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战略支撑国家双碳战略的地方贡献研究 以北京为例文 _ 周涛1 郭梁雨21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2 北京融绿低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摘要: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重要部署。北京作为首都和超大型城市,一直以来在低碳发展、科技支撑、机制创新等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在国家双碳战略下的定位,总结北京绿色低碳转型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进一步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能源结构;机制创新Research on Local Contributions Supporting the National Dual-Car
2、bon Strategy Example of BeijingZHOU Tao GUO Liang-yu Abstract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is an important deployment made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o promote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and actively respond to global climate issues.As capital and mega-city,Beijing has always had a sol
3、id foundation in low-carbon development,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and mechanism innovation.By analyzing Beijings positioning under the national dual-carbon strategy,this paper summarizes Beijings green low-carbon transition policy measures and experience and practices,further analyzes the
4、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it faces,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Key words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green and low carbon;energy structure;mechanism innovation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压实地方责任,自觉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
5、献。北京作为首都和超大型城市,一直以来在低碳发展、科技支撑、机制创新等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在国家双碳战略下的定位,总结北京绿色低碳转型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1 北京在国家双碳战略下的定位实现双碳目标,是多重目标、多重约束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并将保持稳定增长,能源消费仍在刚性增长。同时,我国经济产业偏重,高耗能产业与第二产业占比较大,能源结构偏煤,煤炭占比大;多年来形成的高碳路径依旧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因此,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核心关键要加快
6、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开展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应用等。建首善自京师始。国家双碳目标实现需要北京担当,也需要北京贡献。作为国家首都,北京在各方面工作应具有指向性与代表性,要优先树立双碳示范城市的作用,为其他地区和城市立标杆、树旗帜。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北京具备国家亟需的效率引领、科技支撑、机制创新三个方面的优势,应当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发挥好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彰显出11图 2 北京市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 GDP 的关系图 图 3 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比重2.2
7、 科技先行,为全国实现碳达峰提供重要支撑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最大的优势是人才和科技。一是绿色科技资源聚集程度高。建成绿色技术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 115 家、工程技术中心 51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沪深 A 股、香港和其他全球市场上市的绿色技术企业数量较多,达到 130 余家,同时形成京内创新、京外应用的转化模式,本市 70%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在京外实施。二是绿色技术政策支持力度大。推出构建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政策2.0 版,建立绿色技术推荐目录清单机制,累计发布涉及建筑、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 310 项节能低碳技术产品推荐目录。三是先进技术示范应用场景多。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五
8、棵松冰球训练馆等冬奥场馆使用对环境友好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氢能通过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和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落地示范应用,中深层地热热泵技术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展应用示范。负责任的大国首都形象。2 北京绿色低碳转型政策措施和经验总结长期以来,北京市积极推动绿色北京建设,深化落实首都功能定位,率先树立减量发展理念,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力度压减燃煤,推进能源清洁转型。持续强化科技引领,已形成智能装备、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试点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经过多年努力,北京双碳工作基础良好,取得了显著成效。详见图1。图
9、1 全国碳排放总量与北京市碳排放占比2.1 效率引领,树立超大城市低碳发展示范样板2021年,北京市人均 GDP 突破 2.8 万美元,居 31省区市首位,近十年来以年均 0.88%的较低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4%的经济增长。详见图 2。与 2012 年相比,2021年北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3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48%,能效与碳效在全国省级地区始终保持最优(见图 3)。一是能源结构转型取得突出成效。2021年,全市煤炭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降为1.4%,为全国最低,全市清洁能源比重已占 7 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延庆冬奥赛
10、区、世园会场馆等多个重点区域高端示范应用。二是重点领域能效及排放标准全国领先。率先在全国发布第五步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世界同类气候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先进水平为目标,将居住建筑节能率由 75%提升至 80%以上,节能住宅和节能民用建筑的比重持续居各省市首位。车辆结构绿色优化,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机动车占比超过 60%,处于全国领先水平。12战略2.3 机制创新,形成助力全国碳达峰的北京方案北京在全国率先组建了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高位统筹、高位推进,全面加强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一是产业引导方面,作为全国第一个提出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北京市坚持“瘦身健体”,积极发展
