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南太平洋三大区域岛国原住民文学综议_吴正英.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18454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4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太平洋三大区域岛国原住民文学综议_吴正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太平洋三大区域岛国原住民文学综议_吴正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太平洋三大区域岛国原住民文学综议_吴正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2 期(总第 75 期)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No.2,2023Total No.75南太平洋三大区域岛国原住民文学综议吴正英(安徽三联学院 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 南太平洋岛国传统文化独特,都经历了长期复杂的被殖民过程,其原住民文学创作生动反映了岛国社会发展和岛民精神历程。文章对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区域 14 个主权岛国原住民文学的发展特征及代表作家作品进行简要综述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三大区域岛国文学发展有其共性和差异性,作

2、家们普遍通过文学作品追寻民族身份,斥责殖民行径,反思多元文明中的传统文化,表达人类共有的爱情与亲情。但是,三大区域以及各岛国的文学发展水平、关注焦点以及主要表现形式都不尽相同。关键词 南太平洋岛国;原住民文学;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 0292(2023)02 0106 09 收稿日期 2023 01 20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16ZDA200);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商务英语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9zyrc115);安徽三联学院校级项目“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创新能力培养”(X

3、JJS201903)。作者简介 吴正英,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跨文化、话语分析。一、引言南太平洋(以下简称南太)岛国是大洋洲三大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学者们一般将其界定为托比岛以东,迪西岛以西,澳大利亚东北,新西兰以北,北纬 30以南区域的岛屿国家1(P75)。根据地理、种族和文化,南太岛国通常划分为美拉尼西亚(Melanesia)、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和波利尼西亚(Polynesia)三大群岛,亦称为三大区域或文化带。三大区域共有 14 个主权国家,各岛国的文学发展呈现不同态势。截至目前,中国对三大区域原住民文学的研究成果不多,尽管如此,一些学者从不

4、同角度进行了较深入研究。王晓凌(2016)从散文、诗歌、戏剧和小说不同体裁论述南太岛国文学的问世、发展和繁荣,为研究南太岛国文学提供了宝贵资料2。周芳琳(2022)认为,“温特将欧洲文本纳入南太平洋文学中,创立了一种基于土著口传的本土化互文叙事模式”3(P43);于风保(2019,2022)分别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戏剧 老人的报偿、所罗门群岛小说 邻家姑娘、斐济小说 瘸腿断了和瓦努阿图诗歌 我不再感到歉意进行了系列探讨4 5 6 7。国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较多,研究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维度。一是关注作品与殖民的关系。如 od Edmond(1990)强调,温特的新英语文学抵制欧洲文学的另一种方

5、式是掌握了来自于自己民 族 的 思 想 和 信 仰 体 系 的 叙 事 和 创 作 传统8(P20 21)。二是反映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例如,Sandra Kiser Tawake(1990)认为萨摩亚作家温特在其小说中塑造了努力寻找意义的人物,这些人物通过与他们父亲的生活建立联系而将过去与现在结合起来9(P205 213)。三是分析作家们在传统文化反思过程中参与现代性和新身份建设。例如,Matthew Hayward Maebh Long(2019)指出,20世纪下半叶大洋州实现了非凡的文化复兴,作家在探索抵抗、语言、传统和变化的同时,与新国家身份、新区域身份,以及表达这些生活经验的新方式一

6、起工作10。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南太岛国作家作品有着较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但是相比世界很多国家,其研究成果相对匮乏,而且这些研究基本是以各岛国或体裁或作家作品个体为单位,几乎没有按照三大区域为界限的系统分析。本论文试图对三大区域岛国文学发展特征及其重要原住民作家作品进行简要综述和对比分析,剖析其中的社会文化内涵。601二、美拉尼西亚区域岛国原住民文学美拉尼西亚区域四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文学发展拥有类似的地域特色和发展共性,但是也体现出各自不同特点。这些作品往往反映殖民经历以及岛民在多元文化中追寻民族身份,但是相比较而言,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大人多,历史更加悠久,文学更为丰富;斐济印斐族群矛盾成为文学作

