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TCAIAS 001-2023 螺旋藻养殖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650760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6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CAIAS 001-2023 螺旋藻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TCAIAS 001-2023 螺旋藻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TCAIAS 001-2023 螺旋藻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TCAIAS 001-2023 螺旋藻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TCAIAS 001-2023 螺旋藻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TCAIAS 001-2023 螺旋藻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150 B 52 T/CAIAS 团体标准 T/CAIAS 0012023 螺旋藻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Spirulina 2023-03-01发布 2023-03-01实施 中 国 藻 业 协 会 发 布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IAS 0012023-1-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藻业协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

2、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内蒙古再回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丽江程海保尔生物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西学院、内蒙古鄂托克旗双丰宝绿藻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山市蓝藻生物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松、苏勇宁、陈军、谭应宏、葛保胜、罗光宏、郑行、李玉国、肖玉朋、李兆新、赵辉、周安善、邓祥元、薛命雄、李杰、雷卫疆。本文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限三年,到期复审。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IAS 0012023-1-螺旋藻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食品级螺旋藻养殖的术语与定义、生产工艺流程

3、、设施设备、接种前的准备、扩种、养殖池接种、日常管理、采收、主要虫害防治技术和生产档案的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食品级螺旋藻在敞开式、封闭式及半封闭式跑道池反应器中的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86.1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钠 GB 1886.2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钠 GB 1886.15 食品添加剂 磷酸 GB 1886.100 食品添加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GB 1886.228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碳 GB/T 244

4、0 尿素 GB/T 3559 农业用碳酸氢铵 GB/T 4553 工业硝酸钠 GB/T 5461 食用盐 GB/T 10531 水处理剂 硫酸亚铁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6919 食用螺旋藻粉质量通则 GB 19643 藻类及其制品 GB/T 20406 农业用硫酸钾 GB/T 26520 工业氯化钙 GB/T 26568 农业用硫酸镁 GB/T 37918 肥料级氯化钾 HG/T 2321 肥料级磷酸二氢钾 NY/T 391-202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SC/T 2047 水产养殖用海洋微藻保种操作技术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3.1 保种 采用适宜的方法保藏藻种的过

5、程。3.2 引种 筛选或引育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优良藻种的过程。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IAS 0012023-2-3.3 扩种 保藏的藻种,经多级扩大培养,为螺旋藻养殖池提供足量藻种的扩培过程。4 生产工艺流程 保种扩种接种养殖采收干燥。5 设施设备 5.1 水处理设施 深井水等适宜螺旋藻养殖的清洁水源、水泵、蓄水池、沉淀池和输水管等。5.2 藻种室 5.2.1 选择自然光照充足、环境清洁、蚊虫等昆虫少的地点建造育种室。5.2.2 藻种室温度应保持在15 30,超过此范围,应采取人工控温措施。5.3 藻种培养池 5.3.1 藻种培养池由不同大小池子构成。藻种池配备搅动藻液的叶轮搅拌器。排放口

6、设置在低洼处。藻种池逐级放大面积比例以1:5为宜。培养池周边应无裸露土地。5.4 养殖池 5.4.1 选址 应建在水质好、光照条件适宜,拥有良好的空气洁净度,场地开阔。尽量远离粉尘烟尘、废水废渣、垃圾焚烧等工农业污染源以及主要交通干道。烘干设备应设在养殖池下风向位置。养殖池周围应建立能防止动物进入的围墙。5.4.2 环境空气质量 应符合NY/T 391的有关规定。5.4.3 建造要求 采用跑道式水泥池(见附录A)或塑料薄膜养殖池。池深0.50 m,池宽8 m10 m,池长80 m100 m为宜。在池中间建养殖池总长度90%的隔墙一道,高度与池壁相同。池底找平并用水泥抹面,或细沙铺底并铺设底膜,

