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 第 卷 第 期.(.)./:./.机器人工程专业育人模式研究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 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重点项目“长三角区域内机器人工程产业校企合作发展需求下的政策引导模式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作者简介:邢博闻()男(汉)黑龙江哈尔滨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教育管理学、机器人协同控制邢博闻张雅林刘雨青许竞翔(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上海)摘 要:“新工科”专业需要以培养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为目标需将“立德树人”理念完全融入专业建设的全过程 以上海海洋大学机器人工程建设为案例综合分析了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核心以培养新时期人工
2、智能浪潮引领下的合格建设者为出发点以培养秉承科技报国理想、传承攻坚克难精神的可靠接班人为着眼点设计专业的建设规划、途径与手段关键词:立德树人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引言 年 月 日至 日召开的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 到“两 个 维护”在综合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唯有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为我国落实“十四五”规划建设、实现 远景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与人才储备 如何将“立德树人”
3、理念融入高校专业建设之中尤其是融入新工科类专业的建设之中已经成为高校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所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为此刘善球等人以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论”为核心对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进行了阐述 肖傲将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的与“立德树人”理念相统一对不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顶层设计 从课程设计角度吴琳等人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新媒体平台、校园文化、心理咨询、党团建设和学生工作等领域对工科建设思政建设提供了方法与途径谭卫等人以网页制作技术课程的“结构段落标签”教学单元内容为背景展开整体设计到单元设计全面讲述课前、课中、课后如何进行适时适度的课程思政元素渗透 高琼通过深入分析当前能源动力类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培养
4、过程中的不足通过深化第二课堂建设完成了第一课堂成效的提升从而促进了学生全面和长效发展 上海海洋大学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如何满足新时期“新工科”专业的建设要求、如何提升投身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科研能力、如何服务长三角地区以及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发展需求实现教学带动科研、科研“反哺”教学从而培养出能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有用人才已经成为“十四五”期间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所着重考虑并深入探索的问题同时也是学校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所应着重考虑的问题二、上海海洋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建设背景(一)满足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人才需求伴随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我国
5、劳动力红利时代即将结束面临迫切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这使国内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年中国机器人销量达 万台全球占比约为 保有量.万台全球占比 本体市场销售额 亿元左右集成市场规模 亿元左右全球第一 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增加了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中国机器人行业的人才需求已经达到 万而缺口达到 万与此同时自 年以来随着逆全球化思想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抬头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加剧科技创新环境日益复杂使得高技术行业的“卡脖子”风险愈发突出为了走上独自自主的发展道路国家的发展也亟待机器人工程领域的专业科研人才(二)对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核心产业发展方向 年 月 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
6、新片区总体方案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目前在上海机器人“”空进布局中临港新片区兼顾了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双重产业定位 依托临港新片区内的“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创新和应用示范区人工智能产业尤其是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来自国家、上海以及新片区的三重扶持其具备了广泛的吸引力 在 年 月 日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集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若干政策中进一步增加了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域重大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上海海洋大学作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域内的高校承担着服务片区产业需求的责任也因此在产业对接、学生培养、人才就业等领域上获得了更
7、多的机会(三)推进上海海洋大学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试点工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之间结构性失衡问题 年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又审议通过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已经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成为推动高校学科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的动力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奠基铺路的关键力量更是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实施途径产教融合与工科专业具有先天的契合度而临港新片区内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也更适合与上海海洋大学的“新工科”学科集群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区域互融互生
8、年 月 日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揭牌预计到 年临港新片区将重点建设不低于 个高能级、高显示度的产教融合示范工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工程专业将作为上海海洋大学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先行者引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工程等专业深入转型切实融入产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三、上海海洋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建设规划(一)人才培养目标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是张謇、黄炎培创建于 年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学校在成立之初就承载着民族危难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期盼以“勤朴忠实”为校训将培养渔业领域的专业人才与维护国民渔权、国家海权的办学使命紧密结合在一起并逐步发展成为学科协调发
