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信任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视角_陈文祥.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2975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任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视角_陈文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信任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视角_陈文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信任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视角_陈文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1期(总第169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信任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视角陈文祥(北方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摘要:信任是个体在同他者的互动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潜在风险性同时具有重要利他性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中的信任是需要培育的,只有得到培育的信任关系才能在社会关系中发展壮大。信任以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诠释了信任培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性价值:信任培育是共同体凝聚的内在需求;信任培育是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同时,信任培育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通过完善社会治理体

2、系和制度建设达成系统信任培育目标,通过着力挖掘和培育各民族社会共性要素实现族际信任培育目标,通过社会道德建设巩固信任基础培育目标。最终,这三者聚合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心”基础。关键词:信任;信任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图分类号:C9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627(2023)01-0046-09DOI:10.20076/ki.64-1065/G4.2023.01.006收稿日期:2022-11-0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新疆多民族村落文化变迁的引导研究”(22XMZ062);北方民族大学引进人才专项基金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3、现实挑战及其应对研究”(2021KYQD06)作者简介:陈文祥(1979),男,新疆沙湾人,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引用格式:陈文祥.信任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视角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信任是人类社会正常运作的一种潜在规范机制。从社会运作的基本过程来看,人类对信任的社会性需求完全可以同人类对空气的生理性需求相比拟,是不可或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其本质是对现有民族(社会)关系的优化性重构和升华,以达成构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信任的重

4、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与其重要性不匹配的是,当前国内外已有研究中专文考察信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的成果并不多见。本文将在考察社会关系中信任的主要内涵基础上,探索信任培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的价值,并且进一步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任培育路径,以期对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有所裨益。一、社会关系中的信任与信任培育(一)社会关系中的信任在人类社会关系研究中,信任是一个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的主题。时至今日,信任已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国际政治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主题。概括和总结众多学科对信任的研究,我们可以对社会关系中的信任形成以下基本认知。第一,信任是

5、社会关系中施信者对受信者的言语、承诺、行动、决策等持有的积极性预期和信046心。只有当施信者对受信者持有积极的预期和信心时,信任才有可能发生,这种预期和信心往往建立在施信者的生活经验(可能是片面的)以及对自己掌握相关信息全面性的认知水平上。在缺少相应经验和信息支持的情形下,个体很难付出风险较大的信任。当然,也有可能会产生“对模糊或不完整的信息进行符合个人预期的解释的强烈倾向”1(41),从而形成对模糊或不完整信息的掌控感,进而轻易付出信任。第二,社会关系中的信任付出存在风险。现实社会中,施信者的行动与其所期盼结果的证实之间不可能同步,会有时间差;施信者交付信任后,受信者的决策具有不确定性,施信

6、者无法准确预测受信者的可能行动,在此期间可能会发生违背施信者期望的事件。所以部分研究者将信任界定为赌博,什托姆普卡就明确地说,“信任就是相信他人未来的可能行动的赌博”2(33),而且,一旦发生违背施信者期望的事件,其给施信者带来的消极后果往往远大于与预期相符时所带来的利益。第三,信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系统复杂性的简化机制。人类在一些重要的社会互动中,往往通过签订契约、设定制度、等价抵押、中介保障等手段来规约他者的行为趋向,以强化施信者预期目标的达成率,但在频繁的日常社会交际中,人们无法做到事事都将此类复杂程序作为达成预期目的的保障。因此,尽管会承担一定风险,但为维持基本的社交关系和社会正常运转秩

7、序,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得不对他者的不确定行为适当地予以积极预期。人们选择通过让渡信任来简化社会系统的复杂性,达成提升社会交往效率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讲,信任天然地具有利他性。如果没有信任,人类社会的正常运作必将复杂化甚至崩溃,其运作成本也将无限增加。可以看到,信任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潜在风险性且具有重要利他性的社会行为,其在社会关系中的滋长和存续是有条件的。就此而言,社会关系中的信任是需要培育的,只有得到培育的信任关系才能在社会关系中发展壮大。(二)社会关系中的信任培育交织在社会中的无数个个体间的低风险信任网构成了社会普遍信任的稳定支柱和基本价值基础,但具体到现实个案情境时,信任并非

8、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施信者自身或信任对象各方面因素的变动,其对信任对象的风险评估结果也会发生改变。尤其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熟人社会淡去,陌生人带来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使得信任“摆脱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状态,而成了需要我们操心的事。我们想办法让他人变得可信,信任不再是给定的,而是需要我们去努力建构的”3(122)。这就意味着,在现代社会中,信任已成为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需要我们去维护和培育。面对现代社会中的信任风险,从个体的利益保障来看,社会关系中施信者最理性的选择是尽量将信任让渡于综合评估中风险较低的对象,从而规避较大风险。但从整个社会系统的健康发展角度来说,如何才能充分培育扩大的社会关系中的信任

