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变迁与华语传承_王文豪.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30600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变迁与华语传承_王文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变迁与华语传承_王文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变迁与华语传承_王文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变迁与华语传承王文豪(广州大学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摘要身份认同与语言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因时变迁,华语传承也因此经历了个阶段:第一阶段,华人保持文化认同,华语传承意识萌发,但脆弱易受影响;第二阶段,华人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国,华语传承快速发展;第三阶段,华人在族裔认同上认同华族,在国家认同上转变为认同印尼,华语传承积极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海外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对华语传承影响显著。新的语言生态下,要实现海外华人祖语保持的目标,应多路径引导华人的华族认同。关键词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华语传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引

2、言身份认同与语言的关系研究是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关心的课题。身份认同是指个人或群体的“归属感”,回答个人或群体如何认知自己“究竟是谁”的问题。海外华人移民群体因生存环境改变,认同情况变得复杂。过去,学者较多关注身份认同与语言选择、语言变异以及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而对身份认同与语言传承的关系关注不够。实际上,语言传承是代际间、纵向的过程,身份认同对其影响更为突出,华人身份认同的研究是华语传承研究亟需提升的重要方面。海外华人在回答“自己是谁”“自己归属于哪个群体”之后,采取了相应策略传承华语。本文尝试找寻两者之间的互动规律,发掘历史经验,以期在新的语言生态下,实现华人祖语保持的目标。印

3、尼华人移民历史悠久、历经波折,且华语传承状况复杂多样,因此本文选其作为研究对象。印尼与中国隔海相望,两地交往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初期。李学民等认为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开始已经有成批中国移民定居印尼。至 世纪,印尼的华侨社会已经初步形成,并且相当繁荣。世纪初,印尼华侨共计 万人,到 年,华侨人数达到 万人。世纪 年代,印尼政府进行族裔人口普查时,华人人口达到 万人。现在印尼华人的人口数字,存在较大争议。年世界侨情报告 统计了不同部门、不同机构和不同学者对印尼华人人口数的看法,从 万到 万,差距非常大。数字争议也从侧面反映了印尼华人身份认同的复杂性。目前,已经有学者关注到了印尼华人身份认同与语言使用的问

4、题。例如,王爱平对印尼华裔学生进 年月第 卷第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者简介 王文豪,男,山东德州人,广州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华语传承、华语语法及语言接触。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青年项目“印尼华语传承与国际中文教育互动研究”();广州大学人才培育项目“南洋华语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王庚武 东南亚华人的身份认同之研 华人与中国:王庚武自选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郭熙 海外华语传承的历史经验与国际中文在地化传播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郭熙华语与华语传承研究再出发语言战略研究,()

5、李学民,黄昆章 印尼华侨史(古代至 年)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黄昆章 战后印度尼西亚华人社会的演变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陈奕平 年世界侨情报告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行了调查,研究了青少年一代的语言环境、语言使用、语言能力及其认同问题。陈丽梅选择印尼巴淡岛和石叻班让岛的华人商铺店主及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汉语使用、对汉语的态度及身份认同情况。刘慧考察了印尼峇淡、坤甸、北干巴鲁地华族集聚区华语标牌与族群认同之间的互动关系。上述研究多是共时层面的调查研究,较少关注历时梳理和分析,也没有阐明华人身份认同与华语传承之间的关系、不同认同情况对华语传承的影响,以及未来印尼华语传承应从中汲取的经验

6、教训等问题。当前,语言与身份认同研究倡导从横向范畴到纵向过程研究的转变。本文尝试结合华侨历史文献,以及对印尼华人的质性访谈资料,纵向剖析海外华人身份认同对华语传承的影响,以期对上述未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华语传承情况主要包括华语使用、华侨教育等。文献资料主要来自 世纪末到 世纪初吧城华侨自治机构的实录文献 公案簿 和前人口述史资料,质性访谈材料源自笔者所在团队针对印尼 岁华人做的华语传承口述实录。二、文化认同与华语传承意识的萌发 世纪末,印尼的华人社会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新土二元格局,分为新客华人和土生华人。华人“下南洋”,以生存为首要目的。荷兰殖民者较多关注对华人的经济掠夺,无暇顾及华人移民

