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蚕桑产业做大做强加工链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刘开莉1 徐开遵2 罗献兴3 曹振木4(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5 3 0 0 0 7;2.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 3 0 0 0 7;3.柳州市鱼峰区里雍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柳州5 4 5 1 0 1;4.中农富玉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 玉林5 3 7 0 3 5)摘 要 蚕桑产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广西的蚕桑产业在推进全产业链建设中需要解决加工环节存在的产值及产品档次不高、经营主体意识不强、科技研发实力不足等问题,与此同时“东绸西移”的加快推进、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产业要素的有效集聚也给广西的蚕
2、桑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提出广西的蚕桑产业要做大做强加工链条,需要明确发展战略、实施“二次创业”、培强经营主体、强化科技支撑等对策与建议。关键词 蚕桑产业;加工链;经营主体;科技创新;二次创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蚕桑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1,也将迎来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发展契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蚕桑产业的重点省区,目前已具备蚕桑新品种选育和种养技术成熟、生产经营主体成熟、产品市场成熟、科技服务成熟等产业发展特点2。蚕桑产业已作为助农增收、巩固脱贫成果、支撑乡村振兴的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尤其在“十四
3、五”期间作为广西“1 0+3”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中的千百亿元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先后承接“东桑西移”和“东绸西移”的产业转移后3,广西的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虽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4,但现在仍面临着产业链条亟需优化重构,特别是茧丝绸精深加工和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需要做大做强加工链条5-6等发展新问题。只有解决好蚕桑产业发展的新问题,方可促进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将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1 广西蚕桑产业推进全产业链建设的现状分析1.1 蚕桑产业基本情况自开始实施“东桑西移”“东绸西移”工程以来,蚕桑主产区逐渐由我国东部向西部地区转移。广西形成了以南宁市、河池市、柳州市、来宾
4、市等4个城市为重心的蚕桑优势产区,在原料茧生产、丝绸加工、示范园区建设上形成集群。从2 0 0 9年到2 0 2 1年,广西蚕桑产业连续1 2年实现“四个最大”。一是全国最大的桑树资源基地。截至2 0 2 1年底,广西的桑园面积达1 9.1 8万h m2,排在全国首位,单位面积(6 6 7m2)桑园1年2次剪伐可产桑枝3t左右7,按照2 0 2 1年的桑园面积计算,可生产桑枝8 6 3万t/年,约占全国的2 5%,是四川省的1.2 5倍、云南省的2.8 8倍。二是全国最大的丝绸原料茧基地。广西的蚕茧产量连续1 7年位居全国首位,2 0 2 1年蚕74第4 3卷 第2期2 0 2 3年 6月 蚕
5、 学 通 讯N e w s l e t t e ro fS e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资助项目 2 0 2 2年度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重大专题研究项目(G X Z C 2 0 2 2-C 3-0 0 1 0 6 6-Y Z L Z)。作者简介 刘开莉(1 9 8 8-),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E-m a i l:5 6 4 5 1 4 2 5 6 q q.c o m通讯作者 曹振木(1 9 7 2-),本科,研究员,主要从事栽培及育种学研究。E-m a i l:c z m 1 2 31 6 3.c o m茧产量达4 0.7 4万t
