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个案评析GE AN PING XI电信网络诈骗持续多发,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引发媒体广泛报道。以2021年4月9日“习近平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的新闻为标如何提升新媒体“反诈”报道质量 于英杰 【摘要】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已成为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最严重的犯罪之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内主流新媒体不断加强“反诈”新闻宣传报道,为广大群众提高反诈防骗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聚焦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等主流新媒体的“反诈”报道,梳理其基本特点,为新媒体提升“反诈”新闻报道质量提供策略。【关键词】新媒体“反诈”新闻报道质量时效策划志,国内主流新媒体以“反诈”
2、为主题的新闻报道进入新阶段,掀起“全民反诈”宣传热潮。据笔者初步统计,到2022年12月底,以“反诈”作为关键字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检索,共有76条相关报道,其中2021-2022年就有54条,占同期法治新闻报道的71%;今年前3个月,共有27条涉及“反诈”的报道。新华社客户端的“反诈”新闻报道频率也从2021年4月进入高潮,几乎每天都有平台自发稿件,有时一天发布5条(如2021年4月29日)。地方主流媒体也积极开展“反诈”新闻报道。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从2021年开始推出反诈直通车反诈进行时等专题、专栏,保持每周至少更新一次。其中反诈直通车专栏到2023年3月已44个案评析GE AN PING
3、 XI经发布113期报道。此外,澎湃新闻、紫牛新闻、红星新闻等主流新媒体客户端都保持着较高频次的“反诈”新闻更新。2022年5月11日,公安部刑侦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指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从前述内容可见,“反诈”新闻在主流新媒体上越来越常态化,但与“全民反诈”总体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作为法治新闻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其他新闻题材的重视程度来说,主流新媒体对“反诈”新闻的宣传资源投入也不充分,整体报道质量还有改进空间。笔者认为,主流新媒体在“反诈”新闻的回应速度、策划组织、表达方式、隐私保护等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增强时
4、效,最大限度让报道“快”起来时效性是新闻的根本要求和重要特征之一,新闻失去了时效性也就失去吸引力,甚至丧失价值。全媒体时代,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对“反诈”新闻来说,就是要尽一切可能“快”起来,这也是新媒体公信力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方式。不断提高新闻素养,提升业务能力。对于原创“反诈”新闻,记者应当拟定采写计划,加快采访素材的整理速度,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稿件;编辑要提高选稿、改稿和组稿效率。比如,交汇点新闻反诈进行时栏目,从接到通讯员稿件或记者原创稿件(含图文、短视频),到编辑、检校、发布,全过程不超过10分钟。在新媒体传播手段应用上,编辑人员要提升海报设计、H5
5、制作、短视频剪辑等能力,熟悉各大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编辑后台操作特点,比如,微信编辑器常用工具有秀米、创客贴、i排版、堆糖、135编辑器、排版365等,编辑人员要熟练运用其中一款或几款,以实现“反诈”新闻产品的快速分发。加强不同新闻稿件的快速整合。据笔者观察,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反诈”新闻,原创内容比重较小,其素材来源更多是整合,既有对中央、省、市和县四级融媒体新闻的整合,也有对不同政务新媒体内容的整合,通过新闻资源共享,来丰富“反诈”新闻内容,提升报道质量。比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2023年2月26日推送的警惕!尤其是苹果手机用户!多地警方已发布预警一文,就整合了北京反诈中心、深
