,主干道宽 3.5m4.5m,支道宽 2.5m3.0m;在茶园与支道之间,设置宽 1.0m1.5 m 的步行道。坡地茶园道路应按“之”字形绕山开筑。5 品种选择 5.1 主栽品种 选择肉桂、水仙、岭头单丛、黄观音、
7、金观音、金牡丹等适制红边茶的高香品种,并按照早中迟芽品种搭配。茶苗质量执行GB 11767标准。6 茶树栽培管理 6.1 茶园种植 种植时间宜选择秋末冬初或早春(即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和2月中旬至3月上旬)的阴雨天气。种植规格依茶树品种性状情况可采取双行双株、单行双株或双行单株的条栽种植方式,每666.7m2种植3000株4800株,株(丛)距33cm35cm,双行条栽小行距33cm35cm,大行距1.5m1.6m。6.2 树冠培育 6.2.1 树冠培育留养结合,分别采取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剪、台刈等树冠管理技术。6.2.2 定型修剪。幼龄茶树期间需进行 3 次以上定型修剪,以培养层
8、次结构,第一次定剪采取苗期定剪或定植剪(高度15cm20cm),以后每次定剪高度位置提高15cm20cm。开采茶园树高控制在80cm110cm,树幅在 120cm150cm。6.2.3 轻修剪与深修剪。轻修剪每年进行一次,剪去冠面 3cm8cm;深修剪每 4 年5 年进行一次,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STEA 00029-2021 3 剪去冠面绿叶层 1/22/3(约 10cm15cm),属于冠面改造。6.2.4 重修剪与台刈。对未老先衰或虽衰老但主干仍尚强壮的茶树在离地面 30cm45cm 处进行重修剪;对严重衰老的茶树在离地面 5cm10cm 处进行台刈。6.2.5 各类修剪操作的具体时
9、间、方法及其要求执行 DB35/T 1322 标准。6.3 茶园土壤管理 6.3.1 茶园施肥。包括底肥、基肥、追肥、根外施肥等。底肥选用有机肥等在种植前施于定植沟底,有机肥每 666.7m2施 1.2t1.5t;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磷、钾肥;追肥可选用复合肥、速效氮肥或生物肥、有机复合肥等。施肥量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生产茶类适当调整比例,通常按每生产 100kg干毛茶施用 13 kg14kg 纯氮,磷钾肥量按比例计算。其具体的施法时间、用量、次数、肥料选择等应符合 DB35/T 1322、NY/T 394。6.3.2 肥料元素配比。幼龄茶园氮磷钾肥比例为 2:1.5:1 为宜,每亩施用纯氮
10、量 3kg8kg。开采茶园采用“一基三追”,有机肥作基肥其纯氮量应占全年的 40%左右,磷钾肥随基肥一并施入;全年氮磷钾比例掌握在 24:1:1。6.3.3 茶园耕作。茶园耕作主要有浅耕、除草、中耕、深耕(翻)。浅耕和中耕的深度分别为 5cm10cm、10cm15cm,年 2 次3 次,在生产季节茶芽萌发前进行,并结合除草和追肥;深耕深度在 20cm30cm 左右,在封园时结合清园埋压杂草和施基肥,每年或隔年进行。6.3.4 茶园覆盖。采用生物、铺草覆盖和种植遮荫树等方式。茶园行间裸露面进行铺草(茅草、秸秆)覆盖、间作绿肥(矮杆豆科作物),梯壁种植葡伏性作物或浅根性护壁草,园内地角、路头、路边
11、种树,增加茶园地表覆盖率。绿肥可选择白三叶、平托花生、爬地兰、圆叶决明、印度豇豆等;遮阴树可选用天竹桂、银合欢、桂花树、樱花、马褂木等。地表覆盖率要求达 70%以上。6.4 茶园绿色防控 6.4.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的品种,合理耕作锄草,科学修剪、采摘、施肥、深翻、清园等。6.4.2 物理防治,采取人工捕杀、灯光诱杀、色板诱杀、食饵诱杀等。6.4.3 生物防治,利用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如蜘蛛、瓢虫、捕食螨、寄生蜂等以虫治虫,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等防治茶树病虫害。6.4.4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应严格遵循 GB/T 8321、NY/T 1276、NY/T 393 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农药,应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_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