7、形成斜度为1左右的养殖池,转流搅拌尽量减少死角。5.4.4 配套设施 搅动藻液的叶轮搅拌器应安装于跑道池较低一侧(见附录A)。使用1.5 kW4.0 kW电机和1:40的减速机带动叶轮,让水流循环流动,水的流速设定在15/min以上为宜。叶轮叶片数量以使藻液出现大波浪为佳,多采用3片6片叶轮。采收口与排放口应并排设置在养殖池最低处,方便藻液汇入采收管路及洗池排放污水。养殖池的给水管应安装阀门,给水管上连接经汽化器汽化的二氧化碳管路。5.4.5 养殖池管理 养殖池应定期排空清洗。养殖空闲时水泥养殖池需蓄水养护,以防池子开裂。池底用塑料薄膜老化破损后及时更换。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IAS 0

8、012023-3-6 接种前准备 6.1 藻种 6.1.1 藻种 应选用无杂藻、无污染的钝顶螺旋藻或极大螺旋藻藻种。6.1.2 保种 除培养液按本标准规定执行外,其余的参照SC/T 2047规定执行。6.2 藻种质量要求 显微镜下观察,藻体呈蓝绿色,无明显杂物、无虫害、无杂藻,藻种宜选择个体粗壮,呈正常均匀螺旋状态。藻种浓度OD560大于1.0。6.3 养殖池清洗与消毒 接种前,应将藻种池或养殖池的积水排尽,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检修配套设施。藻种池、养殖池以及其他设施用浓度为2%的漂白粉(含氯30%)或石灰水溶液(pH大于13)进行喷洒或浸泡充分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6.4 培养液配制 6

9、.4.1 水质要求 养殖用水应符合GB 11607的要求。6.4.2 原料要求 原料要求如下:氯化钾应符合GB 37918的要求;硝酸钠应符合GB 4553的要求;碳酸氢钠应符合GB 1886.2的要求;硫酸镁应符合GB 26568的要求;磷酸二氢钾应符合HG/T 2321的要求;硫酸亚铁应符合GB/T 10531的要求;碳酸钠应符合GB 1886.1的要求;氯化钙应符合GB 26520的要求;磷酸应符合GB 1886.15的要求;硫酸钾应符合GB/T 20406的要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应符合GB 1886.100的要求。尿素应符合GB/T 2440的要求 6.4.3 常用的营养液配方 常用的

10、营养液配方见附录B,其中,简化配方B.2是我国生产螺旋藻企业常用的配方,pH应不低于8.5,不高于10.5。6.4.4 营养液配制顺序 各成份加入顺序为Fe、Mg、EDTA-2Na、Ca、N、P和K等,每加入一种成份应搅拌均匀,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另一种。碳酸氢钠最后加入,可直接下池或单独溶解后加入。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IAS 0012023-4-7 扩种 7.1 初选 将藻种接种在一级藻种池的营养液中,接种浓度OD560以0.2为宜,用电磁式空气泵连续搅拌增碳或用二氧化碳压缩气瓶直接增碳。培养6 d8 d后,当藻液浓度OD560达到1.0以上时,用200目以上滤布或其他过滤设备精选粗

11、壮、悬浮性好的藻种进行复选。7.2 复选 将初选出的藻种按7.1条要求再接种到新鲜营养液中,经6 d8 d培养后,藻液浓度OD560达到1.0以上,用150目滤布进行复选,以上步骤重复3次5次。7.3 扩种 当日平均温度达到20 或大棚内白天平均温度达到20 以上时,把复选后的藻种放入一级池培养。接种时间下午15:0017:00为宜,接种后藻液浓度以OD560不低于0.2为宜,经6 d8 d培养,藻液浓度OD560达1.0以上时,可接种到下一级扩种池,并逐级扩大到三级扩种池。7.4 藻种检查 7.4.1 从藻种液中随机抽取500 mL为样品。7.4.2 外观质量用目测或显微镜观察。7.4.3

12、藻种浓度OD560用分光光度计测量。7.4.4 检查结果应符合6.2条的规定,方能用于生产。7.5 藻种转运 液体藻种应用无毒封闭容器盛装,并留有适当的空间。运输时温度控制在15 30 之间,转运应快速完成。8 养殖池接种 8.1 蓄水及培养液配制 经6.3条规定消毒清洗后的养殖池,可以开始蓄水,并配制培养液。8.2 酸碱度 初始时pH值应控制在8.510.5范围内。8.3 接种时间 选择气温在20 或大棚内白天平均温度达到20 以上的晴天的下午接种。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IAS 0012023-5-8.4 接种浓度 接种后藻液浓度OD560不低于0.2为宜。9 日常管理 9.1 螺旋藻