9、展的多科性大学在每一个学科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学校不仅深入分析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也在时刻关注着学科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将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服务国家发展的能力与觉悟作为衡量专业建设优劣的重要标准在充分分析当前我国机器人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产业方向基础上结合自身海洋特色化办学方向上海海洋大学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以培养新时期人工智能浪潮引领下的合格建设者为出发点以培养秉承科技报国理想、传承攻坚克难精神的可靠接班人为着眼点将培养以海洋机器人技术为特色、以服务临港新片区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为核心具备解决机器人工程领域实际工程问题的合格技术人员为根本目标的专业建设模式力求理论素养与业务能力相结合切实践
10、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二)专业特色 年上海海洋大学学校通过综合分析、整理办学资源在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点导师团队基础上以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为核心引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工程专业教师构建了机器人工程教学团队 团队包含专任教师 人(含国际导师 人、企业导师 人)其中具有自动化类专业学历的教师占比达到 以上满足自动化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上海海洋大学是以海洋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为了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发展要求、配合学校优势学科科研需要结合工程学院自身在无人艇及水下机器人领域的科研进展工程学院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以海洋机器人
11、工程技术作为办学特色进行有效建设并设计相应的教学、实践环节 结合当前上海海洋大学师资情况与院系规划布局机器人工程专 邢博闻等:机器人工程专业育人模式研究业首年度拟招生 人并在 年内将招生人数提升至 人/年同时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招生数等额降低以此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四、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途径与手段(一)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途径为了构建以服务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为就业“宽口径”、以海洋机器人技术为岗位“针对性”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体系框架实现“立德树人”理念的全课程、全流程融合上海海洋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采用了多个维度的层次化建设模式具体体现在:.校、企、政多方联动探索专业方向“
12、培养什么人”在机器人工程专业申报之初工程学院便将专业的建设规划与国家进步、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结合实际做到以目标为导向的建设在探索专业建设方向过程中主动向相关职能部门汇报来确定政策方向、积极向企业调研来了解发展需求、掌握机器人工程领域短期、中期及远景规划确定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海洋机器人领域的共性知识与技能储备做到校、企、政多方联动实现专业发展方向与培养“有用人才”需求的一致性.校、院、系多层协同搭建专业基础“怎样培养人”在确定机器人工程专业方向的基础上上海海洋大学组织教务处、科技处、规划处、财务处、设备处等多部门对工程学院的专业建设材料进行了可行性评估并提出了相关建设意见 同时工程学院在
13、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工业物工系相关教师的主动参与下完成了全院专任教师专业背景、科研方向、教学特长等方面的信息整理与汇总对机器人工程专业专任教师进行了选拔与核查这种以校级职能部门为依托、以工程学院为主体、以院内各系为根源的多层协同模式在师资、物理空间、教学经费等方面对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完备的支撑.党、政、学多元融合注入专业内涵“为谁培养人”在达成机器人工程专业设置条件的基础上工程学院党委、院学位委员会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以培养德行兼备、能服务国家工业强国建设需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需要、服务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需要的机器人工程领域专业人才为专业建设的内涵将
14、贯彻“立德树人”理念融入专业的每一门课、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将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责任感与奉献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投身国家建设的使命感与荣誉感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二)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机器人工程专业作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对象为了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契合专业特色建设需要在充分借鉴已建成专业高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上海海洋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工程认证思想为引导将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核心知识进行了归纳、划分与凝练将专业知识教育的必修课分成了门类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海洋特色类课程三类将选修课划分成机器人前沿技术模块、智能控制模块、机器感知模块及结构设计模块四部分并根据
15、课程知识体系的前后关系、各学期学时学分的均分原则将专业课程进行了有效的建设在确定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将学科知识与道德、素质培养相结合将“立德树人”任务融入每门课程的建设 机器人工程专业将专业负责人作为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双引路人”将每门专业课程所涉及的思政知识进行汇总、归类、整理与重新设计配合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开展真正做到思政教育的递进式、全流程、体系化(三)机器人工程专业师资建设合格的教师团队是培养合格学生的前提为此师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与核心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师资建设采取了以下途径:.自主学习培养“立德树人”教学意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
16、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与责任感”贯彻“立德树人”的前提是教师队伍自身应遵守较高的德行标准并且能深入分析、掌握学生所应具备的德行标准确定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所应着重培养的品质 而这个过程需要授课教师严于律己、自主学习将工程与社会伦理、职业规范、个人与团队关系等专业内涵有意识地融入教学中.模组交流提升“立德树人”教学方法得益于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模块化课程设计模式各模块课程的授课教师之间有了更密切的关联在课程模块内的老教师能帮助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方法、强化思政意识而同时年轻教师也可以帮助老教师接触新的行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发展需求 这种关联性既方便了教学内容的传承、优化同时也便于“立德树人”教学方法的分享.校企合作构建“立德树人”教学团队为了实现第一课堂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的有机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结合机器人工程专业采用了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了“双师型”协同育人教学团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进入企业生产一线、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懂得珍惜现有的学习时间与条件、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诚信精神、团队合作意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