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牛共舞:布尔迪厄场域理论视阈下徽州“牛”之文化抉微?与牛共舞:布尔迪厄场域理论视阈下徽州“牛”之文化抉微黄交 军李国英内容提要:牛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对象 与组成部分,遗泽绵长,而徽州牛文化颇具特色、引人瞩目。以徽州牛文化为考察目标,据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契入点进行深入剖阐后发现:古往今来徽州百姓高度认可牛的恩德奉献,大量含牛之地名彰显人们“紙接情深、根植故土”的牧牛归牛家园情怀;明清时期崛起的徽商身上弥漫着“埋头苦干、发愤图强”的牛劲牛力奋斗精神;以黟县宏村为代表的徽风古村落始终散发出“天人合一、与牛共舞”的建筑美学与生态哲思,给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注入正能 量、高歌好声音。关键词:牛;场域
2、;徽州;徽商;与牛共舞;天人合一引言“牢彘渐肥堪奉祭,耕牛已买不求租”?,自古以来牛乃中国关涉三农(农业、农村与农民)的主要工具,给经济生活 和社会稳定提供畜力支持及物资保障,堪称维系中华文明稳定的锚碇、压舱石,(东汉)应劭即明确指出:“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风俗通义?佚文)?强调牛在农耕社会中举足轻重、地位不凡,故被亿兆国?金项口:年家 社科祯 金 两 部项口“两由地少数族媒体:活调丧研究”();年贵州竹 哲 学社会 科学规 划 课題“语肓类咽学视 阈 下货阳方,调 的 实验研 究”(;);年州社教 育厅高校人义社 会科学研究 项“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身份 惑族
3、秘史说贵州穿?族的前 世今屮”();贵阳卞 院院级 项立项资 助 课题“说 文解字屮 先民生态文化研究”张 存林编:陆游个集(下册)北:中 文史 出版社,年 版第页。?卉 欲牛、?令编:俗通义,长:北方!(丨女儿出版,年版,第页。?地方 文化研究辑刊(第十九辑)民所敬仰爱戴,它亦为“上古先民筚路蓝缕,以 启 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民族秘史的见证者、同盟者、书写者”?,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徽州文化自成体系,极具地域特色。作为中国迈向世界的三大地方显学(含敦煌学与藏学)之一,徽州文化被学界盛誉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蕴含其内的牛文化尤值得称道,可寻觅“具有(徽派
4、风情)地理文化单元的人类文化学、移民文化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文化发展典型的标本范例等切中肯紫、涵义深远的研究价值”,如早至汉代牛就被皖北地区民众绘成五色神牛(见图、,淮北市南山汉文化博物馆藏)?,拴于扶桑树上,凸显自然力量的强大彪悍与人类斗争精神的顽强不屈,延至中古时期牛也是斩蛟伏魔、庇佑苍生的英雄化身,乾隆版歙县志卷二十载:“(唐天宝末年)牛与蛟斗数日,牛出,潭色赤,人谓蚊死。”?徽州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圈(即独立性的社会空间),构成了安徽文化的文化子场与主干肌理,“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 的空间”?,
5、而场域作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支柱理论与全新范式,对社会学及文化现象具有超强的洞察力、解释力、说服力,正如(法)布尔迪厄所云:“一个场就是一个有结构的社会空间,一个实力场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有在此空间起作用的恒定、持久之不平等关系,同时也是一个为改变或保存这一实力场而进行斗争的战场。”?故以场域理论为视阈精心阐析徽州牛之文化内涵,发现其主要涉及徽州诸多含“牛”地名文化(地理场域)、徽商奔牛拓荒精神(经济场域)与牛形古村落徽派民居(建筑场域)诸层面,别有洞天,是解读古代中国牛文化的关键节点与绝佳样本。二、紙椟情深、根植故土:徽州含“牛”系列地名之文化解读“村东买牛犊,舍北作牛屋。饭牛三更起,夜寐不
