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0231勇挑经济大省大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孙志高党的二十大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并提出未来五年要取得重大进展、2035 年建成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委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强调,全省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征程上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中央和省委层面的战略部署,为江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根本遵循。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发展,江苏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江苏仍处在转型升级攻坚期,产业总体还处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2、尚未根本改变。迫切需要发挥江苏实体经济雄厚、科教资源丰富、整体实力较强的综合优势,以产业转型、载体支撑和要素供给为抓手,创造性地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这篇文章继续做深、做细、做实,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切实担负“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突出产业转型,强化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发展导向,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焕新升级”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总体来看,江苏产业主要分布于产业链中低端和中间品生产领域,而在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终端产品等高附加值行业领域仍存在短板。一是以竞争力为导向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坚持需求导向、应用牵引和精准发力,围绕全省“531”产业链,聚焦物联网、工业互联网、
3、绿色低碳(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和风口领域,加快突破一批最紧迫且有希望攻克的关键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标志性技术成果。二是以融合化为重点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工程,优化发展科技服务、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金融商务等服务业态,推广个性化定制、整体解决方案、无接触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链向两端增值环节延伸。三是以增值化为目标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支持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农村流动,以机械化提升农业规模水平和生产效率,发展绿色有机产品打造一批“江苏精品”农业品牌。推进产业全链条数字赋能。
4、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引擎。要着力推进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积极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一是以数字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抢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打造“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体系”的数字化产业链,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供需数据对接和协同生产,着力提升产业在数字时代敏捷应对和柔性生产的需求。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攻关。加大数字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量子信息、类脑智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32能等未来产业,率先布局一批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加快形成突破性创新成果转化应
5、用示范,加速产业化发展进程,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三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风口产业。依托全省在物联网等领域先发优势,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积极布局“5G+工业互联网”,加快建设一批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物联网、核心信息技术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全面实施产业绿色发展战略,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产品、服务供给能力,着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一是实施重化工业等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工程。加大石化、钢铁、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力度,利用原料替代、过程削减和末端处理等手段,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6、,开展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落实“两高”项目管理要求,加快提高行业环保和技术水平。二是积极发展绿色技术装备。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实现产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加快低碳零碳产业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积极发展零碳负碳产业。三是推动产业循环发展。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全覆盖,深入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化发展、产业循环型组合,打造一批国家级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区;在苏南沿江地区探索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一批“零碳”园区和“零碳”工厂。突出载体支撑,强化企业、园区和产业等高质量 发展主体,推动现代
7、化经济体系“固本强基”培育企业影响控制力。牢固树立企业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国家战略导向和市场需求,加快形成产业竞争的基础优势。一是专注创新。引导企业专注创新活动,进一步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进一步畅通企业参与重大项目研究、科技政策规划、创新联盟建设渠道,力争成为某一领域技术、标准、产品甚至产业发展的领跑者,在“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榜单中增添江苏分量。二是聚焦品质。支持企业聚焦主业发展,树立卓越意识,提升精细制造和精准服务水平,推动优秀骨干企业创树更多金字招牌、历史经典产业,催生更多百年老店,实现“江苏质量”向“江苏品牌”的跃升。
