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一、引言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好得”不作为一个词使用,在语句中主要有两种常见的结构关系:(一)谓语“好”+补语标志“得”(1)这个收视率好得不得了。(当代 李敖对话录)(2)我国在唐朝时,长安街市上的裁缝师就知道,把发“绿毛”(青霉菌)的浆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可使伤口不发炎,而且好得快。(当代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上例中“好”均为形容词,前例义为“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 坏 相对)”。后例为“(疾病)痊愈”义,都在句中充当谓语中心语,“得”为补语标记,后接程度和结果补语。(二)助动词“好”+动词“得”(3)我也许该去自首?或者,让这小伙子带我去公安局,让他好得两万块钱(当代 作家文摘)上
2、例中“好”为“可以、便于”义,为谓语动词“得”的修饰语,表示“可以得到(两万块钱)”。由上可见,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好”与“得”是处于不同语法层面的跨层结构。但在清末民初白话小说,尤其是南方籍作家作品如 九尾龟 海上繁华梦 隋代宫闱史 文明小史a中,“好得”却是一个较高频使用的副词,例如:a 九尾龟,作者张春帆,别号漱六山房,江苏常州人,卒于一九三五年。海上繁华梦,作者孙家振,字玉声,上海人,清光绪末任新闻报馆编辑,曾创办 笑林报 等。隋代宫闱史,作者张恂子,上海浦东人,鸳鸯蝴蝶派作家。文明小史,作者李伯元,名宝嘉,别号南亭亭长,江苏上元人,生于清同治六年,在上海先后创办过指南报、游戏报、繁华报
3、等。近代汉语“庆幸”义副词“好得”的句法、语义及其来源卢惠惠(上海财经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2 0 0 4 3 4)摘要:本文对晚清时期南方白话文献中新生的“庆幸”义副词“好得”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特征进行了考察,并对它的形成过程和词汇化机制做了探索,认为它是在语义转喻和隐喻的基础上,通过类推机制,从含有语素“好”的庆幸义副词“幸好”“好在”与含有语素“得”的庆幸义副词“幸得”“喜得”“难得”等中截取“好”与“得”融合而成的新词。“好得”与明清时期的其他三个高频同义副词“幸亏”“好在”“喜得”相比有着一定的差异,它语法化程度较高,具有较明显的南方方言特征。关键词:近代汉语;副词;好得中图
4、分类号:H 1 0 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8-2 7 9 4(2 0 2 3)0 3-0 0 6 4-1 1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s h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P h i l o s o p h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2 0 2 3 年 5 月第 3 期M a y,2 0 2 3N o.3收稿日期:2023-03-2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晚明以来吴语白话文献语法研究和数据库建设”(21&ZD
5、301)作者简介:卢惠惠(1972),女,江西赣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汉语、汉语修辞学。65(4)不但是他,就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国、意大利国、葡萄牙国、挪威国、瑞典国,以及那些小国,做到公使的,没有一个不会说中国官话的。于今这三个俄罗斯武官,他们是新从旅顺口来,所以不懂中国话,好得他们海军里头的人也用不着懂中国话的。(清 文明小史)该“好得”与例(1)-(3)差异明显:“好得”作为一个语义融合的整体使用,相当于“好在”“幸好”等;位于句首,充当饰句状语,副词。通过搜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与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BCC),我们发现“好得”除在吴语区
