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6-0181-03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姜东明(清流县农业农村局,福建 清流 365300)摘要茶小绿叶蝉是清流县茶叶生产中危害最大的害虫之一,对茶叶生产和品质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文章对茶小绿叶蝉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性防治技术,为应对清流县茶小绿叶蝉的危害提出理论性建议。关键词茶小绿叶蝉;发生;防治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6.066Occurrence Trend and Control Te
2、chnology of 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Jiang Dongming(Qingliu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Qingliu 365300,Fujian,China)AbstractAbstract:Tea leaf cicada is one of the most harmful pests in tea production in Qingliu County,which has caused great harm to teaproduction and quality.In this paper,the occur
3、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tea leafhopper were reviewed,and a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que based on agriculture,physical control and biological control,supplemented by chemical controlwas put forward to deal with the harm of tea leafhopper in Qingliu County.Key words:Empoasca
4、pirisuga Matumura,take place,prevention and cure1危害现状茶小绿叶蝉属于同翅目叶蝉科,是危害茶树主要害虫。但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山区大规模栽培茶树,为茶小绿叶蝉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和食物来源。茶小绿叶蝉雌成虫将卵产在茶芽的幼芽上,阻止了茶稍内部养分的输送;成虫和幼虫都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茶叶汁,造成叶片组织细胞断裂,养分损失。茶叶小叶蜂的代数较少,福建清流县茶园的茶小绿叶蝉,一年可发生1113代1。目前,茶小绿叶蝉主要是利用成虫或卵在茶树上进行越冬。当茶叶受到损害时,茶叶的茶芽会枯死掉落,而且在茶树冠顶端则会出现一种火烧状。根据统计,福建省内茶区因茶
5、小绿叶蝉的危害,夏、秋茶区的茶叶损耗率在10%15%,严重时损失可达到50%以上。2形态特征与发生动态简介2.1形态特征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茶小绿叶蝉有13个亚属,国内记载的其中有7个亚属,161个种。小绿叶植物中的昆虫个头微小,大部分亚属种的外形很像,很难用肉眼分辨,必须从雄性成虫的外生殖器官上进行鉴别2。茶小绿叶蝉雄性成虫的生殖器官隐藏在两节的内侧,由连接索、阳基侧突和阳茎组成。雄性生殖器官结构位置的不同,可以为其分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目前,关于茶小绿叶蝉受赠种名和优势种的归属问题,尚存在一定的争论。现在已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学名是假眼小叶蝉3。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种茶树的形态学特点有很大差别
6、,这种特性对假眼绿叶蝉的取食和产卵有一定的影响。叶蝉的危害程度与萌发时间、一芽三叶长度、持嫩性、茸毛密度、叶片组织构造等因素有关4。假眼小叶蝉对早发、叶背卷、持嫩性强、一芽三叶速生的茶树,对茶叶危害有显著影响;黄绿色叶片绒毛多的茶树品种也会受到叶蝉的严重危害5。2.2种群动态茶小绿叶蝉年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个体数量多,但通常是以若虫的形式存在,成虫的比例要比若虫低得多。从最北的日照茶区到最南的三亚,一年大约有722代,尽管代数上有差异,但通常在5月中旬7月下旬、9月11月期间会出现2个虫口高峰6。茶小绿叶蝉以幼叶、幼芽和茎干为食,喜欢刺吸芽下的二叶。通常情况下不喜五叶、六叶和更老的叶子。在叶
