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农业劳动力转移、生产率提高...革开放以来31个省份的比较_胡晨沛.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19270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5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劳动力转移、生产率提高...革开放以来31个省份的比较_胡晨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生产率提高...革开放以来31个省份的比较_胡晨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生产率提高...革开放以来31个省份的比较_胡晨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4 月第 45 卷第 4 期CONTEMPOAYECONOMICMANAGEMENTApr 2023Vol 45No4收稿日期:2022110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高质量发展视阈下中国劳动力结构性错配的测算与对策研究(22ATJ004);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作者简介:胡晨沛(1994),男,浙江温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增长问题;胡霞(1961),山东青岛人,本文通讯作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DOI:10.13253/jcnkiddjjgl2023.04.00

2、8农业劳动力转移、生产率提高与地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 31 个省份的比较胡晨沛,胡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摘要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可分解为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业间配置的结构效应,以及农业等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增长效应。文章利用指数分解方法,对 19782019 年 31 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劳动力和生产率数据展开分析,尝试探究不同省份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动能所在。结果显示: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各省份农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有不同程度下降,但部分省份农业相对于非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出现上升;第二,从结构效应看,改革开放以来各省份劳动力结构效应

3、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带动效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受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等因素影响,多数省份结构效应增势正在减弱;第三,从增长效应看,“十三五”时期各省份全员劳动生产率背后的增长效应继续提高,东、中部增长效应总体更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较高省份则集中在农业大省。从农业视角看,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仍有促进作用,但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中长期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键所在。关键词 农业劳动生产率;结构效应;增长效应;区域比较 中图分类号F323.0;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23)04006908一、引言与文献综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4、在当前官方尚未对全要素生产率概念及其测度进行统一的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直接的表现在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从劳动力视角出发,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可分解为劳动力数量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乘积。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增长的背后,便可从劳动力和生产率视角进行解读: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和生产率更高的制造业、服务业转移,城镇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带来了“人口结构红利”;另一方面,包括农业在内的各行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增长,带动了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整体提升,产生了“生产率红利”。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出现转换,部分传统要素红利式微,2020 年全国就业人员 7.51 亿人,较上年下降

5、383 万人,已连续多年下降。从未来增长动能看,随着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将更依赖于生产率的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本质是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加权组合,生产率不断提升体现了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的协同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末,农村改革发轫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制度创新驱动下,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释放了大量劳动力,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要素支撑;而后工业部门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了工农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循环12。近年来,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快速上升、占国民经济比重持续提高的同时,农业所扮演的角

6、色进一步转变,“小部门化”特征凸显。从经济结构看,我国第一产业(以下统称为农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从 1978 年的 27.7%降至 2020 年的 7.7%,降幅达 20 个百分点;从就业人员构成看,1978 年农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超过七成,2020 年仅为 23.6%,相对工业化和城市化来说,农业现代化滞后使原有的农村劳动力表现出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剩余”3。而从区域层面看,作为典型的经济大国,由于在较长时间里没能形成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以及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差异,农业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地区农业技术发展差异较大成为不争事实,这也意味着农业发展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阶段和

7、模式差异46。例如,2020 年北京、上海两地农业增962023 年第 4 期加值占 GDP 比重已不足 1%,就业人员份额也降至 5%以下;而黑龙江、海南等省份农业增加值份额仍在 20%以上,无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再配置还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都具有一定潜力。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具有明显的土地生产率较高而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特征7,目前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的约 10%、日本的约 30%8。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客观看待农业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判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对于未来地区经济增长潜能挖掘、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与本文

8、研究相关的大体有两类文献。第一类主要聚焦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刘易斯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创立的二元经济理论将生产率差距的存在合理化,认为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技术要素投入是实现部门间劳动生产率趋同的不二法门10。ANIS 等(1961)、TO-DAO(1969)等学者基于二元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出“费拉模型”“托达罗分析”等,成为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经典理论1112。但中国经济国情和发展实际表明,传统关于劳动力转移模型无法解释在我国所观察到的农业与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并 不 趋 同 的“转 型 悖论”3,不少学者尝试分析中国特有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较早文

9、献主要侧重于研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机制1315,邓一鸣(1989)基于价格、资源分配等视角研究发现,在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城乡利益结构不断向城市倾斜,从而把国民经济转入到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上来16。近年来,学者对于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利用指数分解的方法定量测算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贡献。例如,我国 19782015 年农村劳动力转 移 贡 献 了 11.64%的 非 农 部 门 产 出 和10.21%的社会总产出17。通过情景模拟方法测算发现,19912011 年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总体上使中国经济年均增速提升 1.5 个百分点,其中转移带来的劳动力利用效

