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第 期第 卷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是一项“全球共同利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解读潘 涌,余丽丽(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摘 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持续评估全球教育发展的进程,致力于教育的更新和变革工作。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 届大会期间发布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全球报告。该报告在人类发展新的历史节点反思教育,将教育视为一项“全球共同利益”。报告呼吁我们面向未来,达成教育的全人类共识:教育旨在塑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保障公民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加强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和共同利益的教育。在此“
2、共识”的基础上,报告提出诸多有关教育中教学、课程、教师和学校的具体革新原则和路径,共同展望 年及未来的教育。关键词:“全球共同利益”;教育共识;教育革新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称教科文组织)于 年成立“教育的未来”国际委员会(),历时两年于 年 月 日发布了一份新教育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简称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这是继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又称富尔报告)和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又称德洛尔报告)之后,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又一具有代表性的全球报告。面对日益复杂、动荡不安的全球发展格局,该报告广纳专家和公众意见,将教育视
3、为一项“全球共同利益”,旨在重新思考教育如何能够塑造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呼吁教育要面向未来而转型,增强我们教育革新的能力,以实现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发展。一、反思教育:转向“全球共同利益”理念教育是实现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基础。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世界时局风云变幻,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各种危机挑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我们要对教育进行反思和转型。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则是对此做出的回应。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潘 涌(),男,浙江嘉兴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丽丽(),女,安徽肥东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研究”()(一
4、一)从从“学学会会生生存存”到到“社社会会契契约约”为应对不同时局的全球挑战,半个世纪以来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系列深具思想性的全球报告,不断探索教育价值以革新教育路径,增强教育韧性,引领并推动全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年,教科文组织发布了第一份全球报告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该报告论述了 世纪全球教育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趋势;着重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立场出发,提出“学会生存”“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理念;简要分析教育国际合作存在的危机,以及合作的形式和范围。年,临近新世纪,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第二份报告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再次对世界教育进行了高瞻远瞩的思考,重申“终身教育”
5、理念;关注世界经济增长极不平衡的现状,强调经济的增长和人的发展;提出作为教育基础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思考教育的国际合作问题,扩大“地球村”的国际合作。这两份全球报告饱含教育创新思想,已成为当今讨论教育议题的基准文件,推动着全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飞跃进步,人类面临着国家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地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诸多新的挑战。教科文组织于 年发布全球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重新审视当前教育治理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受教育权和以教育为共同利益的原则;重申人文主义方法,呼吁反思当下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提出
6、以改善学习环境和创新学习方法为重点促进正义、社会公平和全球团结。如今,人类发展遭遇重重危机,面对日益复杂、动荡不安的世界格局,教科文组织就“教育如何能够塑造人类和地球的未来”这一时代问题,试图勾勒 世纪教育的轮廓,发布新的全球报告 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这份报告全面评估当前教育所面临的挑战,重新思考不同代际和文化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树立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呼吁全球团结与国际合作,发挥国际社会的力量,为构想教育的未来达成一份新的“社会契约”。教科文组织的这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全球报告既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又有极强的实践指导作用,引领不同时代的世界教育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纵观这些报
7、告,围绕着人的发展和团结教育两大主题展开,并逐渐呈现由关注人的发展到关注团结教育的取向,最终明确教育是由众人选择、靠众人实现的一种共同福祉和共同利益:教育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催化剂,提供我们应对共同挑战所需的知识、科学和创新;它将人与人、人与世界紧密相连,有助于我们团结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而开创新的可能性;它培养我们的能力,帮助我们在不断变化和不确定的世界中把握航向。(二二)重重塑塑人人文文主主义义教教育育观观教科文组织引入“人文主义”概念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 年,教科文组织就在新德里召开的“东西方人文主义和教育”国际圆桌讨论会上公布了会议纪要。不同文化、宗教传统以及哲学观念中的“人文主义”
8、有着多样的解读,这些解读都提出了教育所应关切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为教科文组织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思想借鉴。面向 世纪,教科文组织重申人文主义教育方法,旗帜鲜明地指出“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 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并将“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作为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基础。而在这份最新的报告中,教科文组织更是明确其核心理念是“将教育视为一种共同福祉,是众人共同做出的选择,需要通过集体努力来实现”,强调重塑“人文主义”:重新思考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看待人与人、人类与地球、人类与技术之间的
