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卷 第1期2023年1月创新科技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23 No.1Jan.2023因势而谋:数字时代下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条件组态研究李靖华,朱建涛,林良飞(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技术创新对于服务型制造企业获取和保持长期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服务型制造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内在机制尚不明晰。因此,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利用35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样本的数据进行研究,从组态视角分析引致服务型制造企业实现高技术创新水平的条件组态。研究发现:冗余资源、资产
2、性质、数字化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均不是引致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必要条件;存在5种引致服务型制造企业实现高技术创新水平的条件组态,具体可以归纳为轻资产企业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实现组态(创新驱动型和服务主导型)、重资产企业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实现组态(数字创新型和路径依赖型)和中等轻重资产企业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实现组态(数字化服务型)3种模式;企业数字化能力的建设要结合数字化与已有业务之间的关系来判定,当二者为平行关系时,企业不应盲目投资数字化,以免造成业务的紊乱。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实证检验了财产性资源(冗余资源、资产性质)与知识性资源(数字化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协奏机制
3、;此外,解析了服务型制造企业创造价值的内在机制,并且就数字化对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边界作用进行了探究。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服务型制造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内在机制,为具备不同资源禀赋的服务型制造企业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关键词:服务型制造(制造服务化);资源基础理论;技术创新;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23)1-51-13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3.1.0051引言科技创新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义,是破解我国经济增长瓶颈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与此同
4、时,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创新发展经济体系,创新实践必须直面数字化这一新情境。制造企业作为实体经济主体,其技术创新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而服务型制造作为一种新业态,对塑造制造企业在产业竞争中的地位有重要影响。并且由于服务型制造是以“产品+服务”包作为实现差异化和增值来源,其技收稿日期:2022-11-26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研究”(21WZQH17YB)。作者简介:李靖华(1970),男,山西五寨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制造服务化、服务创新;朱建涛(1996),男,江西上饶人,博士研究
5、生,研究方向:制造服务化、绿色创新;林良飞(2000),男,浙江温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制造服务化。本文通信作者为朱建涛。企业研发与创新管理 52第23卷创新科技术创新不能够简单类比传统制造企业。因此,数字时代下,如何促进服务型制造企业实现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是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关于服务型制造的现有研究多基于资源观视角,就服务型制造转型的动因1、服务型制造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2-4以及服务型制造的实施路径等展开探究5-7。这类研究为明晰服务型制造的缘起与价值以及有效开展服务型制造的过程提供了有益参考。此外,研究开始将数字化情境与服务型制造相结合,针对数字化在服务型制造中所起的作
6、用8以及数字化与服务化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9。这类研究就数字时代下服务型制造的开展进行了有益探讨。然而,现有研究虽明晰了服务型制造的缘起与价值,却鲜有研究探究服务型企业价值提升所蕴含的机制,或者将价值蕴含于资源本身而非资源与资源之间的“反应”,从而难以解释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的价值差异10。此外,现有研究虽将数字化情境引入服务型制造研究中,却尚未辨析数字化能力对于具有异质性资源的企业的差异化作用8,11。这种将数字化视为基础性能力的研究,难以有效解释实践中数字化能力强的企业和数字化能力不强的企业在价值上的同一性。综上,本文拟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在区分财产性资源与知识性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不同资源
7、之间的“反应”如何有助于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特别地,本文将数字化能力作为知识性资源之一,探究服务型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能力需求上的差异性,以期有效指导数字时代下的服务型制造实践。2文献综述与模型构建2.1资源基础理论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领域的长期议题。其中,资源观是从组织内部解析竞争优势来源的起源12。资源观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组织内部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资源与能力13。然而,这种将竞争优势归结为资源属性的静态资源基础理论,难以有效解释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在竞争优势上的差异。由此,衍生出以能力观为代表的动态资源基础理论14。能力观认为,企业能否获取竞争优
8、势不仅在于优势资源的有无,更在于是否具备利用优势资源的相关能力15。特别地,Miller(1996)将资源从财产性资源和知识性资源两方面进行了操作化定义16。其中,财产性资源是指在产权上具有专有性的资源,这类资源与特定的和定义明确的资产相关联;知识性资源是指在产权上不具备专有性的资源,这类资源因具有隐性特征而受知识壁垒保护,通常表现为特殊技能,如创新能力等。通过将资源细分为财产性资源和知识性资源,有助于明晰不同资源在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中的作用。在服务型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资源基础的问题难以规避。首先,从资源属性上看,不同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服务型制造企业天然地具有财产性资源和知识性资源双
9、重属性。特别地,在知识性资源层面,服务型制造企业又必须明晰制造资源与服务资源之间的关系17-19。其次,从时代背景上看,数字化资源与其他资源之间的有机“反应”也同样有待剖析。综上,对财产性资源和知识性资源的划分,可为进一步探究不同资源之间的组态关系提供有益支撑。2.2影响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财产性资源财产性资源的优势在于企业具有资产的产权,对特定资产的控制成为财产性资源的价值来源。根据企业实际的财产性资源状况,可以将财产性资源分为具有一般性用途的财务资源以及具有特定用途的固定资产。其中,冗余资源通常被视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20;而根据企业固定资产的不同比重,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轻资产型企业
