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考察、内涵阐释与现实指向.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19635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考察、内涵阐释与现实指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考察、内涵阐释与现实指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考察、内涵阐释与现实指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 6卷 第2期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4 6N o.22 0 2 3年3月J o u r n a l o fY a n g t z e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M a r.2 0 2 3收稿日期:2 0 2 2 1 2 0 5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凉山彝区绿色减贫机制及 脱贫摘帽 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S C 2 1 C 0 2 9);四川大学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项目“伟大建党精神与党的百年奋斗的内在关联研究”(MY J S J S 2 0 2 1 0 9);四

2、川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研究 以课程思政为例”(G S SC U 2 0 2 1 0 8 7)作者简介:王元聪(1 9 8 6),男,云南昭通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王元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考察、内涵阐释与现实指向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4 6(2):9 2-9 7.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考察、内涵阐释与现实指向王元聪(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6 1 0 2 0 7)摘 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人

3、类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先后经历了从“天然同一”到“主客二分”再到“和谐共生”的嬗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丰富,构建生命共同体是核心要义,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取向,建设美丽中国是目标导向,推动绿色发展是根本方法。从现实指向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生态理论与实践的批判超越,彰显了中国式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独特优越性,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生命共同体分类号:X 2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3-1 3 9 5(2 0 2 3)0 2-0 0 9 2-0 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区

4、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典型特征。纵向回溯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历程,既有益于窥探其演进脉络和前瞻其未来走势,也有助于洞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意蕴和现实指向。概言之,从历史、理论与现实三大维度辨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理论上贯通“学思用”的逻辑起点,也是实践中统合“知信行”的关键环节。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历程:从敬畏崇拜到和谐共生 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生态问题就如影随形。在原始文明阶段,即便人类对自然秉持恐惧敬畏的态度,但也曾经因为过度放牧猎杀而导致生物链失衡;在农业文明阶段,即便人类对自然秉持依附顺从的态度,也曾经因为过度砍伐开荒而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各式各样的环境问题。在此期间,由于人

5、口基数相对较小、生产力水平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尚未超出其承载和自我修复的限度,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上处于和谐状态。进入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加速了对自然的攫取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开始对立,自然相应以生态危机的形式向人类实施报复。在此背景下,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转向和谐共生。(一)原始文明阶段:人类敬畏崇拜自然原始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初级阶段,历时长达百万年之久。在此期间,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完全依赖于自然生产力,人类与自然之间浑然一体。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唯有通过采集、捕鱼和狩猎等方式来获取生活资料,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生态的损害程度相对较小。另一方面,由于人类

6、对自然规律知之甚少,既不能解释各种变幻莫测第4 6卷 第2期王元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考察、内涵阐释与现实指向 的自然现象,也无力抗衡影响和制约人类自身发展的各种自然力,但又必须从自然界获取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因此,远古先民便由衷地对生命体和自然环境产生敬畏之感,最直接的呈现就是图腾崇拜。究其本质,作为生态文化具象表达的图腾崇拜,是早期先民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有机界的一种启蒙性认知。在漫长的蒙昧时代,智力未启的原始人类通过图腾崇拜方式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感,希冀通过祭祀祈祷活动获得神灵庇护,以此确保种群的存活和繁衍。在原始文明阶段,人类对独立存在着并起着作用的自然规律认知有限,

7、因而只能被动适应、盲目崇拜,不 可 避 免 地 成 为 自 然 的“盲 目 的 必 然 性”奴隶1(P 1 5 3)。客观上,由于人口基数较小、生产力水平极低,相应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侵害也微不足道,人类活动尽管具有负面影响,但还远未形成生态危机。简言之,在原始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完全寄生于自然,也受制于自然,自觉坚持以自然为中心,呈现出典型的“自然中心主义”特征。(二)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依赖顺从自然进入原始文明后期,随着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和生产工具的逐渐改进,加之对物质的需求不断提升,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充分发挥能动性,在增进认识中积极改造自然,人类社会逐步从原始文明进入到农业文明。相较于原

8、始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更为先进,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铁器工具的出现和运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这一阶段,前面已经说过,只是在东半球才独立经历过,其生产的进步,要比过去一切阶段的总和还要来得丰富。”2(P 3 4)在此期间,人类通过日常观察与经验总结,对自然规律的了解逐渐深入。在农业文明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繁衍与发展,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竭力改造自然,人类的肆意活动在客观上对自然系统的平衡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破坏作用,自然界也开始以干旱、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形式

