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农经/2023 年 4 期DOI:10.16675/14-1065/f.2023.04.035枝江市幸福河湖建设推动乡村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及思考 周娜摘要:河湖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枝江市通过积极探索,谋划水系连通工程,开展河湖生态修复整治,提升了农村水生态环境,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助推了乡村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文章总结了枝江市幸福河湖建设的实践经验,提炼了普遍做法,可供类似县、市参考借鉴。关键词:幸福河湖;乡村经济;高质量文章编号:1004-7026(2023)04-0116-03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文献标志码:A(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宜昌443
2、002)2022 年 10 月 16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化。江河湖泊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重要支撑。枝江市是长江三峡的东大门,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缘,位于“宜荆荆恩”城市群中心位置,拥有长江、玛瑙河、沮漳河等“一江两河百湖”,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近年来,为提升群众幸福感,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促进全市经济持续高质量绿色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枝江市以做好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
3、为依托,多管齐下,极大改善了河湖面貌,恢复了河流自然属性,重点培育和优化特色水产品、农产品,也满足了河流的社会属性,使得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实现农村经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1枝江市基本情况枝江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缘。长江由西向东横跨市境南部,在境内蜿蜒 102 km,沮漳河、玛瑙河由北向南汇入长江,境内长分别为 36.8 km和 27.7 km。枝江市纳入湖北省湖泊保护名录的湖泊8 座,中、小型水库 56 座(不含白洋),单个容积大于500m3塘坝 15630 处,各类水域总面积约 2.67 万 hm2,是宜昌市名副其实的“三峡水乡”。枝江市水域宽广,
4、为农业种植业、特色渔业、畜牧业等提供了一方“富水”。枝江市一直以来被称为宜昌市的“粮仓”,2020 年,枝江市实现农业总产值 160.08 亿元,产值位居宜昌市第 1 位;特色鱼类资源丰富,种类多达 50 多种,其中经济鱼类达 10 余种,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鲂鱼、鳜鱼以及鳢鱼等。水产品养殖总产量达 8.65 万 t,渔业总产值达 52.5 亿万元,占枝江市 2021 年农业总产值 32.8,渔业产量及产值在宜昌市独占鳌头1。为满足绿色经济持续增长,枝江市依托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推动各类农产品种植业、水产品养殖业快速发展。但是,水体污染、湖泊淤积等问题层出不穷
5、,湖泊自然功能和防洪等社会功能受限,河湖管护已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近年来,枝江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系统规划、恢复河湖空间形态、修复湖泊基本功能和水体质量,建设幸福河湖,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绿色化、可持续化发展。2主要做法2.1系统规划水系连通,恢复河湖水流动力为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进程,2019 年,水利部、财政部印发了 关于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水规计 2019 277 号),部署水系连通工作。枝江市结合各试点地区经验做法,立足本地区区域水资源特点,实施水系连通取水补充湖水,达到恢复河湖水流动力的目的。以“
6、清四乱”和长江干流岸线清理整治为重点,清除河道障碍 101.16 km,清淤疏浚88.39 km,清除违占违建建(构)筑物,逐步退还被挤压的河流水域空间,恢复原有的河流动力体系,形成互联互通的格局2。此外,还通过重建排水管、排水泵站、排水闸等工程措施来改变湖泊的水利条件,增强湖内水体流动性,达到湖泊间水资源调配,实现水体部分交换,最终实现湖泊的总体水质改善,恢复湖泊的水生态系统间的生物、物质和能量联系。2.2水资源齐抓共治,重现河湖自然面貌枝江市水资源主要为地表水资源(河川径流、湖泊)、地下水资源、过境客水 3 部分。对以长江为代表的地表水,枝江市在长江枝江段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减量作者简介:周
7、娜(1991),女,汉族,湖北广水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水利电力公共事务管理。116行动,建立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把好入河口源头关卡;在河流两岸,大力开展生态护坡等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结合枝江市江心岛百里洲镇滩地、滩林、湿地等特殊自然条件,改善河道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能力,恢复河流自然面貌。而对于湖泊,则因湖施策,根据各个湖泊污染源的特殊性,针对性制订“一湖一策”,聘请行业专家,带领各湖长单位开展水体治理提升行动,通过播撒水生动植物,重建水下生态系统,恢复湖泊自净能力。对于过境客水,主要是加强协同治理,枝江市按照“上下游协调、左右岸配合、干支流同治”标准,与周边当阳市、宜昌市高新区建立河湖联
8、席联巡联防联控的“四联”机制,加强对流域上下游全过程协同治理,同时对入境水流断面实行连续不间断动态监测,严控入境水质。2.3修复滨水岸线,打造宜居宜游水美乡村通过对退化的滨岸缓冲带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湖周涵养林种植,达到恢复水生植被、增加滨岸缓冲带的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净化水质,实现水美乡村目标。结合 湖北省枝江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和 枝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30)等规划方案,枝江市在 3 个水系 9 条河流的水系综合整治基础上,以“水美田园、玉带连村,陌上花开,百里画廊”为总体设计主题,打造了枝江北部田园生态水网,确保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
9、持续。2.4坚持“幸福河湖+乡村振兴”,发展绿色农业产业经济一是推进渔业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打造现代渔业。根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中直接指出,“稳定水产养殖面积,提升渔业发展质量”“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强化水生生物养护,规范增殖放流”。枝江市挖掘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工厂化循环水产品养殖技术,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新技术,在湖北省率先运用和推广 3 种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流水槽养殖模式、零排放圈养养殖模式、陆基循环养殖模式),优化鱼类养殖品种,大幅度提升鳜鱼、翘嘴红鲌等中高端养殖品种占比,渔业平纯利润提升了近 15 万元/hm2。二是借助“清三
