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略论校外儿童戏剧教育发展策略_仝斌.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639086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校外儿童戏剧教育发展策略_仝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略论校外儿童戏剧教育发展策略_仝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略论校外儿童戏剧教育发展策略_仝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校 园 戏 剧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艺术教育在中国蔚然成风,成一时教育之风潮。在某种意义上,重视艺术教育已成为中国社会各界的共识。戏剧教育作为其中的一支,在近 30 年间逐渐瞩目。众所周知,校外培训机构也是开展戏剧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一方面,此类机构有力地推动了艺术门类学科普及,也承担了校外美育教育的社会责任,对推行美育教育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一些非公有制机构治理机制尚不完备,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迅速扩张,且呈现出散点化、随机性、娱乐性、不可持续性等特点,这就进一步导致这类校外培训机构戏剧教育目的急功近利,教学方式不够规范、师资力量良莠不齐,教育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因此,探究当下

2、校外培训机构戏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途径,明确办学目的、推行科学治理、规范行业发展、加强师资建设、创新方法举措等均迫在眉睫。笔者在当下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现状中拟找出戏剧教育生成的社会语境,探析戏剧教育发展的诸多变化,提出如何在“泛娱乐化”现象下促进校外培训机构中戏剧教育学科健康有序发展以及提供适用于校外培训机构戏剧教育行课方法、评价体系和师资人才培养的方案等。以期深入探讨何为科学的戏剧教育运行机制、教育特征与时代价值。一、校外培训机构儿童戏剧教育发展现状当前,在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建校规模和办学侧重的不同以及城镇居民以“都市生活圈”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方式需求的影响下,戏剧教育在一定区域内的覆盖能力

3、有限。非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瞄准了这个缺口,以灵活机动的办学方式迅速扩张,在儿童戏剧教育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其次,非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在儿童戏剧教育发展实践中直面市场、细分受众群体,并据此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儿童戏剧教育提供了新养分和新方法,可以说,非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既是儿童戏剧教育的实践场也是田野调查现场,管中窥豹,可略见校外培训机构中儿童戏剧教育的困境。(一)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的构成与缺失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以省市行政机构架构为主导,呈金字塔状向下扩散。其机构隶属关系明确、治理科学规范、师资建设健全并具有较强的公信力等优势得到家长信赖,但在建校数量与容纳学生数量上来讲难以满足更多需求。实际

4、上,按照“一省、一宫、一中心”,各市、区(县)及单位各设一所少年宫的基本标准配置来看,数量极为有限。略论校外儿童戏剧教育发展策略文/仝 斌DOI:10.13369/ki.ddxj.2023.04.00726 校 园 戏 剧此外,因受空间的影响,儿童戏剧教育在课程设置与招生数量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空间上,合适开展戏剧课堂的场所有限,通常需要的都是一些空旷的教室,且不需要课桌,以便于开展戏剧游戏、戏剧排演;在招生计划上来讲,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通常是按照教室的功能规划招生名额,常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象棋、科技等课程,这样一来,可以分配用于开展儿童戏剧教育的教室自然有限。从时间方面来说,公有

5、制校外培训机构或因交通、距离等因素很难实现家长和学生在“都市生活圈”范围内的培训需要。而非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的出现,便填补了“生活圈”的空缺,并成为家长与学生的另一选择。笔者通过“西安市碑林区少年宫”和“陕西戏剧”官方微信平台发放电子调查问卷,共收到 1977 份有效回访。经调查问卷获悉,在择校方面,73%的学生家长受交通、“生活圈”的影响选择就近择校;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86%对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表示非常满意。在实践活动中,对“童星养成计划”“打造小明星”等商业性强的儿童戏剧活动的选择满意度仅有 9%。而在“您为孩子报名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戏剧课堂的主要动机”选项

6、中,91%的家长选择了“为培养提升孩子审美意识、道德情操和内外兼修的综合素质”。综上分析,“都市生活圈”是家长择校的主因。从建校数量和提供校外培训服务范围来讲,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的建校数量却力所不及,不能满足家长和孩子的需求。(二)非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社会效益评价不高非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因主办方性质以天然的商业自觉渗透乃至立体式覆盖到“都市生活圈”之中:从大型商业体到文化街区、居民小区、社区街道等都可以寻找到它们的身影。从非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的构成形式来看,如文化传媒公司、演艺公司、艺术培训公司旗下的校外培训机构是非公有制主导的经济组织。因私有制的经济属性,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为追求可观的经济效

