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第 12 期(总第 810 期)科学咨询65高等教育一、课程改革缘起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教育理念,国务院出台了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的相关政策,也促使国内各高校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探索1。通过将“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融入 室内设计 课程教学改革当中,能更好地提高该课程的人才培养能力,为企业、社会培养出更多品德与技术兼备的高水平人才。以学生为中心校企协同、学科竞赛及成果导向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具有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抓手2。何为以学生为中心?何为教学创新?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但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创
2、新则提倡和鼓励争论而不求答案的唯一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倡导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视训练思维尤其是创新能力;主张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室内设计 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课程之一,是各类建筑设计课程的拓展和深化,起到完善优化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拓展学生就业岗位的作用。目前,针对建筑学专业开设的 室内设计 这门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课程内容较为庞杂,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知识构成存在短板,受课时限制,教师课堂上不能讲授所有的知识点,如室内设计成果需要熟练的计算机表达能力及手绘表达技巧,学生对于已学过但并未掌握的内容缺少自主学习的渠道;又比如室内设计需要大量了解室内装饰材料的性
3、能及施工工艺,但无法亲临现场;该课程不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学习兴趣及动力不足,学生往往只能完成课程要求的最低限,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差异性和个性化的需求,抑制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3;传统教学中,实训内容与市场需求及软硬件配置方面不匹配,不能达到理想的培养目标。针对建筑学学生的学情分析,在“三全育人”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打破校内、校外壁垒,构建一种全方位、多元化的校企协同模式来解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优化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渠道,补全知识架构的短板;传统理论知识与新技术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及创新意识;对接岗位需求,课程中引入实
4、际工程项目及行业竞赛,实现理论、设计创新及软件应用综合性训练,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拓展建筑学学生的就业渠道。二、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三全育人”主要是指导高校在“育人主体、育人时间、育人空间”这三个维度开展立体化的教育4。高校的育人主体不仅是专职辅导员队伍和专业任课教师,应该形成学校、家庭、企业、社会等人人都参与育人的局面。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项贯穿始终的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过程,绝不仅是只在某些特殊节点进行育人,而是需要有规划地开展在学校学习、企业实习、就业岗位以及毕业后的继续教育的全过程。高校的育人空间是全方位的,不局限在课堂和讲座上,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和阵地,将思想政治教
5、育融入日常的点滴工作和教育中,才能发挥出明显的育人效果。“三全育人”视角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室内设计课程建设为例刘淑娟(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广州510900)摘 要:课程基于“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理念,立足课程改革的痛点,构建多元化课程教学的创新模式:以成果为导向,校企协同、与行业接轨,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课内外创新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借助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关键词:三全育人;教学模式;校企协同;多元化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校企
6、双元模式下的 室内设计 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CXQX-JY201905)。作者简介:刘淑娟(1985),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66第 12 期(总第 810 期)科学咨询66高等教育(一)基于“育人主体”的协同育人模式1.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如图所示,结合建筑学的专业特色及学情现状,探索建筑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企业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为目标,促进产教融合发展、达到人才培养供给与需求相协调,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实施专业导师、职业导师、思政导师组成的校内“三导师”制度的基础上加入“企业导师”的角色,校企深度融合,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大纲的制作,
7、增加学校教学与岗位需求的契合度,校企双方共同构建互相融通的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设计。校企“共同评价、双向考核”,企业参与课堂教学与课程评价,课程考核任务书取自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校内外联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以校内实验为基础、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装配式建筑技术培训中心为支柱、企业实践为延伸、创新创业为拓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利用“两个中心”,让学生学习和实践行业新技术新标准,实现“零距离”培养,毕业生竞争能力强,就业质量高,同时为企业培训在职技术人员,提升技术人员工程开发能力,为进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全过程育人的培养目标。2.行业“协同”、
8、以赛促学革新竞赛理念,搭建全员参与的竞赛平台。专业技能竞赛不仅是对学生的能力技能竞赛,而且是对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的一次检验。教师需要及时更新陈旧的知识和过时的经验,和学生一起解决竞赛案例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及教学水平。本课程通过课程竞赛(第二课堂)、校级竞赛(大创平台)和省级竞赛(挑战杯、“互联网+”)三个层级开展实训教学,搭建全员参与的竞赛平台。以成果为导向,课程作业以专业竞赛为目标,推荐完成度较高的学生参加专业竞赛,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效提升学生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密切与行业协会的合作,开拓可利用的课程建设资源。(二)基于“育人时间”的全过程育人1.
