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14T 531-2015 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2647958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 531-2015 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14T 531-2015 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14T 531-2015 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14T 531-2015 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14T 531-2015 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DB14T 531-2015 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65.020.20B 05DB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5312015代替 DB 14/T 531-2009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规程2015-11-20 发布2015-12-20 实施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14/T 5312015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产地环境.14生产技术.25病虫害防治.36收获.47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贮藏.48生产记录.5DB14/T 5312015II前言本标准按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DB14/T 531-2009 无公害食品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与 DB14/T 531-2009 相比主要

2、差异如下: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一个标准(见 2009 版第 2 章);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两个标准(见第 2 章);修改了播前准备中相关内容(见 4.1.2、4.1.5 和 4.1.6);修改了田间管理中中耕除草和施肥相关内容(见 4.3.2 和 4.3.3);修改了病虫害防治中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关内容(见 5.2.2 和 5.2.4);修改了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贮藏(见第 7 章);修改了生产记录档案内容(见第 8 章)。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晋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定襄县华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沁县宝丰苑农业发展有

3、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阎会平、张璇、张跃芳、董燕飞、胡全平、刘军红、韩北。本标准于 2009 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14/T 53120151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大豆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贮藏和生产记录。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大豆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52大豆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404.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GB/T 8321(所有部分)

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2798.2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2部分:大田作物产品NY/T 5295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 5332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3.1产地选择生产基地须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产地周围 5 km以内没有对产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产地环境检测评价执行 NY/T 5295 的规定。3.2气候条件年有效积温 2 100 以上,年平均降水量 350 mm 以上。3.3土壤条件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 100 g/kg 以上

5、。土壤条件应符合 NY 5332 的要求。3.4空气条件产地空气质量应符合 NY 5332 中二级标准要求。3.5水质条件灌溉水质量需符合 NY 5332 的规定。DB14/T 531201524生产技术4.1播前准备4.1.1选地选择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排水良好且非连茬的地块。4.1.2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耕深 20 cm25 cm,播前浅耕。4.1.3品种选择选择适宜当地环境条件并经过审定的优质、高产、抗病、商品性好、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品种。4.1.4种子质量精选种子,清除病、残、秕、杂、小粒和杂物,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2 的要求。4.1.5种子处理用种子量 0.5

6、%的钼酸铵或硫酸锌拌种,再用种子量 0.3%的 75%百菌清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大豆专用种衣剂包衣处理。4.1.6施足底肥每 667 m2施有机肥 1 000 kg2 000 kg、磷酸二铵 15 kg20 kg。肥料施用需符合 NY/T 496 的规定。4.2播种4.2.1播期4.2.1.1春播:当 5 cm 耕层温度稳定通过 10 12 以上,即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播种。4.2.1.2夏播:6 月 10 日25 日播种4.2.2播深播深 3 cm5 cm。4.2.3播种方式条播或点播。4.2.4密度4.2.4.1春播:每 667 m2留苗 8 00010 000 株。

7、4.2.4.2夏播:每 667 m2留苗 15 00018 000 株。4.3田间管理4.3.1间苗DB14/T 53120153出苗后第一片复叶展开前间苗,拔除杂株、病苗、弱苗和小苗。4.3.2中耕除草中耕三次:苗高 5 cm6 cm,结合间苗浅耕;分枝前深耕,剔除苗间杂草;封垄前浅耕,同时培土。4.3.3施肥鼓粒初期每 667 m2用磷酸二氢钾 1.5 kg、硫酸锰 0.05 kg、钼酸铵 0.015 kg、硼砂 0.1 kg,溶于 30 kg水中叶面喷施。施肥具体要求按 NY/T 496 规定执行。4.3.4浇水开花前、结荚期各浇水 1 次,水质条件符合 NY 5332 规定要求。5病虫

8、害防治5.1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应用化学防治技术,达到无公害大豆安全、优质、高产的目的。防治方法5.2防治方法5.2.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品种,精选种子,汰除病粒。合理轮作倒茬,及时耕翻土壤,防止和减少幼虫或虫卵越冬;培育无病虫害壮苗;适期播种,避开病虫害高发期。5.2.2物理防治用频振灯诱杀小地老虎、豆荚螟、豆野螟成虫,按照灯管功率 15W 的单灯控制半径 120 m 进行布灯,高度为杀虫灯接虫口离地面 1.5 m2 m;用糖醋液诱杀小地老虎成虫,每 667 m2摆放糖醋盆5 个左右;利用黄

9、板诱杀蚜虫,每 667 m2悬挂规格为 20 cm 25 cm 或 25 cm 30 cm 的黄板 4060 张,诱杀蚜虫。5.2.3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利用田间捕食螨、寄生蜂、食蚜蝇等天敌消灭害虫,或释放天敌控制虫害发生。5.2.4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农药使用按 GB 4285 和 GB/T8321(所有部分)规定执行。5.2.4.1霜霉病用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 0.5%拌种。田间发病时,用 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喷洒。5.2.4.2灰霉病DB14/T 53120154发病初期,用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0、或 70%甲基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喷雾防治。5.2.4.3病毒病及时防治蚜虫,减少传毒途径。可用 20%盐酸吗啉呱铜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防治。5.2.4.4叶斑病发病初期,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喷雾防治。710 d 喷 1 次,连续防治 2 3 次。5.2.4.5白粉病发病初期,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8001 000 倍液喷雾防治。5.2.4.6地下害虫播种前将新鲜菜叶在 90%敌百虫晶体 400 倍液中浸泡 10 min,于傍晚撒在田间诱杀幼虫。出苗后于傍晚在靠近地面的幼苗嫩茎处用药液浸泡过的菜叶

11、诱杀幼虫;或每 667 m2用切碎的鲜草 5 kg,均匀拌 50%辛硫磷乳油 25 ml,傍晚撒施植株基部周围诱杀幼虫。5.2.4.7食心虫、豆荚螟卵孵化盛期至幼虫钻驻豆荚前,用 2.5%溴氰菊酯乳油等菊酯类农药 1 5002 000 倍液喷雾防治。5.2.4.8蚜虫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5002 000倍液或 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喷雾防治。5.2.4.9线虫病播种前,每 100 kg 种子用 35.6%的阿维.多.福悬浮种衣剂 355 g445 g 进行种子包衣。5.2.4.10红蜘蛛用 1.8%阿维菌素乳油 2 000 倍液,或 20%螨死净乳油 1 000 倍

12、液,或 20%哒螨灵乳油 1 500倍液喷雾防治,连喷 2 次。6收获6.1时间茎叶及豆荚变黄,豆粒归圆变硬及落叶达 80%以上时收获。6.2方法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不丢枝、不炸荚,割后晒 57 d,脱粒。7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贮藏DB14/T 53120155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执行 NY/T 2798.2,产品质量检测执行农业部办公厅文件“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大豆”的规定。籽粒含水量降至 13%以下才可入库贮存,仓库需有良好的防湿、隔热、通风、密闭性能,严防霉变、虫蛀和污染,分等、分类标准执行 GB 1352 有关规定。8生产记录建立无公害大豆生产档案,详细记录投入品名称、有效成分、登记证号、防治对象、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使用地点及面积、使用人员、安全间隔期等信息。生产档案要至少保存两年。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