7、益,合作办学、开设分支机构、授权培训的扩张发展,虽满足了“都市生活圈”的校外培训市场需求,但因无序扩张引起的管理混乱、师资不足、监管不力等因素,也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大众口碑逆转、乃至艺术教育主要目的旁落等现象发生。对于非公有制校外培训机构来讲,生存和发展是第一任务。特色教学成为吸引生源的重要手段,如重视教学体验,戏剧教师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外,还提供了日常教学跟进服务。培训机构要求教师每天在师生微信群中收发视频作业,并对每个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指导,其目的除了提升教学质量外,更加注重提升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粘合度。此外,自主举办的戏剧赛事与展演、戏剧影视拍摄与播出等丰富的儿童戏剧实践活动吸引学生

8、和家长,也成为了很多机构的“品牌”与标志。但这类活动也往往引起家长极大的诟病与抵触,因运营成本高、活动收费高的问题,“童星养成计划”“打造小明星”等一些儿童戏剧活动滋生少年儿童扎堆选秀,一些家长重金投入参与活动资本运作,使得儿童戏剧教育的普惠性、美育功能蒙上功利的阴翳;同时也让参与其中的社会、机构、老师、家长陷入永动的“内卷”中,难以脱身。可以说,教育资本化、泛娱乐化现象违背戏剧教育以戏育人、以戏化人之目的,是当前非公有制机构教育首先要直面的最大难题。二、校外培训机构儿童戏剧教育发展的困境从校外培训机构内部运作来说,将教育育人的本质置于经济利益之上,推出科学、严谨、规范的教学教材,是实现美育教

9、育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戏剧教育从业者的教学指导,也是戏剧教育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目前,适用于校外培训机构的儿童戏剧教育教材缺乏导致教育目的不明、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易滋生儿童戏剧教育市场乱象。(一)缺少适用教材、师资力量不足从事实来看,校外培训机构的学生或因升学、转学、住所发生变化、家长无法接送、退费等原因均会导致学生无法继续参加培训课程或无法参加第二期(第二阶段)培训,致使教学规划不得不随之改变或终止。27 校 园 戏 剧完整地完成一部专业性儿童戏剧教材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践,至少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时长及可持续性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校内有计划地开展可持续性的戏剧课堂是较容易实现的,而校外

10、培训机构往往难以实现长远可持续的教学活动,或因各种不确定因素而难以继续进行下一步教学计划。这也是校外培训机构不同于校内培训机构的主要因素。研发与推广适用于校外培训机构教学场景的教材,不断升级、优化教材质量,是保障发展校外儿童戏剧教育事业的基础。从校外培训机构中的师资建设来看,戏剧教师构成以兼职教师为主,缺少足够的专业专职教师。一些校外机构的戏剧教师以播音主持专业、音乐舞蹈专业教师兼任,对于儿童戏剧教育来讲缺乏专业指导;另外,一些兼职教师来自于当地专业文艺院团的演员、导演,因文艺院团演出工作任务需要长期外出等问题,导致师资的流动性大也是校外培训机构面临的困境。虽然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

11、师范大学等高校开设戏剧教育专业学科,但从招生人数、毕业去向来讲,难以满足当前市场对戏剧教师数量的需求。由此可见,师资力量的薄弱是阻碍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主因。(二)办学目标不清、美育意识不强儿童戏剧教育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戏剧课程实现以戏育人、以戏化人的美育功能,构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的共同体。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在发展中,为谋求生存与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戏剧教育这一育人载体,以“童星养成计划”“小明星大舞台”等举办各类主题培训、开展各类选秀大赛,将戏剧美育课堂变为“演员训练营”的市场资本行为。也有一些机构以培养“艺术特长生”为戏剧美育功能附加了一项有关升学考学的“新途径”。此类机构在