7、的身份认同问题。因此,华人的身份认同较少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得以自然发展。杨启光考察发现这一时期的华人身份认同也是对应的二元格局,新客华人坚持“以唐人身份为荣”的“唐人观”,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土生华人在国家认同上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但又不认同于当地民族,也不认同当地文化。这一时期无论是新客还是土生华人,在文化上都比较认同中华文化。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文献中找到相关证据,比如在 公案簿 中有很多唐人礼仪、唐人规矩、唐人法律的记载,例如:()特因不能指明,又无取回原单,兼其数无设 日清,只 总簿 一本,无照我唐数法,不得取凭,须从传光诗礁字内清还爲是。(公案簿 第辑 页)()今邱江娘、高巴阳既犯此

8、科,恳依我唐法律征责其罪,以警后来。(公案簿 第辑 页)()论林丹娘请伊夫王猫洛求离一案,从唐人规矩,两姓成婚六礼并行,则有 婚书,又有礼帖,此富家宦裔者有之。(公案簿 第辑 页)此外,公案簿 中还有大量关于“唐”的语汇,如:唐文、唐字、唐法、唐教、唐历、唐人礼仪、唐人礼统、唐人葬仪、唐人成规、唐规矩、唐数法、唐山规例和唐人五伦等。上述语汇也从侧面反映了印尼华人愿意凸显自己的文化身份,坚守中华语言文化。另外,根据陈安尼的口述,华人家庭和社区会传承代表中华文化的中国节日、祭祀仪式等习俗。例如:()根据华人的传统,在春节后的第九天,要举行“拜天公”的仪式拜天公的祭台不是祭先祖的祭台()正月十五是元

9、宵节,会举行游行活动,人们舞龙舞狮有一次为迎接舞龙的到来,他们在龙车经过我们家门口时燃放烟花爆竹。第期王文豪: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变迁与华语传承王爱平印尼华裔青少年语言与认同的个案分析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印尼华裔学生的调查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陈丽梅 从语言看印度尼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 对印度尼西亚巴淡岛和石叻班让岛华人的调查 东南亚纵横,()刘慧 印尼华族集聚区语言景观与族群认同 以峇淡、坤甸、北干巴鲁三地为例 语言战略研究,()高一虹,李玉霞,边永卫 从结构观到建构观:语言与认同研究综观 语言教学与研究,()杨启光 年印尼华人的华人观初探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在我们家里还会在“忌日”祭祀过

10、世的祖先,每到“忌日”,母亲就要忙上三天综上,这一时期华人的身份认同有“新土”之分,整体上未与政治、民族等因素发生紧密联系。华人没有对国家和民族身份过多思考,但是他们对中华文化保持了认同,而且是一种比较单纯的基于生存因素的文化认同。这一时期华人的文化认同,对此时的华语传承产生了影响。首先,华人的语言使用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部分土生华人弃用华语,转用“中华马来语”。世纪末,王大海游历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曾记载“华人有数世不回中华者,遂隔绝声教,语番语,衣番衣,读番书”。“中华马来语”采用马来语的基本语法结构,但又保留了大量汉语闽方言的词汇。另一方面,新客华人大都操着各地的汉语方言来到印尼。他

11、们为了与荷兰人、印尼人以及土生华人交流,学习了荷兰语、马来语。公案簿 记载了很多关于华人为申请自治机构官职,介绍自己掌握多门语言的案例。另外,荷兰人为土生华人设置了荷华学校,供其学习荷兰语。土生华人陈安尼家的语言使用情况可作为证据:()我和父母是用马来语交流,和仆人们则说爪哇语 他们用高层次的爪哇语回答 我们孩子之间说话也会掺杂很多爪哇语。()当我们在学校学了荷兰语之后,便开始用荷兰语互相交流,后来也都是用荷兰语通信。()父亲不仅为自己订阅了报纸、杂志,还阅读马来文的书籍,包括考茨马勒的小说翻译本,姐姐们则读该书的荷兰文译本。()通常情况下,像我父亲那一辈的土生华人是不会中文的,他们的日常对话