6、敢熟。”(南宋?陆游农家歌)?牛替先民辛勤耕作,劳苦功高,士卒对其感情甚深,关怀备至。古谚云:“生在苏州,葬在徽州。”徽州民众对牛情有独钟,且从中获益良多,因自古具有顽强、勤奋、开拓、进取等积极态度与拼搏精神,博得了“徽州牛”“徽州胳驼”的传世美名,乃徽州人士的一张亮丽标签与金字招牌,难能可贵的是,徽州人虽累积巨额的金银财富,仍恪守省吃俭用的传统美德,只是在安葬上讲究叶落归根,苦觅风水宝地,不惜钱财,有“无村不卜”之谈,可见徽州百姓赓续祖志、继往开来。牛“作为中国史书典籍中的核心词汇,几乎贯穿古代宗教、哲黄交军、李国英:牛行华夏:说文解字牛部 字涵括上古牛文化意识斛诂,漯河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7、年第期,第页刘伯山:徽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新华文摘 年第期,第页。朱永德:皖北抱鼓石形汉代画像石祠堂,顾森、邵泽水主编:大汉雄风中国汉 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年版,第 页。宋正海 主编: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 异常年表总集,广州:广 东教育出版社,年版,第 页。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 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年版,第页。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年版,第页。张春林编:陆游全集(下册),北京:中 国文史出版社,年版,第页。与牛共舞:布尔迪厄场域理论视阈下徽州“牛”之文化 抉 微?学、政治乃至
8、军事等各个方面”?,鉴古知今,早至诗经时代人们已将养牛数量多少视 为自身拥有丰赡财富的普遍象征,如“谁谓尔无牛,九十其椁”?“尔牛来思,其耳湿湿”“三十维物,尔牲则具”(诗?小雅?无羊),同时也是向天神上帝、先烈先考献祭的 隆重贡品,如“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诗?周颂?青庙之什?我将)?“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诗?周颂?闵予小子之什?丝衣)?,并将祭祀宗庙所用之牛雅号“一元大武”,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唐)孔颖达正义:“元,头也;武,迹也。牛若肥则脚大,脚大则迹痕 大,故云一元大武也。”?鉴于牛事关国计民生,周 代官府甚至专门设置有“牛人”一职以掌管牛政牛
9、务,见周礼?地官?牛人:“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郑玄注:“公,犹官也。”贾公彦疏:“训公为官者,恐有公君之嫌,但王家之牛若公廨之牛,故须训公为官,是官 牛也。”?考诸汗青典册喂牛饭牛者不乏圣贤高士,足见牛曾被视为彬彬君子的心灵知音,故常有感而发、讽咏时世,“颜阖古有道,躬耕自衣食”(北宋?苏轼颜阖)?,相传 战国时鲁国著名隐士颜阖以饲牛养牛为业,不愿出仕,“鲁君闻颜阐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颜阖守陋闾,苴布之衣,而自饭牛”(庄子?让王)?,据典载宁戚亦曾饭牛,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宁戚饭牛车下”裴驷集解引汉应劭曰:“齐桓公夜出迎客,而宁戚疾击其牛角商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
10、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訐,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曼曼何时旦?公召与语,说之,以为大夫。”据场域理论观之,布尔迪厄认为:概念的真正意涵不能孤立界定,而是“来自于各种关系。只有在关系系统中,这些概念才获得了它们的意涵。”?牛作为一个场域磁核与意义焦点,在国民心目中是有着生命活力、智慧启迪与信息交换的社会存在,乃 串联各种社会关系的目标动物与文化载体,表现极为 活跃突出,在地域文化及社会空间具有强大正能量,故能引起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情感共鸣、托物言志,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永恒主题与叙事对象,且始终处于吟咏位,是 破译史前以来炎 黄子孙民族秘史无法忽视的文化现象。“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
11、牧夫牛羊?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天问)?屈原“天问”震烁千古绝非空穴来风,而是缘来有自,相传殷人之王,立皂牢,黄交军、李国英:为鬼为:华?民族鬼之元语审视,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第期,第 页。髙 亨注:诗经今注(上下册),上海:上海箱出版社年版,第 页。同 上,第页。同上,第页。俞仁良译注:礼记通译,海:海辞书出版社,年版,第页。(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四库 家藏:周礼注疏(一),彭林整理,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年版,第页。(北宋)苏东坡:苏东坡全集第一册,段书伟,杨嘉仁主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年版,第页。庄子,名 周,字子休(一作子沐),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战国时期伟大的