13、养殖理化条件控制 培养液温度适应范围20 38,酸碱度(pH)适宜范围8.510.5。9.2 巡查 每天巡查数次,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厂内外禁止焚烧垃圾,搅拌器等设备运转情况,捞除养殖池树叶、纸片、塑料袋等杂物,查看藻液的颜色、气味、泡沫,池水高度,重点关注是否有轮虫等虫害发生,做好巡查记录。9.3 观察和检查 用显微镜观察螺旋藻生长情况,观察有无杂藻、原生动物、其它浮游生物等;用酸度计测量培养液pH值;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藻液浓度OD560;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和水温等。并做好记录。9.4 酸碱度控制 pH值低于9.5时,可适量添加碳酸钠溶液;pH值高于10时,可采用通入二氧化碳(应符合GB 18

14、86.228的有关规定)调节pH值。9.5 搅拌 9.5.1 搅拌器的转速控制,以水流速度不低于15 m/min为宜。9.5.2 晴天阳光充足时,使搅拌器连续工作,阴天白天每开机一小时停机一小时,雨天停机。夜晚停机。9.5.3 水温高于38时,应开叶轮搅拌器搅拌降温。9.6 水和营养液补充 9.6.1 水位过低时,应适量补充水,补水后视情况补充营养液。9.6.2 如遇下雨,水位过高时,应根据培养池实际检测情况,适当补充营养液。9.6.3 如使用表B.3配方,采收后按表B.3添加量补充营养成分。9.7 生长异常处理 9.7.1 如出现藻液发黄、起黄色泡沫等异常情况时,应分析异常原因。9.7.2

15、当藻液营养不良发生时,应及时补水提高水位或根据培养池实际氮、磷等检测情况,添加营养成分。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IAS 0012023-6-9.7.3 当有虫害发生时,应参照9.8中虫害防治技术进行防治。9.7.4 显微镜下观察,螺旋藻呈明显压缩弹簧状、藻体个体变小、采收量锐减等其他异常情况,应清池,并更换藻种及培养液。9.8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9.8.1 应从藻种阶段开始防止害虫污染。防治方法应根据具体虫害,选择以物理防治或碳酸氢铵防治为主。9.8.2 防治方法 9.8.2.1 物理防治 清晨开叶轮搅拌器之前,用100目纱网去除虫斑。9.8.2.2 碳酸氢铵防治 加碳酸氢铵预防虫害爆发或杀

16、虫;调整培养基酸碱度,pH值控制在9.011.0之间,抑制害虫生长。9.8.3 主要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防治见表1。表1 主要虫害防治 虫害名称 症状 防治方法 轮虫 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轮虫,体形球状,淡黄色表皮,头冠纤毛发达,体长300 m左右,使藻液发红。发现虫害,施用碳酸氢铵,用量为0.180.22 g/L。原生动物 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原生动物,藻丝体出现破残现象。提高螺旋藻浓度OD560值达到0.8以上,并用碳酸氢铵杀灭轮虫的方法杀灭原生动物,用量与杀灭轮虫相同。水蝇 藻液中可见水蝇幼虫,养殖池可见棕褐色的蛹浮于水面。对养殖场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养殖池周围无积水。发现水蝇蛹和幼虫,用100目滤网捞除。10 采收、干燥及贮存 10.1 螺旋藻采收周期根据各地情况具体确定,一般为3 d6 d为宜。10.2 半连续培养模式下,养殖池每次采收量不超过液位的一半,可根据藻液的浓度和天气的情况进行调整。经补水和补营养液后,藻液浓度OD560达1.0以上时,方可再采收。10.3 用水泵抽起藻液,用300目400目滤布过滤;经过滤后的藻液泵回养殖池,继续用于培养。10.4 藻泥经充分洗涤、干燥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