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书书 年第期总第 期天津财经大学学报中国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及动态演进预测甄俊杰,师博,张新月(西北大学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摘要:伴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全面渗透,创新的范式由此发生了转变,数字创新的出现为重塑当前创新发展经济体系、深化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与契机。本文从协同理论视角,在理论上探究了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机理,进一步地运用 年省域面板数据构建“数字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双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及动态演进。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创
2、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匹配度决定经济发展质量,中国绝大多数省份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联系密切,二者间存在较高的匹配度;第二,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融合度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中国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多处于中度或轻度失调状态,地区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期失调的根本原因在于数字创新长期滞后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中国各地区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结合空间区位视角发现,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存在“以邻为善”与“以邻为壑”的空间溢出效应。本研究为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演进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全面掌握各地区数字创新与经济高
3、质量发展的协同现状、科学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提供了现实依据。关键词:数字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科夫预测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作者简介:师博(通讯作者),男,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与数字经济研究;甄俊杰,男,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数字经济与创新管理研究;张新月,女,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数字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一、引言伴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我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
4、加需要增强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全面渗透正在重塑创新发展经济体系,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创新的内在本质,对创新行为、创新资源整合、创新过程等带来诸多影响和挑战。一方面,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创新催生出了一批像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在数字基础技术与平台化数字应用方面有重大突破的企业。另一方面,部分学者也开始反思现有创新理论与方法的解释力与适用性,与现实激增的数字创新实践相比,现有的数字创新研究对于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数字化背景下,迫切需要明确数字创新的内涵与外延,丰富和拓展创新发展经济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十四五”规划指出 数字经济专题DOI:1
5、0.19559/ki.12-1387.2023.03.001 年第期总第 期天津财经大学学报“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能力不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因此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创新模式,是数字化赋能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因此探究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对于把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丰富和拓展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实现地区长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学术界围绕数字创新的研究主要就其内涵特征、类型功能以及结构框架构建等方面展开。狭义上的数字创新是指以大数据、人
6、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广义上的数字创新是指在创新过程中运用数字技术,对创新主体、创新流程、创新要素的重新组合优化。现有文献对于其内涵与外延主要形成了过程论、结果论以及整体论三方面主流论点。概括而言,数字创新兼有数字技术与创新发展的双重特征,一方面具有自成长性、融合性与平台化开放性的数字化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变革性与促进性的创新特征。从研究形式上看,大多数学者对数字创新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定量研究少之又少;从研究主题上看,一方面主要围绕数字产业、数字化技术创新为主的数字创新经济体系进行研究,另一方面,着重关注传统创新发展的数字化转型研究。虽然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数字创新的相关研究,但鲜
7、有文献就数字创新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系统考察,有关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依旧不足。事实上,已有学者开始关注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有学者认为数字创新是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数字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更具竞争力;另一方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也会为区域数字创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地区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可见数字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互相影响,存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协同关系。推动中国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有助于实现地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和发展动能的转换,是实现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本文尝试厘清的
8、主要问题是:数字创新如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的协同机制如何?各地区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如何?发展趋势又如何?如何实现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互动?本文将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以厘清二者间的协同发展机制,并系统测度、考察中国数字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对实现中国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期协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综上所述,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为:第一,在理论上厘清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机制,并从协同论视角构建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模型,一方面,弥补了现有从单一角度研究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对融合度、协同效应研究
