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运用信息化手段助推精准监管_孙伟锋.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25902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信息化手段助推精准监管_孙伟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运用信息化手段助推精准监管_孙伟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运用信息化手段助推精准监管_孙伟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 4山东省莱州市应急管理局 孙伟锋文、图山东省莱州市应急管理局 孙伟锋文、图近年来,在各地积极推动下,安全监管执法、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安全标准化等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为安全生产监管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从县级层面看,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标准、基础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信息孤岛现象较为普遍,难以实现业务协同、信息交换共享和资源充分利用,制约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效能发挥。本文结合基层工作实践,探讨分析目前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供读者参考借鉴。存在四方面问题从基层实践情况来看,在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部

2、分地区还存在安全生产信息化基础薄弱、体系建设工作进展不平衡、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兼容等问题和不足。信息化基础薄弱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安全生产领域“互联网+”等信息化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但由于有的地方信息化系统设计方案论证不充分,与安全生产业务融合不深入,系统可靠性难以保证,导致出现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同时,部分镇街网络覆盖水平运用信息化手段助推精准监管和服务质量不高,中小企业网络基础设施与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网络覆盖和普及应用水平仍需提高。另外,偏远乡村网络服务站点普遍还不健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协调,在推动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方

3、面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支撑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工作进展不平衡从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推进情况看,因各地、各界认知不同、各地区具体情况不同,导致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地方对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的意识不强,对已开发建成的信息化系统推广应用积极性不高,没有做到全覆盖,特别是业务培训、系统管理等机制流于形式,部分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不能熟练应用,未能充分调动所有执法力量协同配合推进,信息化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保障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建设标准不统一部分地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缺少统筹规划,上下建设思路和技术架构不一致,建设标准不统一,区域之间、部门之间分散建设,不同单位使用的信息化平台不

4、尽相同。从行业监管部门的角度看,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集中在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安、交通运输、海洋渔业、自然资源、住建、海事等部门,基础建设力量比较分散。由于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形成了众多“信息孤岛”。同时,资源对接和信息传递不能保证及时、准确、完整,业务系统的工作流程难以打通,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困难,难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实时动态共享。数据不兼容 系统应用率不高从基层情况看,在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地区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设、轻应用”“重技术、轻需求”现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亟待提高。一些地方在建设中偏重硬件资源投入,软件投入在信息化整体投入中的比例较低,在系统建成后,不重视信息数

5、据采集和录入工作,企业基本信息、重点风险岗位、事故易发区域等数据不完整、不准确,监管对象底数不清、安全状况不明,数据质量差。同时,还有的行业监管部门在开发软件系统时,与实际需求脱节,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未评估是否有效解决企业在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此外,在实践中,县级层面还普遍存在缺乏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和人才问题,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健全。对策建议创新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第一,科学统筹规划。安全监管实践监督管理3 5生产信息化是实现安全生产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各地应认真研究安全生产信息化的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按照“整体规划、

6、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分步实施、急需先建、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深化信息化与安全生产业务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和资源共享,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同时,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规范体系是保证安全生产信息化连贯有序、规范一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重要保障措施。根据安全监管实际需要,各地应按照“系统性、协调性、实用性、先进性”原则,编制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安全生产数据技术规范、业务流程标准和数据采集规范等标准规范,形成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规范和指导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与运维管理。第二,强化信息化系统功能。围绕防范安全事故和精准监管执法,依照安全监管职责和主要业

7、务范围,各地在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可划分为安全生产监管、综合监督管理、应急管理和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五类系统。其中,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应采用分级建设模式,建设完善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工贸行业等安全监管所需要的业务系统,满足安全准入、安全培训考核、安全监管执法、统计分析、网络舆情、企业诚信管理、投诉举报、应急救援、事故调查等核心业务功能。同时,在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基础上,可优化功能模块,完善业务数据库,开发应急救援技术支撑平台,增加应急值守、指挥调度、事故应急响应、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等功能,实现应急救援技术支撑平台与安委会主要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为应对突

