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卷 第期 ():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写入环境法典的正当性王莉,王琳瑜(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民商经济法学院,河南 郑州 )摘要: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是指具有资质的机构根据既定的评价指标、方法和程序,对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承担环保社会责任、履行环保合约等方面的环境行为信息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确定可公开的环境信用等级,供有关部门、机构、组织、个人等引用的环境治理手段。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写入环境法典具备三方面的正当性:一是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专家建议稿及说明 中命令管控型制度占比过重,市场激励类尤其是自我规制类制度占比过少,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有助于优化环境法典的
2、制度类型结构;二是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具有阻却企业环境可控风险的预防功能、实化环保信用多元治理的规范功能、形塑企业绿色发展内生机制的引导功能等显著的功能性优势;三是我国大量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既有的国家政策及优秀的地方实践成果亟待法律转化及立法确认。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写入环境法典应当在总则中设定参评主体及评价标准的原则性条款,在绿色低碳发展编中设定评价结果应用的具体规则。关键词: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生态环境法典;法律转化;入典构想作者简介:王莉(),女,河南桐柏人,法学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法学研究。基金项 目: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重 大 项 目();河
3、 南 省 教 育 科 学“十 三 五”规 划 重 点 课 题();河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教高函 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中国法治现代化有两个无法回避的选择,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国环境法从青涩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间断对国外环境法律制度的移植,然而被移植的法律制度在实践中水土不服,很多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比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等。晚近,中国的环境法治正逐步趋向从“法律移植”到“本土资源”的理性回归,已实现了部分环境法律制度的“中国制造”,比如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4、环境保护督查制度等,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也当属其中。郑少华判断,中国环境法治四十年,整体而言,我国的企业环境守法状况逐渐变好,绝大多数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日趋增强。但是,如何使企业从“环境法的消极对抗者变成积极的支持者”仍有待决策者和学界进一步破解。“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是建立环境保护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督促排污者持续改进环境行为、推动其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重要郝铁川:中国法制现代化与移植西方法律,法学,年第期。为表述方便,本文中的“企业”这一称谓,涵盖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与 环境保护法 及其他环境保护单行法的范围一致,即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简称为“企业”,因此文
5、中的表述“企业环保信用评价”,也即“企业事业单位环保信用评价”。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并列规定可参见 环境保护法 第六十条等规定。郑少华,王慧:中国环境法治四十年:法律文本、法律实施与未来走向,法学,年第 期。抓手”,旨在以可量化的环境信息重塑环境治理过程,引导企业走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使得政府环境管理绩效与企业自我规制能力共同提升,这或许提供了将企业从“消极对抗者变成积极支持者”的可能制度路径之一。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排污许可证等其他早期环境法律制度相比,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产生时间较晚,最早可以追溯到 年,全国范围内推行却在 年之后。该制度是在我国环境管理转型、治理效
6、能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型环境法律制度,是环境法律制度市场化、民主化、公共化发展的产物。全国人大常委会 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明确提出,研究启动环境法典、教育法典、行政基本法典等条件成熟的行政立法领域的法典编纂工作。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环境法律制度,是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性制度之一,在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现已启动的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应当为实践中成熟而又急需高位阶立法予以规范的制度提供入法的机会。一、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满足环境法典制度类型结构优化需求法律制度作为环境法典构成的基础元素,制度类型合理布局对法典的立法
7、目的及原则实现或落实具有重要意义。表面上看,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似乎杂乱无章,实质上,运用类型化思维抽取这些法律制度共同特征,无外乎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以行政主体行政管理为中心形成的环境法律制度,如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环境标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联合防治协调机制、查封扣押制度等;第二类是以运用经济激励进行环境管理的制度,如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环境保护税制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等;第三类是通过被监管对象或公众自我约束、自我规制进行有效环境管理,如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通常情况下,三种类型的法律制度应当相对均衡,尤其是在国际环境规制已经演进到第三代环境规制,即以企业自觉提高环境表现为核心的反思
8、结构的时代,经济激励型环境法律制度和自我规制型法律制度数量提升、内容优化亟待关注。(一)法典制度的类型现状 以 生态环境法典专家建议稿及说明 为分析样本 年 月,我国首部 生态环境法典专家建议稿及说明(以下简称 建议稿)正式出版,建议稿 共编 条。以下以 建议稿 为分析样本,从制度类型的视角,分析各类环境法律制度类型占比现状。命令管控型制度占比过重目前 建议稿 中命令管控型制度约占百分之八十,主要集中于自然资源利用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编。总则编中约占百分之九十,主要包括环境标准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环境行政许可制度、生态环境监测制度等。污染防治编中约占百分之八十七,除了老三项管理制度和新五项
