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清代道光初年的安东改河建议_封锋.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638440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道光初年的安东改河建议_封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代道光初年的安东改河建议_封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代道光初年的安东改河建议_封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12023 年 第 7 期史海探迹清代嘉庆年间黄河水患开始严重,道光帝即位之后,对于黄运湖河的治理,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代价。河道总督作为治河的直接参与者,其治河的观点与实践对这一时期河道的治理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当时的河道总督张井,提出在安东(今江苏涟水)改河入海。这一意见与两江总督琦善、副河督潘锡恩的意见不同。水情日趋复杂,治河官员之间观点不同,又时常推卸责任。在这种内部不大协同的情况下,河道的治理出现了必然的失误,为此几人都受到了道光帝的责罚。一、安东改河建议的提出与实施清廷定鼎中原之后,京城的粮食等物资主要仰仗东南地区的供给,于是沿用明代的漕运之策。为了维持漕运,继续将徐州到淮安一段

2、黄河作为运道,并进行治理维护。黄河利用淮安以下的淮河下游作为入海通道即“夺淮入海”,对运河造成巨大的威胁。为了漕运的稳定运行,必须综合治理黄河、淮河、洪泽湖、运河。康熙帝即位之后,一度将漕运、河务、三藩作为头等大事,写在宫廷的柱子上,时刻提醒自己。经过康熙朝几十年的治理,开挖了中河(今中运河下段),使黄、运彻底分离,取得了黄河、淮河、运河大治的局面,一时运河畅通,漕运便利。经历了雍正、乾隆两朝数十年,到了嘉庆朝,黄河裹挟而下的泥沙,逐渐淤积于清口的一隅之地,甚至黄河的泥沙已经开始倒灌洪泽湖,淤垫于洪泽湖底,黄河下游也淤积不畅;淮河之水又壅积洪泽湖,威胁淮安、扬州两府;黄河水与泥沙还进入淮扬运河

3、,导致运河受阻,漕运不畅,直接威胁到朝廷的供给。黄河泥沙将洪泽湖底逐步抬高,导致洪泽湖大堤不得不随之增高,这在无形之中给淮河下游增加了防洪的压力,也给“蓄清刷黄”带来了阻碍。到了道光时期,随着黄河水沙情形日益恶化,泥沙已经严重淤垫了河道。清道光四年(1824年)十一月初,洪泽湖水暴涨,又值狂风怒卷,高家堰十三堡(今洪泽湖二河闸北)、山盱六堡(周桥附近)迎湖石工被大风掣卸341段,长达11000余丈,下游下河地区一片汪洋。大堤决口之后,洪水东泄,导致淮河、洪泽湖水位急剧下降,黄河之水又乘势倒灌清口,跟进洪泽湖东泄。漕粮回空船只被阻,严重影响到朝廷的正常运转。江南河道总督张文浩因治水不力而被革职。

4、为治理河患,道光四年十一月,严烺调任江南河道总督。严烺上任后,河道仍然浅滞,漕船不能通行。道光五年(1825年)二月,黄水力猛,黄河大溜直入洪泽湖,然后进入运河,运河自北而南,直至扬州金湾各口,均受淤垫,当时运河河底淤垫达一丈有余。自清江浦到高邮200余里的运河上,粮船陷于泥淖之中,阻塞不前。直到该年秋天,洪泽湖清水上涨,才得以解困。据 清史稿河渠志运河 记载,当时新授两江总督琦善上奏说:“臣抵清江,即赴运河及济运、束清各坝逐加履勘。自借黄济运以来,运河底高一丈数尺,两滩积淤宽厚,中泓如线。向来河面宽三四十丈者,今只宽十丈至五六丈不等,河底深丈五六尺者,今只存水三四尺,并有深不及五寸者。舟只在

5、在胶浅,进退俱难。济运坝所蓄湖水虽渐滋长,水头下注不过三寸,未能畅注。淮安三十余里皆然,高、宝以上之运河全赖湖水,其情大可想见。”1不得已之中,提出了次年江南地区的漕粮临时采用海运的建议。摘 要:清代嘉庆朝,黄河开始倒灌洪泽湖,黄河下游也淤积不畅,导致运河航行受阻。道光帝即位后,不断加大对于黄运湖河的治理投入,但不成功。治河官员之间观点不同,又时常推卸责任,在河道治理上矛盾重重。安东改河建议的实施过程就反映了这些矛盾。关键词:清代;黄河;运河;治理清代道光初年的安东改河建议封 锋1 戴甫青2(1.江苏省档案馆,江苏南京,210019;2.中国水利史典编委会办公室,北京,100038)102档案

