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2022091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1MZB098);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145109702);齐齐哈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QSX202235JL)成果作者简介:于佳宾(1978),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22 年第 6 期(总第 191 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探析于佳宾,王宇航,赵娜(齐齐哈尔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摘要: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2、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发展,能够推动构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通过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全面营造浓厚培育氛围,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作用,深化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积极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路径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关 键 词: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等学校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4922(2022)06-0016-05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多个重要会议中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全
3、局的高度所提出的科学论断。高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阵地1。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2,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一)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有着牢固的情感依赖,逐渐形成一个荣辱与共、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彻底成为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
4、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最早由梁启超提出,毛泽东将抗战时期国内空前团结的各民族称为“中华民族”,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3。费孝通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实体,己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4。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发展至今,己经延伸涵盖了多个层面。第一层是命运共同体,即人们拥有共同的目标和承担的命运。第二层是利益共同体,即人们是在长期相互交往中产生一定的利益和政治关系。第三层是责任共同体,即人们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第四层是价值共同体,即人们在彼此的交融中拥有共同的价值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政治上团结统一、经济上相互依存
5、、文化上兼容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的集合体。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互助、深度融合,经过各族人民共同奋进,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信任、相互扶持,实现中华民族61DOI:10.16415/ki.23-1021/c.2022.06.002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的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5。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是各民族在历史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社会意识6。核心内涵主要为:第一,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意识,即各族人民在共同经历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民族凝聚和民族团结的集
6、中体现,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第二,中华民族政治国家共同体意识。即坚决拥护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等。第三,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意识。即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各民族独特精神文化的价值认同。第四,中华民族社会情感共同体意识。即各族人民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相互交往产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会促进情感共鸣的产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众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态度、评价和情感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总和7。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处在共同体中的人们逐渐形成彼此的情感依赖和归属意识,从而形成一种共有的认同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在各层面
7、上的认知、认同意识。其主要内容为:第一,认同意识。只有坚定“五个认同”意识,才能使得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第二,责任意识。在社会个体认识和了解国家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凝聚着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历史责任。第三,民族团结意识。各民族之间守望相助、血脉相连的情感,是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相互配合、同甘共苦的团结意识。第四,共建共享意识。在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基础上,共同享有中华文化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意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三、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的职责8
8、。不断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大学生其形成正确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当前高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培育整体氛围不够浓厚,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较为单一高校应赓续自身民族团结工作成果,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示范蓝本9。当前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发挥还有待提升。部分高校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育机制,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较为突出。在民汉合宿、民汉合班管理制度上,还没有全面覆盖,培育效果不够理想。部分高校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活动开展较为单一,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些活动的开展针对
9、性不强、影响力不大,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校园宣传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通过广泛的校园宣传,能够切实增强民族团结意识。部分高校没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宣传栏、广播、条幅、网络新媒体等宣传媒介,没能真正发挥宣传渠道的作用。关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专题讲座、校园文化活动等效果不明显,难以对大学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二)思政课程发挥作用不足,教育培养方式方法有待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渠道10。当前,高校思政课程有待进一步充分发挥引领促进作用,一方面高校教材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较为广泛,如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文化等,面对广泛的学习内容带来的挑战,高
10、校在这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措施方案。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程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并且少数民族大学生本身对汉语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也会影响思政课程作用的发挥。课程思政对专业课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教学内容挖掘不足,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有时忽略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特点。部分高校教学模式较为传统,需要进行创新,形成内涵丰富、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和网络课堂,更大限度地吸引大学生集中精力投入课堂学习中。部分高校更是没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高校需要立足现有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学科71资源,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三)部分学生思想
11、意识淡薄,易受西方文化思潮冲击影响数字时代,网络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某些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对民族问题认识不到位,且在思想认识上存在浅薄、大局意识不强等现象11。网络的消极影响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国家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导致人生目标缺失,奋发向上的意志颓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逐渐削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国家意识和民族归属意识。网络世界繁杂多变,信息大量流通,一些有害信息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修养,如网络诈骗信息、黄赌毒信息等。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对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影响较大,伴随着世界多元化进程
12、的加快,西方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深入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思潮冲击和影响。西方一些错误思潮冲击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动摇大学生民族团结的坚定意识,给中华民族团结带来不利影响。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辨别西方正确和错误的思潮,自觉抵制西方错误的思想文化是各高校重要的政治任务。(四)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不强,认知实践能力存在一定差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大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学习,提高自我学习意识,而当前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一定了解,但缺乏自我培育的意识,对自身培育的自觉性还不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是大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
13、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保障12。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3。部分大学生认知与实践能力不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注度较低。缺乏将其融入行为实践中,缺乏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往往是被动参与实践,缺乏此方面的责任感和认同感。部分思政课教师对于大学生主体性和自主学习的关注度不够,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完全内化吸收。部分高校缺乏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民族团结的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联系相脱节,其培育效果存在不足。四、新时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思潮激荡、西方意识形态侵蚀、个人价值取向多元。进一步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
14、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要深入挖掘实际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程的作用,多措并举加强培育,形成高校全方位的协同效应。(一)全面营造浓厚培育氛围,开展形式多样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营造浓厚的培育氛围。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使新时代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历史主流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标语等形式加强宣传引导。高校应创设文化载体、优化校园环境,以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第二课堂是提升大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环节,高校需要通过第二课堂实现个
15、体内在心理情感和外在行动的有效统一,将所学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要让大学生在第二课堂中体悟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促进各民族大学生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开展文化活动,增强大学生思想认同。首先,高校要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通过活动月的开展,增进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友好往来,在交往交流中增加情感。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把握民族发展的动态趋向。其次,高校应大力举办带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活动,如蒙古族的“马奶节”“燃灯节”等,为各民族大学生提供文化交流平台,加深各民族大学生间彼此的情感认知。最后,健
16、全高校组织能力确保民族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高校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民族文化活动之中,开展民族文化活动要主题鲜明、目标明确,不断提升校园民族文化活动的效果。(二)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作用,不断推进教育培养模式创新81高校的思政课程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进一步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首先要将思政课程放在首要地位,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构建完整的教材体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各民族的繁荣富强。思政课程作为新时代顺利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思想建设工作的主渠道,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陈出新,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完成好时代赋予的使命。高校要转变教育模式,不断推进教育培养模式创新。首先,创新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大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让大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其次,通过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思政课程要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实际教学当中,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