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时代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_吴玉芳.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29104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_吴玉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时代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_吴玉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时代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_吴玉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04期(2023年04月)No.04 202333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HE UNIVERSITY当今世界国家之间联系密切程度越来越高,经济重心“自西向东”位移。世界格局的变化既为我国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不可预知的挑战,有些国家我行我素、加之平民主义、霸权主义思潮抬头。社会思想多元多变,西方“普世价值”等理念不断渗透,我国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正被西方普世价值观所侵蚀。如何保证我国既深入投入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又能避免不良思想侵蚀我国年轻一代的思想和价值观,从而坚定各族人民的“四个自信”,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熟悉和系统探讨的大问题。并且我国民族众多、历史

2、悠久,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文化相融而又不尽相同。对于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大场所指出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到民族日常工作,这一工作原则符合我国现在进入关键阶段的历史背景,是有我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求,满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使命,是现阶段平衡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路径。对于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这一概念,国内外学者都有不同的观点和认识。英国学者埃里凯杜结合民族发展史规律,指出由不同民族所组成的政治组织,构成了一个基本单位1。一个国家必然由多民族组成,国家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团结这些基本的政治单元。安东尼史密斯认为,共同的历史文化积

3、淀在塑造民族和民族主义上具有积极作用2。张茂泽认为,中国史、中华文明史、中华民族史深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内在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来源基础就是以上三史3。拥有共同的文化历史,各族人民在奋进中能更好地凝聚意识。沈桂萍则从增强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等方面,对如何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措施,以及路径进行系统阐述4。王潇楠等学者指出,要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目标,中华民族内部必须有共同的前进方向、参与共同的事业、登上共同的舞台、建设共同的文化5。在共同文化基础上,各民族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要确保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发扬各民族的价值作用。李娟指出,要想

4、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必须重视知行合一、思维加实践6。王文光等学者指出,民族认同感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为关键核心的问题7。商爱玲指出,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事关个人、民族大事的意识,不仅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更要面向高校全体学生群体8。民族团结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共同营造,所以,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渠道和主要阵地,必须重视在大学生群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民族团结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方向和指引,以“五个认同”作为相关工作的原则和方向,青觉等人认为,“认同”是铸牢“意识”的关键所在,而最深层次的认同就在于文化认同。大学生作为实现中

5、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坚实力量,将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入到大学生这一群体意识,确保各民族人民以一种集体的共同的意识为祖国未来发展提供无限助力和动力。所以,在意识形态宣传工作上,高校担负着重要角色,肩负起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培育的重要职责,同时高校也是大学生政治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如何平衡好新型人才培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高校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不但是少数民族区域的事,还要每一位大学生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仅需要在边疆地区高校进行工作,更应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展开工作。收稿日期:2023-02-26基金项目:2022年福建省委统战部B类人文

6、社科项目“铸牢边疆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TB22109s);2022校统战工作专项课题“铸牢边疆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2022TZ104)作者简介:吴玉芳(1991),女,福建宁德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i:10.3969/j.issn.1674-9499.2023.04.010新时代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吴玉芳(宁德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作为我国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和阵地,需要以此方向

7、为着力点,深化民族团结意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高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不同教育方式渠道指引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契合高校教育方向要求。从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优化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占领网络育人新阵地、加强家校合作“五位一体”路径出发,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在“十大育人”体系中有机地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大格局。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民族团结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23)04-0033-042023年第04期(2023年04月)No.04 202334思想政治研究一、新时代铸牢中

8、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实践依据(一)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伟大实践从古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都为民族统一而不懈奋斗。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在全国各族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势力。特别是打响抗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再一次将各民族不畏强敌的精神和风骨展现给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尽管国外势力企图对我国进行分裂,但我国进行抵制,成功捍卫祖国的统一。不仅如此,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族人民还创造了和而不同的灿烂文化,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也同样丰富多样,在民族内部世代相传:如畲族的畲歌,各民族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形成多元一体的整体格局,并且各族人民携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中