6、与建设ARCHIVES&CONSTRUCTION2023 年 第 7 期道光五年二月,署理东河总督张井上奏:“南河咨会,海口垫高八尺,此即淤垫之明征。今又阅二月之久,风闻海口一带,停淤愈多。伏思水流就下,恐下游有阻滞之处,上游即有漫溢之虞,转瞬伏秋汛临,似宜预为防范。臣籍隶江苏,既有所闻,应请敕下两江督臣、河臣,亲历查勘。俾海口深通畅达,毋任稍有淤垫。”2其后,张井奉命赴江南勘议河湖,提出在安东改河入海建议:“黄河病在中满。拟照阿桂改河避险,导使绕避高淤,由安东县东门上下,在北面另筑新堤,即以北堤改作南堤,中间抽挑引河,约深一丈。即由东门工以下导河,改由北面傍旧河行走,至丝网滨以下,仍归现在海

7、口。”张井的建议得到了道光帝的赞同,认为“张井所奏,甚合朕意”3,“张井会勘南河情形,悉心讲求,不分畛域,甚属急公,于河务亦颇有见识,着即调补江南河道总督”4。道光六年(1826年)三月,河东河道总督张井调为江南河道总督。安东位于淮河之滨,黄河夺淮之后,这里成为黄河入海的尾闾与泛滥地区之一。张井的改河之见,并没有得到两江总督琦善的赞同,琦善上奏认为此建议行不通。面对日益受阻的漕运,道光帝还是支持了张井的建议,让张井与两江总督琦善、江南副河督潘锡恩、河南巡抚程祖洛合办治河之事。道光五年九月二十二日,琦善与严烺上奏,“查勘灌河海口内外,河窄滩高,较现行海口,转无把握,难以率行改移,仍不如湖堤抛筑碎

8、石坦坡,尚可渐收蓄清刷黄之益”。5张井上任后,琦善等人与其意见不合,并且争论到了道光帝面前。道光六年六月,琦善上奏:“臣思改河之举,江省屡行而未成。减坝之法,昔人原备以分泄。前此河臣张井力主改河之议,自副河臣潘锡恩以及道将厅营,皆以为难行,即张井由东省奏带来江之通判范玉琨,委令查禀,亦云筑堤挑河,尚可设法办理,能否掣落黄水,实无把握。至开放王营减坝,道将厅营公同具禀,皆谓可行。臣复咨商张井,有无别策可筹。据面称,舍改河、减坝两者,余可毋庸置议。是开放减坝,为众论所同,而安东改河,为张井所独。兼以碎石阻遏,湖荡低洼,正恐为之未必能成,既成之后,亦多后患”。“设使张井初议改河时,众论皆同,抑或其事

9、虽异于人,行之并无后患,臣即赋性庸愚,亦断不肯苟且自安,舍利就害。今张井以臣为鄙夷其说,一似改河之中止,皆由臣一人之阻挠。在张井望治心殷,不自觉其出言之率易。臣惟知以公事为重,无庸再与置辩。”6道光帝将希望寄托在众人和衷共济,并予以警告,其在七月初七日寄六月三十日的上谕中说:“张井奏东门工改河,原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惟言其不便者甚多。旋据琦善会同张井等勘明,安东改河工程,恐有滞碍,请启放王营旧减坝,以期掣溜通漕。当降旨,照该督等所议办理。本日又据琦善奏,张井复申改河前议,似此迟疑不决,岂不又如严烺之欲办碎石坦坡,延宕经年,坐失机会?无论改河事多格碍,且时日迫促,亦万难赶办,御黄坝业经两年不开,本

10、年军船必须全数回空,来年重运必当照常行走。既据该督等会筹定议,道将厅营皆以为减坝可行,此时即应坚持定见,及早办理,毋再游移观望。时届立秋,漕船回空瞬至,倘启坝稍缓,空船归次少迟,尚无大碍。若竟迁延贻误,将来漕船不能回空,并误明春重运,朕惟琦善、张井、潘锡恩三人是问,决不宽贷,凛之慎之!”7张井本是南河的局外人,因自己的建议而调任南河,面对当时黄强淮弱,黄河的泥沙淤积已经严重到无法解决的局面,也是无力回天。到了道光七年(1827年),在花费600万两银子的治河经费之后,并无效果。于是道光帝震怒:“甫经放河,适遇黄水陡长,至关、孟两滩挑切胶淤,骤难刷塌,该督等又并未预为筹计。纵使本年重运均可北来,