6、,约占全国总量的5 5%,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丝绸原料茧基地。三是全国最大的生丝加工基地。截至2 0 2 0年底,广西的桑蚕丝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3 0%以上,自动缫丝机普及率达到1 0 0%。至2 0 2 1年,广西已有丝绸加工企业1 0 8家,其中缫丝企业9 0家、织绸企业1 5家、绢纺企业1家、丝绸家纺(丝绵)企业2家。四是全国覆盖率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2 0 2 1年,蚕桑生产遍及广西7 1个县(市、区),覆盖率6 4%;覆盖6 0 1个乡镇,约占全区4 8%的乡镇;覆盖50 0 2个行政村,约占全区3 5%的行政村;涉及养蚕农户约7 0万户。1.2 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1.2.1 加工产值较
7、低在全国第一大种桑养蚕生产规模的支撑下,近年来广西的蚕桑产业链条进一步向加工环节延伸拓展,形成了蚕丝被、捻线、绢纺、桑果酒、桑果醋、桑叶面等一批加工产品以及桂合、美兰赛斯、思福祥、南方丝巢、八桂蚕坊等一批茧丝绸品牌,但与种桑养蚕、蚕茧缫丝环节的生产规模相比,加工产品的总量不多、品牌影力不够、市场占有率不高,导致加工链条的产值总体较低,进而也制约了广西蚕桑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1.2.2 深加工产品数量少当前,广西的蚕桑产业链条仍以种桑、养蚕、售茧、缫丝为主,处于产业链条的初加工产品和半成品环节,例如以坯绸作为蚕茧加工产业链的终端产品,以桑果酒、桑果汁、桑叶菜作为桑资源加工产业链的终端产品,而对产
8、业链条中具有食、药用价值的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十分有限,对资源中有效功能性成分的提取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对高端丝绸产品生产等精深加工领域涉及不多。调查广西各地在种桑养蚕的生产活动中,大多是通过鲜茧或干茧缫丝织成坯绸后供给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进一步深加工成丝绸成品和丝绸工艺品,缫丝后的蚕蛹主要运销到山东等地加工成各种生物制品,桑果采摘榨汁后主要运销到广东等地加工成桑果酒和其他产品。由此导致了广西在全国蚕桑产业链条中处于原料及半成品供应地位,缺乏产业链终端和价值链顶端的环节,进而造成广西的桑蚕产业还没有实现高值化发展。1.2.3 产业主体意识不强自2 1世纪以“东桑西移”等为主题的全国蚕桑产业布局调整
9、以来,广西从种桑面积、养蚕规模达到全国最大进一步发展到茧丝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在这个过程中蚕桑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蚕桑加工主体也不断成长,2 0 0 0年至2 0 1 7年期间全区从仅有1 5家缫丝企业发展到拥有9 8家丝绸企业,其中缫丝厂8 8家、绸厂1 0家8。但是,作为全国蚕桑生产第一大省区,广西到“十三五”末期仅引进培育了天龙、桂宝等为数不多的与蚕桑有关的深加工企业,建设的蚕桑加工集聚区(示范区)也仍然处在生产高品质茧丝为主的初级加工阶段,还没有培育或打造出集蚕桑产品精深加工、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处理为一体的大型蚕桑加工龙头企业,更没有形成在全国具有话语权的大型蚕桑产业集团和国家级农业产业
10、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内蚕桑精深加工领域特别是茧丝绸生产的行业领军企业不在广西。1.2.4 科技研发能力不足广西的蚕桑产品加工科技研发力量,主要有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各市的蚕业技术推广站以及广西农业科学院加工研究所、广西大学蚕学研究所。在这些科技研发力量中,广西大学以教学作为主要职责,广西农业科学院加工研究所以整个大农业产品加工作为研究方向,这2个机构均未专门设立蚕桑加工学科;各市的蚕业技术推广站则以桑、蚕品种繁育和种养技术推广为主业,聚焦的是蚕桑产业链条前端的种桑养蚕环节,基本没有加工研发能力;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虽然设立了专门的加工学科,但专职的专业技术84蚕 学 通 讯 4 3卷人员不足1 0
11、人,财政稳定资助的年均科研经费仅1 0多万元。此外,广西还没有建立蚕桑加工领域的自治区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广西大学农学院也在学科调整中撤销了原有的蚕学专业,广西的蚕桑企业也基本没有建立自己的加工研发中心。综上,广西的蚕桑产品加工研发面临着科技创新平台缺乏和后继人才培养不足的困境。1.3 发展机遇1.3.1“东绸西移”加快推进带 来的发展机遇从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层面来看,进入“十四五”时期,全国加快构建统一大市场,加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度交融并相互影响,在新产业新业态兴起中同时驱动着传统产业链分工和配套进一步优化,我国总体上步入了又一次全国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梯度协调的发展时期。经过