9、关系,让更多的客体成为施信者评估中的较低风险对象才是应当重视的问题,其实质是将被动选择转变为主动培育。对此,吉登斯提出了较感性的观点,即“在不受既有标准支配的地方,要获得信任;但个体的个性具有先在的稳定性,显然,能够通过展示此类品质而获得信任的个体并非社会多数”4(121)。当前,学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观点是祖克尔提出的,他认为,“一般来说,社会相似性(不同性)的量越多,互动者就越假设共同的背景期望(不)存在,因此信任可以(不能)依赖。(正反)两种相似性指标经常被用来确定信任度”5。这就意味着信任与信任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呈正向关联;或者说,不同程度的信任风险对相似性的要求也不相同,同样具有正向

10、关联性。一般而言,对于存在较低风险的信任,只需有作为“人”的基本伦理道德约束的共性即可付出;而对于存在较高风险的信任付出,则需要寻求更多的相似性。从以上分析来看,尽管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能够降低信任风险的途径,但其关键是社会共性要素的培育,尤其在我国各民族仍具有不同程度文化差异性的背景下,民族个体或各民族间共享的共性要素越0472023年第1期(总第169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丰富就越容易建立普遍性的族际信任。二、信任培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铸牢”是实践的基本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其历史和现实基础及载体,“

11、意识”是这一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对象和价值导向的关键,而意识作为一种应答机制,“就是作为其他系统的刺激物而传递,并在其中唤起回应的东西”6(9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在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被“唤起回应的东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架构的形成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唤起回应并不意味着其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是水到渠成的,它需要在现实中不断培育,才能最终得以铸牢。但现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呈现出一种倾向,即关注点多着眼于目标性和结果性的宏观探索,而对实现“铸牢”过程中各民族如何协调步调、融洽无间、携手“铸牢”的过程性微观问题关注不足。从这一角度来说,在中华民族

12、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群体间的基本社会信任关系以及各群体系统信任的培育就不可忽略。(一)信任培育是共同体凝聚的内在需求“信任”是一个富有积极内涵的概念,是人类社会得以健康、顺畅运作不可或缺的要素。其重要性已被众多学科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们所证实,有学者直白地说,“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性信任,社会自身将变成一盘沙,因为几乎很少有什么关系能够建立在对他人确定的认知上”7(150)。信任的重要性在社会关系构建和维系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所有类型的关系的建立和维持都要以信任为基础。缺乏信任也会破坏和摧毁所有的关系”8(32)。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聚合的社会关系体,其构建和维系自然需要信任的加持;而作为一个共同

13、体,虽然其影响因素是多元的,如“情感、信任、道德等是共同体建构的核心影响因素”9,但其中信任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日本学者福山指出,“共同体有赖于互相信任,缺少信任,共同体不可能自发形成”10(25)。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类社会共同体,同样需要将信任作为其核心要素。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衍生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需求,意味着二者体识互构的辩证关系需要进一步强化,“这就需要从各要素着手,提升各部分的品质,优化相互间的关联,只有当认知体验、价值信念、行为意愿这三个要素呈现为归属感、关怀感和使命感的统一性时,国内各民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变得牢固”11,而各民族人民的认知体验、价值信

14、念、行为意愿三者能够得以稳定契合、达成统一性的关键就在于信任以及信任的培育。因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各民族人民需要理解他族文化,树立“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评价理念,这就需要消除各民族之间可能存在的历史隔阂与文化负面刻板印象,通过挖掘和突出各民族文化共享性和相似性来培育族际信任。与此同时,各族群众还要从各民族共创的中华历史中感受一体性和依存性,从现实的社会进步和纵横对比中体验现有制度和系统的优越性,强化社会的系统信任。只有各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各族群众对社会的系统信任得到增强,相应的信任风险评价值降低,社会成员才会愿意并乐于“想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关怀感和使命感,形成

15、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见,信任培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需求,是其不可或缺的过程要件。对此,范可教授一语中的,“能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决于共同体成员之间是否相互信任”12。当然,完整地说,还应当增加社会成员的系统信任。(二)信任培育是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信任在各方面综合因素影响下受到了一定冲击,受到较广泛关注的“道德失范”“污名化问题”“地域偏见”“大数据杀熟”等都是降低社会信任度的不良社会现象,对社会信任(包括族际信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冲击。所以,必须要在全社会中培育普遍信任,这是不断推进铸048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其一,信任培育

16、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不断深入的关键。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的重要议题,然而在具体社会实践中,目前还缺乏有效的可供操作的抓手,所以在基层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尚多流于形式化的宣传,甚至普通民众不知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意思,更遑论去实践。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为构建一种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而进行的社会思想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最不可缺失的就是群体间的信任,其中包括纵向的各民族对政府的政治信任(主要表现为系统信任),也包括横向的各民族对自身与各兄弟民族能够达成精诚合作的个体信任和群体信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时之策,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长效建设目标,更需要着眼长远维护各民族间的互信,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社会学家塞利格曼强调,“信任的存在是所有持久性社会关系必不可少的任何建构社会秩序和社会互动架构的连续性的长期努力,都必须以社会行动者之间相互信任关系的稳定发展为基础”13(13)。假若社会中群体信任缺失,或许短期的社会凝聚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手段可以实现,但想要达成持久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目标必会流于形式。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