8、发事故应急救援和决策指挥提供支撑。第三,注重系统互联互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应在总体技术架构框架下,深度融合、深度统筹现有的基础支撑系统、软件系统和数据资源。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加快整合分散的应用系统,将现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标准化、行政执法等独立运行的业务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安全生产“一张网”,通过“一张表”实现所有信息的上报,有效解决数据重复填报、数据无法共享等问题。另一方面,应以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切入点,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强化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纵向系统上下级之间、横向本地区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

9、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消除信息孤岛,提升安全生产风险预警和事故防控能力。完善信息化建设运行机制第一,规范基础数据库管理。数据是安全生产信息化发挥功能的基础。各地应按照“统一标准、分采共用、分级负责”原则,分级分类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做到并规范做好安全生产数据的汇集、管理和使用。数据采集范围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基础信息、安全准入申报、重大危险源监控、高危和重点企业在线运行数据、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达标、人员培训持证、事故举报、诚信管理、应急演练等信息,同时对高危企业以及风险较高的作业场所、作业岗位安全生产数据采集应做到全覆盖。数据采集作为一项基础性、细致性和严谨性的工作,各地应

10、安排专人负责基础数据库管理,并指导和督促下级单位和企业按要求做好填报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第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建设过程中,各地应注重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规划指导。一方面,应以落实企业各层级责任制为主线,以安全培训、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风险管控、应急管理等为重点,用信息技术手段固化企业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促进企业主体责任和全员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另一方面,应引导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作业场所和生产环节进行实时监测、监控,对影响安全生产的数据进行汇集分析,为企业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提

11、供技术保障。第三,提高系统应用效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内容多、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既涉及业务管理,又涉及现代化信息技术。各地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安全监管业务问题应及时协调解决,结合安全监管工作需求,边使用、边完善,不断优化完善系统设计,提升信息化支撑和保障能力。在系统应用方面,各地应注重调动安全监管人员和辖区企业负责人的监管实践监督管理3 6积极性,将系统平台登录账号分配给相关人员,指导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日常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危险源监控管理等工作,强化信息化平台各业务系统及每个系统模块的应用和数据采集,推动安全监管工作与信息化融合开展,解决信息化应用工作弱化问题。同时

12、,各地还可围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设监管企业安全管理在线监测联网备查系统,对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责任制履行情况的相关数据和重大危险源管控数据适时传输,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评估分级(红、橙、黄、蓝)和预警管控,实现差异化监管。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机制第一,加强教育培训。各地应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宣传,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应用培训、研讨和技术指导,有效解决系统应用中的问题,增强技术支撑保障,提升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和辖区企业的系统应用能力。同时,应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注重安全生产信息化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建设一支既精通安全生产业务又具备信息技术的专业化队伍。对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也可通过购

13、买社会服务、聘用专业人员等渠道提升业务能力,为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第二,强化资金保障。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各地应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将信息化建设和系统运维资金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或纳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加大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及系统运维资金投入。同时,注重发挥社会发挥市场优势资源,引导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运维管理和运营服务等工作,利用专业技术力量做好信息化运维保障工作,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和运维保障能力,为业务系统运行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环境。第三,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应积极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责任制,结合安全生产业务特点和信息化发展现状,分级明确建

14、设目标和重点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工作开展。一方面,应建立完善定期检查、调度、通报和考核机制,实时掌握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推广应用工作进展,并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推动信息化建设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应结合日常安全监管和执法检查,积极督促企业做好基本信息申报和隐患信息自查自报,利用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对企业安全生产在线监测、实时监控和预报预警,提高安全事故预控能力。同时,建立信息安全与系统运维保障体系,加强数据信息在采集、传输、存储、使用等各环节的安全保护,重点从网络安全方面做好技术防护,保障信息系统整体安全。安编辑 袁辉莱州市推进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监管实践监督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