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荀学辨惑_宋志明.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30079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荀学辨惑_宋志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荀学辨惑_宋志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荀学辨惑_宋志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东岳论丛Jan,2023 Vol44 No12023 年 1 月(第 44 卷/第1期)(Dong Yue Tribune)儒学研究 作者简介 宋志明(1947),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荀 学 辨 惑宋志明(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摘要 许多年来,由于受“左”的风气的影响,有三股迷雾在荀学界飘荡着:一部分学者认为,荀子是“性恶论者”;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荀子是“天人相分”论者;还有人认为,荀子应当归属法家。对于这三股迷雾,很有澄清的必要:荀子既承认“人性有恶”,也承认“人性有善”,与“性恶论”无涉;荀子既有见于天人之分,也有见于天人之合,不是“天人

2、相分”论者。荀子接着孔子讲,强调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重,非但不是法家,而且对“以儒治国”有重大贡献。关键词 荀子;性恶论;天人相分;法家 中图分类号 B2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353(2023)01016306研读 荀子 是我治中国哲学史的起点,现已浸润荀学数十年。目前,有三股迷雾在荀学界飘荡:荀子是“性恶论者”;荀子是“天人相分”论者;荀子应当归属法家。对此,我认为很有澄清的必要,在此与学界同仁商讨。一、荀子是“性恶论者”吗?在一般中国哲学史教科书里,关于荀子通常有“性恶论”的提法。编纂者认为,荀子持“性恶论”,与孟子之“性善论”正相反对。我也曾用过这种提法,但现在感觉

3、站不住脚。所谓“性恶论”,顾名思义,就是强调人的本性为恶。试想:两个本性恶的人,怎么可能凑到一起,又怎么可能形成共识呢?在任何时候,恶绝不可能成为人们结成社会群体的纽带;性恶论不可能为人类社会之组成提供前提。名实相称的性恶论,乃是一种反人类、反社会观念,其荒谬性自不待言。把荀子误解为“性恶论”者,大概同 荀子 中的 性恶 篇有关。荀子阐述过“人性有恶”的观点,指陈人性中存在着种种阴暗面。如果任凭人之性自然发展、不加以约束的话,可能流于恶。“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荀子荣辱);“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荀子性恶)可是,现实中,不好的现象会受到抑制,

4、荀子认为这是礼义约束的结果。他由此得出结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好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由于遵守礼义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恶的一面自然受到限制。他只说过“人之性有恶”,从未说过“人性恶”。前者是选言判断,不排除还有善;后者是全称判断,将善排除在外,二者不是一个概念。荀子看重环境改造人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他认为环境的力量远远大于人之性的力量,可以改造人之性,使之转恶为善。在 性恶 篇里,荀子仅是作出“人性有恶”的

5、选言判断,怎么能给他扣上一顶“性恶论”的帽子呢?“性恶论”云云,并不能反映荀子思想的全貌。通观 性恶 全篇,很难从中得出“荀子是性恶论者”的结论。认为人性有恶的、阴暗的一面,可以说是一种很普遍的观念。古今中外,屡见不鲜。在西方,有句谚361DOI:10.15981/ki.dongyueluncong.2023.01.018语说:人“半是天使,半是野兽”,强调在人性中有趋于野兽、趋向恶的方面。中国有句谚语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也强调人性有恶的一面,认为必须对此加以防范。黑格尔表示欣赏“人性有恶”的观点,他说:“人们认为当他们说人性本善时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但他们忘记了,当他

6、们说人性本恶时,说出了一种伟大的多思想。”恩格斯引用黑格尔对善恶关系所作的辩证分析,表示有同感,认为“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表现形式。”孟子主张人性善,那只是就理想人性而言,意思是“人性应该善”;他并不否认在实际中的人既有善、也有恶。孟子以牛山之喻,说明人性本来应该是善的,可是由于受到欲望的侵蚀,竟会流于恶。承认“人性有恶”,可谓“卑之无甚高论”,乃是十分平常的说法。仅凭这一论断,便厚诬荀子是“性恶论”者,合适吗?荀子的“人性有恶”说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在扬雄的“善恶相混”说里,可以找到荀子的影子;在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中,也可以找到荀子的影子。董仲舒认为,大多数人属于“中民之性”,可

