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景观方法下的传统聚落保护规划与设计_杨昌新.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17991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景观方法下的传统聚落保护规划与设计_杨昌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景观方法下的传统聚落保护规划与设计_杨昌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景观方法下的传统聚落保护规划与设计_杨昌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2Industrial Construction Vol.53,No.2,2023工业建筑2023 年第 53 卷第 2 期历史景观方法下的传统聚落保护规划与设计*杨昌新1胡雨晴1李星鋆2朱曼丽2(1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州350118;2悉尼大学建筑设计与规划学院,悉尼NSW2006)摘要:为了克服传统聚落既有保护方法所导致的传统风貌景观资源碎片化、布景化、空洞化的倾向,实现整体保护的目的,以福建塔下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景观方法,探讨传统聚落整体价值的认知途径,发掘传统聚落“文化活动景观”的作用脉络以及整体风貌生成的文化机制,构建历史景观概念下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旨在保存传统

2、聚落风貌的特质性和完整性。关键词:历史景观方法;传统村落风貌;价值评价;保护区划定;保护规划设计DOI:10.13204/jgyjzG22030401Planning and Desig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Style Protection Based onHistorical Landscape MethodYANG Changxin1,2HU Yuqing1LI Xingyun2ZHU Manli2(1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Fuzhou

3、 350118,China;2Sydney School of Architecture,Design and Planning,The University of Sydney,Sydney NSW2006,Australia)Abstract:To overcome the tendenly of fragmentization,setting,and hollowing of traditional landscape resourcescaused by the existing protection method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and to

4、achieve the purpose of overall protection,Taxia Village in Fujian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explore the tradition The cognitive approach to the overallvalue of the settlement was discussed,context of the role of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culture-activity-landscape”andthe cultural mechanis

5、m of the overall style generation were explored,and the delineation method of the protection zoneunder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landscape was proposed,aiming to preserv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leteness of thetraditional settlement styleKeywords:historical landscape method;style of the traditio

6、nal village;value evaluation;protected area designation;conserv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01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8117)。第一作者:杨昌新,男,1967 年出生,工学博士。通信作者:胡雨晴,女,1997 年出生,硕士研究生,15128551311 163com。收稿日期:2022030421 世纪初,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无论是发达还是发展中的国家或地区,所有涉及世界遗产的城市地方政府都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两难窘境:一方面,必须严格遵循世界遗产公约

7、的原则,落实城市遗产的保护要求;另一方面,依然不遗余力地加大力度吸引世界流动资本,以谋取城市的更新和发展。当然,这样的矛盾与冲突不仅仅只局限于世界遗产地,而是波及城乡的历史性区域。面对严峻的冲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 2011 年颁布了 关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建议书,并创建了“历史景观方法”。该方法突破了以往仅关注物质空间层面片面化的认知视角,而从文化关联及生成机制的视角,全面认知历史遗存整体性价值,探寻历史性城镇的整体性保护方法。在新型城镇化语境下,传统聚落保护将面临着新的窘境,为了全面挖掘历史遗存的整体价值,选题中引用了历史景观方法,以研究塔下村为切入点,发掘传统聚落“文化活动

8、景观”的作用脉络以及整体风貌生成的文化机制,构建历史景观理念下保护区的划定方法,旨在保存传统聚落风貌的特质性和完整性(图 1)。1历史景观方法的保护理念与启示历史景观方法是基于“历史景观”新认知基础历史景观方法下的传统聚落保护规划与设计 杨昌新,等43图 1研究逻辑框架Fig1esearch logic framework上的保护方法。它从不同角度来评估、管理历史遗产的构成要素,构建一个多元价值融合的保护框架1。建议书 所指“历史景观”,乃“自然与文化双重属性价值在历史时空中层层积淀的结果”,是“人类代际所缔造的经验和传统的累积,同时它又是人类奋进历程中志向和抱负的重要物证。”历史景观方法在认

9、知历史遗存动态属性的基础上,关注其生产效用和可持续利用,它将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融合,促进历史遗存社会功能的多样化,旨在维持人居环境质量2。“历史景观”和“历史景观方法”等概念所传达的保护理念与启示是:第一,在历史地段动态演化过程中,由自然与建成环境相互作用层积而成的景观风貌,对于保存历史消息具有重要价值;第二,传统保护规划的重心落在物质与非物质要素的分类上,而今天则更强调整体价值、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延续性;第三,仅从建筑和空间属性上来判定景观风貌的保护价值和特质性,其复杂程度日益增大,迫使运用系统性思维及整体方法对待遗产保护;第四,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传统保护方法,是

10、将它们从整体中分离,并分而治之;从而难以保存历史风貌特色和质量,也难以克服历史信息碎片化的趋势,最终将失去历史性城镇的特质3。2传统聚落风貌的累积与关联作用传统聚落既有的保护框架采用“构成法”将风貌整体分解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而物质性部分则进一步分解为选址择居、自然环境、传统格局、建筑特征、历史环境等类别;非物质性部分也分解为六类:1)传统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2)传统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杂技、曲艺和戏剧;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既有的保护逻辑是:将物质和非物质要素从整体中剥离出来,分类评价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藉此选