6、圳公安发布、公安部刑侦局等不同政务新媒体账号的内容,包括文字、截图、海报等,相比原来各政务新媒体发布的内容,无疑在质量上有了明显提升。提升“反诈”新闻分发效率。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新媒体传播技术也更加多元,迭代加快,这给“反诈”新闻的快速传播带来机遇。面对不同的传播平台,主流新媒体要了解各45个案评析GE AN PING XI平台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反诈”新闻快速传播。比如,交汇点新闻、九派新闻等主流新媒体,通过搭建具有自动采集、可视化编辑、一键分发等功能的智慧操作系统,实现对公安、法院等政务新媒体发布的“反诈”等热点信息的灵敏“嗅探”,能在极短时间内回应并抓取到自有平台,
7、经快速编辑、检校后“一键分发”,不到10分钟,即可同步输出到头条号、百家号、人民号、华为浏览器等众多新媒体平台,极大提高了传播效率。加强策划,全方位提升传播效果当下处于“新媒体+互联网”的全新传播时代,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手段丰富多样。而在新媒体融合中,突出策划与创意,不仅意味着对新闻素材的整合提炼,还意味着对新媒体传播手段的充分利用。尤其是多媒体传播,被认为是新媒体传播的典型特征。1所以,同样是“反诈”新闻产品,有没有创意、策划是否到位,直接影响新闻质量。加强“反诈”新闻策划,突出有创意的新闻产品,对于提高受众关注度,形成强大传播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主流新媒体在“反诈”新闻策划方面下功夫
8、,使相关报道丰富多样。比如,2023年4月2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那个穿迷彩服的小姐姐唱歌真带劲”这种流量都敢蹭?一文,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海报、互动等手段,将披着军装、冒充“军人”实施诈骗这一违法犯罪行为,与打着“军人”旗号直播卖货、“拿军装当流量密码”这一不法行为结合起来,予以无情揭露和批判;同时,推出“假军人的精准画像”,提醒公众怎样判定“假军人”,以及遇到“假军人”怎样保护自己。这样的推文,就比简单通报某一起冒充“军人”诈骗或带货直播来得有分量、有质量,呈现效果也更好,很快收获10万+的阅读量。上述是常见的就某一具体“反诈”新闻产品进行的策划。这类策划通常使用新媒体传播技术,
9、采取数据化、可视化甚至虚拟动画等形式,帮助受众直观理解诈骗手段;添加相关主题的新闻超链接进行分层报道,增加互动设置,提高受众对“反诈”知识的理解力,加深警示作用。另外,还可以围绕“反诈”这一主题开展策划,推出集束式产品,形成持续影响力。比如,交汇点新闻接连推出反诈直通车反诈进行时反诈短视频等专题或者专栏,都属于这一类。第三,主流新媒体要注重研究当地警方案情通报,围绕诈骗案件的规律或特点开展新闻策划。比如,一年中总有几个时间段会集中发生某类诈骗案件:在中小学开学前后,冒充班主任在微信群、QQ群骗取班费或学杂费的案件高发;高考中考前后,虚假招生诈骗高发;“双11”“双12”“6.18”等网络购物节
10、前后,假冒客服、快递、刷单、中奖等诈骗多发,等等。对此,主流新媒体可以与警方联动,提前策划,既增强内容原创性,又契合社会热点,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创新表达,充分调动用户视听记忆神经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是根本。对新媒体而言,内容创新的一大要点在于标题创新,即怎样更好地吸引用户,让用户点开文字、读下去。尤其对于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来说,内容大多是折叠的,标题不打动人,没有让人阅读的欲望,再好的内容也无法传播。主流新媒体在制作“反诈”新闻标题时,始终把大方端正的格调与接地气的人设紧密统一,46个案评析GE AN PING XI既不做标题党,又有一定特色。笔者梳理发现,因要与微信、客户端等平台机
11、制相适应,其标题制作普遍存在字数限制,标题字符平均20个左右,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相对简洁,精准概括。比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2022年7月18日推出8000多人被骗取1.4亿元,仅1人报警,在简洁概括消息主题的同时,突出“8000多人”“1.4亿元”“1人”这几个能够形成鲜明反差的元素,抓人眼球。第二,较多使用祈使句,常用感叹号引起读者的关注和警惕。这与传统媒体标题制作有很大区别。比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2019年12月19日推出【提醒】看到这个电话号,千!万!别!挂!,不仅罕见地使用了“【】”,还连用四个“!”,引人注目。第三,语言生动活泼,有趣味性和网感。如上述主流新媒体经常出现“