7、以为善,也可以为恶。宋明理学家大都赞成二重人性论,其实也保留着“人性有恶”论的影子。张载认为人性有二重性,既包含着“天地之性”,也包含着“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来自太虚之气,是至善的;而“气质之性”由于受到环境习染,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所以,“变化气质”、转恶为善十分必要。二程也认为人既有“天命之性”,也有“生之谓性”。前者来自天理,是至善的;后者是指现实的人之性,可善可恶。朱熹把张载和二程的思想综合起来,认为人一方面具有至善的“天命之性”,另一方面也具有“气质之性”。“如有天命之性,便有气质之性。”(朱子语类 卷四)在“气质之性”中有恶的因素,只有“变化气质”,才能转恶为善。在他们的理

8、论中,都可以看到荀子“人性有恶”论的影响。荀子承认人性有恶的一面,仅仅是他关于人性的一种看法,并不是其人性论的全部观点。用“性恶论”概括荀子之人性论,乃是以偏概全。其实,荀子关于人性的看法很复杂,他既看到人性有恶的一面,也不否认人性有善的一面。善恶是一组相对而言的范畴,二者相辅相成:离开善,无所谓恶;离开恶,也无所谓善。当承认“人性有恶”的时候,必定以善为尺度,因为恶并不可能成为衡量恶的尺度。所谓恶,就是善的流失。荀子认为,凡是符合礼义规范的行为,都可以称为善;凡是违背礼义规范的行为,才叫恶。荀子并非对人性只做否定判断,同时也做肯定判断,怎么好说他是“性恶论者”呢?关于善的起源,在古人眼里,是

9、一道难题,历来诸说纷纭,并无定论。大多数宗教认为善是外在的,来自至上神。孟子认为善是内在的,来自人性善。这都是一家之言而已,并非定论。荀子不赞成孟子的先天性善论,认为善是外在的,乃后天形成。此外在善并非来自至上神,而是来自社会的礼义规范。他承认,人与礼义规范有天生的亲和力,愿意接受礼义规范的约束。这不等于承认“人性有善”吗?试想:一个骨子里认定“人性全部是恶”的人,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接受礼义规范的约束呢?关于“人性有善”的一面,荀子唱了两首赞歌。第一首赞歌是“人为贵”。他分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在这里

10、,他把世界上的存在物划分为四个等级:最低是无机物,略高的是植物,再高的是动物,最高的才是人类。只有人类才有气、有生、有知、有义,堪称“天下贵”。“贵”就是“有意义”的意思,标示着儒家价值观。“人为贵”意味着“人性有善”。荀子“人为贵”之说极大,以孔子的名义被写入孝经,成为后世儒家的传统观念之一。王充“倮虫三百六十,人为之长”的说法,刘禹锡“人,动物之尤也”的说法,其实都是“人为贵”说的继承。荀子关于人性有善的第二首赞歌是“人能群”。荀子分析说,论力气,单个人没有牛的力气大;论速度,单个人没有马跑得快。可是,看起来弱小的人,居然可以驾牛乘马。这是什么缘故呢?奥秘就在于人可以凭借群体的力量征服牛马

11、,从而成为牛马的主人。人为什么可以结成群体?就在于懂得礼义,“名分使群”,结成社会,分工协作,建立秩序,使每个人不再是单独的存在物,而成为社会的一员。凭借社会的威力,就可以战无不胜。只有抱着“人性有善”观念的人,才可以结成群体。承认“人能群”,不啻承认人性有善。一群骨子里“性恶”的人,能抱成一团吗?“人能群”之说影响深远,直到近代,仍是先进461东岳论丛Jan,2023 Vol44 No12023 年 1 月(第 44 卷/第1期)(Dong Yue Tribune)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237 页。中国人的思想武器。严复很欣赏荀子“人能群”的观