7、品的重要主题之一;所罗门群岛文学发展稍显落后,口传文学影响似乎更明显;瓦努阿图文学一方面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普适的情感,另一方面触及女性权利、当代环境和健康问题。(一)巴布亚新几内亚1965 年成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大学是整个南太岛国文学创作初期的两个中心之一,对巴新文学的起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国的文学萌芽得益于 1967 年从非洲到该校任教的乌利贝尔(Ulli Beier),他教授文学课程,主办创作培训班,主编 巴布亚诗人袖珍丛书和太平洋作家丛书,创办 科瓦维文学杂志,协助国家文化部建立巴布亚新几内亚研究院,栽培扶植了艾伯特毛利基基(Albert Maori Kiki)、文森特埃里(V

8、incent Eri)和里奥汉内特(Leo Hannet)等一批杰出的巴新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此外,巴布亚新几内亚创作、吉吉波里和 科瓦维等期刊杂志,以及 1976 年创办的戈罗卡师范学院都促进了该国新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巴新文学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体现了与政治家、政治斗争的不同关系。第一阶段从 1968年毛利基基的自传体小说 基基:万年一生(Kiki:Ten Thousand Years in a Lifetime)出版到1973 年巴新实现内部自治,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以自传居多,充满乐观精神,作家为政治家摇旗呐喊,作品成为政治觉醒和确立民族身份的有力武器;第二阶段从自治之后到 1975

9、 年国家独立,不少作家直接投身于政治斗争,文学表现形式和途径较之前更为直接和激进;第三阶段为国家独立之后的时期,作家与政治家逐渐产生分歧,直至分道扬镳,作家们冷静地对许多民族文化和社会政治问题进行反思与审视,巴新文学日趋成熟。基基:万年一生是巴新文学在期刊外正式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文森特 埃里的 鳄鱼(Crocodile,1970)是巴新第一部小说。第一批知名作家的重要作品还包括约翰卡萨伊普瓦洛瓦(John Kasaipwalova)的讽刺戏剧 卡纳卡的梦想(Kanakas Dream)和库玛拉乌塔瓦利(Kuma-lau Tawali)的诗集 天空的痕迹(Signs in theSky)等。现代

10、巴新著名作家主要有史蒂文埃德蒙温多(Steven Edmund Winduo)、贝蒂沃基亚(Betty Wakia)和萨曼莎库萨里(SamanthaKusari)等。(二)斐济斐济文学的起源与发展直接受益于各种文学创作课程和学术团队。1968 年创立于苏瓦的南太平洋大学开设创意写作课程,建设专门研究室,1973年建立艺术团体,并开始出版文学期刊 太平洋岛国月刊,为促进地区文学萌芽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它重要独立文学社团主要有瓦妮萨格里芬和雷蒙德皮莱依等领导的“尤妮斯帕克”文学会、乔纳科拉的戏剧社、约翰柯灵斯和朗怀特的“作家俱乐部”以及肯阿维森的文学社等。其后由玛乔里克罗科姆领导,包括格里芬、

11、皮莱依、纳科拉和温特等在内的“南太平洋艺术创作协会”跃居霸主地位,其正式成立为南太文学发展提供了团结奋斗的更加有力的组织意识。斐济各种体裁作品都具有民族特色,尤其是印度人(印裔斐济人)的生活现状及其与斐济本土人的矛盾尤为突显。口传文学主要是关于岛屿和大自然生物的传说,例如 来自劳群岛的传说和关于布罗图库拉岛消失等,这些故事体现斐济人用一种朴素的善恶观来解释传说或自然现象。诗人中塞里维拉穆(Veramu Seri)和楠姆达萨坦德拉(Satendra Namdan)较为突出。维拉穆可以说是斐济诗作最多并且创作最具特色的诗人,是南太文学“愤怒一代”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作大多反映外来文化与土著文化之间的