11、定重点保护要素,划定保护范围,选择保护模式,制订管控要求,提出人居环境的改良办法,以此保存风貌整体性4。综上逻辑认为“整体等同于部分的加和”,其假设了“把控部分即可掌握整体”的前提。显然,该假设无形中割裂了要素之间内生的关联脉络,更忽视了历时性风貌分层的累积作用,导致风貌构成要素分离为独立的片段,对其价值判断也是片面的,“仅言当下,不知来由”,从而,引发了聚落历史遗存、物质环境、景观风貌破碎化、布景化、空洞化等诸多问题。2.1关联作用机理“关联作用”即为文化机制,是指聚落传统文化体系整体对物质环境的影响。伯克利学派研究表明:文化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是通过人的活动达成的,其中文化为环境改造的动因,

12、人既是文化传播者又是环境改造施予者;换言之,文化价值取向是通过人有选择的活动作用于物质环境的改造。在传统聚落风貌系统中,“貌”是物质环境整体的综合样态,而“风”是传统文化体系的总体概括,它是生成与呈现景观全“貌”的隐性作用机制5,在整个作用历程中,族群文化活动是主要的传导力和重要的纽带。在传统聚落中,“风”作为文化体系涵盖了山水、族群及宅形等文化面向,它是族群先辈生存经验与智慧的累积,用以调和人与自然、族群与个体以及自我之间的良性关系,表现为理想、意象、图式和意义等多样化的信息形态,并以世界观、价值观等形式约束、限定和规范着宗族社会群体和个体的生活方式与行事方式(图 2)6。图 2文化机制的关

13、联效应Fig2Correlation effect of cultural mechanism2.2累积作用机理“累积作用”即为时空机制,意为传统聚落历史景观风貌乃特定空间内族群长期活动累积作用的结果,如同“处于动态演进中的有机体”7。它是基于时间为线索的聚落景观风貌生成与演化过程的描述,该过程涵盖了起始、叠加和复加三个环节,涉及择址定居、繁衍生息两个阶段。追根溯44工业建筑2023 年第 53 卷第 2 期源,传统聚落风貌最初起源于族群愿景,在成型之前表现为理想家园图式、相地择居理念、山水田林格局和聚落空间形态等概念化信息;在择址定居过程中,依赖于生存经验这些概念化信息成为了氏族先祖相地择居

14、、开疆拓土、营建家园的行动指南;而在繁衍生息阶段,代际之间往往通过宗教仪式、习俗活动、祖训家规等沉浸式体验方式,承袭先辈们的生存经验和传统观念,以此约束、限定、规范和引导后世族人的选择偏好、行事方式和营建行为,从而,在拓展与改良家园的过程中,影响着聚落风貌叠加和复加的环节。在此过程中,借助宗族力量和价值认同,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持续地投向了家园建设,最后形成了山水共融、人地相亲的整体风貌样态(图 3)。图 3传统村落风貌生成机制Fig3Generation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village style3双重作用效应下风貌整体价值评价方法“关联作用”与“累积作用

15、”机理表明,聚落风貌要素及分层之间暗含着文化脉络,其背后的关联线索是人及其文化活动。因此,以文化活动为脉络来梳理与之相关的风貌要素,是揭示风貌整体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以历史景观方法为切入点所建构风貌价值评价体系,就是运用文化关联机制确定保护对象的整体保护方法,旨在实现风貌整体价值和特质的保存。3.1传统文化与活动的类型与特征对于风貌整体价值评价体系,首先应梳理与归纳传统聚落文化与活动的类型与特征。从生存角度出发,文化即为传统,是社会所缔造经验的累积8。开疆拓土阶段,氏族先祖往往运用经验与智慧,努力适应自然运行规律与建设约束条件;繁衍生息阶段,族老长辈多运用空间手段调和族群世系、长幼尊卑等复杂

16、的人际关系;安居乐业阶段,后世族人常常运用自我的聪明才智创造属于自我与家庭的生存空间。上述三个阶段的传统与经验日积月累便转化为聚落文化的三种形式:山水文化、社会文化和建筑文化。其中山水文化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机制,借助宗教仪式与活动传达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宣扬自然优先、环境安全、生态健康的生存理念;社会文化是以社会规则调和人际关系的作用机制,借助传统习俗的活动仪式传导族群社会的控制力,形塑传统社会空间形态,达成族群社会的和谐共处;建筑文化是借助家庭单元规范个人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日常生活的历练,提升个人的能力、价值和地位,建筑空间和风貌便构成了个人和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的空间样态。总之,三种文化机制促成了传统聚落生态系统、生产系统与生活系统的和谐共融(表 1)。表 1传统聚落族群愿景、文化机制、作用方式与物质样态Table 1Visions,cultural mechanisms,modes of action and material state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ethnic groups风文化机制族群愿景作用方式物质要素内容空间尺度貌非物质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