12、点,曾经试图使用“群学”一词。无奈从日本传来的“社会学”一词已经流行开来,遂只好作罢。孙中山大力倡导合群互助的人道原则,反对尔虞我诈的兽性原则,从荀子那里找到了抵抗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依据。荀子一方面承认“人性有恶”,另一方面也承认“人性有善”。把两方面合起来,就叫做“人性朴”,这才是荀子关于人性的真正结论。在他眼里,人性如同一张白纸,可以大有作为,在人生中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惊天地,泣鬼神,功成名就,彪炳史册,引起后人的仰慕;也可以碌碌无为,荒废人生,浑浑噩噩,一事无成,留下废纸一张。所谓“性恶论”云云,与荀子毫不相干,可以休矣!二、荀子是“天人相分”论者吗?在一般中国哲学史教科书里,

13、关于荀子通常有“天人相分”的提法。编纂者认为,荀子是“天人相分”论者,与孟子“天人合一”论正相反对。我怀疑这种提法。理由是:我们翻遍 荀子 一书,找不到“天人相分”四个字,并没有文献依据,乃是编纂者强加给荀子的。荀子只说过“明于天人之分”,从未说过“天人相分”。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承认“人性有恶也有善”,我们不能片面地把他概括为“性恶论”者;在天人关系问题上,荀子既有见于二者之分,也有见于二者之合,我们也不能将他概括为“天人相分”论者。“天人相分”是一种对立性思维,只强调天人之分,否认天人之合,视自然界为敌人;“明于天人之分”是一种辩证思维,既有见于天人之分,也有见于天人之合,视自然界为朋友。分

14、与合是一对范畴。离开合,无所谓分;离开分,也无所谓合:二者相辅相成。谈分必谈合。如果只谈分,不谈合,考察天人关系还有什么意义呢?荀子怎么可能只谈“天人相分”,闭口不谈“天人之合”呢?事实上,他两个方面都谈到了,只是编纂者忽视而已。谈到天人关系时,荀子的确承认二者之间存在着分际。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荀子所说的“天”,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界;所说的“常”,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规律性。按照荀子的描述,自然界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着,至于人间是否出现尧一类的明君,抑或出现桀一类的暴君,二者之间并没有关联性。自然界按自身规律运行着,春季过去,一定是夏季;夏季过去,一定是秋季

15、;秋季过去,一定是冬季。四季交替,绝不会乱。人们根据这种规律性,可以安排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等生产活动。自然界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着,同人的期望值没有关联性。“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天论)自然界作为自在之物,不受人们意愿支配。“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荀子把这叫做“天职”。人们不能随便干预“天职”。自然界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着,同人的价值取向没有关联性。他不认同孟子从“人性善”追溯到“天性善”的思路,强调善恶皆与“天职”无关,只能在人自身找原因。总之,荀子认为天人各司其职:天繁衍万物,不抱任何目的

16、性,“不为而成,不求而得”(荀子天论);人不能“与天争职”,却能利用规律为自己谋福利。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其实是接着孔子讲的。孔子谈到天时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认为,天乃是一种客观存在:四季按时交替更迭,形形色色有生命的动植物繁衍不止。天没有任何神秘之处。天不说话,只有人才说话,意味着天人之间有区别。在孔子那里,就已见“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端倪,只是还不够鲜明;荀子把这层关系说透了,使儒家学脉得以延续。编纂者硬把荀子说成“唯物主义者”,我不认可这种说法。我在天人之辨:中国古代哲学基本问题 一文中指出,抽象化的“哲学基本问题”不是恩格斯提出来的,而是苏联哲学教科书编纂者杜撰出来的。恩格斯虽使用了“全部哲学”一词,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全称,其实仅指德国古典哲学,其中并不包括中国哲学。中国哲学自身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并不关心“世界从哪里来的”。唯物唯心问题仅限于那些具有创世说传统的国度,不能到处套用。中国历来没有创世说传统,“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只是小说家言,登不得大雅之堂,没有得到哪位哲学家的认同。在中国哲学家眼里,世界从来就不言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