9、搭建第二课堂创新平台构建室内设计课外活动平台,大力促进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创新,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创办“匠新BIM工作室”,并借助之前已有的“简维工作室”引入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工程项目的实战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融合。2.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将MOOC 融入传统课堂,实现优势互补,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完成自主学习,也可以实现与平台、教师或者同学之间交流互动。建设线上课程学习资源库,借助线上资源,补齐知识架构的短板,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在MOOC基础上,教师可以建设SPOC课程,教师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获得MOOC课程里的大量教学资源5,还可以
10、结合班级和学生特点自由地增加或删改原MOOC内容,再结合线下翻转课堂,线下教师可以言传身教,循序渐进地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课程目标。3.对接毕业,分层级构建多元化教学目标依据建筑学专业学生毕业发展方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就业情况调研,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三种发展途径:选择考研继续深造、入职企业及报考公务员。室内设计 课程依据建筑学专业特点,从学情出发,分层级制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满足不同需求对应的知识、技能要求,拓展学生的就业途径。其中,基本目标是指学生能够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独立完成一套住宅建筑方案设计;高阶目标是学生能够把建筑设
11、计、室内设计及人体工程学等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建筑精细化、一体化设计;拓展目标则是,学生需要依据岗位需要注重室内设计广度及深度的学习,拓宽就业面,实现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就业提供条件。(三)基于“育人空间”的课程思政融合根据课程特色,思政教育自然融入教学环节,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理工类课程教学关键是要使得教学向适应育人要求价值回归。立德树人并不仅是思想品德课的事情,而是所有课程都可以潜移默化地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进而建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课程育人目标的有机统一。以 室内设计 课程中厨房设计一节内容为例,通过“回家为父母做一顿
12、饭”这一活动让学生站在父母(老年人)角度体验并发现厨房设计的问题,从而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完成厨房改造设计,这一教学活动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将理论融会贯通,又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思政的设计充满人文关怀与社会意义。在手绘室内效果图训练的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学生在一笔一墨中传达自己民族情怀。三、教学成效与学生反馈教学改革实践中,学生也收获了多元化的学习成67第 12 期(总第 810 期)科学咨询67高等教育果,包括调研分析报告类、室内改造设计类、室平面优化类、室内设计快速表达及综合笔试,既能锻炼学生团队协作、与人沟通及资料获取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
13、设计与表达的能力,最后通过综合笔试考查学生重要知识的综合及运用能力。这种形成性考核的教学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综合成绩的平均分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不仅体现在成绩上,学生也收获了较多成果。以17级学生为例,学生把不同阶段的作品整理优化后,参与各类专业竞赛并多次获奖。基于一些专题研究,学生也参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都顺利结题。任课教师也在教学改革中总结教学实践经验获得了多项教学成果,并在校内进行了经验分享与推广。在2021年12月份我们对18级建筑学的20学生进行过一次访谈,访谈的内容主要针对“在本次课程教学中,印象最深的教学活动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目前校企协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14、?”这两个问题进行展开。例如,梁国伦同学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的作品能够运用VR技术进行模拟体验,非常具有成就感。”王松烽同学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厨房改造设计这次作业,从来不做饭的我,跟妈妈一起下厨房,在体验做饭乐趣的同时,也发现了厨房布局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改造的方法,原来在厨房完成一顿饭需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这让我更加关注厨房设计的效率问题及精细化设计,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而郭桢权同学则提出:“去企业参观及建材市场的调研非常有意思,课本上那些枯燥的材料及性能出现在自己眼前、装饰到店里瞬间有了情感和温度。”多数学生反映在短短的一学期完成这几个项目和综合性笔试,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
15、课程结束后总结一下收获的成果,都期待明年的学弟学妹们可以继续“卷”起来。四、“三全育人”视角下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经验与启示教学创新的目标是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授之以渔;因材施教,打造个性化教学与考核模式;同伴学习、师生互动以及产教融合,建设学习共同体;重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间的融合。“三全育人”理念带来育人模式的创新,在“育人主体、育人时间、育人空间”这三个维度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也总结出适合建筑学专业特色的实践经验。(一)校企协同探索成果转化途径区别于产品设计等专业,课程设计成果问题一直是教学改革之初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筑设计成果的转化需要依托团队及设计资质,依靠学校本身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16、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依托项目工作室、校企协同的教学实践模式,学生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但是可以完成项目的一部分,如BIM建模、管线综合、室内设计效果图渲染等工作。通过实际工程项目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实现了成果的转化,达到校企合作共赢的效果,实现育人主体的全员化。项目工作室模式虽不能做到班级学生的全员参与,但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引入课堂以及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双评价”的考核评价模式,实现学校与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二)“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实行全方位教学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具有塑造价值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对于专业课程而言,通过深入发掘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立德树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思政教育可以通过新闻热点、项目案例及政策法规的形式融入课堂中,既能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的意识形态,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习效果。“课程思政”教育应从教师自身做起,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政治理论水平,教学中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