12、2 0年的“东桑西移”和1 0多年的“东绸西移”,广西的蚕桑产业已经完成种桑养蚕、茧蚕缫丝等产业环节的集聚积累,在布局提升“十四五”产业体系时,聚焦推进“东绸西移”,重点向全国蚕桑大格局中的产业链后端和价值链高端进行布局,着力放大蚕桑生产集中地的优势,大力拓展蚕桑资源在食品、医药及日用化工等方面的综合利用,这些将为广西加快构建资源开发、茧丝生产、丝绸加工等全要素集聚的多元化发展完整产业链带来新的机遇。1.3.2 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带来的发展机遇从省级产业发展部署层面来看,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蚕桑产业打造成为广西的农业主导产业和助农增收产业,明确提出推进广西由蚕桑大省区向蚕桑强省区转变,
13、通过更大力度的对接和吸引全国蚕桑全产业链环节及要素向广西集聚,加快构建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现代蚕桑产业体系,并进一步明确了成为中国及世界最大茧丝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蚕桑茧丝绸全产业链集聚区、蚕桑产业多元转型发展先行区、石漠化蚕桑生态治理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此外,在自治区层面还出台了 广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 0 2 1-2 0 2 3年)广西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 等一系列“十四五”时期发展举措,把蚕桑加工业、茧丝绸产业等落实到了具体的投资项目,这些举措将为广西蚕桑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3.3 产业要素
14、有效集聚带来的发展机遇从产业自身要素集聚层面来看,近年来广西围绕做大做强茧丝绸精深加工和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加工链条,深入推进蚕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全国蚕桑全产业链要素向广西集聚,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地引进了多家知名茧丝绸生产与贸易企业,以南宁市、河池市、柳州市、来宾市、钦州市的丝绸工业为重点打造了茧丝绸产业链集聚区,创建了刘三姐高效生态蚕桑产业(核心)示范区等一批蚕桑产业(核心)示范区,引导原料生产、丝绸加工、示范园区在广西融合配置、集群成链,助力广西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茧丝加工生产基地,也为广西桑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 广西蚕桑产业做大做强加工链条的对策建议2.1 明
15、确发展战略以建设蚕桑产业强省区为目标,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放大“东桑西移”“东绸西移”在广西已形成集聚积累的产业外溢辐射优势,撬动和承载“东绸西移”进一步向广西形成全链条集群,做大做强蚕桑茧丝绸全产业链,加快构建高质量的发展方式、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提升广西蚕桑产业基础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广西蚕桑产业从规模数量粗放型增长向高质高效多元化发展转变,形成资源优势、规模优942期 刘开莉等:广西蚕桑产业做大做强加工链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叠加,巩固提升广西作为全国最大蚕桑生产基地的地位,将广西进一步建成全国最大的蚕桑茧丝绸全产业链集聚区。2.2
16、实施“二次创业”以精深加工和资源多功能综合利用为重点,实施广西蚕桑产业“二次创业”。大力推进“东绸西移”,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区位优势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东西部协作畅通机制,加强与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丝绸大省的产业链分工合作和市场良性互动,提升广西在全国蚕桑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横向促进蚕桑产业与食用菌、饲料、旅游、康养等外部产业的融合联动和跨产业集群,推进桑枝食用菌、桑饲料、桑蚕入药、蚕桑休闲旅游等多元化业态开发,化产业间扩张竞争为优势产业融合升级。纵向推动蚕桑产业像柳州螺蛳粉等产业一样打造全产业链,突出贯通产加销和融合农文旅,做大做强精深加工、高值化利用、品牌市场、休闲文旅等环节,运用“广西好嘢”等平台建立广西蚕桑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和产品附加值。2.3 培强经营主体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重点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示范带动效果好的茧丝绸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现有茧丝绸企业间通过兼并重组做大企业规模,提升行业集中度,发挥规模经营效应。培育壮大一批从事蚕桑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在财政帮扶、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