12、矛盾冲突。萨坦德拉则擅长使用排比和重复,用鲜活的语言和奔放的情感反映印裔斐济人在异国他乡的困境,表达愤懑与图强之情。戏剧创作代表人物有乔纳科拉(Jo Nacola)和皮欧玛努阿(Pio Manoa)等,他们的戏剧创作基本都具有口传文学特点,但是主题和创作手法各有不同。总体上,纳科拉作品大都揭露印度人和斐济本土人之间的种族矛盾,体现作者对在已变化的新环境中如何协调斐济社会各种关系的深刻体悟。玛努阿的早期作品大都具有一种超自然倾向,而后期作品则较多探讨斐济现实的社会文化问题。小说作品相对较为丰富和成熟,著名的小说家有雷蒙德皮莱依(aymond Pillai)和瓦尼萨格里芬(Vanessa Grif

13、fen)等。一般认为,皮701莱依的短篇小说因其注重情节叙事和平铺直叙的语言而类归为叙事类小说。他的作品大都围绕爱情和家庭主题,关注当代印裔斐济人的家庭生活现状。格里芬的作品属于抒情类,作者善于在其小说中紧紧围绕一个人物,在思想感情上与其融为一体,以其强烈的感情和细腻的情绪深深地吸引读者,产生共鸣,而感情之外的事物往往仅以一般的表现手法予以展现。(三)所罗门群岛所罗门群岛的新英语文学相对较少,受到口传文学影响似乎更为明显,作品关注殖民矛盾、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其口传故事往往与大自然、动物以及人类与恶魔作斗争有关。在 没有水的岛、狗为什么追逐鸟 、塔图和托克和 四兄弟和妹妹等故事中,人们用一种基

14、本的善恶观来解释大自然现象,意识到不同地区和文化的人们要彼此尊重不同的生活习惯才能友好共处,表现出早期岛民们对于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决心,以及朴实的手足情深。在所罗门新兴英语文学中,诗人在最初阶段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将口传诗歌、歌曲、神话或民间故事翻译成英文,所以不少诗歌类似于歌词,多用重复、对比手法,主题主要为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对殖民行为的谴责。其后,诗人们热衷于反映土著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继而许多诗人开始趋于平静,意识更加开放,出现了三种新趋势,一是对于传统的态度既蔑视又珍惜;二是认识到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重要性,诗歌中呈现各种文化融合;三是更加关注爱情与死亡主题。

15、这三个阶段的代表作有约翰骚纳纳(John Saunana)的 新年的祈祷(A NewYear Derohonal,1972)、马修阿诺德(MathareArnold)的 道夫海滩(Dover Beach,1975)和朱利西波洛(Jully Sipolo)的 文明的女孩(Civilized Girl,1977)等。所罗门群岛最初的剧本创作和戏剧表演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往往与民间舞蹈和寓言故事相结合,具有不同程度口传文学的特点,数量上也没有巴新和斐济多。就主题而言,一般围绕一系列矛盾冲突来表现传统意识与现代意识、土著文化与白人文化之间的差异,例如马马洛尼(Mamaloni)的普查日(The C

16、ensus Day,1975)。相对而言,所罗门群岛的小说也不是非常丰富,短篇小说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较娴熟的创作技巧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代表作品有朱利安马卡阿(Julian Makaa)的 老人之死(The Death of the Oldest Man,1973)和约翰逊维利亚(Johnson Vilia)的 邻家姑娘(The Girl Next Door,1974)等。长篇小说除了具有短篇小说强有力的表现方式外,还具有更为广阔和潜在的空间与时间范围,代表作有约翰骚纳纳的 变迁(Alteration,1970)等。(四)瓦努阿图瓦努阿图文学也经历了从口传文学到新英语文学的发展,而后者也包括从“愤怒地揭露殖民”到“客观地分析利弊”再到“包容地接纳多元文化”的流变过程。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当代瓦努阿图文学在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普适的情感之外,触及女性权利、当代环境和健康问题。瓦努阿图口传文学主题包括人类智斗恶魔、英勇武士及其辉煌战绩以及日常生活等。很多民间口传故事用简单的情节和朴实的语言说明人类的勇敢与智慧,同时也揭示彼此信任和互帮互助的重要。与南太平洋其他岛国相似,瓦努阿图英语诗歌最初往往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