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第 1 期 总第 377 期41长三角道路运输协同治理成效显著规模大、效益好的新兴产业项目,使兰溪的产业得以拓展,产业链得以延伸。6.港园结合、以市促港以兰溪港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后方完备的集疏运条件,与后方经济开发区,新型产业园,及金华、兰溪城市的建设发展进行有机结合,根据港口发展前景,在港口后方规划布置专业交易市场,仓储调配中心或保税区等。借鉴浙北发展较为成熟的内河港口的例子,在港口后方建设建材市场(石材、钢材),棉纱纺织市场。7.港口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兰溪位于钱塘江中上游,在江河内建设港口环境容量小受制约因素多。目前正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对兰溪港发展过程中的环境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在规划发展建设港口、临港产业区时要将保护环境作为重要指标。发展港口和临港产业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产业发展规模和污染排放限度,严格控制开发范围和开发强度,在开发建设中维护好沿江整体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特别加强保护具有特色的江岸自然、人文景观,加强水资源与水环境的保护与综合治理,严格按照污染排放标准,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污染监控,同步建设环保基础设施,确保水资源安全。8.临港产业发展规划思路临港经济及其产业的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主动融入更大空间、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体系,强化特色
3、功能发挥和分工协作,成为区域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桥头堡和主体功能区。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结合临港产业发展的特点地理区位开发建设,主要应坚持以下原则。(1)相互包容、共同发展。城市、乡村、水利、土地利用等规划发展要包容港口、临港产业发展的需求,使稀有的港口岸线和相应的陆域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能最大限度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形成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格局。(2)突出重点、分期实施。港口、临港产业发展要避免项目蜂拥而上,建设遍地开花的局面,要突出重点形成资源节约、技术先进、结构优化、环境保护的集约型发展模式,根据需求分期实施。(3)加快发展、发挥优势。由于兰溪港口建设刚处于起步阶段,在注
4、重发展质量的同时,提高发展速度,发挥后方优势,抢占市场先机,做到审批提速、实施高效,使水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作者单位:金华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兰溪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兰溪市兴港港航开发有限公司)创新策划推动建立数据共享长效机制。2022 年初,长三角三省一市交通执法部门协同联动,明确了道路运输区域协同执法方案。江苏省界设区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联合高速公路执法支队、相邻省市交通运输、公安交警部门,针对“两客一危一货”车辆开展区域联合执法行动。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苏州支队牵头无锡、常州、嘉定、青浦、嘉兴、湖州六地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及相关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支队,在省界、市界及
5、各自市域开展道路运输联合集中整治“2022一号”行动,在苏州市域共设立66个联合执法点位,检查各类车辆1 942辆次。江苏、安徽两省和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宣城7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宁连、宁通、宁杭、宁沪、京沪高速公路执法支队以及南京市公安交管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共同开展南京都市圈毗邻城市道路运输联合执法行动,在南京周边设置11个执法点,重点检查非法营运、长期异地经营、包车客运车辆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领域深化合作加强联动。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会同江苏太仓、浙江嘉善等地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在沪苏、沪浙等省界区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强化跨省运输违法超限执法监管。浙江省抓住驾驶员这一关键要素,打造覆盖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追溯的智控平台“浙运安”,创新“一码三闭环”管理举措,有效解决了驾驶员超速难以遏制、“两外”车辆存在监管盲区、挂靠经营、行业监管不闭环、部门协同乏力等问题。安徽省在推行大件运输信用分类许可、自动智能监测、源头管理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适时对一些大件运输企业信用等级进行调整,寻求建立长三角大件运输相关信息化监测系统,加强区域间的执法协同,共同解决许可效率与事后监管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