6、作家作品中可见外,在其他南方方言中也可见,如广东南海籍作家吴趼人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可见使用,现代赣南客家方言、赣方言中也有该词的踪影。许少峰主编的 近代汉语大词典 录有“好得”一词,但释为“岂但、怎能。如唐岑参 送崔主簿赴夏阳 诗 知君新称意,好得奈何春。”与例(4)“好得”在使用时代、语义等各方面都相去甚远,当视为两个不同的词。此外,遍检各类词典、工具书均未发现收录该词,也没有相应的研究成果。为弥补此缺憾并深化“庆幸”义副词的研究,本文将以明清白话小说语料为基础,兼顾现代方言,归纳出“好得”的句法结构、语义关系、语用功能等,并对其来源及词汇化过程及形成机制做一探讨。同时也与近义词“幸亏
7、”“好在”“喜得”等进行比较,以丰富“侥幸、庆幸”义类副词的研究。本文所引语料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古代汉语部分(CCL)和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BCC)为主,其他方言语料来自该方言的母语者。二、“好得”的句法特征(一)“好得”的词性在清末的白话文献中,“好得”主要分布于主谓句、动词性短语或体词性短语之前。如:(5)宝玉便一部一部取出来看,却都是些 大题文府、小题三万选 之类,便撂过不看。又看那一箱时,却是大皮子的书,只有一箱不是。又叫把这箱不是的抬了进去。自己亲自检出来,摊放在空床上。好得房里有三个床,自家只睡了一个,便尽往那两个空床上去摆。(清 新石头记)(6)单说鹤山公事已毕,
8、然后携着挹芬逛了两天,少不得要替他买办些东西。好得鹤山的豪宦,一万八千的东西原不在他心上。(清 如此京华)(7)谁知子和将小白菜一只纤纤玉手,用力向怀中一扯,小白菜的三寸金莲,哪里站立得定,早一个娇躯,向子和身上扑下,子和即伸开双手,拦腰抱住,亲住了小白菜的香颊笑道:“腹中还不饿咧,只是口枯舌干,满身发燥,要借些水浇上一浇方好。好得三姑,我已化下了运动的钱,这个傻子倒还知趣,决不上楼,我们正可放大了胆,乐上一乐。”(清 杨乃武与小白菜)例中“好得”处于句首位置,其后的“房里有三个床”为存现句,“鹤山的豪臣”“三姑”为名词性短语。“好得”到底是副词性还是动词性词语呢?通过对语料的观察,我们发现“
9、好得”具有随意、非正式的口语会话语体特点,后接的体词性短语有蕴含信息,可以省略谓语部分,直接受“好得”修饰,如例(6)“鹤山的豪宦”,“豪宦”本为名词,义同“豪绅”,但该词含有“有钱有势或依仗权势横行不法”属性义,因此,“鹤山的豪宦”虽为名词,但突显的却是其形容词属性义,所以“好得”还应归为副词类。“好得”在现代赣南客家话中也有类似用法:(8)落甘么太嘅雨,好得介把伞。=下这么大的雨,好在有这把伞。上例“好得”后面为名词词组“介把伞”,因它的存在而避免了在下大雨这一不利条件下挨淋的后果,所以“伞”也有“保护、遮蔽”的隐含义,而隐含义是汉语母语者的共享知识,无须表达出来,也不会影响语义理解。值得
10、关注的是例(7),“好得”的直接成分为名词性词语“三姑”,光看“好得三姑”并不能解读出什么隐含信息,但据语境可知“三姑”实际上是话题主语,后续句“我已化下了运动的钱,这个傻子倒还知趣,决不上楼”是对其加以陈述的述题,也就是说,“好得”的实际修饰对象为后面的整个话题-述题结构,而非例(6)那样的单个 NP。这类用法在近代汉语中并非孤例,再酌举一二例以兹证明:(9)王道隆即将牙板儿授与了清玉。清玉便故作怪腔,引得小怜笑得花枝招展,伏在佃夫肩上。66清玉所唱的曲儿,却是市井无赖唱的,本不足登大雅之堂,好得一般狐群狗党,都是物以类聚,统没有正经。(民国 隋代宫闱史)(10)喻氏倒也旷达,吩咐小大不必同
11、生姑吵闹,一则闹将出来,声名难听。二则生姑同乃武的奸情在住在乃武之中之时,如今却已断绝往来。吵了起来,不要生姑一横了心,托了乃武出头,小大这种人家,哪里敌得过乃武的势力,倒弄巧成拙。好得他们二人,已断了关系,不如暗中监视,使他们不能会面,自然不能成好的了。(清 杨乃武与小白菜)“好得”还可与其他副词或词缀共现,这也符合副词的特征,例如:(11)小净 为何恩将仇报。倒把言语来唐突我。是你令尊不知哪里晓得了。差人发话。我适值在那里。为兄解劝。姑缓驱逐。我又不曾先在令尊前搬是非。又不曾托我去发话。好意报兄。难道倒是我不好么。生冷笑介 也好得有数。(六十种曲西楼记 诗藏 剧曲)(12)店小二道:“我们