12、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明)陆西星:庄 子副堪,北京:华龄出版社,年 版,第 页。?(西汉)司马迁著邹德金 整理,名 家注评史 记(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年 版,第 页。?法皮埃尔?布 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 思社会学 导引,李猛、李 康 译,北京:屮央编译出版社,年版,第页。?(战)屈原辑:楚 辞,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年版,第豇。?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 十九辑)刘枫主编:管子(下册),银川:阳光出版社,年版,第 页。张海鹏:徽学漫议,光明日报,年月 日,第版。王国维:王国维讲考古学,北京:团结出版社,年版,第页。胡厚宣:甲骨文所见商族鸟图腾的新证据,文物年第期,第 页。吴
13、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金景芳:中 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北宋)王安石撰,(北宋)李壁 注:王荆公诗注补笺,李之亮补笺,成都:巴蜀 书社,年版,第 页。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管子?轻重戊)?,徽州古属中原辖领,乃中原文化强力辐射核心区域,以移民史论之,徽州是中原世家大族大规模移民的首选要冲福地,据(明)程尚宽新安名族志记载,至明朝中期,新安(即徽州)“名族”共个,追本溯源,大约有以上来自中原地区?。迁人人口聚族而居,抱团取暖,依靠宗族势力维护自身利益,往往对本族始祖与进取英雄格外看重缅怀。南宋以降,理学盛行,徽州宗族更是
14、强调礼乐教化的社会功用,凸显祖先在宗族谱系的开创之功,同时紧密结合当地民间信仰习俗,做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考中原地区有殷一代华裔远祖名 叫王亥,以服牛贩牛为生,拓宽了商民的经济财源,扩大其氏族活动疆域,属殷商史上声名显赫之关键人物,天问篇内“该”指王亥(兄),“恒”即王恒(弟),“季”为王亥之父冥。据王国维考证,世本“胲作服牛”、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帝系篇之“核”、楚辞天问之“该”、吕氏春秋之“王冰”、汉书?古今人表、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之“振”等均“实系一人”?。商民先公王亥,在甲骨卜辞内或称“高且(祖)亥”“高且(祖)¥(餐,即王亥)”,在亥字头部加“隹”或“鸟”
15、为王亥之专用字,表明上古商民以鸟为图腾,胡厚宣精辟论述道:“祭祀其先公先王中最显赫的高祖王亥 时,头上总要冠以鸟形,以记其不忘祖源之义。”?史 载王亥善服牛,用牛负重致远,且常以牛群与各部落进行商品贸易、互通有无,堪称上古社会闻名遐迩的第一“商人”(王亥对后世徽商崛起不无裨益)。遍检甲骨刻辞,殷民常以数量丰富的 牛牲厚赉来祭祀王亥,目的在于慎终追远,并祈求祖先英灵庇佑子孙后裔繁荣昌盛,例如“燎于河、王亥、上甲十牛,卯一寧。五月。(合)”“贞告于高且(祖)命(隻)三牛。共五牛。(合 ),“高且(祖)亥,卯于上甲,羌祖乙,羌五牛,亡卷。(屯南)”“辛已卜,贞:来辛卯酒河十牛,卯十牢,王(亥)賛十牛
16、,卯 十牢,上甲資十牛,卯十牢。(屯南)”“贞:侑于王亥唯三白牛。(合)”“四羊四豕五羌(于王)袅。(库)”,诸多考古史料凸显牛在殷民祭字已远祖王亥仪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后世亦可知 晓古人纷纷尊牛为姓氏、取牛为字号的真实动因,“孔子弟子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晋国的力士名牛子耕等等。这种 在名字上把牛,与耕连在一起,有力地证明当时已存在牛耕史实”?。究其因既是对牛崇拜民族心理的历史投影,也是古代牛耕科技发达的精确注脚。民间传统观念中牛亦属一感恩图报、温情脉脉的通灵动物,古有“舐犊情深”“舐犊之爱”“舐犊之念”“老牛舐犊”等说法,亦有牛郎织女之动人传说,上述有关牛的知识经验大力奠定了徽州地域乃至古代中国牛文化的基调。“南上欲穷牛渚怪,北寻难忘草堂灵。”(北宋?王安石雨花台)?牛渚矶(安徽省当与牛 共舞:布尔迪厄场域理论视阈下徽州“牛”之文化抉微?涂县西北)位于长江边,历史上留下了(东晋)温娇“犀照牛渚”、(东晋)袁宏高吟“牛渚咏”、(唐)李白“捉月”戏水等脍炙人口的精彩典故,通览徽州含牛地名文化亦不遑多让,意蕴售永?,如黄山市徽州区有牛市坦,该地历史上原属 牛市交易场所,地势大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