11、能耗少、排放低、附加值高的高精尖产业。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行全领域清洁生产促进工作。二是行业发展方面,在全国率先启动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工作,做法已列入国务院碳达峰政策文件。创新将节能减碳和绿色发展纳入土地招拍挂,建设绿色低碳的高品质住宅。构建了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统计与监测体系,建成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成立国内首个行业性国家级城市交通能源计量中心。上线运行国内首个绿色出行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首创以碳普惠方式激励市民参与绿色出行。三是市场机制方面,充分发挥碳市场对减污降碳的重要作用,形成了“1+1+N”的碳交易政策法规体系,覆盖近千家重点排放单位。北
12、京市是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也是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近年来,北京市一直在各项机制完善与管理体系创新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为全国各地城市低碳建设贡献出了“北京经验”。3 碳中和背景下北京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当前俄乌冲突导致全球面临能源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后疫情时代纷纷选择以绿色发展作为经济复苏的新动能,促进“棕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国内双碳工作的扎实推进,我国在节能减碳方面所做的行动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正能量。2022 年底,北京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体现了北京统筹高质量达峰与面向碳中和的坚定决心,兼顾推动北京和助力全国实现双碳转型,体现了作为大国首都
13、的责任担当。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超大型城市,对标实现碳中和目标,仍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包括:可再生能源禀赋相对不足,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区域清洁能源输入和本地坚强韧性、绿色低碳智慧能源体系;随着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和消费升级将带来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需求排放刚性增长;万元 GDP 能耗和碳排放水平虽然在国内保持领先,但与国际大都市仍有一定差距,其中诸多典型低碳发展国家的制度政策与低碳规划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学习。4 进一步支撑国家双碳战略的建议围绕进一步支撑国家双碳战略,需继续深入“效率引领、科技支撑、机制创新”三个方面,着力“三个率先”,打出“组合拳”,在全国双碳行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国家
14、碳达峰作出北京贡献。4.1 率先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和经济体系目前北京已形成以第三产业碳排为主,各产业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正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及空间格局,下一步需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全面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率先形成安全韧性低碳的能源体系,继续推动产业结构深度优化,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形成具有首都特点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一是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实施方案,大力发展光伏、地热,适度发展风电和垃圾焚烧发电,促进氢能示范应用。扩大多层次区域绿色能源战略合作,加强京津冀及京蒙、京晋、京吉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协同开发,推进跨省(区)可
15、再生能源电力直接交易。二是继续推动产业结构深度优化。对新增产业进行严格审查,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以更高、更优标准推动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加快推动科技含量高、能效水平高、污染物和碳排放低的高精尖产业发展。推动市级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实施绿色低碳循环改造,制定实施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电子设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绿色提升计划,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三是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激发的产业需求,积极培育扶持新能源、氢能等相关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打造新能源产业集聚中心,建设新能源产业化示范基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集群。4.2 率先打造全国绿色技术创新
16、示范中心“技术为王”,是推进双碳工作的鲜明特征。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先进能源和低碳技术将是重点领域。北京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创新资源,发挥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建设极具国际影响力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并辐射至全国各地,从而为国家双碳工作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一是加强前沿技术创新。重点发力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低碳零碳13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电气化和智能化交通技术、光储直柔、低碳零碳建筑技术体系等,以及碳捕获和储存等净零碳技术,发展先进能源技术,推进能源供给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二是紧抓数字经济与双碳目标协同发展。加速传统能源产业与数字产业深度融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企业低碳转型赋能,深化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等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应用,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通过智能化手段面向高耗能行业实现碳排放总量管理等碳账户管理场景应用。三是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培育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推动绿色低碳科技成果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就地转化落地,推进可再生能源和超低能耗建筑等项目示范应用,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园区。以智慧能源为方向,以氢能全链条创新为突破,推进新能源技术装备产业化,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