7、蝉的日常取食活动期,在垂直分布上,幼梢上的虫口占整株的50%。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一年间假眼小叶蝉的消长变化很大6-8。叶蝉年的消长规律大致可分为双峰型、单峰型、迟单峰型三种。根据近5年的调查,清流县属双峰型发生区,其中2019年与2020年春旱,第一峰发生虫量较少。3防治方法3.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控制茶小绿叶蝉传播的重要途径,要从控制害虫的数量入手,根据及时、分批的原则,及时摘下茶叶的嫩收稿日期2023-02-20作者简介姜东明(1968-),男,福建人,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植物保护。种植技术第6期(总第402期)181芽,减少茶小绿叶蝉的食物数量。采茶期间,要及时摘除部分卵块和
8、若虫,并对产卵地点进行破坏,达到控制茶树幼虫数量的目的。在秋茶停止采收后,对茶园进行彻底翻耕,并将枯枝落叶焚烧,以降低茶小绿叶蝉越冬的虫口数9-11。3.2生物防治茶小叶蝉的生物防治措施是通过天敌和化学信息素等措施来控制其生长和繁殖。茶小绿叶蝉的天敌有螳螂、瓢虫、蚜蝇、蜘蛛、蝎子、盲蝽科、盲蝽科等。通过茶园空间与时间调控,营造适宜益虫生长环境,将茶小绿叶蝉的捕食性天敌有机结合,有效地遏制了茶小绿叶蝉的扩散;而茶小绿叶蝉的寄生天敌有:金小蜂、赤眼蜂、螯蜂、恙螨类、缨小蜂等,对茶小绿叶蝉的整个生育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在6月7月将捕食螨、寄生蜂在茶园各个角落进行释放,达到抑制茶小绿叶蝉危害茶树的目
9、的。茶小绿叶蝉的病原天敌有白僵菌、虫霉、拟青霉等,当茶小绿叶蝉的种群密度达到最高时,其效应会显现出来。因此,在茶小绿叶蝉的种群密度持续增加时,选用E5465-3菌剂、球孢白僵菌、玫烟色拟青霉菌的纯孢子悬乳剂,或球孢白僵菌与10%吡虫琳可湿性混合药剂及其他真菌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进行综合防治12。3.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通过对颜色和信息素的趋向性进行诱捕,对害虫的行为造成干扰,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例如:利用害虫趋光性,山地茶园可用频率振动杀虫灯,每盏灯可控制1 hm2;利用假眼小绿叶蝉对黄颜色的偏爱,用黄色的胶片来诱捕叶蝉,且黄板与茶叶的距离越近,其诱捕效果就越好。近几年的试验表明,一般以黄
10、板悬挂高于茶丛1520 cm,每3040片/0.067 hm2为宜。配制叶蝉的雌雄激素结合黄板,能有效增加诱杀成虫的数量。采用旋风除虫器,能较好地控制假眼小绿叶蝉的成虫,并能较好地利用风力进行防治,将防虫网覆盖在茶叶上对茶树假眼小叶蝉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13。3.4化学防治目前,应用于茶叶小绿叶蝉的化学农药防治成分包括菊酯类、生物碱类、萜烯类和黄酮类。3.4.1除虫菊酯除虫菊酯是目前常用的菊酯类化合物。除虫菊素具有6种杀虫活性物质,具有驱虫、麻醉和杀虫的功能。由于其容易被氧化、光解,因此,采用微胶囊技术和纳米胶囊技术,可有效地解决天然除虫菊素的稳定性和持效性14。茶叶小叶蝉的使用剂量及制剂:5%
11、灭虫菊素EC1000倍液,每0.067 hm2使用60 kg。3.4.2生物碱苦参碱和藜芦碱为主生物碱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农药,具有驱避、拒食、抑制生长发育和毒性作用。但该物质对脊椎动物具有强烈的毒性,故在防治害虫时不宜使用原液。在茶叶中的应用:0.3%的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0.5%的藜芦碱WP600倍液。3.4.3萜烯类化合物主要成分印楝素、苦皮藤素等。结果表明,印楝素能抑制茶叶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其内毒素的杀灭,并能抑制其体内的毒素,但对其的杀伤效果不显著。采用印楝种子浸出液对茶树幼虫的幼体有明显的影响,并对雌性成虫的交配产生一定的影响,并随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目前,印楝素的主要