12、中也只偶尔夹杂一些闽南话的单词。我知道父亲一生都后悔他不懂得读写荷兰文。其次,华语传承意识在早期华教中萌发。印尼华人一直较为关注华裔子弟的教育问题,早在 世纪末,华人甲必丹已经在巴达维亚的华人公馆建立私塾式的义学,后来发展出“明诚书院”“南江书院”等义学机构。义学的教师多来自福建,使用汉语闽方言教学。到 年,爪哇有 间义学式私塾,学生人数达到 人。在义学私塾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吧城中华会馆倡议兴办新式学堂,规划“于会馆先设立小学校一区参以东西洋教科章程,详立科表,教以认字、串字、习算、作论”。年,印尼第一所新式华校 中华学堂在巴达维亚成立,学堂教师也多是从中国招聘而来,采用官话教学,设有国文、算

13、术、常识、音乐、体育及英语等课程。随后,印尼各地建立了多所中华学堂。年,中华学堂改称中华学校,数量达 余所,学生达 人。随着华教的兴起,印尼华人开始思考华语传承的问题,萌发了华语传承的意识。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华人保持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华语文在日常语言使用中居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华人开始思考如何传承祖籍国的语言文化。本文认为这一时期可以视作印尼华人社会华语传承意识的萌发期,为后来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承积蓄了力量。但是,在华人个体层面,生存因素仍是主要矛盾,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卷包乐史回归厦门孙蕴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周南京 印度尼西亚华人同化问题初探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4、()王文豪早期南洋吧城华侨语言使用情况研究 基于华侨历史文献 公案簿 中国语言战略,()黄昆章 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李学民,黄昆章 印尼华侨史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四红,董理颖印度尼西亚国际中文教育的本土化路径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官话”指当时中国的通用语,也称作“国语”。温广益印度尼西亚华侨史北京:海洋出版社,也导致此时的华语传承比较脆弱,易被影响。比如,在语言使用方面,部分华人转用马来语,甚至华社重要的档案材料 公案簿 后来也转变为用马来文书写。还有些华人学习荷兰语,甚至认同自己是荷兰公民。但不可否认的是,华人先辈的努

15、力,促使印尼华人社会保持了中华语言文化“基因”,甚至还促成一部分土生华人与中华文化再次联结,实现“再华化”,为后来的“泛华运动”以及国族认同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三、国族认同统一与华语传承快速发展 世纪初,荷兰人不断强化抑华政策,而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思潮也对南洋华人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华人的民族意识觉醒,开始走向联合。年,印尼华人社会打破封建宗族、帮派、地域限制,成立了巴达维亚中华会馆。中华会馆与华人商会、书报社等华人社团掀起了一场泛华运动,催生了对印尼华人社会影响深远的身份认同观 “泛华观”,号召全体华人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国。年,印尼独立建国,以 新报 集团为代表的新客华人认为不论是土生华人还是新客华

16、人都是华侨,都是中国公民。新中国成立后,印尼华人组建了印尼华侨团结促进会,号召华人社会认同新中国,并立足于当地,积极主动地与印尼政府沟通以争取华侨的合法权益。印尼华人的身份认同,在这一时期实现了国家认同和族裔认同的统一。他们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是中国人,只是侨居在南洋。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华语传承。最突出的表现是,印尼华侨教育蓬勃发展,华人读华校、学华文成为华社潮流。二战前已有的华文中小学迅速复办,各地华侨又新创办了许多华校,各地华校数量激增,学生人数也有了很大增长。到 年,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达到顶峰,全国共有 多所华校,大约 万名学生。并且华校分布广泛,即使是相对偏僻的加里曼丹岛都有 多所。通过表,可以直观感受到当时印尼华侨教育的情况。表 年印尼华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变化表年代学校数(所)学生数(人)资料来源 郁树锟 南 洋 年 鉴,新 加 坡 南 洋 书 报 社 有 限 公 司,第 、页 廖建裕 现阶段的印尼华族研究,新加坡教育出版社,第 页 雅加达 新报,年月 日 雅加达 生活报,年月日这一时期,印尼华校还形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完整教育体系,开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