9、管理制度,还主要包括淘汰制度、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制度、召回制度、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重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会商制度、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制度、土壤环境监测制度、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制度等。自然生态保护编中约占百分之九十,主要包括生态红线制度、生态修复制度、生态补偿制度、退耕还湿制度、自然保护地保护名录制度、自然保护地访客限额制度、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及生物安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动植物疫情信息发布制度、外来物种进境检疫制度、生物遗传资源调查和保护制度、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惠益分享基金制度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编中约占百分之九十,主要包括流域监管体制、河
10、长制、水功能区规划制度、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取水许可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矿产资源规划制度、森林规划制度、森林资源档案制度、封山育林制度、轮牧休牧禁牧制度、基本草原保护制度、渔业水域生态陈吉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人民日报,年月 日。鉴于 年世界银行在印度尼西亚的 计划运行效果良好,年月,世界银行又资助原国家环保总局在我国开展“中国城市工业污染管理与信息公开项目”研究,作为项目研究成果的 工业污染管理与信息公开实施技术指南 和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指标分级评判标准 同年开始在镇江市开展试点,本文将其作为我国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开启之初始时间。年 月,原环境保护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 企业
11、环保信用评价办法(试行)(环发 号),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至此该制度正式在国家层面建立。王莉:我国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的重构进路,法学杂志,年第 期。关于多元共治实现环境治理民主化、公共化的判断,也可参见孟春阳、王世进:生态多元共治模式的法治依赖及其法律表达,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期。吕忠梅:类型化思维下的环境法典规范体系建构,现代法学,年第期。王莉: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结构性转向:从行政规制到规制治理,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期。谭冰霖:论第三代环境规制,现代法学,年第期。环境保护制度、限额捕捞制度等。能源节约与资源利用编中约占百分之四十三,主要包括
12、节能标准制度、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目标责任制与节能负责人制度、公共机构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制度、清洁生产规划制度等。循环经济与综合废弃物综合利用编中约占百分之九十,主要包括发展规划制度、总量控制制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重点企业监督管理制度、循环经济统计制度、废弃物质综合利用统计制度等。应对气候变化编中约占百分之五十九,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度、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制度、能源消耗总量制度、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制度、温室气体排放许可证制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沼气回收利用工程“三同时”制度、气候变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综上可见,建议稿 各编制度类型
13、中命令管控型制度居于压倒性的地位。市场激励类尤其是自我规制类制度占比过少当前,建议稿 中市场激励类与我国规制类制度占比约百分之二十,主要集中于能源节约和资源利用编。总则编中约占百分之十,主要为环境税制度。污染防治编中约占百分之十三,主要包含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环保驾驶制度,建立电器、电子等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等。自然生态保护编中约占百分之十,主要包含自然保护地管护居民参与制度、自然保护地特许经营制度、生物遗传资源惠益分享制度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编中约占百分之十,主要包含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用水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渔业资源增值保
14、护制度等。能源节约与资源利用编中约占百分之三十七,主要包含能效标识制度、能源统计制度、能源有偿使用制度、差别电价制度、公共建筑能效与标识制度、集中供热建筑供热计量收费制度、能效领跑者制度、产品标志制度、重点节能减排企业名单制度、政府优先采购制度、自愿认证制度、企业自愿节能减排制度、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等。循环经济与综合废弃物综合利用编中约占百分之十,主要为垃圾与废物回收交易制度。应对气候变化编中约占百分之四十一,主要包含工业产品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标识制度、排放指标的初始分配制度、排放指标的有偿转让制度、鼓励中介及金融机构参与有偿转让制度、自愿减排交易制度、适应气候变化的民间资金机制、适应气候
15、变化的保险机制等。综上,建议稿 中国市场激励性制度、自我规制性制度所占比重少,合并约是管控类制度的四分之一。上述 建议稿 中命令管控型制度占比过重、市场激励类尤其是自我规制类制度占比过少的法典制度安排现状并不符合国内及国际行政规制的改革趋势。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为关键,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企业自治良性互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在大多数情形下,相较于单一规制工具和单一规制主体,多重政策工具与多元规制主体之间的互补组合能实现更好的规制效果。从理论上说,环境保护应当是一个政府管制和市场机制双重
16、作用和规制的领域,同时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广泛有效参与,映射在法律制度结构上,应当是政府管制型、经济激励型和自我规制型三元共存,且比例适度均衡的架构模式。(二)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有助于优化环境法典的制度类型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环境行政监管立法及执法高压态势日益增长,环保督查等监管手段日益强化。“环保部门为了对付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中央和各地的环保督查情况看,环保违法现象依然严峻,整体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与国外规制转型的因由相似,环境保护法 等确立的行政法律制度同样面临规制低效、规制能力有限的质疑,必须在单中心环境行政规制制度之外,建立健全更广泛主体参与的经济激励型、公众参与型环境法律制度,这就需要立法及时调整规则策略,将行政主体、行政措施之外的其他主体和措施及时纳入立法规范视野,保障其参与环境治理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凝聚环境治理合力,但是由于国内行政机关长期以来对传统“命令控制”规制模式的依赖,缺乏对“其他社会子系统独特运行逻辑”的充分重视,这一思路未能及时充分转化为法律规范。实质上,我国学者对环境管理传统模式的反思和新路径添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