12、剂型是乳油类产品,容易引起环境污染,印楝素对光敏感,在强碱性、强酸性环境中容易降解,因此,发展印楝素的水基化与稳定性是印楝素研究的重点16。茶小绿叶蝉的配比及剂量:0.3%印楝素EC400600倍液。苦皮藤素含有多种抗虫活性物质,如、等。这些组分相互影响,例如,当组分的比率增加时,它们对组分的协同效应增加,而组分对组分的拮抗作用等。因此,如何强化每一种元素的功能,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茶小绿叶蝉的参比剂量及制剂:0.2%苦皮藤素EC500倍液,900 kg/hm2。3.4.4鱼藤酮鱼藤酮是一种重要的总黄酮类化合物。目前,鱼藤酮的主要成分是乳油,它在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对环境造成会一
13、定的污染。对茶小叶蝉的配比及用量:7.5%的鱼藤酮EC 500倍液。另外,用印楝素EC 1 000倍、10%吡虫仲丁威EC 500倍液的防治效果优于薇甘菊乙醇提取液,对蜘蛛无危害。3.5综合防治目前,茶园小绿叶蝉的防治应从综合考虑生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发展无公害、绿色、环保的综合防治模式。加强小绿叶蝉的发生监测,提高茶园的生态环境;加速培育和推广抗病的小绿叶蝉茶新品种,充分利用种质资源的优势,探讨其抗性机制;筛选病原体,研制高效低毒农药,强化物理防治技术研究4结语茶小绿叶蝉树一年内可多次发生,对福建清流县茶树生产区域的茶芽、嫩叶、叶梢造成严重的损害,严重影响茶树的生产效益。因
14、此,茶园管理要针对当地茶小绿叶蝉的发生情况,采取物化、生物、农业等综合防治措施,从多个方面进行防治。在农业控制的基础上,采取生物控制和化学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是茶小绿叶蝉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出能抑制茶小绿叶蝉或具有抗性的茶树。选择能产生更多互利素的品种,吸引、聚集天敌,并降低施用剂量和使用次数。根据生态茶园的建设标准,对叶蝉进行农业防治,保护、利用、助迁天敌。如合理间作果树、蜜源植物;在园旁畜养野草,适当修剪。合理施肥,提高茶树的生长势态,提高茶树对蝉害的抗性。梅雨、秋雨季节,将虫生真菌引入叶蝉的高发地区,并在叶蝉群体中进行定殖,寄生为害叶蝉,可有效限制叶蝉的种群数量。结合茶叶
15、生产实际,制定控制指标,开发合理的预测预报手段,完善药剂使用设备,准确实施控制,实行统一管理,以达到控制效果和降低药剂用量。(下转第185页)种植技术姜东明: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第6期(总第402期)182玉米螟幼虫可啃食叶片表皮及叶肉,然后钻入心叶内继续蛀食心叶,受害叶片出现大量小圆孔,呈透明薄膜状。同时,幼虫还可积聚在玉米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幼虫钻入茎秆内,风吹后极易折断。此外,雌穗被幼虫为害后,会将髓部破坏,影响养分运输,导致雌穗发育不良,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方法:重视玉米田除草,破坏玉米螟的栖息、繁殖场所;玉米螟盛发期将黑光灯悬挂在玉米田内,可诱杀螟虫;赤眼蜂是玉米螟的
16、天敌,将其释放于田间并加以保护,可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发生虫害后,可交替喷灌40%水胺硫磷乳油 1 0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 500倍液,每间隔 1周用药 1次,连用23次。5.4玉米黏虫玉米黏虫也称为行军虫,幼虫啃食叶片,导致叶片出现孔洞、缺刻,严重时可吃光全部叶片,只留下叶脉。受害的玉米植株高矮不齐,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方法:利用玉米黏虫的趋光性特征,将特制气体放电灯悬挂在玉米田内可诱杀玉米黏虫;及时将田间地头杂草清除掉,防止黏虫在此繁殖;重视对糖醋液的应用,将涂有糖醋液的草把插在玉米田内,可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发生虫害后,建议交替喷施2.5%敌百虫1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用23次7。6结语综上所述,玉米是莘县主导粮油作物、经济作物之一,为保障玉米安全稳定生产,玉米种植时应高度重视栽培管理工作,完善玉米栽培管理措施,同时要提高病虫害防治意识,结合莘县玉米主要病虫害的流行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掌握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稳定,推动莘县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