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世纪主义的起源与流变_臧义金.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24553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世纪主义的起源与流变_臧义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世纪主义的起源与流变_臧义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世纪主义的起源与流变_臧义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史学月刊 年第 期中世纪主义的起源与流变臧 义 金 摘要从词源学角度来看,“中世纪主义”()是从“中世纪的”()一词衍生而来。从语义学角度来看,“中世纪主义”并不是一个新词,莱斯利沃克曼赋予了其新的内涵,中世纪主义是创造中世纪的持续进程,一切后中世纪对中世纪的研究、阐释、建构和运用等都可以被称之为中世纪主义。中世纪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始于中世纪结束,一直延续至今。对这种思潮的研究始于 世纪 年代,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世纪主义研究已经成为西方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之一。不过,对其展开系统化和理论化研究仍面临着概念界定不清、研究理论不完善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关键词中世纪;中世纪主义;新中世纪主义;莱斯

2、利沃克曼;词源学;语义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中世纪主义()是后世学者创造、利用和研究中世纪的持续进程。世纪后半叶,在后现代主义史学冲击下,传统的中世纪史学研究受到挑战,与此同时,中世纪主义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思潮开始兴起。年,美国学者莱斯利 沃克曼(,)创办了杂志 中世纪主义研究(),在其推动和带领下,中世纪主义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西方学者的关注,沃克曼也因此被称为“中世纪主义研究的创始人”。年,路易丝德阿肯斯()编著的 剑桥中世纪主义研究指南 出版,这代表着中世纪主义研究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正如德阿肯斯所言:“当一个研究领域到达值得拥有它自己的 剑桥指南

3、()这一点时,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这标志着该领域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发展动力,并成熟到足以反思其进展和总结它的关键话题、发展路径和关键方法了。”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世纪主义研究,并且投身其中。经过不到半个世纪的发展,中世纪主义研究业已成为学界不容忽视的学术“新大陆”和新领域,在爬梳这一新领域如何一步步兴起的过程中,有些重要的问题不可回避。首先,“”一词虽不是一个新词汇,但国内史学界尚未有统一的汉译标准,应当译为“中世纪学”“中世纪精神”,还是“中世纪主义”?其次,“中世纪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文本中是什么时候?是有人刻意创造了这个词还是从其他词语中衍生而出?它在早期文本中有什么内涵?再次,

4、现代意义上的中世纪主义研究是如何提出的?以沃克曼为代表的学者们又是如何界定中世纪主义的新内涵的?最后,中世纪主义与新中世纪主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关于这些问题,西方学界已有相当详尽的研究。遗憾的是,国内学界路易丝德阿肯斯编:剑桥中世纪主义研究指南(,),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页。西方中世纪主义研究的成果主要是集中在三个杂志:中世纪主义研究()、中世纪主义年刊()和 后中世纪:中世纪文化研究期刊(:)。此外,也有一些重要的论著,如克雷尔 西蒙斯编:中世纪主义与寻求“真实的”中世纪(,“”),伦敦:弗兰克卡斯出版社 年版;迈克尔亚历山大:中世纪主义:现代英国的中世纪(,:),伦敦:耶鲁大学出

5、版社 年版;伊丽莎白艾莫瑞和理查德乌兹编:中世纪主义:核心关键词汇(,:);剑桥:布鲁尔出版社 年版;大卫马修斯:中世纪主义:关键的历史(,:),剑桥:布鲁尔出版社 年版;路易丝德阿肯斯编:剑桥中世纪主义研究指南。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尚处于筚路蓝缕的初始阶段。因此,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和阐释既有利于梳理“中世纪主义”一词的来龙去脉,还可以窥探中世纪主义研究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历程。一关于“”一词的译法在对中世纪主义展开系统研究之前,有必要对“”一词的翻译作简单说明,因为该词在国内学界尚未有统一的翻译标准。“”一词由两部分组成,形容词性的“中世纪”()和后缀“”。事实上,“”作为一种英语单词后缀,最早可