10、率提升使经济增速加快 1.1 个百分点,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升使经济增速加快 0.4 个百分点18。通过不同时期比较得出,农业劳动力转移 对19711978 年、19841988 年、19911997 年、20032008 年和 20092015 年经济增长贡献率均在 17%以上19。此外,还有学者通过寻找全要素生产率等中介因素,探析劳动力结构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023。第二类文献主要关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本质特征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24。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看,多数研究证实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有助于经济增长25

11、。国际比较发现,改革开放 40 年,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动力,其中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对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带动作用远大于美国、日本等其他主要经济体26。在有关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对其他行业的“外溢效应”研究上,利用 19922012 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发现,二元经济中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农业部门劳动力有效流入现代产业部门,对促进二元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27。此外,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还能够带动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的联动发展,即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释放的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促进非农部门的发展;非农部门的进步又为农业技术进步提供了条件,反过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2。通过梳理已有文

12、献发现,现有关于国内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方面,聚焦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绝对水平和增长趋势进行比较,对其背后结构性特征分析相对较少,缺乏就农业因素对全员劳动生产率影响的探析;另一方面,多关注全国层面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对于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其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较少研究。本文以我国 31 个省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数据为基础,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及其背后的农业驱动因素展开分析,可能存在以下三方面边际贡献:第一,基于 31 个省份三次产业经济数据,对 1978年以来各地区农业“小部门”特征的表现进行测度,并就不同地区产业变迁的横向差异进行比较;第二,从

13、两部门经济视角出发,测算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背后的结构效应和增长效应,并就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模式差异进行比较;第三,通过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的分解,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的差异。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研究方法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相关理论,国内生产总值Y 可以表示为劳动力数量 W 和全员劳动生产率 A的乘积,即:Y=W A(1)对(1)式进一步分解,可推导出一国经济增速 Y?可近似分解为劳动力数量增速 W?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 A?之和,由于分项增速之积较小,通常忽略不计,即:07胡晨沛,胡霞:农业劳动力转移、生产率提高与地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Y?=W?+A?

14、+W?A?W?+A?(2)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数量增速 W?由正转负,未来经济增长将更依赖于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 A?提高。进一步的,从经济两部门出发,全员劳动生产率 A 可表示为农业劳动生产率 A1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 A2的加权之和,权重为各自部门劳动力份额 w1、w2,即:A=w1A1+w2A2(3)地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机理,既可以表现为两部门生产率差异带来产出差额,从而驱动劳动力要素向回报率更高的行业转移;也可以表现为,在集聚效应和干中学等学习效应影响下,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由于各省份经济由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组成,为克服传统生产率测度方法忽略行业及要素流转因素的影响,梳理全员劳动生产率增

15、长的内在机理,将各年度不同省份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量 A 分解为结构效应、增长效应和交互效应,具体表达式为:A=2i=1wt,iAt1,i+2i=1wt1,iAt,i+2i=1wt,iAt,i(4)在(4)式等号右边,第一部分为结构效应,表示在各行业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省内、省际间流动引发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分布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第二部分为增长效应,含义为在农业和非农业劳动力份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依靠行业自身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第三部分为交互效应,数值上等于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份额增 量 的 乘 积,数 值 通 常 较 小,不 做 重 点讨论。(

16、二)数据来源与概况利用 19782019 年 31 个省份三次产业增加值数据和劳动力面板数据,测算得到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 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各省份统计年鉴、新中国 60 年统计资料汇编等。样本数据基本情况和各省份两部门经济结构的变迁如图 1、图 2 所示。从农业劳动力份额看,改革开放以来,31 个省份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安徽、山东、河南、四川、西藏等 1978 年农业劳动力份额均在 80%左右,目前已降至约 30%;北京、天津、上海等 1978 年农业劳动力份额就已处于较低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份额降幅更小。农业劳动力份额下降凸显其“小部门化”特征,从内部推力看,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推进和资本深化程度提高,带动了单位劳动力产出水平的增加,生产相同粮食产量和农业增加值所需的农业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其他产业转移。从外部拉力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非农行业快速发展扩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剩余劳动力经历了“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阶段,导致农业劳动力份额持续走低。图 131 个省份农业劳动力份额从劳动生产率看,图 2 给出了各省份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于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