8、三是突出整合。要激励企业突出资源优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遵从市场机制开展兼并重组,赢得更大市场规模和专业优势,催生更多世界 500 强和中国500 强企业;又依托数字经济搭建共享平台,推动建设企业协同发展生态体系,助推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园区是产业集聚的主阵地,要围绕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创新集群要求,推动要素集聚、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体制,实现产业转型、创新生态、公共服务、社区建设等多重功能在特定空间的高度耦合和价值提升。一是系统谋划。推进市、县园区空间整合,强化总量管控,防止重复投资、盲目扩张;突出园区发展基础、特色优势和潜力空间,明确存量改造与增量提升的具体路径,形成
9、“一园区一方案一主导产业”。二是做“特”产业。突出产业发展的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叠加优势,推动与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融合贯通,引导园区着力打造江苏优势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或“以我为主”形成标志性产业集群。三是完善服务。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特色化园区服务功能;强化要素保障,探索提供能耗、排放、环保等管家或保姆式服务以及信息化、数字化、绿色化赋能方案;探索产业联盟、企业联盟等参与行政管理的多种运营模式,切实将有限精力集中投向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分工格局。立足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规律,围绕特定产业领域或细分行业,拉高长板、补齐短板,提高技术控制力和产业集中度。一是聚焦重点方
10、向。坚持有限目标、错位突破,促进产业集群成链。依托优势企业、项目和技术,进一步明晰产业空间定位,强化上下游企业工序关联,务实推进产业合理布局、规模发展、高端延伸,促进形成“相邻区域联动协作+区域内部节点支撑”的产业集聚模式。二是推动技术自主可控。围绕优势产业,重点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共性技术供应,提高工程机械、信息技术、物联网、战略新材料、高端纺织等产业核心技术自给率;围绕技术前沿,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对接,尽快布局人工智能、增材制造、能源储存、基因技术、大数据决策等前沿科技领域,力争形成先行优势;围绕消费升级,推动在智慧城市治3320231理、数字化家庭、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方面开展系
11、统集成服务研究,构建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三是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按照全省“1+3”重点功能区定位要求,坚决淘汰、转型不符合区域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存量产业。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产业协作,主动吸纳中小城市、小城镇共建产业集群;立足提升城镇品质,注重明确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城乡接合部等不同空间功能定位,细化产业内部分工,支撑城镇形态变迁、空间布局优化。突出要素供给,强化人才、金融、生态等高端 要素保障,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舒筋通脉”增强人才供给。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关键推动力量。要以能力、成果为导向,建立精准、开放、柔性的引才育才机制,实现人才发展集聚
12、与产业转型互动、与城镇功能协调。一是面向创新需求,依托重大科研和产业项目,持续引进一批站在基础研究和行业技术前沿的国内外领军人才及旗舰团队,培养引进一批核心领域学科带头人、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中青年科研与管理人才,以及龙头型科技企业家,为顶尖人才提供良好政策环境。二是紧扣产业稀缺人才,开辟专门绿色服务通道,广泛汇聚智能制造、创意设计、商务服务等领域国际英才,更好对接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吸纳世界先进发展理念,推动苏南城市群设立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三是制定实施有利于一线创新创业人才落户、回流的专项政策机制和特色服务体系,多渠道增加高技能人才、农村基层干部和实用人才培养供给。强化金融支撑。金融是产业
13、发展的支柱力量,要积极构建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多元化金融机构和产品体系,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一是分类优化。推进地方金融分类发展,发挥南京区域金融中心集聚金融机构总部、强化资产财富管理、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功能,支持苏州等中心城市积极吸纳外资金融机构营业性分支,开展金融贸易和创投融资,鼓励其他城市因地制宜引进产业金融、科技金融,实现金融布局与城市能级协同提升。二是精准对接。坚定推动金融回归本源,对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针对性开展海内外上市服务指导与业务培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有优势、有基础的产业,大力吸收社会资本组建规模化产业基金,提供融资服务,引入优质项目;对有成长、有风险的领域,成
14、立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的信用担保基金,健全信贷风险科学补偿机制,充分吸纳风投基金和创投基金资源,有效降低中小企业、初创企业融资压力。三是严控风险。加强重点领域的金融监管协调,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根据能力开展融资业务,及时预警、研判、妥善处置地方金融领域各类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打造创新生态。发挥多元创新主体作用,打造以创新服务和创新环境为重点的创新生态,促进形成创新资源集聚、融合、突破的良性循环。一是系统治理。坚持政府引导下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创新方式,既注重发挥政府构建制度体系的积极作用,引导战略资源投向与市场互补的基础创新领域;又积极强化企业组织创新研发群落的关键
15、作用,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中介服务、行业组织、行政机构共同构建密切联系和相互支撑的创新生态体系。二是功能集聚。围绕龙头企业,培育协作项目,集聚技能人才,顺畅人才流动,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增强产业强链补链扩链的质态效益;聚焦地标产业集群,吸引关联度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分校分院,建立更为精准的产学研对接机制和终身学习培训体系。三是机制创新。充分利用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载体,提升创新成果产业化效率;支持南京提高创新首位度,加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科技创新协同,鼓励特色小镇、城市综合体、城市硅巷等新型载体开展灵活适用的集成创新和非研发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健全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的创新券、人才券等政府采购政策体系,完善以质量、绩效为导向的创新评价制度。四是文化包容。健全鼓励创造、宽容失败的创新容错机制和政策扶持体系,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加强“非标准人才”关心关爱,推动各类群体获得公平均等的创新资源和创业机会;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理性、勇于竞争的社会风尚。(作者系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省信息中心主任)责任编辑: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