6、以追溯到古希腊语“s()”,后经拉丁语“”和法语“”衍化而来。它的意思是“站在 一边”或“模仿”,通常用于描述哲学、理论、宗教、社会运动、艺术运动和艺术行为。自 世纪以来,以“”为后缀的词语越来越多,如马克思主义()、古典主义()、犹太教()、性别歧视()、酒精中毒症(),等等。可见,对于以“”后缀为结尾的单词的译法不能一概而论,要因“词”而异。再加之,英文单词经常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所以,对这类词的翻译无疑为国人增设了不少麻烦和障碍。根据 英汉大字典,“”可译为:“中世纪性质(或特点、状态);中世纪信仰(或风俗、习惯、艺术风格);对中世纪信仰(或风俗、习惯、艺术风格)的爱好;中世纪遗风。”陈

7、文海在其编著的 历史学专业英语新编 一书中,为“”一词列出了四种含义:“中世纪主义、中世纪学、中世纪精神、中世纪性质”;在其翻译英国伯明翰大学罗伯特斯旺森()中世纪研究的新路径和新领域 一文时,将“”翻译为“中世纪主义”。另外,国内大部分学者在翻译“()”一词(组)时通常直接译为“新中世纪主义”。但王云龙教授认为,“”在不同的论域应该有不同的译法。在历史学论域,“”一词,汉译应为“新中世纪学”。新中世纪学就是后现代中世纪学,采用后现代的学术视角来研究中世纪,新中世纪学全面解构了传统中世纪史的知识体系,呈现出后现代的学理面貌,与传统中世纪史有着代际性差异;在政治学论域,“”应汉译为“新中世纪化”

8、,“新中世纪化”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表征民族国家的终结和形态学意义上的中世纪附会,而非本体论范畴的中世纪归来;在公共性论域,“”应汉译做“新中世纪性”,“新中世纪性”作为反启蒙思想的表征,获得了反理性、反科学、反现代性的界定。可以说,这种“因地制宜”结合语境翻译文本的方法有其独到之处,但在历史学论域将“”译为“新中世纪学”实际上是建立在将“”等同于中世纪研究()的基础之上,如果认真考究“”一词的内涵,就会发现这种译法值得商榷。或许我们可以从与“”相似词汇的译法中借鉴一二,比如,学界一般将“”国内学界对于中世纪主义并无系统研究,仅有少数学者提及中世纪主义和新中世纪主义,参见罗伯特斯旺森著,陈文海译

9、:中世纪研究的新路径和新领域,世界历史 年第期,第 页;王云龙:西方学界关于“”的三个论域,北方论丛 年第期,第 页。根据陆谷孙主编的 英汉大词典,“”可以译为:表示“行为”“行动”“结果”:,;表示“特征”“特性”“状态”:,;表示“语言的特色”:,;表示“由引起的病态”:,;表示“主义”“学说”“信仰”“制度”:,(详见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 上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版,第 页)。关于以“”为后缀构造的词语翻译,可以参阅赵伟礼:英语后缀“”的新义与翻译,上海科技翻译 年第期,第 页。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 下册,第 页。陈文海编著:历史学专业英语新编,长春:长春出版社 年版,第 页。

10、罗伯特斯旺森著,陈文海译:中世纪研究的新路径和新领域,世界历史 年第期,第 页。详见张建新:后现代视野中的国际体系 全球化和新中世纪主义体系观之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 年第期,第 页;陈玉刚:回到未来?“”后的国际秩序与新中世纪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 年第期,第 页。王云龙:西方学界关于“”的三个论域,北方论丛 年第期,第 页。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后文“中世纪主义与新中世纪主义”部分会有更为详尽的论述,在此处略过。译为“古典主义”,“”译为“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是在近代西方兴起的两大重要的文艺思潮,不同的是,古典主义形成并繁盛于 世纪的法国,从古希腊罗马文化里面吸取艺术形式和题材,主张拥

11、护中央集权,尊崇王权,歌颂君主;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有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浪漫主义产生于 世纪末、兴盛于 世纪初,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一言以蔽之,古典主义以古希腊罗马为原型,浪漫主义以中世纪文化为源泉。从西方学界对“”这一术语的界定来看,它指代一切后中世纪时期对欧洲中世纪的接受、阐释和再创造的文化现象,始于中世纪结束之时,一直持续到当下。因此,它包含浪漫主义,而又不仅仅局限于 世纪;它与古典主义相对,但又表现出比古典主义更旺盛的生命力。鉴于此,笔者将“”译为“中世纪主义”,理由如下。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和中世纪文化是近现代欧洲文化的两大主要来源,两者缺一不