12、教科书式”“网友怒赞”“侮辱性极强”“狂怼”“笑晕”等网络流行语,拉近了与网络用户的距离。第四,善于设置悬念。比如诈骗电话打给女警还要求视频,接通后女孩留下字条后失联等标题,其悬念足以吸引人们的阅读兴趣。第五,体现事件反转和戏剧性,引人入胜。比如我是一位反诈宣讲员,我被骗了18万元“领导”主动加微信求办私事,他竟反手冻结对方53万等。除了标题创新,“反诈”新闻在文本写作上也不断出新。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常把网友评论作为新闻的一部分,比如2022年11月16日推出的周某华!不要给陌生人汇钱!一文,就在文末用截图方式,引用了众多网友的留言。此外,在新闻排版和编辑上,如今多采用居中型排版,一句话一行,
13、更注意页面留白和重点文字的加粗,融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避免文章冗长给读者带来信息获取压力。分量提升,“反诈”新闻也能上头条新闻传播的内容首先必须具有新闻性和新闻价值,如果传播的内容没有新闻价值、没有新闻性,传播就很难说是新闻传播。2具体到“反诈”新闻,对于广大受众而言,由于“反诈”内容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关联程度高,因而“反诈”新闻能够为受众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有效引导人们保护自身财产安全。而对于新媒体采编人员来说,发现、选择、确定具有新闻价值的“反诈”传播内容,才能深化人们对“反诈”的知晓和认识。笔者发现,主流新媒体早期“反诈”报道,侧重凸显新闻事实与人们利益的相关性与接近性,在标
14、题的拟用上会采用“与你相关”“警方提醒”“千万警惕”等提示性话语。2019年以后,随着主流新媒体对“反诈”新闻的报道逐渐加强,角度更加多样化,不局限于简单地呈现诈骗案例和防骗建议,还着重挖掘“全民反诈”过程中的有趣事儿和暖心事儿。这些“反诈”新闻,凸显了事实内容的新鲜度,拉近了新闻事实与广大受众在心理和情感上的距离,拉近警民之间的关系,增强了传播效果。2021年以来,随着“全民反诈”社会态势的逐步形成,主流新媒体对“反诈”新闻的报道频率越来越高,“反诈”报道内容的新闻性、可读性和贴近性不断增强,“反诈”新闻的“地位”也在前移。比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慢慢将“反诈”新闻从次条位置“升格”到头条;
15、新华社客户端、交汇点新闻、紫牛新闻等有时也用非常珍贵的大图位置来做导读。因此,随着国家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日益重视,从中央到地方的主流新媒体强化“反诈”新闻报47个案评析GE AN PING XI道,乃至将其送上“头条”位置,也是符合新闻规律、理所应当的。保护隐私,“反诈”新闻要体现人文关怀由于“反诈”新闻常常涉及受害人个人信息内容,加上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一旦个人隐私泄露,很可能对当事人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在“反诈”新闻报道中,主流新媒体非常注重保护当事人隐私。比如,对当事人的面部用马赛克遮挡,对声音作变声处理,对新闻文本中出现 的 当 事 人 姓名、住 址、职业、性别等
16、信息也要做好保护,以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除了做好对诈骗案件当事人隐私权的保护之外,主流新媒体还要注意避免“反诈”新闻报道的泛娱乐化和专业用语的不规范使用,要秉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理念,关心百姓的切身利益,关注当事人的感受和行为。例如,2019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女大学生李媛媛(化名)深陷“套路贷”的新闻。该文转自中国青年报的深度报道,反思了“套路贷”的现实问题,更关注背后那些被改变人生轨迹的被害者、诈骗者,以及因“反诈”而集合起来的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等,很有深度。(作者单位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注释 1 彭兰.“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03):120-125.2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编辑:泉洁红星新闻共创联盟正式启动5月10日,以“记录微光,共创不凡”为使命的红星新闻共创联盟正式启动。红星新闻共创联盟融合了传统拍客业务概念,并为拍客全新赋能。招募各具特色的创作者加入,共创优质视频内容。红星新闻将和平台、优质视频内容创作者一道,为视频内容产出赋能提供全新的路径与平台,让创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