12、本不知道她的所在,因有几个胆大的要知她的根底,相约预先伏于要路,四处探望,等得她来时,又好得先有一股青烟透起来,众人便详察那烟起的所在,飞奔前去观看,犹恐不能一定,仍旧伏在那里,等她回洞时留心细看。果然见那妖怪落在一山上,香气更加发越,直至有一个更次,香气方渐渐的收敛,妖便进洞去了。(清 蜃楼外史)(13)令二人忍着疼痛,将镖拔出,流净淤血,把金毛当着膏药一般粘贴上去,封住伤口。果然渐渐的血止痛消,不过无獭髓膏的神速,而且日后脱下伤疤,不免有些痕迹,还好的是腿上、肩头,无关紧要。(清 仙侠五花剑)(14)怎奈一双大足无可装小,只得把裙子放得下些,略为遮掩。又赶紧将头巾除下,揣在怀中,叫仆妇等人
13、松松地替他挽个时新高髻。好得是在深夜,容易瞒过。(清 蜃楼外史)例中“好得”之前有副词“也”“又”“还”,后有由系动词演化而来的词缀“是”共现,这些语言成分的改变与“好得”的排列顺序或删除对原来句意的表达不造成影响,与“好得”联用主要起强调或缓和语气之用。例(13)“好得”又写作“好的”,“的”与“得”字形混用在明清时期极为普遍。(二)“好得”的句法位置副词“好得”只能出现在主语之前,尚无主语之后的用例,位于主语之后的“好得”是短语结构,不表“侥幸、庆幸”义。例如:(15)华忠说:“你还是给我们找个人好。为的是把这位送到了,我好得个回信儿。”(清 儿女英雄传续)上例“好得”的“得”为强及物动词
14、,所带宾语“回信儿”为“获得”之物,通过动词“得”,致使宾语“回信儿”发生位移,即从某人某处转移到主语“我”的名下。而“好得”位于主语之前或主语承前省略时,“得”为没有及物性的词内成分,不具有使其后宾语位移的功能。例如:(16)江三嫂曰:“尔有何事,可即说明。”进喜先说昨夜得梦,后说爵主嘱托放火烧死皇甫少华,好得夺亲,道:“孩儿故狐疑不决,特请母亲定夺。”江三嫂闻言,心知小姐姻缘有在。(清 龙凤再生缘)句中主语“我”承前省略,“夺亲”为指称化了的动宾词组,“好得夺亲”意谓“我 才便于夺亲”。“得”为“能够”义的助动词作谓语。此“好得”未发生词汇化,但“得”的虚化程度高于例(15)的“好得”。再
15、看无法补出主语的情况:(17)袁后怎不要发生怨恨,便时时诈病卧床,不愿与义隆帝相见。好得义隆帝此时有了潘淑妃,便也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只要朝政一了,便回到西宫与潘淑妃饮酒取乐,再也想不着袁后了。(清隋代宫闱史)上例“好得”前面的主语无法补出,可以看作其前存在一个言者主语。“好得”修饰整个小句,对其后的“义隆帝”无致使或支配功能。该“得”的语义进一步虚化,作为词内语素与“好”融合成词,整体表达“庆幸、侥幸”义。67三、“好得”的语义特点 (一)“好得”的语义模式“好得”的语义模式可以概括为“A,好得 B,C”,其中 A 表示已存在或发生的不良情况或事件,B 表示相对有利的因素或条件,C 为由
16、于 B 的存在而将要出现的转机或结果。如:(18)【章秋谷和方小松的意思,原是不肯同往】A。禁不得陆仲文再三苦邀,只得允了同去。散席之后,陆仲文便拉了二人,径到如意里来。好得是【王小宝家离如意里只有一箭多路】B,【不多几步已经到了】C。(清 九尾龟)C 也可以是因 B 的存在而得以避免的后果,例如:(19)好得【如今我们二人已斩断情丝】B,不然,【岂不要恋恋不舍,弄到身败名裂呢】C。(清 杨乃武与小白菜)(20)阿金笑道:“对是蛮对,不过便宜(读热)点格班漂匪,好得【倪拾(读疾)着一注外快勒里】B,勿然,【是倪照实梗,先要尴尬哉】C!”(清 九尾狐)例中“不然”“勿然”引导的结果因得益于“好得”引导的条件或原因才没有出现。比较而言,C 为由于B 的存在而将要出现的转机或结果时语气要弱于 C 项是因 B 的存在而得以避免的后果,后者从否定角度表达,语气更为强烈,这从“不然”之后引导的反问句以及带有语气词如“呢”“哉”可知。试比较例(19):好得如今我们二人已斩断情丝,不然,岂不要恋恋不舍,弄到身败名裂呢。好得如今我们二人已斩断情丝,因此,不要恋恋不舍,弄到身败名裂呢。前句叠加了反问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