12、可。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目标,批判中世纪的黑暗;浪漫主义盛行的 世纪则以中世纪文化复兴为特征,指责理性主义和古典文化。可见,古典文化和中世纪文化既并行不悖又暗自“较量”。所以,将“”译为“中世纪主义”,既是参照前人的译法,亦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遥相呼应”。后文中出现的中世纪主义皆指代“”一词,特此说明。如果说对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的思潮以古典主义著称,那么这种对中世纪精神、文化、艺术等一切与中世纪相关的元素的推崇和复兴也即是中世纪主义研究者们所倡导的中世纪主义。不过,中世纪主义并不像古典主义那么受青睐,直至 世纪后期才开始被学界重视和接纳。在此之前,中世纪主义既名不见经传,亦没有什么

13、特定的内涵。二“中世纪主义”一词的早期使用及多元内涵谈及“中世纪主义”一词的词源和语义,“中世纪”(拉丁语 ,英语 )和“中世纪的”()这两个词语是绕不开的。“中世纪”一词最早为人文主义学者所使用,用以指代西罗马帝国灭亡(年)至文艺复兴这一近千年的“黑暗”时期。相较而言,其他两个词语出现的时间则比较晚,“中世纪的”一词最早出现在 年,“中世纪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 年。与“中世纪的”不同,“中世纪主义”一词从一开始出现就没有明确的内涵,在不同书写语境下有着不同的指代,或是指代中世纪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复兴和再造,或是指代不同语境下的保守派政治运动。从“中世纪”到“中世纪主义”世纪以来,人文主义者为了

14、将自己所处时代与前一个时代区分开来创造了“中世纪”一词,虽然关于中世纪一词的由来和中世纪的历史分期等问题国内外学者仍有很多争论,但这种“古代、中世纪和现代”的历史三分法奠定了西方史学研究的基础。根据 牛津英语词典(),与中世纪相关的拉丁语词汇在 至 世纪陆续出现,如“”(最早出现于 年)、“”(出现于 年)、“”(出现于 年)。从拉丁语转化而来的英语词汇“”也在 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并一直被沿用。不过,一直到 世纪初,在英语词汇中并没有形容词性“中世纪的”出现,很多学者不得不使用“哥特的”()、“古代的”()等词语来替换。随着人们对中世纪认识和研究的加深,这种替换词并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有史可稽

15、的是,“中世纪的”一词最早出现在托马斯达德利弗斯布鲁克 年的著作 英国大卫马修斯:“从中世纪到中世纪主义:一种新的语义学历史”(,“:”),英语研究评论()第 卷第 期(年),第 页。关于中世纪的由来、“黑暗”中世纪的建构和解构以及中世纪历史分期等问题的讨论,可参见西奥多 蒙森:“彼得拉克的 黑暗中世纪 观”(,“”),棱镜()第 卷第期(年),第 页;弗莱德罗宾逊:“中世纪:中间的时代”(,“,”),棱镜()第 卷第期(年)第 页;亚历山大莫里:“中世纪一词应该被废弃吗?”(,“?”),中世纪研究论丛()第 卷(年),第 页;刘林海:“中世纪”的建构与解构 兼论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理论与实践的困

16、境,世界历史 年第期,第 页。的修道院生活或英国修道士和修女的风俗习惯 修订版中。弗斯布鲁克在书中多处使用了“中世纪的”一词,如其在前言写道:“用中世纪的原则来说明中世纪的风俗。”年,他更是直接将“中世纪的”一词用于其著作 古代和中世纪古物百科全书及考古学要素的标题之中。此后,“中世纪的”一词开始为更多人接受和使用。不过,在 至 年间,弗斯布鲁克可能是唯一一个使用“中世纪的”一词的学者。如果是他创造了这个词,那么他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在其著作中他并没有认为这是个新词。当然,也有其他可能:一是在 世纪 年代,学者们在口语交流中已经使用“中世纪的”一词,而弗斯布鲁克是第一个将之用于出版物的人;二是精通拉丁语的弗斯布鲁克在转换拉丁语“中世纪”()一词时无意中创造了一个新的英语形容词。在大卫马修斯()看来,第二种可能性更大一点。不管怎样,“中世纪的”一词填补了一个关于描述中世纪的语言空白,也为“中世纪主义”一词的出现奠定了词源学的基础。与“中世纪的”一词的比较来看,“中世纪主义”一词的出现则要稍微晚一些。以沃克曼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中世纪主义”一词由约翰罗斯金()创造。罗斯金在 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