9、对人类实施报复。诚然,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虽然大量使用了铁制器具,但生产方式却主要以刀耕火种为主,能源利用也仅限于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等传统可再生资源,在此期间虽然也出现了生态问题,但生态破坏程度并未超出环境的承载限度和自我修复能力。简言之,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从属于自然,自然仍主导着人类,人与自然之间总体上处于和谐状态。虽然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繁衍等行为都需依赖自然,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人类又在充分发挥能动性与创造性,希望通过更好地利用自然来为自身服务。相较于“自然中心主义”生态观,人类的主体性需求逐渐凸显出来,呈现出典型的“亚人类中心主义”特征。(三)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征服掠夺自然进入1

10、 8世纪,蒸汽机的改良运用标志着人类进入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与之相匹配的先进生产方式逐渐取代传统农业文明生产方式。纵观工业文明阶段,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释放出巨大的创富效能。正如马克思所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P 4 0 5)辩证地看,工业文明虽然以领先的技术优势给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究其原因,根源是资本的增殖逻辑与效用原则。当资本遵循增殖与效用原则运行时,相应会遵从以追求利益至上为要义的经济理性。而经济理性推崇的是“拜物教”理念,将“越多

11、越好”视为发展的应然轨迹,将物质财富积累的数量多寡作为权衡优劣的标准尺度,将科学技术视为满足物欲的优选工具,将征服并改造自然作为聚敛财富的基本范式。从运行机理看,资本的增殖与效用需要经历输入与输出的转化过程后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所谓输入是指肆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输出则是肆意向自然排放各类垃圾和污染物质。如此反复,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势必会引致和加剧生态危机。在此期间,“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了自然生态观的核心理念,比如著名哲学家笛卡尔认为人类是最优秀的灵长动物,可以随意对待自然而不需要履行任何义务。人类中心主义最大的痼疾在于将人类的利益预设为价值原点和社会发展的评

12、价尺度,并且试图控制并主宰自然。这种黑色文明漠视了生态发展权,人类为迈向社会更高层次而滥用主观能动性,肆意挥霍自然资源,人为割裂自然界生存与人类自身命运同发展、共呼吸的整体性。简言之,在工业文明阶段,人类秉持“人类中心主义”理念,对自然进行肆意地征服、掠夺和奴役。(四)生态文明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业文明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了巨大财39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3月富,自然也相应向人类做出了警示、惩罚与报复。面对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人类逐渐意识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承载限度,必须以遵循规律为前提,与自然和谐相处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就标志着开始

13、进入到生态文明阶段。相较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人来自于自然、依赖于自然。亦即,人因自然而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正如恩格斯所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4(P 4 1 0)自然界既为人类提供生产资料,又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又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另一方面,人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正如列宁所言,“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认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 盲目的必然性 的

14、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如马克思千百次反复说过的那样)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1(P 1 5 3)所以,人的活动必须始终遵循自然规律,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习近平总书记也阐述过类似的观点,“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5(P 3 9 4)。这也就意味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实现了和谐共生的转向。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十分丰富,需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和本质要求维度来展开阐释,才能够更加充分有据。总体而言,构建生命共

15、同体是核心要义,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取向,建设美丽中国是目标导向,推动绿色发展是根本方法。(一)核心要义:构建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和本质要求。辩证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实现,需要将人和自然视作有机的生命共同体,既要凸显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也要注重作为载体的自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在论述自然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6(P 5 5)的重要论断。这也就意味着在对待自然和生态治理的过程中,不能人为地割裂诸要素,而要从全局出发围绕协调性和全面性展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

16、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7(P 2 3)。作为有机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进步与自然的发展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中,既要看到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对自然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也要看到自然环境的日益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显性或隐性反作用。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7(P 5 0)。这进一步揭示了人类对待自然的理念、态度和方式,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决定的。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语境中,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载体的自然被视作一个整体,属于生命共同体。这是因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绝不是单向度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或者促进人的发展,而是把人和自然视为“生命共同体”,既要保护好环境,也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在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进一步而言,从生命共同体的维度和效度审视,意味着人类对待自然必须秉持尊重、顺应和保护的基本态度。因为如果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一旦出现了违背自然规律或触及自然底线的情形,自然最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