9、华人民共和国自建立以来,全国各族人民不辞劳苦,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开放以后,全国人民奋勇争先、敢想敢做,抓住机会发展经济,我国经济总量规模一跃成为全球第二,民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和提升,这一切历史进程也深刻地说明团结统一的民族战略是正确的。(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伟大实践党在成立之初就把促进民族团结放在重要位置,党的十九大召开时就对新时代下民族工作的原则以及内容进行了详尽表述,党章首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写入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要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原则的价值。习近平总

10、书记在2022年3月出席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也作出了重要指示批示。突出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前提下,在学校教书育人时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习总书记这一民族工作思想为新时代我国广大高校开展民族团结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思路。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和挑战(一)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1.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自1921年党成立以来,党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党中央在不同场合上多次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的作用价值,指出这一概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严肃的话题,始终坚定不移推进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传承创新的过程中,强调开展民族工作时必须牢牢

11、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原则。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这一论述首次被写进党章,在多次重要的工作会议上,党中央都反复强调现阶段我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到民族工作中,不断完善和坚持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结合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现状,多次调研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进入新时代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们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前进,完成了脱贫攻坚战,解决各民族绝对贫困问题。确保在实现下一个宏伟目标时,可以有效推动各民族发展,促进各民族繁荣安定、实现民族团结是现阶段我国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任务。2.与时俱进、具有包容性的中华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动

12、力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因为我国文化历经悠久的历史积淀过程,具有极大的发展性和包容性。中华文化并不是单一民族的结晶,其是基于多民族智慧下的一个多元化大一统文化体系。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流中不断融入各民族的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特点,反映了各民族历史沉淀下的文化,支持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促进,促进中华文化因子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用文化这一软力量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入各民族知识中,我国拥有与时俱进的开放的文化,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动力。青年一代在古今碰撞中找到文化的相融点,青年一代更具文化自信,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凝聚全民族的力量。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不可阻挡

1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经验,总结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历史成就,对党十八大以来所获取的各方面伟大成就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党带领人民经过坚持不懈,走一条有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改革开放的巨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扎实的物质基础,一个中国原则坚决不动摇,“四个自信”深入人心,外化于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的历史进程,各民族团结奋斗,民族凝聚力高涨,通过充分发挥这一内在强劲动力来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牢牢铸入到各民族意识中。(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1.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当今世界思潮多样且多变,价值观领域也面临多方面挑战,

14、“普世价值”具有虚伪性和欺瞒性,同时还带有强烈的资本主义色彩,“普世价值”无视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将各个民族的情况视作普遍相同的,却不知各个国家有自己的特殊性。其次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蔓延,使得一些被蒙蔽对象丢掉了根本,否认历史,以遗忘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精神之钙,我们不能抛弃传统,丢掉自己的精神命脉,我们要对民族英雄怀有崇敬之心,要自觉传承好中国文化。2.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成就巨大,但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相比沿海区域,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落后,若不采取积极措施,减小区域发展差距,民族平等团结就会受影响。小康是每个人的小康,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

15、裕,加强民族地区的建设,有助于人民幸福感增强,有助于增进人民的爱国情感。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宣传工作需加强命运共同体意味着大家都处在一个社会关系中,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像鱼和水一样谁也离不开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参与,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发达城市人口多,民族成分也更复杂,发达城市更是要加强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教育宣传。现如今,新兴媒体的影响比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大,所以,通过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意识教育方面的作用,从而推动中华民2023年第04期(2023年04月)No.04 202335思想政治研究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同时,在宣传过程中融入一些民众喜欢的

16、热门话题,更能吸引群众的注意力,从而被进一步识记和实践,最终达到认同和凝聚。三、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位一体”路径青觉等人认为,人们是通过社会化媒介习得相关经验,从而产生反应8。社会化媒介有许多,例如,学校、家庭等,以上各种媒介,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是学校。学校作为一个帮助国家培养各领域人才的重要场所,需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不同阶段的学校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论述各有不同,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号召,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教书育人过程。其中,高校的功能更应被充分发挥,在新时代,高校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入大学生意识时,必须从优化思政课程、强化人才培养、坚持党的领导、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占领网络育人新阵地、加强家校合作“五位一体”路径出发,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十大育人”体系,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大格局。(一)坚持党的领导我国的大学性质是社会主义大学,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所以,我国办学方向必须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领导权。各学校党委应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在学校日常管理过程中融入民族团结这一元素,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