9、的一种继承与拓展;第二,在实证上测度 个省份及四大经济区域的数字创新系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这充分甄别了两大子系统间的发展状态是否呈现新的特征,又可以从综合层面把握区域数字创新能力是否适配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为实现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指导;第三,考虑到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耦合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性,基于核密度估计法与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对中国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水平的区域差异、分布动态进行分析,并对未来一定时期内二者协调状态进行动态演进预测,对各地区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提供了支撑。二、文献综述(一)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 数字创新数字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创
10、新模式,最早是由 于 年正式提出。相比于国外,国内数字创新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余江等()通过理论综述的形式将数字创新的概念引入国数字经济专题 年第期总第 期天津财经大学学报内,刘洋等(),进一步对数字创新的概念、内涵以及类型特征进行清晰界定。出于严谨性与科学性的考虑,有必要将数字创新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将其与数字经济、传统创新、数字化创新等相似概念进行区分。相比于数字创新,数字经济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更强调以数字化信息要素为关键资源,依托互联网平台而进行的一系列新模式和新业态的经济 活 动,其 内 涵 渗 透 于 生 产 生 活 的 方 方 面面,。本文所指的数字创新可以理解为数字化创新,从传统
11、创新理论视角出发,将传统创新与数字创新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于更好地把握数字创新的内涵与特征。传统创新研究是以单一实体企业为中心,政、产、学、研等多主体参与,对传统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边界界定较为清晰,其主要侧重于对物理知识和有形资源的研究。与传统创新相比,数字创新具有一系列新特征。具体而言,数字创新引入了数据这一新的生产要素,具有无边界性、高度灵活性、去中心化和自生长性的特征。创新主体方面强调各参与主体间的互动,其产业、组织、部门甚至产品边界均趋于模糊与不确定,具有显著的融合性 和自生成性。本文对数字创新的内涵界定为:不同经济主体依托数字化资源(数字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
12、资源等)对创新要素进行重组、实现创新主体行为逻辑优化的创新活动,以显著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率。数字创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学者聚焦对数字创新理论框架的探讨,刘洋等()提出了以“创新支撑创新流程创新产出”为主要逻辑链条的数字创新理论框架。和 ()基于对主体的动态交互过程,认为数字创新的基本流程应包含数字创新启动、数字创新开发、数字创新应用个阶段。除此之外,少部分学者已经关注到数字创新水平的定量研究。孙勇等()基于数字经济专利的产出数据,对长三角地区数字创新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杨伟等()、宁连举等()开始关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在地区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认识到数字创新生
13、态系统的共生演化模式对地区发挥数字经济新优势的现实意义。可以确定的是,数字创新是经济主体在数字经济时代构建和维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数字化资源的普遍运用从根本上提升了技术创新效率,大幅降低了经济主体的生产运营成本,多主体间的动态交互使得创新产出在不同经济主体间迅速扩散,从而提升组织间的运营效率,更为灵活地应对多变的环境,进而提高绩效。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任务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毋庸置疑,单一维度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前进目标。现阶段,学界对于经济发展质量的理论界定与度量并未完全达成一致,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围绕
14、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阐释、测度及评价指标研究进行总结。首先,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经济体由重视数量转向质量的变化,现有研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已经进行了重新界定。任保平()认为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应囊括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充分性、协调性、创新性、持续性、分享性和稳定性,一方面要考虑到经济因素,另一方面更要协调 好 社 会、环 境 等 方 面 的 因 素。金 碚()认为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和动力状态。肖仁桥等()认为“五大新发展理念”是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是满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方式。师博和任保平()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评
15、判标准是经济发展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思路,引导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及评价指标,已有学者进行了广泛而积极的探索。从要素配置的角度出发,上官绪明和葛斌华()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概括性地衡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黄庆华等()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中间要素投入量,数字经济专题 年第期总第 期天津财经大学学报并以增加值率指标衡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从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中国省际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在基本面上分解为增长的强度、稳定性、合理化和外向性个方面,在社会成果上分解为人力资本和生态资
16、本。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和高质量发展深刻内涵出发,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取决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个维度,。除了学术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的探寻,一些政府与研究机构也开始构建各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二)数字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关于数字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学者们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微观层面主要围绕创新扩散、数字循环与企业数字化创新个角度展开。创新扩散理论认为在经济主体中技术创新将会引来大规模“模仿”,这为实现创新主体与创新流程的自我升级与更迭提供了现实环境。等()认为技术创新通过相关渠道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完成传播与推广,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创新主体、创新流程与创新技术的再扩展、再升级与自我进化,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温军等()从数字循环视角,从企业利润增长、产品创新与融资约束角度,论述了企业内外的数字循环体系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价值共创理论认为企业在生产中应重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消费者与企业的“共同生产”“共创价值”的双向联动。李小青等()认为数字化创新可以实现用户数据、创新知识与数字组件的有效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