11、而河底未能深通,将来又费周章,数百万帑金,竟成虚掷。若将该督等立予罢斥,重治其罪,转得置身事外,其何以专责成?琦善着拔去花翎,张井着降为三品顶戴,潘锡恩着降为四品顶戴,姑示薄惩,令其戴罪自赎。所有倒塘灌放各费,即着落该督等按成赔补,不准开销。”8关于此事,时人不无调侃。清代欧阳兆熊、金安清在 水窗春呓中记载此事:“降琦侯为阁学”,“以同知唐文睿倡议切滩,发新疆;管总局为淮扬道邹公眉经理未当,议处。一时物论沸腾,有五鬼闹王营之说:琦为冒失鬼,潘为怂恿鬼,张为冤枉鬼,邹为刻薄鬼,唐为糊涂鬼”。9二、改河未成的补救措施与安东改河议鉴于漕运不能停止,道光帝只能接受大臣的建议,暂开海运,先解决迫在眉睫的

12、漕粮运输困难。其后,在清口渡黄用“灌塘济运”(又称“倒塘灌运”)。具体做法是将御黄坝外的钳口坝改建成草闸,在临清堰和临黄堰之间形成可停集千艘船只的船塘,称“塘河”,即相当于今天船闸的闸室。“灌塘济运”是道光七年在清口开创的渡黄河的不得已之举,此举一直延续到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运河中断。“灌塘济运”是对清口黄河、运河关系的一种临时补救措施,其根源在于黄河泥沙在河床的淤积以及洪泽湖底的日益淤垫,致使“蓄清刷黄”策略的失败。张井是“灌塘济运”的执行者。清史稿记载:“井1032023 年 第 7 期史海探迹任两河凡十年。初治南河,锐意任事,洎兴大工,糜帑三百余万而无成效,仍为补苴之计,用灌

13、塘法,较胜借黄之险。勤于修守,世称其亚于黎世序云。”10张井的幕僚范玉琨,与张井“为两世交,又同宦夷门,洎同办马营坝、仪封两大工,朝夕共处,益相得”11。张井任河东河道总督时,曾奏请范玉琨任同知衔河东候补通判,共理改河之事。张井任江南河道总督后,复奏“改南河候补”。张井的奏折以及写给琦善等人的信件,多出自范玉琨之手。后来,范玉琨将为张井代笔的文字,汇集为安东改河议,并以此为张井鸣不平。范玉琨极力为张井开脱。顾春藻在 安东改河议跋中也说:“今始得读斯编,于东、南两河形势要隘了如指掌。而安东改河一议,尤为精确不磨,虽格而未行,而当盈廷发言之际,排众论以独伸其是,嫌怨不辞,剀切敷陈,必期得当而后已,

14、经济、文章,两堪千古。”12然而溢美之词并不能改变现实。安东改河议三卷,卷首有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李宽 安东改河议录存序与范玉琨安东改河议始末。安东改河议始末介绍了范玉琨与张井的交往,以及张井在淮安治理黄河的过程,顺及刊印此书的缘由。卷一收录了张井、琦善、严烺、程祖洛的奏折,以及芥帅调任南河淮扬道迎节禀内加单 张芥航河帅复淮扬道书稿 淮海道面呈估计改河工程说淮海道面呈勘估情形折。卷二收录了 琦制军咨张河帅稿 张河帅咨复琦制军稿 安东改河议 地势高下辨 会奏改启减坝稿 致琦制军书内另单致琦制军书 续拟安东李工改河会奏稿 制军接续拟奏稿后先发参奏稿。卷三收录了 琦制军复书张河帅复琦制军信 改

15、河专奏第三稿 致琦制军书 致蒋襄平中堂加单 减坝堵后河仍抬高不能启坝通漕会奏请罪稿。卷末为道光二十五年 改河议后叙 与顾春藻所作 跋。安东改河议有道光二十五年刊本、小灵兰馆家乘本。2020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水利史典(二期)黄河卷一收录有杨亮的整理点校本。注释与参考文献1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13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786页。2 南河成案又续卷十二,第49页。3 南河成案又续卷十六,第34-35页。4 清宣宗实录卷九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082页。5 南河成案又续卷十三,第206页。6 7 南河成案又续 卷十七,第75、78-79页。8 南河成案又续

16、卷二十,第54页。9(清)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溃河事类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10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38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1651页。11 12中国水利史典编委会办公室:中国水利史典(二期)黄河卷一,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0年版,第238、300页。(上接第104页)(园区)、机关部门的20余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本次竞赛项目理论知识测验涉及档案基础理论知识、档案法律法规及相关整理规范等。(苏 悦)丹阳市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档案工作近日,丹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静慧带领部分人大代表对丹阳市档案工作进行调研。韩静慧一行先后参观了档案馆查档大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地察看了乡镇远程查档工作和基层档案室工作,听取了档案馆工作情况汇报,并与馆领导班子进行了交流座谈。(董国华)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举办红色电影画报展近日,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档案局、档案馆联合举办红色电影画报展,医药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高港区委副书记陶旭参观展览。口岸街道老电影放映员魏清荣从事电影放映事业达半个世纪,珍藏了2000余张电影画报,本次展览从中精选出38幅红色电影画报进行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