10、和重资产型企业21。首先是冗余资源。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往往需要进行持续性的投入,因此也就对企业资源提出了较高要求。冗余资源作为企业内部可备用的富余资源,可以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支撑。特别地,在服务型制造企业中,权衡技术和服务的投入,进而确定产品服务包的水平是企业的核心要务。冗余资源可以有效缓解服务型制造企业在技术和服务投入中的悖论感知,实现产品服务包的有效供应,进而促进技术创新22。然而,冗余资源并不必然引致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也可能使企2023年第1期53业产生经营惰性,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其次是资产性质。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其固有的资产性质密切相关。一方面,对于重资产服务型制造企业而言,其前
11、期的专有性投资较高,技术创新通常沿既定路线开展,从而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23。但是,专有性投资的提高也容易导致企业为维护现有资产的核心地位,而一定程度上抵制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对于轻资产服务型制造企业而言,其通常是借助上下游企业的资产来提供一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更强的盈利能力、更快的盈利速度和更持续的增长力24。因此,轻资产有助于服务型制造企业更轻便地进行技术创新。但是,轻资产服务型制造企业也可能缺乏对大量外包业务整合的能力,导致过高的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25。综上,单一的财产性资源难以有效解释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有必要引入与财产性资源运用相关的知识性资源,
12、来解构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2.3影响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性资源不同于财产性资源,企业拥有的知识性资源不具备产权属性。但相较于财产性资源,知识性资源更灵活,能够提高企业的适应性。根据能力的内生原则,与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的能力尤为重要26,具体包括创新能力、服务能力以及数字化能力。首先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能够促使企业适应市场的快变节奏,研发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助力服务型制造企业产品服务包的升级27。但是,从创新能力到技术创新并非一蹴而就,无效的沟通、不正确的创新方向、不良的创新产品等都阻碍着从创新能力到技术创新实现的进程。在环境高度不确定、经济周期下行的当下,服务型
13、制造企业仅依靠创新能力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将会更难。其次是服务能力。服务能力能够促使企业有效提供与产品、客户相关的服务,从而助力服务型制造企业产品服务包的升级28-29。服务型制造企业产品(或技术)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已然成为当下服务型制造研究的热点。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两派:一是从资源的稀缺性出发,认为服务型制造企业同时发展技术和服务会产生资源分配的张力,并且在提高服务投入的过程中,很可能陷入“服务化困境”30;二是从资源的协同性出发,认为产品和服务不是断裂的、相互隔离的,而是相互关联且具有互补性功能的17,31。事实上,就一家企业而言,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应该被考虑,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资源与资源之间
14、潜在的协同性。因此,服务能力能否提升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关键在于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服务能力对技术创新的互补作用。最后是数字化能力。数字技术具有数据同质化、可重复编程性和可供性特征32-33。因此,数字化能力可以强化企业内部资源的可转移性,进而实现对其他资源的有效调配;数字化能力还可以增强企业资源的可重复编程性,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速率。特别地,在服务型制造情境下,数字化能力可以降低服务前台和创新后台之间信息的非对称性,促进前端服务资源与后端创新资源的有效对接,进而提升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此外,数字化能力还可以促进服务型制造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有机互动,从而为服务型制
15、造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外部创新源,进而提升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但是,有研究指出,盲目的数字化可能会适得其反,企业应当基于数字化与已有业务之间的关系,客观地对是否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做出判断34。综上,单一的知识性资源也难以有效解释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有必要考虑知识性资源之间的关联性。结合财产性资源和知识性资源之间的非独立性,需要综合财产性资源和知识性资源来更细致地解构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机制。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模型(见图1)。图1研究模型资产性质冗余资源数字化能力创新能力组态服务能力高技术创新水平李靖华,等:因势而谋:数字时代下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
16、的条件组态研究54第23卷创新科技3研究设计3.1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根据文献综述可知,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问题具有典型的因果复杂性,这超出了传统的“净效应”分析的解释范畴。而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在探究多因素的并发性、多组合的等效性以及因果非对称性问题上有明显优势,与本研究问题相契合35-36。此外,相较于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连续性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能够为技术创新机制提供更细粒度的分析。综上,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与本研究问题具有很好的适配性。3.2研究对象、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服务型制造企业。为保证所选样本的代表性,本文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发布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上市企业)名单为企业样本来源,通过人工筛选和甄别,选取公布的 2017、2018、2021批次共计 51家上市企业。鉴于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专利数据更新到2021年3月,为保证年度数据的完整性,本文将技术创新数据的窗口期定为2020年,对各条件指标的数据进行前置。在此基础上,剔除上市后退市、数据缺失等样本,最终得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