12、功利的驱使下或为提升宣传影响力,往往偏离轨道,逐渐被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在我国,戏剧教育学者普遍认为,戏剧教育作为美育课程,其主要具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包括想象力和创造力。”若机构把精力仅仅放在如何让学生在舞台上“华丽亮相”,让家长满意、让创收增益的最高任务,那么学生和家长对戏剧美育的期待与体验感将会逐渐降低,一个节目、一部戏、一台晚会、一部影视剧一次次名头不小的主题展示,家长拍照“晒孩子”,学生领奖无数,这些所谓的“成绩”是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思考。三、校外培训机构儿童戏剧教育发展途径在“双减”政策落地实施的背景下,校外机构儿童戏剧教育发展将面临新的局

13、面与挑战,适用教材、评价体系、师资建设也应有别于校内发展模式。现有的校外培训机构儿童戏剧教育活动在商业与资本的运作下,易淡化“以戏育人”的美育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如何适应校外培训机构儿童戏剧教育发展机制,笔者提出以规范教材提升办学水平,以规范治理引领科学发展,以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发展理念和途径。(一)规范统一教材,任重道远当前,我国专门适用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戏剧教育教材还未走向成熟,从教材的诞生到教学实践,再到不断提升与完善,得到从业人员的认可和市场的普遍需求,最终达到权威性、普及性还需漫长的路去走,更需漫长的时间去检验。笔者通过采访多位校外培训机构从事儿童戏剧教育的教师,了解到他们在开展戏剧

14、教育课堂中关于适用教材的问题并进一步梳理总结,在教材选择或编写方面提出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以教学板块连结教学任务目标,达到理论与实践教学双赢的效果。教学板块是指:将完整、系统化的知识谱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把它分解成不同的单元,将这些单元以板块的形式进行独立授课,但仍在一定时长内完成该谱系的全部单元授课。在 教育戏剧跨学科教学课程设计与实践 一书中,张晓华指出:“教学 模块(approaches)是指教学进行的程序结构策略与计划。教学模块能让课程进行完整,也能使学生有一个有趣的学习历程。”由此可见,不论板块式教学还是模块式教学都更适用于戏剧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但可以灵活运用,还可以有效衔接

15、不同的板块;不但没有破坏知识的关联性,还拥有了更灵28 校 园 戏 剧活、更赋实操性的课程设置,保证了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同时解决了校外培训机构在开展戏剧教育课堂时教学周期连续性、课时时长连贯性与否的问题。其次,在板块设计上,“表演元素训练”板块、“剧目排演”板块、“戏剧故事演诵”板块等,都可以更加独立地出现在教学活动中,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流动性强、年龄阶段差异大而造成的教学不畅。笔者在实践中开展的“儿童戏剧 剧目 班绘本剧 黑猫克莱蒙 排练与表演”,便是上述“剧目排演”教学板块运用的直接体现。该课程强调先有剧本,通过剧本设计课程周期、课时时长及教学方法,而剧中人物的数量便是本教学板块招生的计划

16、名额。这个板块较适用于有一定表演经验、表演基础的学生参加。又如“表演元素训练”板块,它强调通过戏剧游戏、戏剧表演基础练习使学生对表演元素中的“七力四感”有基本的掌握与运用。再如,“戏剧故事演诵”板块,通过剧本围读、故事与人物分析、分角色朗读等形式,重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逻辑重音、语态与情绪处理等方法与技巧。除此之外,也可以延伸和丰富教学板块,例如:“动物模拟”板块、“行动逻辑”板块、“解放天性”板块等。如果以推广教材形式出现,那么在板块的命名上,不必过于学术化、专业化,可用具有训练内容和教学特征的名称,如将“剧目排演”板块称之为“沉浸与扮演”或更生动地表达了该板块的教学目标与方法。研发与推行“板块”教学法,或可使校外培训机构学生在短期内或一个教学阶段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与体验。戏剧教育因自身的艺术性、实践性、综合性特点,在教学中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开展具有多元化、多样性的“美”的教育、情感教育。提出统一规范教材,并非统一标准之意,而是统一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并为之提供较强的学术参考价值,对于校外培训机构教学活动的评价也会因此体系化、标准化,并得到长远发展。(二)健全评价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