9、关系,从而为人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由此可知,随着时代的变化,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和诠释逐渐深 第 期 潘 涌,余丽丽教育是一项“全球共同利益”化,推动教育朝着“全球共同利益”的方向前进。“全球共同利益”是指全人类在本质上共同享有的裨益。将教育视为一项“全球共同利益”意味着教育和知识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权利。同时,我们还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教育是一项“全球共同利益”的深刻内涵:其一,“全球共同利益”面向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概念超越既有特定社会群体范围限制的“公共利益”,是所有人都可以享有的福祉。因此,教育和知识的创造、控制、习得、认知与运用要向所
10、有人开放。其二,“全球共同利益”以人类共同努力和紧密团结为基础。“共同利益”是在共同行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裨益,是“通过集体努力紧密团结的社会成员关系中的固有因素”,为人类的福祉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实现共同利益的必要基础。因此,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等集体组织需要承担规范共同利益的作用和责任,制定规范性的教育目标,加强整个社会对教育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其三,尊重文化和群体的差异性是“全球共同利益”的内在要求。多元世界的本质决定了教育环境、价值观和知识体系的多样化,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追求人类的共同福祉、尊重教育的基本权利。“全球共同利益”支持能够惠及所有人并保持文化多样性的社会和人类发展愿景。二、面向未来:达成
11、教育的全人类共识任何一次成功的教育改革必然始于思想和价值理念的革新。在教育改革中,人们关注的法律、结构和制度等因素只是冰山一角,家长和教师等所有教育参与者的利益、信念和动机等才是位于冰山之下更大且无形的关键部分。因此,所有的教育参与者达成对教育改革的共识是关键。新报告将教育视为一项“全球共同利益”,旨在创造和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实现这项“全球共同利益”,需要人类在共同面向未来的前提下,立足于包容、公平、合作和团结,进一步保障个人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和加强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和共同利益的教育。(一一)教教育育旨旨在在塑塑造造可可持持续续发发展展的的未未来来面向未来的教育始终是教科文组织的
12、核心议题,“教育的未来”国际委员会的成立便是最有力的证明。面向未来是实现教育转型和推动全球教育发展的价值方向,达成面向未来的教育共识,是塑造和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日益复杂和不稳定的世界变局中,全球环境、科技和卫生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源的严重耗损、气候极端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接踵而至,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以及当前和未来的福祉;迅猛的科技发展正改善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开辟了人类发展新路径的同时也使得社会和经济不平等日益扩大,民主的社会结构遭受侵蚀;公共卫生事件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流行使得人类遭受巨大创伤,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危机局势。长期以来,教育在人
13、类社会变革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面对不断涌现的自然和社会问题,人类真正到了思考全球教育的关键时刻。掌握旧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确保人类在未来的生活中平稳航行,唯有面向未来,齐心协力发挥共同创造未来的潜力,才能确保正确的前进航向。正如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所言:“在气候、健康和技术挑战相互交织的时代,重新思考教育为未来指明方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明天的教育需要整个教育界和整个社会的参与和贡献。”教育要为未来指明方向置身风云变幻的世界发展格局中,教育要与时俱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为未来指明方向。现有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的教育体系往往错误地灌输一种观念,即短
14、期利益和舒适生活比长期可持续发展更重要,这种强调个人成功、国家竞争和经济发展的教育价值不利于人类的团结和地球的发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之父”安德烈亚斯施莱希尔()很早就呼吁:教育要面向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我们的过去。我们要着眼于未来,肩负起可持续发展的重任。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同样明确了教育的变革和发展要面向未来,要汇聚我们集体的努力和智慧,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科学和创新,为立足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全人类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同时,教育也必须纠正过去错误的发展方向,让我们为即将到来的环境、技术和社会变革做好准备。因而,贯穿这份报告始终的问题是:面向 年及未来的人类发展,教育在塑
15、造我们共有的世界和共同的未来方面,可以起到哪些作用?换言之,教育旨在塑造和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是对实现教育转型并展开教育实践的方向引领。(二二)保保障障终终身身接接受受优优质质教教育育的的权权利利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保障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是将教育作为一项共同利益的基本原则。年制定的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了人类诸多不可剥夺的权利,相较于实现人的其他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受教育的权利显然是人权的基础。新报告以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受教育权为基础,为重构教育未来,达成教育的全人类共识提供了最好的指南。丰富“受教育权”的内涵,使知识、信息等成为持久开放的共享资源“受教育权”一直被认为是儿
16、童和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利。教科文组织的新报告认为,当今的“受教育权”是指教育面向全人类,不论年龄、薪资、性别、种族或民族、宗教、语言、文化、政治派别或其他可能被用来歧视和排斥的特征。这从根本上延伸和丰富了“受教育权”的内涵。从这个广泛的角度来看,受教育权与信息权、文化权和科学权等密切相关,我们应该支持获得这些权利,将其作为受教育权的必要组成部分,即意味着人类要共享日渐丰富的知识、信息和智慧资源。知识、信息和智慧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用之不竭的资源之一,能够产生持久的社会价值。比如,竞赛、对话和辩论等教育活动产生的智慧资源能孕育科学真理、激发创新灵感和指导社会实践。同时,知识、信息和智慧资源共享也创造了无限可能性。资源共享的范围越广,其释放出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也越丰富。语言、计算和书写系统的发展促进了知识和信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传播,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而资源的共享也不断地激发这些技术的创新发展,进一步使人类社会达到繁荣和文明的空前高度。扩大“终身教育”的内涵,解放成人教育和学习 年,教科文组织召开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法国教育家朗格朗在大会报告中以“终身教育”为题对会议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