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2022082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列宁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9BKS052);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2022 年度重点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最新成果研究”(2022XYZD1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和中国共产党巡视理论研究中心 2023 年度课题(DJZX2023008)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樊欣(1979),女,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22 年第 6 期(总第 191 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
2、樊欣(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摘要: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为在当今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视域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指明了方向。基于此,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凝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导引,就必须牢固树立各民族休戚与共的价值理念、荣辱与共的价值理念、命运与共的价值理念;升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信仰,就必须涵养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
3、力之“源”,引导中华民族文化的感召力之“流”,延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力之“势”;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家国情怀,就必须弘扬守护边疆的忠诚担当、大爱无疆的深厚情怀、共同发展的无私奉献。关 键 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生产力;文化信仰;边疆发展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4922(2022)06-0011-0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1 从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 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要“
4、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从共同体这一角度重新定义了中华民族的特质、结构与成分。2022 年 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又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为在当今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视域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指明了方向。基于此,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凝练价值导引、升化文化信仰、弘扬家国情怀是增强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的先决条件,需要构建实践路
5、径。一、凝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导引(一)牢固树立各民族休戚与共的价值理念休戚与共是作为中华民族民族关系的归属意识而做出的重要诠释。中华民族作为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的伟大民族整体,由 56 个民族共同组成、延续至今。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统揽总体的系统工程,是针对着有 56 个民族所组成的中华民族整体而言的,各民族只有树立传承休戚与共的价值理念和情感意识,将自身个性、特质、发展寄托在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中去,实现中华民11DOI:10.16415/ki.23-1021/c.2022.06.005族的整体发展利益,才能在根本上夯实个体民族发展的基础。发展是永恒的,没有强大动力的发展就是“无水之
6、源”“无根之木”。以“自发展”汇聚形成全民族的“大发展”,“大发展”带动个体民族“自发展”。每个民族如果“单打独斗”,或许可以获得短暂的发展利益,但是,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的“保驾护航”,就无法获得长远持续、发展前进的强大动力。只有将休戚与共牢牢植根于各民族发展之中,将各民族发展与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紧密相连,与其他各民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此过程中,凝练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导引,通过命运共同体同体意识的价值导引进一步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只有中华民族整体形成稳定繁荣的大局,各民族才有实现本民族前进发展的最真实可能,这样的发展才是最可持续的。在当前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格
7、局中,面对新冠疫情的挑战以及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各民族只有进一步深化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携手同行意识的价值导向,共克时艰、砥砺前行,才能实现更高层级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路径”。这一论断充分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共同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体民族的共同任务、共同事业,以国家发展上的休戚与共带动实现各民族发展道路上的休戚与共,将各民族紧紧融合在一起,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
8、程上砥砺前行,在这一关键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对中华民族休戚与共的归属意识予以深刻理解和诠释,以更加强大的休戚与共的归属意识应对各类风险与挑战,形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动力,这也是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所在。(二)牢固树立各民族荣辱与共的价值理念荣辱与共是作为中华民族整体范畴内,各民族关系的共赢意识而做出的重要诠释。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各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曾扮演不同的角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从古至今,我国各族人民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怀,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独善其身,只有将本民族的命运寄托在中华民族
9、整体上,才能获得荣辱与共、长足发展,否则必将为历史所淘汰。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中,对各民族荣辱与共的价值理念有明确表述,提出了在长期的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过程中,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这就对各民族关系中的荣辱与共的价值理念做出了清晰诠释。在中华民族长期历史演变过程中,各民族经风雨、同患难,荣誉与共、生死相依,共同应对外敌入侵,共同挽救民族危亡,共同谋求社会主义建设,共同参与改革开放。在这一伟大的历程中,各民族逐渐认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理念,逐渐凝结成荣辱与共、勠力同心的共同体。事实证明,各民族期望的正是中华民族所希望的,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发
10、展具有荣辱与共的同一性,两者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念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对荣辱与共这一价值目标和理念追求的最高阐释和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重大历史方位下,中国共产党以雄伟姿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投身民族、国家的全面小康事业的建设,为本民族、本地区发展添砖加瓦,全面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建设中。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宏伟过程中,牢固树立各民族荣辱与共的理念,在风雨兼程的伟大历程中锻造坚实的情感记忆和价值信念,始终坚信只有荣辱与共、共建共享、爱国奉献的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牢固树立各民族命运与共的价值
11、理念2022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命运与共是立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共有意识而做出的重要诠释。中华民族是“手牵手,心连心”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不仅体现在生活地域上“大杂居,小聚居”的独有特色,更加表现在民族命运共同体上。由于历史、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依然是解决我国民族21问题的“总钥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在新时代下充分发扬各民族命运与共价值理念的伟大实践。民族地区就是脱贫攻坚主战场,
12、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克服千难万险,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数以万计的少数民族脱贫干部奋斗在扶贫一线,为各族人民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中,坚持因地制宜、对民族对口帮扶的扶贫项目落在实处,顺民心、懂民意、做实事,在奔小康的道路上不让一个民族掉队,所展现出的正是心手相连的命运与共的价值理念,以实际行动凝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导引,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各民族命运与共,谁也不开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2 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所坚
13、持的基本国策,中华民族需要各民族支撑,各民族也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遮风避雨”,两者相辅相成。从国内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到广大海外华人鼎力支援,无不体现自觉维护民族国家的情感和历史使命。命运与共在这里更加体现的是一种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是来源于每位中华儿女的血脉深处。在面对灾难之际,各民族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夯实命运与共、共担风雨、生死相依的共同体信念,团结各民族的力量,是共同应对人类面临发展难题的唯一途径。二、升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信仰(一)涵养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之“源”文化信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就包含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民族共同意识。纵
14、观中华民族历史,至今仍然最具生命力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信仰。经过数千年历史演变,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海纳百川、包容并蓄,形成了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的平等观念,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亲仁善临、协和万邦的外交理念等”3。这些思想中的文化精华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如事物内部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这些文化信仰内核之间有着内在的相融和相通性。2022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提出“中华文明是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共同的社
15、会特征使得各民族人民具有相对统一的价值取向、是构成民族文化认同的源点。中华民族的结构对中华文化的延续传承起到重要作用。“多元一体”是费孝通先生对中华民族组成结构的形象概括。“多元”体现 56个民族在整个国家共同社会结构下,依据各民族自身的特色,着力发展自有传统文化和赢取民族利益,“一体”强调这些民族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沧桑,彼此之间有分有合,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整体。纵观历史维度,众多民族能够融合一体、融合发展,重要的原因,是能够自觉地“确立其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文化属性”4。中华民族文化凝聚了中国 56 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这一民族文化生产力在微观维度上具有其基因,是建设各民族
16、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和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命力之“源”,焕发出强大的文化信仰力量,历久弥新,世代相传。(二)引导中华民族文化的感召力之“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感召力和重要影响力,为推动我国各民族协调、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要发挥主流文化的感召力。”中华民族经过了长期艰苦努力的奋斗历程,整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唯有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充分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感召力之“流”,才能立足我国发展实际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共融。依托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成为多元社会思潮的舆论场域,各种观念、思想和态度在网络空间激烈碰撞,西方加紧进行价值观渗透和文化征服,存在着扭曲人们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认同的潜在风险。针对于此,中华民族文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文化的感召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因此,中华民族文化的立足点是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