10、河”行动疏通田间“毛细血管”,为全市农业灌溉提供支撑以保障高标准农田打通农业供水“最后一公里”。枝江市连续 3 年开展“黑河、臭河、垃圾河”整治清理行动,共整治河港沟渠 781 条 1 271 km、坑塘1 292 个 333 hm2,加固整治全市灌溉供水堰塘,对连通堰塘水库的 19 座泵站进行加固。截至 2020 年底,持续改善灌溉面积 0.564 万 hm2,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2.04 万 hm2,并吸引社会资本撬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获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推介。此外,借助农村水网,创建水稻优质粮源基地,生产优质水稻。近些年,“枝江玛瑙米”销售额过亿元,并在 CCTV13 新闻频道亮相。三是以水为
11、媒,探索“自然+乡愁”的人才吸引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依托现有的自然风光特点对枝江市旧景进行了充分还原,同时,充分挖掘当地“治水护水”等传统人文典故,通过群众广场、沿河(湖)景观等形式,制作一批治水护水宣传板、政策宣传展台、节水用水宣传片,打造浅滩树影、老翁垂钓雕塑等景观,使枝江的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得到充分呈现,打造有文化、有故事、有传承的“乡愁河流”,吸引外地游子回乡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3经验启示枝江市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绿色转变和高质量发展,使各类专业性人才荟聚一堂,并带动其他产业实现连片发展。此经验可供同类其他县、市参考。3.1科学谋划,因地制
12、宜绘制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根据地域特点,加快谋划实施一批以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能力提升、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农村水利管护、智慧水利、水文现代化和水利治理能力提升等重点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网络、江河安澜防洪安全网络、优质普惠农村水利设施保障与管护网络、协同高效智慧水利网,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3.2依托重大战略方针,抢抓政策机遇,完善水网布局,做好“水安全”“一江两河”及枝江市众多湖泊都是防洪排涝、农村饮用水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基本民生实现的基础,直接与人民群众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牢牢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守住城市
13、安全运转底线,才能让城市发展无“后顾之忧”。2014 年 3 月 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分析了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治水总趋势,并提出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2019 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枝江市作为宜昌市领衔“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的排头兵,把握“时与势”,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依托中央一揽子支持湖北发展的政策机遇、乡村振兴战略、中央一号文件等重大战略方针,结合本地水利实
14、际,全面实施江河战略,健全完善水网布局,提升水安全保障策略,为建设“四个枝江”(活力枝江、美丽枝江、健康枝江、实力枝江)提供坚实保障。/生态经济/117山西农经/2023 年 4 期3.3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全面改善并持续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效在顶层设计层面,以不断完善水环境治理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目的,设立了省、市、县 3 级河湖长办公室,旨在贯彻落实河湖治理管护等政策方针,并组织本辖区内各有关河湖长联系部门,形成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凝聚起本辖区内河湖保护治理管理的强大合力。在责任体系构建方面,全面建立了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河湖保护治理管理责任体系。目前,枝江市已在市、镇、村 3 级设立了河
15、湖长 268 名,包括巡河员、护河员,确保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有人管、都有人护。在持续改善河湖面貌方面,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制度优势和积极作用,面对河湖存在的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重拳治理河湖乱象,依法管控河湖空间,严格保护水资源,加快修复水生态,大力治理水污染,持续推进河湖面貌向好发展,使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让河湖“水环境”治理和管护成效全面提升,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3.4以创新为主要动力来源,推动绿色生态广泛实现,提升“水生态”在“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的战略背景下,发展动力决定了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创新发展、
16、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但核心在创新驱动。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依靠科技力量,积极探索和开辟新的水生态修复路线。可以借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依靠相关专业人员力量,做到精准发力,提升水生态修复技术水平;借助绿色环保企业技术优势,在“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指导思想下,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节水产业、特色产业,实现水资源循环无污染利用,提高利用效率。3.5借助当地水资源禀赋,促进形成独具特色的“水文化”优势水域、岸线、水利设施及本地兴水人的故事等要素都是“水文化”开发与发展的根基。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既要依托利用好这个根本,更要严加保护根、守好本。一是做好相关资源调查梳理工作,摸清本地水利风景、水利红色故事等资源家底。注重文化资源的挖掘、展示,积极建设馆、廊、园、品等文化设施,为水利旅游业等产业科学规划建设奠定基础,塑好水利风景区之“形”。二是坚持从生命共同体角度出发,优化资源整合利用,延展水利景区空间,破除行业局限、区域局限,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筑牢“水文化”之“魂”,实现农村集中连片发展3。3.6以人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